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力学模拟试题含解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中物理力学模拟试题含解析
一、力学
1.下列结果中,不是由弹力产生的是
A.撑竿跳高运动员跳起并跃过横杆
B.手中的石块释放后自由下落
C.玩具手枪用弹簧将“子弹”射出去
D.“蹦极”运动中落到低处的人被绳拉起
【答案】B
【解析】
因为弹力是由于物体发生弹性形变时产生的力,而A、C、D均是由于弹力产生的效果,而B是由于重力产生的.故选B.
2.如图所示的图象中,能表示物体所受重力与质量的关系的是()
A. B. C. D.
【答案】A
【解析】【解答】解:重力和质量成正比,当质量为零时,重力也是零,所以物体重力和质量的关系图象是一条过原点的直线。

故答案为:A。

【分析】结合重力计算公式G=mg分析即可.
3.如图所示,用细线拉着木块在水平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木块受到的摩擦力和细线对木块的拉力是一对平衡力
B. 木块对细线的拉力和细线对木块的拉力是一对平衡力
C. 木块对水平面的压力和水平面对木块的支持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D. 木块对细线的拉力和手对细线的拉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答案】C
【解析】【解答】A.木块受到的摩擦力和细线对木块的拉力的方向不在同一条直线上,所以二者不是一对平衡力,A不符合题意;
BD.木块对细绳的拉力和细绳对木块的拉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B、D不符合题意;
C.木块对水平面的压力和水平面对木块的支持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C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二力平衡的条件: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两个力,如果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并且在同一直线上,则这两个力二力平衡时合力为零.
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一个物体对别的物体施力时,也同时受到后者对它的力).
4.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圆环用轻绳吊在天花板上,环上有两个质量均为m的小环自大环顶部开始分别向两边滑下,当两个小环下落至与大环圆心等高时,小环所受摩擦力为f,则此时绳对大环的拉力为()
A. (M+m)g
B. (M+2m)g
C. Mg+f
D. Mg+2f
【答案】 D
【解析】【分析】小环受到大环的摩擦力大小为f,方向向上,根据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大环受到两个小环的摩擦力大小各为f,方向向下;以大环为研究对象,处于静止状态,大环受到向上的力是绳子对它的拉力F,受到向下的力有:大环的重力G、两个小环的摩擦力2f;
如图所示:
根据平衡力的大小相等的特点,得到F=G+2f=Mg+2f;
故选D
【点评】解决本题的关键是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能够判定出摩擦力的方向。

5.下面关于力学现象的解释中,正确的是()
A. 大力士不能凭空把自己举起来,说明力是使物体运动的原因
B. 汽车上坡,没有向上的推力或拉力,车会向下运动,说明车此时没有惯性
C. 物体在空中自由下落,速度越来越快,说明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D. 球在草地上越滚越慢,说明力的作用效果只能改变物体运动速度的大小
【答案】 C
【解析】【解答】A.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所以大力士不能凭空把自己举起来,A不符合题意;
B.汽车上坡,没有向上的推力或拉力,车会向下运动,是因为车受到重力作用,有沿斜面向下的分力,所以B说法错误;
C.物体在空中自由下落,由于受到重力作用,速度越来越快,说明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C说法正确;
D.力的作用效果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也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所以D说法错误.
所以答案选C.
【分析】本题综合考查了力的概念、惯性、力的作用效果等知识,要结合所学知识认真分析.
6.过春节时贴年画是我国的传统习俗.在竖直墙壁上贴长方形年画时,可利用重垂线来检查年画是否贴正,如图所示的年画的长边与重垂线不平行为了把年画贴正,则下列操作方法中正确的是()
A.换用质量大的重锤
B.上下移动年画的位置
C.调整年画,使年画的长边与重垂线平行
D.调整重垂线,使重垂线与年画的长边平行
【答案】C
【解析】
【分析】
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在生活中有好多应用:检查工作台面是否水平、检查墙砌的是否竖直、检查墙上挂的画是否挂正等;
【详解】
为了把年画贴正,通常做法是调整年画,使年画的长边与重垂线平行,因为重力方向竖直向下,所以年画的边长也竖直向下,此时年画就挂正了,答案选C。

7.初中毕业体育考试项目有长跑、实心球、立定跳远等,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长跑的考生到达终点时不能立即停下来是因为受到惯性作用
B.立定跳远时用力蹬地快速跳起,说明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C.推出后的实心球在空中飞行过程中,考生对实心球做了功
D.考生坐在水平操场上静止休息时所受的重力与地面对考生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答案】D
【解析】赛跑到达终点时,人不能立即停下来是因为人具有惯性,而不能说受到惯性的作用,故A错误;立定跳远时,脚要用力向后蹬地,利用了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故B 错误;推出去的实心球离开手后继续运动过程中,推力已经消失,故手的推力没有做功,是由于惯性在运动,故C错误;考生坐在水平操场上静止休息时,受到的重力和与地面对考生的支持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符合二力平衡条件,所以这两个力是一对平衡力,故D正确,故选D
8.如图所示,下列图中能说明力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是:
A.A 和 B B.A 和 C C.A 和 D D.B 和 D
【答案】C
【解析】物体的运动状态的改变,包括物体的运动速度大小发生变化、运动方向发生变化。

A图中人用力将足球踢出,足球由静止变为运动,体现了力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故A符合题意;B图中跳板在人的压力下变弯,体现了力改变物体的形状,故B不符合题意;C图中运动员用力拉弓,体现了力改变物体的形状,故C不符合题意;D图中磁铁将小球吸引过来,说明小球的运动方向发生了变化;体现了力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故D符合题意,故选C。

9.小明正在观看足球比赛,他运用所学物理知识对比赛中的一些现象进行分析,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空中飞行的足球,若它所受的力全部消失它将立即停止运动
B.足球在空中飞行时受到重力和向前的推力
C.足球在空中飞行过程中运动状态发生改变
D.踢出去的足球能继续向前飞行是由于受到惯性
【答案】C
【解析】
【详解】
A. 根据牛顿第一定律知,空中飞行的足球,若它所受的力全部消失它将做匀速直线运动,故A错误;
B. 足球在空中飞行时受到重力作用,但球与脚分离后,不再受到向前的推力,故B错误;
C. 足球在空中飞行过程中,速度会减小,方向也会改变,所以运动状态发生改变,故C正确;
D. 踢出去的足球能继续向前飞行是因为具有惯性,不能说受到惯性,故D错误。

故选C。

【点睛】
注意对惯性的理解,惯性是物体的基本属性,与物体的运动状态无关,与质量大小有关,且惯性不是力,不能说成:受到惯性作用,而应该描述成:具有惯性。

10.要想学好物理,学会估算很重要。

下列对身边的物理量估测的数据,符合实际的是A.物理课本的长度约为28dm B.一名中学生的体重约为150N
C.人步行的速度约为1m/s D.人体感到舒适的温度约为37℃
【答案】C
【解析】
【详解】
一只手掌的宽度约为10cm,物理课本大约是26cm,故A错误;一个中学生的质量大约是50kg,体重大约是G=mg=50kg×10N/kg=500N,故B错误;人步行的速度大约1m/s,故C 正确;人体正常体温是37℃,人体感到舒适的温度约为25℃,故D错误,故选C。

11.如图所示,小蚂蚁背负着果实静止在水平地面上.下列大小关系中,正确的是
A.果实所受的支持力大于果实所受的重力
B.果实所受的支持力小于果实所受的重力
C.果实所受的支持力等于蚂蚁所受的支持力
D.果实所受的支持力小于蚂蚁所受的支持力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果实处于静止状态,它受到的支持力与自身的重力是一对平衡力,大小相等.蚂蚁和果实作为一个整体,它们所受的总重力与蚂蚁受到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大小相等.所以,果实受到的支持力小于蚂蚁受到的支持力,D选项正确.
考点:二力平衡受力分析
12.如图所示,一轻质弹簧下端与物块相连,一起平放在水平地面上,现用手对弹簧上端施加5N竖直向上的拉力,物块没有被提起来.则
A.弹簧对手的拉力大小也一定是5N
B.弹簧对手的拉力作用效果使弹簧发生了形变
C.物块对弹簧的拉力和手对弹簧的拉力的作用点相同
D.物块没有被提起来,所以弹簧对物块的拉力没有产生作用效果
【答案】A
【解析】
【详解】
用手对弹簧上端施加的拉力与弹簧对手的拉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故A正确;手对弹簧的拉力作用效果使弹簧发生了形变,故B错误;物块对弹簧的拉力和手对弹簧的拉力的作用点分别作用在弹簧顶端和下端,即作用点不相同,故C错误;物块没有被提起来,是因为受到的合力为零,但弹簧对物块的拉力的作用效果是存在的,故D错误,故选A.
13.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力不能脱离物体而存在
B.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C.物体间不接触就一定没有力的作用
D.施力物体同时也一定是受力物体
【答案】C
【解析】
A、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力不能脱离物体而独立存在,故A正确;
B、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故B正确;
C、两个不相互接触的物体间,也会有力的作用.如磁铁吸引铁钉,故C错误;
D、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施力物体同时也一定是受力物体,故D正确;
故选C.
【点睛】此题考查了力的概念,为“物体间里的作用是相互的”这一知识点做一个很好的铺垫,也是后面学习受力分析的基础,同学们应联系实际认真分析和领会.
14.下列是有关运动和力的描述,其中正确的是()
A. 汽车司机使用安全带与惯性无关
B. 击打排球时手感到疼,说明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C. 跳伞运动员匀速下落时,以伞为参照物,人是运动的
D. 在水平地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的汽车,牵引力大于阻力
【答案】B
【解析】【解答】A、司机和汽车一起运动,当急刹车时,车停止运动,司机由于惯性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继续前行,容易冲出车外,为了防止惯性造成的危害,一定要系安全带。

A不符合题意。

B、击打排球时手给排球一个力的作用,同时球给手一个力的作用,手感到疼,说明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B符合题意。

C、跳伞运动员匀速下落时,人和伞之间没有发生位置的改变,以伞为参照物,人是静止的。

C不符合题意。

D、在水平地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的汽车,水平方向上受到牵引力和阻力作用,两个力是平衡力,大小相等。

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相对于参照物,有位置变化就是运动的.
15.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只有力的大小会影响力的作用效果
B.物体质量的大小跟它所受的重力成正比,其比值是定值
C.提高物体稳定程度的方法之一是降低物体的重心
D.物体的质量和所受的重力都不受地理位置的影响
【答案】C
【解析】
A、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都有关,故A错误;
B、质量是物体的属性,与所受重力大小无关,故B错误
C. 提高物体稳定程度的方法之一是降低物体的重心,正确;
D、质量与位置无关,重力与位置有关,所以一个物体在不同地方,质量不变但重力要变,此选项错误;
故选C
16.下列有关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产生力的两个物体一定发生了作用
B.一个物体也能产生力的作用
C.力能脱离物体而存在
D.相互接触的两个物体一定产生力的作用
【答案】A
【解析】
【详解】
A.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故产生力的两个物体之间一定发生了作用,故A正确。

B.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力的产生,至少要有两个物体,故B错误。

C.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力不能脱离物体而单独存在,故C错误。

D.相互接触的物体不一定有力的作用,比如并排放置,不相互挤压的桌子之间没有力的作用,故D错误。

【点睛】
重点是力的概念及其理解,知道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力不能脱离物体而存在,且一个力产生,最少有两个物体。

17.如图所示实验中:小铁球从斜面上滚下,铁球在水平面上能沿直线AB运动;若在小球运动路径旁放一磁体,小铁球运动路径将变成曲线AC.该实验说明
A.力的作用是相互的B.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
C.力可以改变物体运动的方向D.力可以改变物体运动的快慢
【答案】C
【解析】
【详解】
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和运动状态.
小铁球从斜面上滚下,在小球运动路径旁放一磁体,小铁球运动路径将变成曲线AC,即磁体的吸引力改变了物体的运动方向,故C正确;
现象中没有揭示力的作用相互,也没有改变物体的形状,没有改变物体的快慢,故ABD错误.
故选C.
18.足球运动员把足球踢向空中,若不计空气阻力,则图是表示足球在空中飞行的受力图,正确的是(G表示重力,F表示脚对球的作用力)
A.B.C.D.
【答案】B
【解析】
因不计空气阻力,所以空中飞行的足球只受到重力的作用,重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的,根据四个选项可判断出只有B符合题意.故选B.
19.如图所示,物体运动状态发生改变的是
A.弯道上沿曲线滑行的运动员
B.吊在天花板下静止的电灯
C.路上匀速直线行驶的小车
D.空中匀速直线下落的降落伞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所谓物体运动状态的改变,指的是运动速度的改变,包括以下几种情况:(1)速度大小发生改变而方向不变;
(2)速度大小不发生改变而方向改变;
(3)速度大小以及方向都发生改变;
结合四个选项进行判断.
解:A、弯道上沿曲线滑行的运动员,速度和方向时刻在变,即运动状态发生改变,符合题意;
B、吊在天花板下的静止电灯,由于处于静止状态,速度的大小和方向都不变,即运动状态不变,不符合题意;
C、路上匀速直线行驶的小车,速度和方向都不变,即运动状态不发生改变,不符合题意;
D、空中匀速直线下落的降落伞,速度和方向都不变,即运动状态不发生改变,不符合题意.
故选A.
点评:解决此类题目可从结果出发进行判断:当物体的运动速度大小和方向都不变时,即物体的运动状态不发生改变;当物体的运动速度大小或者方向改变时,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
20.以下关于力和运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摩擦力一定阻碍物体的运动
B.只有受到了力的作用,物体才会运动
C.物体受到的重力越大,惯性也越大
D.重力的方向始终是竖直向下
【答案】D
【解析】
【详解】
A.摩擦力不一定都是阻碍物体的运动,如人走路时,脚与地面的摩擦力是人向前的动力,故A错误;
B.由牛顿第一定律知,不受力的物体可能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故B错误;
C.物体的质量越大,惯性越大,而重力越大,惯性越大是错误的,故C错误;
D.重力是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其方向始终竖直向下,故D正确。

21.已知被测物体的重力略超出弹簧测力计的量程,图中的方法中无法完成测量的是
A.B.
C.D.
【答案】D
【解析】
【详解】
A.两个相同弹簧测力计共同提着一个物体,由力的合成和力的平衡可知两个弹簧测力计的拉力之和等于物体的重力,弹簧测力计的示数等于物体的重力的一半,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不会超过弹簧测力计的量程,不符合题意;
B.动滑轮的重力远远小于物体的重力,动滑轮可以省一半力,所以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大
约等于物体重力的一半,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不会超过弹簧测力计的量程,不符合题意;C.杠杆的质量忽略不计,由图可知动力臂大于阻力臂,根据杠杆平衡条件F1l1=F2l2可知动力小于阻力,所以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小于物体的重力,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不会超过弹簧测力计的量程,不符合题意;
D.下面弹簧测力计的示数等于物体的重力,弹簧测力计的示数超出弹簧测力计的量程,上面测力计的示数等于物体的重力和下面测力计的重力之和,弹簧测力计的示数超出弹簧测力计的量程,符合题意。

22.小芳和晓莉购买了同类的弹力球,小芳说:“我的球的弹力比你的好”.晓莉回答说:“我希望你能证实你的说法”.请你给小芳出注意,她该怎样办?
A.让两只球离地不同的高处,自由落下,比较两只球的反弹的高度
B.把两只球向墙掷去,比较两只球的反弹时离墙的距离
C.把两只球向地面掷去,比较两只球的反弹的高度
D.让两只球从同一高度自由落下,比较两只球的反弹的高度
【答案】D
【解析】
【详解】
要比较两球弹性的好坏,采用自由下落的方式,比较弹起的高度,应使用控制变量法,即让两只球从同一高度自由落下,比较两只球的反弹的高度,弹起的高度大,则弹性好;
而向墙掷去,向地面掷去,此两种方法不能控制力的大小,不能比较出正确的结果,故D 正确,ABC错误.
23.如图所示,是重庆市第14届芙蓉江龙舟锦标赛举办时的现场,下列关于划龙舟的说法正确的是
A.运动员用浆向后划水使龙舟前进,说明物体之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B.龙舟在最后的冲刺阶段速度很快,惯性很大
C.运动员不再划龙舟,龙舟会慢慢停下来,说明物体运动需要力来维持
D.龙舟到达终点后不能立即停下来,是因为受到惯性的作用
【答案】A
【解析】
【详解】
A.运动员用桨向后划水,对水施加力的作用,由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水就会对船桨产生向前的反作用力使龙舟前进,故A正确。

B.因为任何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有惯性,惯性只与物体的质量有关,质量越大,惯性越大,与运动速度无关,故B错误;
C.运动员不再划龙舟,龙舟会慢慢停下来,原因是龙舟受到水的阻力作用,说明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故C错误;
D.龙舟到达终点后不能立即停下来,是因为具有惯性的原因,要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

惯性是物体的一种性质,不能说“受惯性的作用”,故D错误。

24.手通过绳子提起水桶,手受到向下的拉力,这个拉力的施力物体是
A.手B.水桶C.地球D.绳子
【答案】D
【解析】
【详解】
通过绳子提起水桶,与手接触的是绳子.手对绳子有一个向上的拉力,由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同时绳子也会对手有一个向下的拉力.所以手受到一个向下的力的作用,这个力的施力物体是绳子.
故选D.
25.踢足球是广大青少年喜爱的运动,下列与踢球有关的说法正确的是()
A.踢球时,脚对球施加了力,球对脚没有力的作用
B.只要脚对球施加的力大小相同,其作用效果一定相同
C.踢出去的球在空中运动的过程中,没有受到任何力的作用
D.守门员使球停下来的过程中,力改变了球的运动状态
【答案】D
【解析】
A.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所以踢球时,脚对球施加了力,球对脚也施加力的作用,选项A说法错误;
B.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有关,脚对球施加的力大小相同,其作用效果不一定相同,选项B说法错误;
C.踢出去的球在空中运动的过程中,受到重力的作用,选项C说法错误;
D.守门员使球停下来的过程中,速度大小发生了改变,故力改变了球的运动状态,选项D说法正确.
26.关于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打篮球时,只要手对篮球施加的力大小相同,力的作用效果就一定相同
B.投出去的篮球受到手的推力和重力的作用
C.篮球砸到篮板时反弹回来,说明篮板对篮球的力大于篮球对篮板的力
D.篮球砸到篮板的过程中,篮球既是施力物体也是受力物体
【答案】D
【解析】
【详解】
A.力的大小相同,如果力的作用点和力的方向不同,力的作用效果也不同,故A错误;B.若不计空气阻力,投出去的篮球在空中只受重力的作用,脱离手后不受手的推力,篮球继续飞行是因为惯性的缘故,故B错误;
C.篮球砸到篮板时反弹回来,篮板对篮球的力和篮球对篮板的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二者大小相等,故C错误;
D.篮球砸到篮板的过程中,因为力的作用相互,篮球对篮板有力的作用,篮板对篮球也有力的作用,所以篮球既是施力物体也是受力物体,故D正确.
27.关于力的以下几种说法中,正确的是
A.一个物体也会产生力的作用
B.人推车时,人也受到车给人的推力
C.在发生力的作用时,一定有受力物体,但不一定有施力物体
D.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所以彼此不直接接触的物体之间没有力的作用
【答案】B
【解析】
【分析】
根据选项中对于力基础内容的提问可知,本题考查力的基础,根据力的产生过程、特点等基本知识就行求解。

【详解】
A.若想产生力,至少需要两个物体,故A选项错误;
B.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因此人推车时,车也在推人,故B选项正确
C.在发生力的作用时,一定有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故C选项错误;
D.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彼此不直接接触的物体也可以有力的作用,如磁铁吸引铁钉等,故D选项错误。

28.如图所示,在下图所指的四个力中,使物体运动状态发生改变
....的是()
A.手对弹簧的压力
B.人对跳板的压力
C.手对弓的压力
D.磁铁对小铁球的吸引力
【答案】D
【解析】
【详解】
A.弹簧受到拉力变长,说明力可改变物体的形状,不符合题意;
B.跳板受力变弯,说明力可改变物体的形状,不符合题意;
C.弓受力变弯,说明力可改变物体的形状,不符合题意;
D.铁球受到磁力后运动方向变化,说明力可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符合题意。

故选D。

【点睛】
力的作用效果有两种:一种是可改变物体形状,一种是可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物体运动状态的变化包括速度大小和运动方向的变化.
29.内有少量饮料的罐子可以斜放在水平桌面上保持平衡.下列四个图中,能正确表示饮料罐(含饮料)所受重力的示意图是()
A.B.
C.D.
【答案】A
【解析】
【详解】
重力的方向始终竖直向下,故CD错误;
根据题意,内有少量饮料的罐子可以斜放在水平桌面上保持平衡,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