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中国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产业规模及重点企业对比分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1年中国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产业规模及重
点企业对比分析
一、产业规模
我国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产业结构趋于成熟,产业链自主可控、良性发展的内循环生态已基本形成,目前我国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市场需求继续保持稳定增长态势,包括新基建、交通、能源、水利等在内的现代基础设施体系建设对北斗应用的需求持续释放,北斗在智能交通、智慧能源、智慧农业及水利、智能制造等领域的应用所形成的数字化场景,正在不断形成新的细分市场,进一步提升了我国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的总体市场规模,2021年中国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产业总产值达4690亿元,较2020年增加了657亿元,同比增长16.29%,未来两三年,伴随智能交通、智慧能源、智能制造、智慧农业及水利、智慧教育、智慧医疗、智慧文旅、智慧社区、智慧家居和智慧政务等十大数字应用场景的发展,北斗与5G、云计算、区块链等技术的融合创新必将带来数字化革命,必将催生出更广阔的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大市场。

其中,包括与卫星导航技术研发和应用直接相关的芯片、器件、算法、软件、导航数据、终端设备、基础设施等在内的产业核心产值同比增长约12.28%,达到1454亿元人民币,在总体产值中占比为31%,增速高于去年;由卫星导航应用和服务所衍生带动形成的关联产值同比增长约18.20%,达到3236亿元人民币,在总体产值中占比达到69%。

二、重点企业对比分析
当前,我国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领域企事业单位总数量保持在14000家左右,从业人员数量超过50万。

截至2021年底,业内相关上市公司(含新三板)总数为90家,上市公司涉及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的相关产值约占全国总体产值的8.7%左右。

目前中国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行业上市企业主要有中国卫星、中海达、合众思壮、华测导航、海格通信、振芯科技等,从成立时间和上市时间来看,中国卫星成立时间和上市时间均早于中海达、合众思壮、华测导航、海格通信和振芯科技,中国卫星和总部均在北京,中海达和海格通信总部均在广东,华测导航总部在上海,振芯科技总部在四川。

从总资产来看,除合众思壮外,2021年中国卫星、中海达、华测导航、海格通信和振芯科技总资产均保持增长趋势,且海格通信和中国卫星总资产明显高于合众思壮、中海达、华测导航和振芯科技,2021年海格通信总资产达147.80亿元,较2020年增加了7.50亿元;中国卫星总资产达134.70亿元,较2020年增加了18.80亿元;合众思壮总资产为49.87亿元,较2020年减少了22.80亿元;中海达总资产达40.38亿元,较2020年增加了5.17亿元;华测导航总资产达33.96亿元,较2020年增加了14.72亿元;振芯科技总资产达22.21亿元,较2020年增加了2.74亿元。

从营收情况来看,2021年中国卫星、中海达、合众思壮、华测导航、海格通信、振芯科技营业总收入均保持增长趋势,且中国卫星营业总收入明显高于海格通信、合众思壮、华测导航、中海达和振芯科技,2021年中国卫星营业总收入完成70.59亿元,较2020年增加了0.52亿元;海格通信营业总收入完成54.74亿元,较2020年增加了3.52亿元;合众思壮营业总收入完成21.08亿元,较2020年增加了4.18亿元;华测导航营业总收入完成19.03亿元,较2020年增加了4.93亿元;中海达营业总收入完成17.96亿元,较2020年增加了0.23亿元;振芯科技营业总收入完成7.94亿元,较2020年增加了2.16亿元。

从营收结构来看,中国卫星营业收入主要来源于宇航制造及卫星应用,2021年中国卫星宇航制造及卫星应用业务收入完成70.11亿元,占营业总收入的99.32%。

中海达营业收入主要来源于北斗高精度定位装备和高精度时空信息解决方案,2021年中海达北斗高精度定位装备业务收入完成10.65亿元,占营业总收入的59.30%;高精度时空信息解决方案业务收入完成7.31亿元,占营业总收入的40.68%。

合众思壮营业收入主要来源于北斗高精度业务和北斗移动互联业务,2021年合众思壮北斗高精度业务收入完成9.53亿元,占营业总收入的45.21%;北斗移动互联业务收入完成8.11亿元,占营业总收入的38.48%。

华测导航营业收入主要来源于高精度定位装备和系统应用及解决方案,2021年华测导航高精度定位装备业务收入完成10.94亿元,占营业总收入的57.49%;系统应用及解决方案业务收入完成8.10亿元,占营业总收入的42.54%。

海格通信营业收入主要来源于无线通信业务,2021年海格通信无线通信业务收入完成26.66亿元,占营业总收入的48.70%,而北斗导航业务收入完成4.25亿元,占营业总收入的7.76%。

振芯科技营业收入主要来源于集成电路,2021年振芯科技集成电路业务收入完成3.41亿元,占营业总收入的42.99%,而北斗导航综合应用业务收入完成3.05亿元,占营业总收入的38.48%
从营收区域分布来看,中国卫星营业收入主要来源于华北地区,2021年中国卫星华北地区营业收入完成64.38亿元,占营业总收入的91.20%。

中海达营业收入主要来源于国内,2021年中海达国内营业收入完成16.36亿元,占营业总收入的91.09%。

合众思壮营业收入主要来源于海外,2021年合众思壮海外市场营业收入完成8.24亿元,占营业总收入的39.10%。

华测导航营业收入主要来源于国内,2021年华测导航国内营业收入完成15.88亿元,占营业总收入的83.45%。

海格通信营业收入主要来源于国内,2021年海格通信国内营业收入完成54.74亿元,占营业总收入的100.00%。

振芯科技营业收入主要来源于华北地区,2021年振芯科技华北地区营业收入完成2.82亿元,占营业总收入的35.50%。

从归属净利润来看,除中国卫星和中海达外,2021年合众思壮、华测导航、海格通信、振芯科技归属净利润均保持增长趋势,2021年海格通信归属净利润为 6.54亿元,较2020年增加了0.68亿元;华测导航归属净利润为2.94亿元,较2020年增加了0.97亿元;中国卫星归属净利润为2.33亿元,较2020年减少了1.20亿元;振芯科技归属净利润为1.52亿元,较2020年增加了0.71亿元;中海达归属净利润为0.47亿元,较2020年减少了0.39亿元;合众思壮归属净利润为负数。

从毛利率来看,2021年振芯科技、华测导航和海格通信毛利率保持增长趋势,而中国卫星、中海达和合众思壮均出现不同程度的下滑,且振芯科技毛利率略高于华测导航、中海达、合众思壮、海格通信和中国卫星,2021年振芯科技毛利率为56.58%,较2020年增长了2.59%;华测导航毛利率为54.64%,较2020年增长了0.36%;海格通信毛利率为37.34%,较2020年增长了 1.04%;中国卫星毛利率为12.87%,较2020年减少了0.93%;中海达毛利率为45.46%,较2020年减少了0.22%;合众思壮毛利率为42.00%,较2020年减少了2.36%。

三、总结
中国卫星在营收情况方面优于中海达、合众思壮、华测导航、海格通信和振芯科技,振芯科技在盈利能力方面优于中国卫星、中海达、合众思壮、华测导航和海格通信,海格通信在企业规模方面优于中国卫星、中海达、合众思壮、华测导航和振芯科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