2022年中考化学复习 专题集训 科学探究 类型三 数字化实验探究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验步骤
实验目的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①取少量实验中的NaOH溶 液于试管中,再加热煮沸 。 ②将①中的溶液冷却后滴 入酚酞溶液,并滴一些植
除去NaOH溶液
_____________
_中__溶__解__的__O_2___ 溶液变红,
甲同学的猜想__ 不正确
______________
过一会儿红
隔绝空气
(填“正确”或
【提出问题】滴有酚酞溶液的NaOH溶液由红色褪为无色的原因是什么?
【猜想与假设】甲同学:酚酞溶液与O2发生了反应;乙同学:NaOH溶 液与空气中的CO2发生了反应;丙同学:与NaOH溶液浓度大小有关。 【设计与实验】甲、乙、丙三位同学为了验证各自的猜想,设计并进 行了如下实验,请你与他们一起探究。
(1)甲同学设计并完成如下实验。
专题集训
科学探究
类型三 数字化实验探究
7. 某兴趣小组开展“测定密闭容器中某种气体的体积分数”的探究实 验。
【实验1】按图Z3-6甲所示装置,用红磷燃烧的方法测定空气中氧气 的体积分数。
【实验1】按图Z3-6甲所示装置,用红磷燃烧的方法测定空 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 【实验2】按图Z3-6乙所示装置,在集气瓶内壁用水均匀涂附铁粉除 氧剂(其中辅助成分不干扰实验),利用铁锈蚀原理(铁与氧气和水反 应生成铁锈固体)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
(4)结合你的学习经验,若要寻找红磷或铁粉除氧剂的替代物,用图 Z3-6所示的装置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该替代物应满足的条 件是_能__够__和__氧__气__反_应___、_____生_成__物__不__含__气_体_____。
8. 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们在进行“碱与酸碱指示剂反应”的实验时, 将酚酞溶液滴入NaOH溶液中,溶液变成了红色,但过一会儿红色却消 失了。于是,兴趣小组的同学们对这一异常现象进行了探究。
_ _无_色_ _酚_ _酞_ _溶_ _液_ _变_红_ _ _ _ _ , 丁 同 学 为 了 进 一 步 探 究 试 管 中 的 溶 液 红 色 褪 去的原因,用pH试纸测量试管中的溶液,结果pH<7,说明溶液显 ___酸____性,造成试管中溶液红色褪去的原因可能是__浓__盐__酸__具_有__挥___ _发__性__,__挥_发__出__来__的__H_Cl_与__N_a_O_H_反__应__,_使__溶__液__的__红_色__褪__去__。
【实验结论】滴有酚酞的NaOH溶液由红色褪为无色与NaOH溶液的浓 度有关。
(1)实验1中,红磷燃烧的主要现象是____产__生__大_量__的__白__烟_____ ,红磷 熄灭后,集气瓶冷却至室温,打开止水夹K,水能倒吸入集气瓶的原 因是___氧_气__被__消__耗__,_集__气__瓶__内__气_体__压__强__小__于__大_气__压_____。 (2)为提高实验的准确性,以上两个实验都需要注意的事项是_______ _装__置__的__气__密_性__要__良__好__(_合_理__即__可__)_(写一点)。
色消失。
_____________
“不正确”)。
物油在其上方。
(2)乙同学设计如图Z3-8甲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一段时间后,试 管中溶液的红色褪去,他认为自己的猜想正确,试管中反应的化学方 程式为__C_O_2+__2_N_a_O_H__═_═___N_a_2_C_O3_+__H_2O__ 。丁同学认为乙同学的猜想不 正确,理由是__N_a_O_H_溶__液_与__C_O_2_反_应__生__成__N_a_2C_O_3_,__N_a2_C_O_3显__碱__性__量溶液颜色的变 化(说明:溶液无色时,色度传感器测得的数值为100%)。他在三个 专用容器中分别加入等量的5%、10%、20%的NaOH溶液,然后各滴加2 滴酚酞溶液,同时放入色度传感器进行测量,测出溶液颜色的变化曲 线如图Z3-8乙所示,由此判断自己的猜想正确。你能从变化曲线中 总 结 出 的 规 律 有 _N_a_O_H_溶__液__的__浓_度__越__大__,__酚_酞__溶__液__变__红__后_褪__色__越__快__ ( 写 一条)。
(3)实验过程中,连接数字传感器,测得实验1、实验2中氧 气的体积分数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分别如图Z3-7甲、图Z3-7乙所示。 依 据 图 中 信 息 , _ _实_ _验_ _2_ _ _ ( 填 “ 实 验 1 ” 或 “ 实 验 2 ” ) 的 测 定 方 法 更 准确,判断依据是:_反__应__后__,__实__验_1_集__气__瓶__内_剩__余__氧__气__的__体_积__分__数__是___ _8_._6_%_,_实__验__2_集__气__瓶_内__氧__气__的__体_积__分__数__接__近_0_,__消__耗__得__更_彻__底__________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