芦衣顺母的读后感(通用5篇)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芦衣顺母的读后感(通用5篇)
芦衣顺母的读后感(通用5篇)
芦衣顺母的读后感1
有一次,妈妈给我买了一条运动裤,我嫌它太难看,不肯穿,硬要穿牛仔裤,最后还是穿了牛仔裤上学的。

可是那一天都很难受,牛仔裤很紧,穿了很不舒服。

那天还有体育课,跑步很不方便,还被体育老师骂。

这时我才明白妈妈的用心良苦。

我们这一代的孩子和古时候的那个小男孩比,差得太远了。

就从这个小男孩为父亲赶马车这件事来说。

今天我们好多同学是由父母开着汽车接送上学的,父母充当司机,车夫。

有这么好的条件,还不懂得感恩。

吃穿用度跟最好的比,成绩跟最差的比。

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我们不明白幸福的来之不易,好的条件也是父母辛苦创造的,我们要懂得感恩和珍惜。

通过读了《芦衣顺母》这个故事,我懂得了感恩,感谢父母的养育之恩,要努力学习,体谅父母。

芦衣顺母的读后感2
看完这个故事,我陷入一片沉思。

反思着,我们的父母为了我们操碎了心,而我们却还不知足,总是和他们顶嘴。

前几天在学校门口,还看见一位男同学,因为爷爷没有满足他的要求,他竟动手大爷爷。

和闵损比起来,现在的我们真应该感到羞愧。

中国是一个具有五千年文化的大国,希望“礼仪之花”不要在我们的手中凋谢!
芦衣顺母的读后感3
字子,春秋时代,孔子的徒弟,在孔门中以德行与颜渊并称。

孔子曾经赞扬他说;孝哉,闵子骞!他生母早死,父亲娶了后妻,又生了两个儿子。

继母经常折磨他。

冬天,两个弟弟都穿着棉花做的冬衣,却给他穿用芦花做的“棉衣”。

一天,父亲出门闵损牵车时应寒冷打颤将绳子落掉地上,遭到父亲的斥责和鞭打,芦花随,着打破的衣缝飞了出来,父亲方知闵损受到折磨。

父亲返回家要休逐后妻。

闵损跪求父亲饶恕继母说;“留下母亲只是我一个人受冷,休了母亲三个孩子都要挨冻”。

父亲十分感动,就依了他,继母听说悔,恨知错,从此对待他如亲生子。

我看完这个故事十分感动,眼泪都情不自禁的流了下来,太感人了。

闵损为了不让两个弟弟受冷挨冻,不让父亲休妻,宁可自己受委屈如果是我的话,就依父亲把母亲给休了让她四处流浪回到娘家,这时我会呵呵大笑,因为可恨的继母总算尝到了苦头。

俗话说:“孝是一切道德的基础是一切至善的美德”。

孝道是中华传统文化中最重要的资产,她维系着家庭的每一个成员。

为人子女者如果都能学习古人“二十四孝”的精神,多感念父母的恩情,不计较父母的错误,那么这个世界就就美好了。

芦衣顺母的读后感4
今天,我给大家讲一个二十四孝中“芦衣顺母”的故事。

春秋时期,鲁国有一个叫闵损的人。

他的生母很早就过世了,他从小只能和父亲相依为命。

父亲娶个继母,又生了两个儿子。

继母把好东西都留
给了她的两个儿子,却天天让闵损干那些脏活累活,还经常折磨他。

冬天,弟弟们都穿着棉花做的棉衣,而继母却让他穿着芦花做的“棉衣”。

父亲让闵损备车马准备出门,闵损却因为太冷了手抖把绳子掉
在地上,结果受到了斥责和鞭打。

父亲从裂开的衣缝里看到飘出的芦花,盛怒之下便要去写休书。

闵损跪求父亲说:“留下母亲只有我一
个人挨冻,母亲走了我们三兄弟都要挨冻啊!”父亲被感动了,就依
了他。

继母非常惭愧,从此待闵损如同亲生儿子一般。

这个故事让我懂得百善孝为先,闵损对继母都能做到如此,多么难能可贵!面对继母的折磨,没有丝毫的抱怨,更没有报复。

相反在父亲要休逐继母时,首先想到了两个年幼的弟弟,恳求父亲饶恕继母。

这是多么宽广的心胸和高尚的品德。

反观我们现在过着衣食无忧的生活,却从来没有考虑过能为父母分担点什么。

我以后要向他学习,做一个宽容,善良的中华好少年。

芦衣顺母的读后感5
住在当时鲁国的一个少年名字叫闵损,从小就过着饥寒心酸的生活,因为有时丧母,失去了慈母之爱,童年的生活很孤苦。

父亲闵公后来给他找了个继母,生活才算有了改变,刚开始继母待闵损还好,等到她自己生了儿子后,情形却逐渐改变了,她只慈爱自己所生的骨肉,对闵损开始冷落了下来,处处看着都不顺眼。

父亲在家时还好些,等父亲出门儿做生意离开家后,母亲对闵损便没有什么温暖,不但让他带看弟弟,而且把家中所有的脏活儿累活儿全叫他干。

曾饱受苦难的孩子竟然懂事早,九岁的他不但乐意去干一切脏苦累活儿从不怨言,
而且对待打骂也能逆来顺受,能以德报怨,对人讲话总是彬彬有礼;特别是对五岁的弟弟非常疼爱友好,处处关心而谦让弟弟,兄弟俩心心相印亲密无间。

这年冬天,父亲从远方做完生意归来,全家人欢欢喜喜得以团圆,闵损给父亲送上一碗热水,但因为身上发冷,两个手臂不由自主地哆哆嗦嗦抖个不停,碗中的水竟洒了一多半,母亲瞪了他一眼,赶紧告诉小儿子又奉上一碗。

这种情形父亲看在眼里,心里不是滋味,骂闵损不长进、没出息。

饭后,父亲带上兄弟两个赶着马车去拉货,一路上迎着凛冽的寒风,闵损冻得身体缩成一团,父亲看他穿着厚厚的棉衣,不觉火从心起,并斥责说:看看弟弟穿的比你少,也没有冻成你那样,看你怎么活像个冻死鬼脱生似的,太没出息啦!说着便顺手抽了闵损一鞭子,弟弟见状心疼哥哥,扑在哥哥身上,这第二鞭子打下去后,闵损的棉衣被打破了,突然从破洞处露出一些芦苇花洒了一车,父亲一看愣住了,刹那间他就已经明白过来:原来后娘竟如此狠心待儿子,气得当下掉了眼泪。

待到拉完货回到家里后,立即写了一纸休书,令其妻快快回返娘家!妻子吓得跪地磕头如捣蒜,盛怒的闵公只说:你心太狠了,是绝不可原谅的。

看母亲头已磕破,闵损和弟弟慌忙地跪了下来。

那时女人地位很低,一旦被夫家休了,这一生就算是完了,为此走投无路而轻生寻短见的不在少数。

眼看丈夫不肯饶恕自己,妻子感到绝望了,这时闵损开口道:孩
儿请父亲息怒,恳求您就饶了母亲这一回吧,家里是不能没有母亲的,没有母亲的家不像一个家,更何况“母在一子单,母去二子寒”。

如果父亲不答应孩儿绝不起来!说罢与弟弟叩头不止,这时闵公被儿子一番合乎情理的正语之言打动了,看了看几乎要昏倒的妻子,心肠软了下来,深深地叹了一口气说道:罢了,罢了,你们都下去吧。

两个儿子赶紧扶起母亲,这时如梦初醒的母亲,激动地抱着两个儿子痛哭失声,她万万没有想到在这关键的时刻,大儿子竟然救了她一命。

从此,被感化过来的母亲对大儿子又敬又爱,处处待他胜过自己的亲生儿子,弟弟对兄长更是敬重有加,从此闵公的家,成为一个和睦美满的家庭。

真是有志不在年高,一个少年闵损竟已具备了说话有理,忍辱负重和能严格修悟自己的美德,充分体现其宝贵的佛性,并给人们留下了深深的感动,难怪她后来竟然成为孔夫子的得意门徒之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