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套K12江西省高二政治第十二周培优特训试题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上饶县中2019届高二年级第十二周政治培优特训
一、选择题(每题4分,共48分)
1.假设某国生产M商品的企业只有甲乙两家。

2017年甲企业的产量为10万件,每件商品的生产时间为6小时;乙企业的产量为8万件,每件商品的生产时间为10小时。

如果 2018 年甲企业的劳动生产率提高20%,其他条件不变,则2018年M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为A.5 小时B.7 小时C.7.5 小时D.8 小时
2.一位中国游客在挪威购买了一件3000挪威克朗的衣服,可以享受挪威海关25%的出口退税
也可以选择为欧元。

该游客的理性选择是
A.选择哪个币种退税都可以,没有差别
B.选择挪威克朗退税,回国后换成人民币
C.选择欧元退税,回国后换成人民币
D.选择欧元退税,回国后等人民币升值后再换成人民币
3.某市一块8平方公里的土地被镉、锰、铜等金属污染,引发居民对安全用水的担忧。

该市政府与两家公司共同组建一家生态治理投资有限公司进行土壤修复,市政府使用土地出让金和财税收入出资20亿;甲建设集团出资35亿,承担土壤修复后的新城建设;乙环保公司出资35亿,承担具体修复工程。

土地使用出让增值收入在政府和企业间进行分配。

以下对该市政府修复土壤的做法,理解正确的是
A.发挥宏观调控的基础作用,调动了企业参与土壤修复的积极性
B.政府参与企业经营,与企业结成利益一致的共同体保障了土壤的修复
C.促进投资主体的多元化,减轻财政负担,有利提高土壤修复效率
D.成立生态治理投资有限公司是规范土壤治理秩序的治本之策
4. 2001年前,中国成为世界贸易组织第143个成员;如今,中国是世界第一大贸易国、第一
大吸引外资国、第二大对外投资国;价廉物美的“中国制造”走入亿万家庭,规模庞大的中国市场充满吸引力,数以亿计的中国游客出境旅行,走向海外的中国企业贡献卓著,中国海外投资量质齐升,其中仅中国对美投资就已为当地创造超过10多万个就业机会……如果给这则纪念中国“入世”16周年新闻拟写一个标题,最佳的是
A.中国与世界共享发展红利B.中国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
C.中国实施“走出去”开放战略D.中国经济发展立足于对外贸易
5. 某市人民代表大会经多年探索,创立了人民代表接待站和专职的人民代表联络员制度,每天至少有一位人大代表在现场听取民众反映情况。

这一制度创新从一个侧面表明
①我国人民民主活力不断增强②公民的政治表达渠道不断拓宽
③公民政治参与的热情空前高涨④基层群众自治制度逐渐形成
A.①②B.②③C.②④D.③④
6. 2017年,是我国内蒙古自治区成立七十周年。

1947年,中国共产党根据内蒙古地区的实际情况,创造性地运用马克思主义的民族理论,建立了我国第一个省级少数民族自治区,开创了内蒙古历史的新纪元。

内蒙古地区之所以能够建立民族自治区,主要因为
①蒙古族对国家统一有强烈的政治认同
②蒙古族是我国少数民族中人口最多的民族
③内蒙古地区的民族人口构成单一
④蒙古族在我国民族人口分布上有自己的特点
A.①②B.③④C.②③D.①④
7. 占全球 2/3人口、近90%国内生产总值的二十国集团,对世界经济格局和发展态势有着重要影响。

常言说,小智治事,大智治制。

面对世界经济形势的发展演变,全球经济治理需要与时俱进、因时而变。

共同完善全球经济治理,二十国集团应
①加强沟通和协调,照顾彼此利益关切,共商规则共迎挑战
②充分行使主权,共同构建公正高效的全球金融治理格局
③推动各国在国际经济合作中的权利平等、机会平等、规则平等
④构建开放透明的全球贸易和投资治理格局,避免利益的差别和对立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8.某地利用当地特色民族文化资源打造旅游业:以民族文化为内容,以民族村寨为载体,以原汁原味为亮点,建立原生态文化旅游经济圈,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开发原生态文化资源、发展旅游经济的成功经验表明
①原生态文化具有普遍的积极价值②原生态文化具有传播和发展的价值
③文化与经济相互联系、相互交融④文化的价值在于能否创造经济价值
A.①②B.②③C.①③D.②④
9.前些年,流行歌曲、相声、小品等大受欢迎,民族戏曲、交响乐、歌剧、经典诗词等则有些受冷落;如今,民族戏曲、交响乐、歌剧、经典诗词等大受欢迎,流行歌曲、小品则有些被冷落,各种文化艺术形式的发展出现了从一种不平衡走向了另一种不平衡的现象。

一些有识之士呼吁“文化艺术领域也需要生态平衡”,因为
①不同文化艺术形式共同发展,可以满足不同层面大众的需求
②在如今文化艺术领域,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同样重要
③扶持高雅文化艺术、适当限制通俗文化艺术是发展社会主义文化的根本要求
④各种文化艺术形式相互依存、共同发展,才能繁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中医、京剧、诗词是中华文化之瑰宝。

回答 10--12 题。

10.中国传统医学有其独特的理论,在治疗一些疾病时遵循的医理是:治其外必治其内,治其内必治其根。

下列表述与这一医理相一致的是
①现象表现本质,本质决定现象
②内因是事物变化的根据,内因决定外因
③主次矛盾在一定条件下互相转化
④主要矛盾在事物发展过程中处于支配地位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11.在传统京剧表演中,同一类型角色的表演有大体一致的程式,就像唱歌、奏乐要遵循一定的乐谱一样。

京剧演员在表演中既要遵循一定的程式,又要努力创造富有特色的角色。

这一艺术要求蕴含的哲学道理是
A.矛盾普遍性是特殊性的前提B.矛盾普遍性是特殊性的表现
C.矛盾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D.矛盾特殊性寓于普遍性之中
12.中国的诗词歌赋、名言警句常常蕴含着丰富的哲理。

下列组合选项中,两者都蕴含量变引起质变哲理的是
A.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B.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C.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D.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读书百遍,其义自见
二、非选择题(共52分)
13.(12分)伴随着社会发展与时代进步,过年的习俗发生了很大变化,惹来网友们的热议。

材料: 2018 年的春节,全国各地呈现出很多新气象:一家人通过网络拜年、抢红包、玩同一款游戏,既热闹又享受了亲情;图书大厦、新华书店挂上了吉祥的红灯笼、福字拉花、大红纸扇,为选择书香中过大年的人们增添了节日氛围;最有民族文化味儿的各种庙会,丰
富了人们的年节生活;民俗表演、非遗展示、诗歌春晚、猜灯谜写春联等文化活动,传统与现代交织,给百姓带来丰富喜庆的节日体验。

和家人团聚在一起,过一个温馨热闹的春节,年味儿似乎又回来了。

结合上材料,从文化角度对怎样不让年味儿变淡进行思考,以“留住年味儿”为题拟定一份倡议书。

(12分)
14. (12 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在过去物质匮乏的年代,不断做物质加法—为家里添置冰箱、买回电视机、配齐洗衣机,再买辆车……从一无所有的状态到“全副武装”的过程,确实能给人幸福的感觉。

但现在,物质空前丰富,在一个万物丰裕的新时代,幸福观正在悄然发生变化:从“厉行节约”到“主动选择简朴”,不把时间和金钱消耗在对物质的追求里;从“拥有金钱”到“拥有
时间”,可以从容安排自己的生活;从“推销自己”到“自我精进”,在提高自我的同时为他人提供帮助……据此,有人说“最幸福的感觉永远在路上”。

结合材料,从哲学角度谈谈对“最幸福的感觉永远在路上”这一观点的理解。

(12 分)
15.(28 分)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农业农村的发展提供了重大战略机遇。

材料一:我国城乡之间发展不平衡。

长期以来,资金、土地、人才等各种生产要素单向
从农村流入城市,造成农村“失血”“贫血”。

相对于快速发展的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是短板。

没有农业现代化,没有农村繁荣富强,没有农民安居乐业,国家现代化就是不完整、不全面、不牢固的。

2017 年 10 月,党的十九大报告首次提出“乡村振兴战略”,强调要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

2017 年底,中央召开农村工作会议,公布《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被称为“中央一号文件”。

2018 年 3 月,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

(1)结合材料,运用《政治生活》相关知识,说明党和政府为什么高度重视“乡村振兴”问题。

(8 分)
(2)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必须坚持以问题为导向,使人民群众产生“获得感”。

(12分)
材料二:城镇化是由传统乡村型社会向现代城市型社会逐渐转变的历史过程。

在推动城镇化建设中,要千方百计让进城务工人员能够在城市稳定地工作生活,孩子能进城的随着进
城,解决留守问题。

逆城镇化是指人口从城镇往农村回流的现象。

要让精英人才到乡村的舞台上大施拳脚,让农民企业家在农村壮大发展。

同时,也要让留在农村的老年人找到归宿。

城镇化与逆城镇化要相得益彰、相辅相成。

要以人民为中心,把工作做好。

(3)结合材料,运用《生活与哲学》相关知识,说明应当如何正确看待“城镇化”和“逆城镇化”的关系。

(8 分)
上饶县中2019届高二年级第十二周政治培优特训答案
一、选择题(每题4分,共48分)
二、非选择题(共52分)
13. ①适应社会发展,在守护与传承中,充实创新年俗文化,满足人们对年节更加美好的生
活需求;
②丰富公益性文化活动,增强人们的年俗文化体验,让人们在活动中了解传统习俗,增
强节日仪式感;
③有选择地恢复具有民族、区域特色的优秀传统年俗文化形式,增强人们对优秀传统年
俗文化的认同;
④挖掘年俗文化的精神内核,坚守中国人对于“团圆、和睦、友善”的精神追求,增强
文化自信。

(任答3点,即可得12分。

其他答案言之成理亦可酌情)
14.①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

幸福是人们不断追求的目标,社
会发展不会停滞,幸福观会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变化。

(4 分)
②价值判断具有社会历史性,会随着时空的推移一和条件的改变而变化。

随着社会的发
展和物质的丰富,追求“物质加法”的幸福2观成为过去,追求简朴生活、时间自
由、帮助他人,成为更多人的幸福追求;(4 分)
③追求幸福是人们生活理想的组成部分,它源于现实、又高于现实,人们追求幸福,更
享受追求幸福的过程,所以“最幸福的感觉永远在路上”。

(4 分)
(其它答案言之成理亦可酌情给分。


15.(1)由党、政府的性质和宗旨决定的。

中国共产党是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党
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我国政府是人民的政府,政府的宗旨是为人民服务。

(4 分)
乡村振兴直接关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成败,直接关系到农业、农村的发展和
广大农民群众的切身利益,有利于8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理应得到党和政府的高度
重视。

(4 分)
(2)①发展乡村旅游业,增加农民收入。

(3 分)
②拓宽经营渠道,增加就业,提高收入。

(3 分)
③通过农业科技研发和推广,提高劳动生产率(3 分)
④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3 分)
(3)可以选择的观点有:矛盾的相关观点、联系的观点、人民群众的观点、价值观的导向作用等。

(其他观点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8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