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史考试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五四运动:1919年。

2、党的早期组织:1920年8月,第一个上海成立。

3、党的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1921年7月23日,上海,代表13人,代表着全国50多名党员,山东代表王尽美、邓恩铭。

4、党的第一部章程:1922年7月,党的二大。

5、中国工人运动第一次高潮:从1922年1月到1923年2月,持续13月。

6、第一次国共合作:1924年1月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确立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

7、五卅运动:1925年5月30日。

8、南昌起义:1927年8月1日。

9、八七会议:1927年8月7日。

10、秋收起义:1927年9月9日。

11、井冈山革命根据地:1927年10月。

12、广州起义:1927年12月11日。

张太雷、叶挺、叶剑英。

13、井冈山会师:1928年4月底。

14、古田会议:1929年12月下旬。

15、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1931年11月。

第一次代表大会瑞金叶坪村。

选举毛泽东任主席。

16、九一八事变:也称柳条湖事件。

1931年。

17、红军长征:1934年10月。

江西瑞金一带出发;1935年10月到达陕北吴起镇。

1936年10月红四、红二军会师。

18、长征精神:1996年10月,江泽民在纪念红军长征胜利60周年大会上,高度概括了长征精神的内涵:一是把全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看得高于一切,坚定革命理想和信念,坚信正义事业必然胜利的精神;二是为了救国救民,不怕任何艰难险阻,不惜付出一切牺牲的精神;三是坚持独立自主、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的精神;四是顾全大局、严守纪律、紧密团结的精神;五是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同人民群众生死相依、患难与共、艰苦奋斗的精神。

19、遵义会议:1935年1月,贵州遵义。

20、一二九运动:1935年12月9日。

21、瓦窑堡会议:1935年12月。

陕西安定县,确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新策略。

22、西安事变:也称双十二事变,1936年12月12日。

23、卢沟桥事变:又称七七事变。

1937年。

标志全面侵华战争爆发,全国性抗战开始。

24、洛川会议:1937年8月。

陕北洛川冯家村。

《抗日救国十大纲领》
25、第二次国共合作:1937年9月22日。

26、平型关大捷:1937年9月25日。

27、《论持久战》:1938年5月。

28、大生产运动:1939年2月。

29、延安精神:2002年4月
30、三大法宝:1939年10月。

毛泽东在《共产党人发刊词》中,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

31、百团大战:1940年。

105个团,20余万人。

32、延安整风运动:1942年2月至1945年4月。

方针“惩前毖后,治病救人”。

33、党的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1945年4月23日至6月11日,在延安举行。

34、三大作风:七大报告中提出,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作风,和人民群众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作风以及自我批评的作风。

35、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1945年9月2日,9月3日确定胜利纪念日。

36、重庆谈判:1945年8月28日,29日至10月10签署双十协定。

37、全面内战爆发:1946年6月26日,
38、《中国土地法大纲》:1947年10月10日。

39、辽沈战役:1948年9月12日。

林彪、罗荣桓,52天歼敌47.2万人。

40、淮海战役:1948年11月6日。

邓小平,66天歼敌55.5万人。

41、平津战役:1948年11月29日。

林彪、罗荣桓、聂荣臻,1949年1月31日,北平和平解放,历时64天,歼敌52万。

42、党的七届二中全会:1949年3月,在河北平山县西柏坡召开。

43、两个务必:二中全会报告中:“务必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 。

44、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1949年9月北平召开。

改名北京,国歌、国旗。

45、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1949年9月。

46、开国大典:1949年10月1日。

47、新中国颁布的第一部法律:1950年4月13日。

婚姻法,5月1日实施
48、土地改革运动:1950年6月。

1953年春完成土改。

49、抗美援朝战争:1950年10月19日,1953年7月27日停战。

50、“三反”运动:1951年12月至1952年10月。

反对贪污、反对浪费、反对官僚主义。

51、“五反”运动:1952年1月至10月,在私营工商业中开展的反对行贿、反对偷税漏税、反对偷工减料、反对盗骗国家财产、反对盗窃国家经济情报的运动。

52、人民代表大会制度: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代会第一次会议通过《宪法》。

53、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1954年9月。

54、民族区域自治制度:1949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规定。

1952年8月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实施刚要》制度化。

55、和平共处五项原则:1953年,周总理首次提出。

是指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
56、过渡时期总路线: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这是一个过渡时期。

党在这个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是要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对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57、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在我国的建立:根据过渡时期总路线的精神,我国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了有系统的社会主义改造。

到1956年,全国绝大部分地区基本完成了对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在我国建立起来。

58、第一个五年计划:1953年到1957年,周恩来、陈云。

59、《论十大关系》:1956年4月,毛泽东,这十大关系是:重工业和轻工业、农业的关系,沿海工业和内地工业的关系,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的关系,国家、生产单位和生产者个人的关系,中央和地方的关系,汉族和少数民族的关系,党和非党的关系,革命和反革命的关系,是非关系,中国和外国的关系。

60、党的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1956年9月15日至27日,国内的主要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党和全国人民当前的主要任务,就是集中力量解决这个矛盾,把我国尽快地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

61、党执政后的第一部党章:八大通过《中国共产党章程》
62、《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1957年2月
63、雷锋精神:1940年出生,1962年8月15日殉职,1963年3月5日,提出向雷锋学习。

64、焦裕禄精神:1922年出生,1964年5月肝癌逝世,1967年2月7日,学习
65、大寨精神:1964年,毛泽东发出“农业学大寨”号召。

周恩来把大寨精神概括为:政治挂帅,思想领先的原则,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爱国家、爱集体的共产主义风格。

66、大庆精神:1964年,毛泽东发出了“工业学大庆”的号召。

1990年,江泽民高度概括了“爱国、创业、求实、奉献”的大庆精神。

67、“两弹一星”:1964年10月,原子弹爆炸成功,1966年10月地地导弹爆炸成功;1967年6月,氢弹实验成功;1970年4月长征一号,东方红一号卫星发射成功。

68、王杰精神:1942-1965.7。

69、文化大革命:1966年5月至1976年10月。

70、中华人民共和国恢复和联合国合法地位:1971年10月25日,26届联合国大会。

71、中美关系正常化:1972年2月,尼克松访华《联合公报》。

72、粉碎“四人帮”:1976年10月6日,江青、张春桥、王洪文、姚文元。

73、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1978年,邓小平、胡耀邦,思想解放运动。

74、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1978年12月18日至22日,会前邓小平在中央工作会议上发表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重要讲话。

全会彻底否定“两个凡是”的方针,重新确立了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全面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作出了把党和国家工作重点和全国人民的注意力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的战略决策。

这次全会,实现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的伟大转折,开启了我国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

75、坚持四项基本原则:1979年3月30日,邓小平在理论工作务虚会上代表中央作了题为《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讲话,他指出,我们要实现中国的现代化,必须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必须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必须坚持共产党的领导,必须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

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同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和改革开放紧密相连,构成了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路线的基本内容。

76、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出:1980年9月,1982-1984一号文
77、创建经济特区:1979年7月,深圳、珠海,后在汕头、厦门。

1980年5月定名经济特区,1988年4月海南,1990年4月浦东。

78、《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1981年6月,十一届六中全会
79、党的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1982年9月,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80、全面开展经济体制改革:1984年10月,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

81、“八六三”计划:即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1986年3月提出,1987年3月实施。

82、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1986年9月,十二届六种全会。

83、党的第十三次全国代表大会:1987年10月25日至11月1日,三步走
84、“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党的十三大概括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即: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

这条基本路线的主要内容,被简称为“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85、“三个有利于”判断标准:1992年1月18日至2月21日,邓小平,即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86、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
同富裕。

87、党的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1992年10月12日至18日,
88、加强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1994年9月
89、孔繁森精神:1994年11月殉职,1995年5月学习
90、“科教兴国”战略:1995年5月提出
91、香港回归:1984年12月,中英双方签署了《关于香港问题联合声明》,1997年7月1日回归祖国。

92、党的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1997年9月12日至18日,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

93、抗洪精神:1998年夏,长江、嫩江、松花江发生特大洪水。

94、“三讲”教育:1998年到2000年底,“讲学习、讲政治、讲正气”
95、澳门回归:1987年中葡签署《关于澳门问题的联合声明》。

1999年12月20日回归。

96、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2001年11月10日。

12月11日正式成为世贸组织成员。

97、“八个坚持、八个反对”:2001年9月,十五届六中全会《关于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的决定》,即“八个坚持,八个反对”: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反对因循守旧、不思进取;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反对照抄照搬、本本主义;坚持密切联系群众,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反对独断专行、软弱涣散;坚持党的纪律,反对自由主义;坚持清正廉洁,反对以权谋私;坚持艰苦奋斗,反对享乐主义;坚持任人唯贤,反对用人上的不正之风。

98、党的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2002年11月8日至14日,“三个代表”
99、“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中国共产党必须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关键在坚持与时俱进,核心在坚持党的先进性,本质在坚持执政为民。

100、“五个统筹”: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要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

101、我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船成功进入太空:2003年10月5日,神州五号第三个国家。

102、战胜非典疫情:2003年
103、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2004年9月十六届四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
104、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2004年9月,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首次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历史任务。

2005年2月,胡锦涛进一步阐明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内涵:“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


105、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2005年1月到2006年6月,全党开展了以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主要内容的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

106、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2005年10月,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历史任务。

107、取消农业税:自2006年1月1日国家不再针对农业单独征税,一个在我国存在2600多年的古老税种宣告终结。

108、青藏铁路建成通车:006年7月1日,青藏铁路建成并实现全线通车试运营。

青藏铁路的通车,结束了西藏没有铁路的历史。

109、“八个方面良好风气”:2007年1月,胡锦涛在中纪委十六届七次全会上提出要在各级领导干部中大力倡导八个方面的良好风气:一是要勤奋好学、学以致用;二是要心系群众、服务人民;三是要真抓实干、务求实效;四是要艰苦奋斗、勤俭节约;五是要顾全大局、令
行禁止;六是要发扬民主、团结共事;七是要秉公用权、廉洁从政;八是要生活正派、情趣健康。

110、党的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2007年10月15日至21日在北京举行。

大会提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作出全面部署,对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提出明确要求。

大会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概念,将科学发展观写入党章。

111、党的十七大确定的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战略目标:巩固和发展已经初步达到的小康水平,到建党一百年时,建成惠及十几亿人口的小康社会;到建国一百年时,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基本实现现代化。

112、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党的十七大指出,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113、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2008年3月开始试点、同年9月正式启动,2010年2月底基本结束。

学习实践活动紧紧围绕党员干部受教育、科学发展上水平、人民群众得实惠的总要求,牢牢把握坚持解放思想、突出实践特色、贯彻群众路线、正面教育为主的原则,基本实现了提高思想认识、解决突出问题、创新体制机制、促进科学发展、加强基层组织的目标。

114、抗震救灾精神:2008年四川汶川地震发生后,全国人民迅速展开了一场伟大的抗震救灾斗争,并取得了巨大胜利。

在抗震救灾斗争中,大力培育和弘扬了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不惧艰险、百折不挠,以人为本、尊重科学的抗震救灾精神。

115、成功举办北京奥运会:2008年8月8日至24日,以“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为口号的第29届夏季奥运会在北京举行。

中国体育代表团取得50枚金牌,第一次名列奥运会金牌榜首位。

116、成功举办上海世界博览会:2010年5月1日至31日,以“城市,让生活更美好”为主题,在上海成功举办了第41届世界博览会。

这是中国首次举办的世界博览会。

117、“十二五”发展的主题和主线:2010年10月,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要求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

118、党的思想路线: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

119、党的根本宗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120、创先争优活动的总体要求和主要内容:总体要求是: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服务人民群众、加强基层组织。

主要内容是创建先进基层党组织、争当优秀共产党员。

先进基层党组织的基本要求是“五个好”:领导班子好、党员队伍好、工作机制好、工作业绩好、群众反映好。

优秀共产党员的基本要求是“五带头”:带头学习提高、带头争创佳绩、带头服务群众、带头遵纪守法、带头弘扬正气。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