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命题研究(怀化专版)中考生物 教材知识梳理 第三单元 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 第四讲、第五讲、第六讲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四讲绿色植物是生物圈中有机物的制造者
第五讲绿色植物与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
第六讲爱护植被,绿化祖国
,某某中考考点梳理
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
光合作用:绿色植物利用光提供的能量,在__叶绿体__中合成淀粉等有机物,并且把__光能__转变成__化学能__,储存在__有机物__内。

绿色植物对有机物的利用
1.有机物构建植物体:纤维素是构成__细胞壁__的主要成分,蛋白质和脂质是构成__细胞膜__的主要成分。

2.有机物为植物的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1)呼吸作用:细胞利用__氧__,将有机物分解成__二氧化碳和水__,并将储存在__有机物__中的能量释放出来。

(2)反应式:
__有机物+氧二氧化碳+水+能量__。

呼吸作用的演示实验
1.演示实验一:释放热量实验
(1)实验步骤:甲瓶中装萌发的种子,乙瓶中装煮熟的种子,各插入一只刻度一样的温度计,一段时间后,观察。

(2)实验现象:
甲瓶温度__升高__;
乙瓶温度__不变__。

(3)实验结论:种子在萌发的过程中__释放了能量__。

2.演示实验二:吸收氧气实验
(1)实验步骤:甲瓶中装萌发的种子,乙瓶中装煮熟的种子,密封,把甲、乙两瓶放到温暖的地方。

24小时以后,将燃烧的蜡烛分别放入甲、乙瓶。

(2)实验现象:
甲瓶:__蜡烛火焰立刻熄灭__;
乙瓶:__蜡烛继续燃烧__。

(3)实验结论:种子在萌发的过程中__吸收了氧气__。

3.演示实验三:释放二氧化碳实验
(1)实验步骤:瓶中装有萌发的种子,密封,过段时间以后,通过教材上相关实验装置,往瓶内注入清水,打开阀门,使瓶内的气体进入试管。

观察澄清的石灰水发生了什么变化。

(2)实验现象:__澄清石灰水变浑浊__。

(3)实验结论:种子在萌发的过程中__产生了二氧化碳__。

绿色植物与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
1.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
(1)光合作用的表达式:
二氧化碳+水光能,叶绿体有机物,(储存着能量)+氧气
(2)光合作用的实质: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如淀粉),并且释放出氧气的过程。

(3)农业生产上的应用:__合理密植__。

2.绿色植物的呼吸作用
(1)呼吸作用的表达式:
有机物+氧气→二氧化碳+水+能量
(2)呼吸作用是生物的共同特征,其实质都是有机物分解,释放能量。

3.绿色植物在维持生物圈碳—氧平衡中的作用
自然界中的生物和有机物以及人类的生活和生产消耗大量的__氧气__,放出二氧化碳。

而绿色植物通过光合
作用,不断消耗大气中的__二氧化碳__,又将氧气释放到大气中,维持了生物圈中__氧气__和__二氧化碳__的相对平衡,简称碳—氧平衡。

爱护植被,绿化祖国
1.植被:一个地区内生长的所有植物。

2.我国主要的植被类型:草原、__荒漠__、热带雨林、常绿阔叶林、__落叶阔叶林__、针叶林。

3.我国植被面临的主要问题:人均森林面积__少__;对森林资源利用不合理、乱砍滥伐;过度放牧使__草场__退化、沙化,土地__沙漠化__严重。

4.保护植被的措施:法律保护、植树种草等等。

【提示】(一)1.比喻识记:把绿叶比作一个绿色的工厂,厂房=叶绿体,动力=光能,原料=二氧化碳和水,产品=有机物和氧气。

2.光合作用的反应式:(1)误把“→”写成“=”;(2)误把氧气写成氧。

3.光照强≠光合作用强:一天中光照最强时,由于气孔的保护性关闭,使光合作用的强度降低。

4.叶片不是光合作用和蒸腾作用的唯一器官:植物幼嫩的茎也能进行光合作用和蒸腾作用。

【提示】(二)1.不仅动物、植物能进行呼吸作用,自然界中的一切生物都能进行呼吸作用。

2.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并不是可逆的,因为二者的场所、条件不同。

3.植物≠只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不是只有消费者和分解者参与有机物的分解,植物也通过呼吸作用参与有机物的分解。

绿色植物的呼吸作用
1.呼吸作用演示实验
实验装置实验现象实验结论
甲瓶温度升高,乙瓶不变种子呼吸作用释放能量
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种子呼吸作用释放二氧化碳
甲瓶蜡烛熄灭,乙瓶正常燃烧种子呼吸作用消耗氧气
2.呼吸作用
(1)呼吸作用的概念:细胞利用氧,将__有机物____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并且将储存在__有机物____中的能量释放出来,供给生命活动的需要,这个过程叫做呼吸作用。

(2)实质:分解__有机物____,释放能量。

(3)表达式:有机物(储存着能量)+氧气→二氧化碳+水+能量
【提示】(三)植物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的区别:
光合作用呼吸作用
部位含有叶绿体的细胞所有的活细胞
条件光照有光无光均可
原料二氧化碳、水氧、有机物
产物有机物(主要是淀
粉)、氧二氧化碳、水
物质
变化制造有机物分解有机物
能量
变化储存能量释放能量
公式二氧化碳+水光能
叶绿体有机物(储存
着能量)+氧气
有机物+氧气线粒体二氧化碳+水+能量
意义自然界中有机物的最
终来源和能量的直接
或间接来源,为自然
界提供氧气
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某某中考命题点突破
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考向1 光合作用、呼吸作用的原料、条件、产物和实质
【例1】(2014某某中考)下列关于植物光合作用实质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吸收二氧化碳 B.合成有机物
C.产生氧气 D.释放能量
【解析】光合作用实质上是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如淀粉),并且释放出氧气的过程,故D项错误。

【答案】D
考向2 光合作用、呼吸作用原理在生活中的应用
【例2】在温暖的环境中,苹果、梨放久了会逐渐变成空心,重量明显减轻。

其主要原因是( )
A.苹果、梨的蒸腾作用散失了较多的水分
B.苹果、梨的中央被细菌、真菌分解掉了
C.苹果、梨的呼吸作用消耗了其中的有机物
D.苹果、梨细胞的分裂和生长停止
【解析】在温暖的环境中,植物的呼吸作用较强,呼吸作用消耗了其中的有机物,所以苹果、梨放久了会逐渐变成空心,重量明显减轻。

【答案】C
碳—氧平衡
考向光合作用与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
【例3】(2014某某中考)下图中的①~④表示叶肉细胞中叶绿体、线粒体吸收或释放二氧化碳和氧气的过程。

其中有助于维持生物圈中碳—氧平衡的是( )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解析】绿色植物不断地进行着光合作用,消耗着大气中的二氧化碳,产生的氧又以气体形式进入大气,这样就使得生物圈中的空气中氧气和二氧化碳的浓度处于相对平衡状态,简称碳—氧平衡;图中①②代表的是植物在叶绿体里进行光合作用,①表示二氧化碳进入细胞,②表示氧气被释放到大气中。

【答案】A
爱护植被,绿化祖国
考向植被面临的问题及保护措施
【例4】(2014某某中考)下列哪一项不属于我国植被面临的主要问题( )
A.森林覆盖率少
B.外来物种引入
C.对森林资源的不合理利用
D.土地沙漠化
【解析】我国植被面临的主要问题有:我国人均森林覆盖率低,又加上长期以来对森林资源的不合理利用,伐优留劣、乱砍滥伐,使森林生态系统呈退化趋势,人均森林面积少,对草原的过度放牧使许多草场退化、沙化,导致土地沙漠化。

外来物种入侵主要是指外来的或者非本地的物种对农林牧渔业的生产、自然环境、人畜健康造成的危害。

【答案】B
,实验突破
(一)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
【图示过程】
【变量分析】
遮光部分和未遮光部分构成一组对照实验,变量是光照。

【现象与结论】
遮光部分未遮光部分现象不变蓝色变蓝色
分析
无光照,不能进行光合作用,不制造淀
粉,所以滴加碘液后不变蓝有光照,能够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淀粉,所以滴加碘液后变蓝
结论光照是光合作用制造淀粉的必要条件
【常见问题分析】
1.暗处理问题:在实验操作之前一定要进行暗处理。

为了将叶片中的有机物运走耗尽,以免叶片内残余的有机物干扰实验结果。

2.黑纸片遮盖问题:用黑纸片把叶片的一部分从上、下两面遮盖起来。

让该部分不见光,易形成对比,验证光与制造有机物的关系。

3.实验试剂问题:酒精和水的选取。

酒精能溶解叶绿素,而水不能溶解叶绿素。

因此,为了去除叶绿素对实验现象的干扰,必须将叶片放在酒精中脱色。

由于酒精沸点较低,直接加热不仅会因蒸发过快造成浪费,也易引起火灾。

因此,应将酒精隔水加热。

【典型例题】
【例】如图所示装置先放暗处一昼夜,然后用铝箔纸将甲叶片全部包裹,乙叶片不包裹。

在连续照光数天后,摘下甲、乙叶片通过去除叶绿素和漂洗后,再滴加碘液。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包铝箔纸的目的是为防止水分散失
B.该实验证明光合作用需要二氧化碳
C.滴加碘液之后,甲叶片呈蓝色,乙叶片呈黄白色
D.该实验证明光合作用的产物需要照光后才能由叶片合成
【解析】包铝箔纸的目的是为设置以光照为变量的对照;滴加碘液后甲叶片没有淀粉呈黄白色,乙产生淀粉叶片呈蓝色;此实验证明淀粉需要照光后才能由叶片合成。

本实验没有证明二氧化碳的作用。

【答案】D
(二)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必需的原料
【图示过程】
【现象与结论】
盛有氢氧化钠盛有清水
现象叶片经酒精脱色后滴加碘液不变蓝叶片经酒精脱色后滴加碘液变蓝
结论
装置中无二氧化碳,不能进行光合作
用,不能制造淀粉装置中有二氧化碳,能进行光合作用,
制造淀粉
【注意】(1)在实验操作之前一定要进行暗处理。

将叶片中的有机物运走耗尽,以免叶片内残余的有机物干扰实验结果。

(2)玻璃罩要密封良好。

玻璃罩要密封,以防止气体进入,影响实验结果观察。

【例】如图为探究植物的光合作用是否需要二氧化碳的实验装置。

实验所需的材料用具:生长状况一致的天竺葵、氢氧化钠溶液(可吸收二氧化碳)、清水、小烧杯、碘液、透明的钟罩等。

请回答:
(1)乙装置小烧杯中应加入的液体是________,目的是与甲装置________。

(2)实验前,应将甲、乙装置中的天竺葵在黑暗处放置一昼夜,目的是让天竺葵消耗掉叶片中原有的________,以免影响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3)将甲、乙装置在阳光下光照一段时间,然后从甲、乙装置的天竺葵上各取一片叶,经处理后滴碘液,观察叶色的变化。

请你根据假设预测实验结果:
①若光合作用不需要二氧化碳,则实验结果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若光合作用需要二氧化碳,则实验的结果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光合作用能够维持生物圈中________的相对平衡。

由于煤、石油的大量燃烧,使大气中的二氧化碳量增加,导致温室效应。

为缓解温室效应,作为生物圈中的一员,你应该做些什么(答一项即可)?
【解析】本实验探究的是植物的光合作用是否需要二氧化碳,所以变量是有无二氧化碳,氢氧化钠溶液能够吸收二氧化碳,所以在乙装置小烧杯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目的是为了与甲装置进行对照,实验前进行暗处理的目的是将叶片中的原有淀粉运走耗尽,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不断消耗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和制造氧气,维持整个生态系统的碳—氧平衡。

【答案】(1)氢氧化钠溶液对照 (2)淀粉
(3)①甲和乙装置的叶片均变蓝②甲装置的叶片变蓝,乙装置的叶片不变蓝 (4)碳—氧植树造林。

(其他答案有道理均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