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环境标识导向设计的探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城市环境标识导向设计的探析
城市环境标识导向设计的探析
摘要
城市是由人造的建筑物还有无数的人造商品构成的。
单独的建筑物作为一类
独立的实体成为表达一个城市思想和文化的一种语言。
在地面上,这种定义和文
化形象是通过人造建筑物来体现出来的,也就是创造者根据自己对美感,对文化
的理解力,对保护历史的意识等方面的体会而表现出来的。
因此一座城市的视觉
语言是最纯粹也是最真实的东西,而视觉语言的具体体现正是城市环境标识导向
设计。
大面积的人造建筑物被按规划好的方案建设,然而,任何规划好的秩序和政
策并不能在一个国家的成排的环境标识中得到体现。
不管是否与人造因素相和
谐,城市环境标识就这样被随随便便地摆放出来。
因此,整座城市充满了各种各
样的视觉效果,这种现象之所以突出的主要原因是,人们更多注重的是环境标识
所具有的广告功能,而忽略了其所具备的沟通及传递信息的功能。
本文试图将城市环境标识作为审美信息来分析这种视觉符号系统的传播现
象及传播的方式与特征,运用“邻近学科类比”的横断研究方法,有比较地将传
播学、美学、心理学等相关部分纳入对城市环境标识设计的研究之中。
同时重点
对城市环境标识的视觉语言形、色、光、质,等结合大量的示例进行了解析。
希
望本论文能使创作者与欣赏者对城市环境标识导向设计有一个整体的认识,并对
城市环境标识导向设计的创作与欣赏有所帮助。
关键词:视觉语言环境标识导向设计
Abstr即t
Theeity15eomPosedofartifieialstrUctoresaswellaseountlessg oods.The
individualstrUetUreasoneseParateeniitybeeomesalanguaget oexPressan imPressionandcultural加ageofoneeity,onthegroundthatsuehdefinitionand cultUralimageareembodiedbyereatorof叭ificialstrUeturesintermsofasenseof beauty,understandingtheeulture,historiealeonseiousnessforitsPreservation. Aceordingly,thevisuallanguageofaeity15themostPurifyingandtrUeobjeet,by whiehweeanreadabove一mentionedfaetorsandthevisuallanguage,15exaetlythe environlnenialsignageandwayfindingdesigninMetroPolis.
ThisiniegrationmovedeeisivelyaffectsabeautyofacitytheIarge stsealeof artifieialstrUetUresandbuildingwereall盯angedinaPlannedorderandthe Planning.However,叨yPlannedorderandPolicyean,tbefoundinthenation,s environmentsigns.Denyinghannoniouseoexisteneewithotherartif ieialelements,theenvironmentalsignageandwayfindingdesigninMetroPoliswer esetearelessly.
50theentirecitywasfullofoPtiealillusions.ThissylnPtomwasinvi tedbeeause
moreimPortancewasPutonadvertisemenifunctionnotoncom munieationfunetion.
TheenviroIUnentalsignageandwayfindingdesigninMetropoli s15Presented
hereasanartformwithinhereni“aesthetiemessages,,,theirnPlieationsand eharaeteristiesofvisualsymbolsandmodelseommonlyusedindesig nsofurban environmentsignarethoroughlyanalyzed.hiaddition,interpretationsofthe
environrnenialsignageandway助dingdesigninMetroPolisinthelightof
interpersonalcommuniCationandmodemPsychology,asWellasanalogiesbetween theseareas,aredone.ThisstudyexPlorestheenvironmentalsignageandwayfindi ng designinMetroPolisasa“visuallanguage,,.Moreover,itexamineshowtheshaPe
andcontourofsolidobjeetsoroPensPaees,eombinedwithaPProPriatelightingand eolor,invokevariousemotionsandProdueewantedPsyehologiealinfluen eeon individuals.ViewingtheartawideselectionofPhotograPhs,diagrams,andother
visualProPsareshowntohelPelearlyillustratethis.HoPefully,thisPaPerwilllead designer,arteonnoisseurs,toanewunderstandingandaPPreeiationofthe environmentalsignageandwayfindingdesigninMetroPolis.
Keywords:visuallanguageenvlro功mentalsignagePictogram 目录
第一章概述 (1)
1.1引言................................................‘.. (1)
1.2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
1.3国内外研究现状 (2)
1.4主要的研究方法和几个概念的界定 (2)
1.4.1认识环境 (3)
1.4.2认识标识 (3)
1.4.3认识导向设计 (3)
1.4.4认识环境标识导向设计 (4)
1.5小结 (4)
第二章传播学在环境标识导向设计中的指导意义 (6)
2.1信息 (6)
2.1.1审美信息 (6)
2.1.2信息是传播的材料 (6)
2.2环境标识信息的传播过程 (7)
2.3环境标识审美信息传播研究的重点 (8)
2.3.1对审美主体的研究 (8)
2.3.2对审美客体的研究 (9)
第三章人对环境视觉信息的心理反应 (10)
3.1人是如何从环境中获取信息的 (10)
3.2作为个体的人对环境中刺激的反应现象及原理 (10)
3.3视知觉的原理与特性....................................................................……n
3.3.1视知觉的几种主要特性 (11)
3.4视觉美感产生的生理一心理基础 (12)
3.4.1美感的直觉性 (13)
3.4.2对美感效应的制约因素 (13)
3.5环境标识导向设计审美的特殊性 (14)
3.6对环境标识导向设计审美的研究方法 (14)
3.7小结 (14)
第四章环境标识导向设计的视觉语言.....................................................……巧.......................................................................……巧
4.2视觉沟通 (16)
4.3图形之美 (16)
4.4环境标识导向设计中的图形 (18)
4.4.1图形设计原则 (18)
4.4.2具象与抽象 (18)
4.5色彩之美 (19)
4.5.1色彩心理与表现 (19)
4.6环境标识导向设计中的色彩 (20)
4.6.1色彩设计原则 (20)
4.6.2标识色彩设计 (22)
4.7环境标识导向设计中的采光 (23)
4.7.1采光设计原则 (23)
4.8环境标识导向设计中其它视觉要素 (24)
4.8.1比例 (24)
4.8.2形式 (24)
4.8.3体积 (25)
4.8.4材料 (26)
4.8.5构成 (26)
第五章标识导向设计在环境中所承载的物质和人文作用 (27) 5.1环境标识导向设计的空间适应性 (27)
5.2环境标识导向设计作为社会文化活动的桥梁 (27)
第六章城市形象与环境标识的规划设计原则 (29)
6.1城市环境标识导向系统的规划原则 (29)
6.1.1规划的合理性 (29)
6.1.2规划的流畅性 (30)
6.1.3规划的全面性 (30)
6.2城市环境标识导向系统的设计原则 (31)
6.2.1广泛的适应性 (32)
6.2.2全方位标识设计.................................................................……犯6.2.3标识的无障碍化 (33)
6.2.4幽默与诙谐 (33)
6:25共同设计一利用者的参与 (34)
6.2.6作为艺术的环境要素‘ (34)
未来 (36)
7.1设计分工带来环境标识导向设计的学科和产业 (36)
7.1.1学术方面形成环境标识导向设计的学科 (36)
7.1.2社会方面形成了环境标识导向设计的产业 (36)
7.2.互联网环境中的标识导向设计 (37)
7.2.1虚拟社会和现实社会导向设计互动........, (37)
7.2.2虚拟社会拥有自己独特的导向设计方式 (38)
7.3标识导向设计将推动平面设计 (38)
7.4环境标识导向设计在未来的智能化趋势 (39)
结论 (41)
参考文献 (42)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43)
致谢 (44)
第一章概述
第一章概述
.1引言
在现代社会,我们生活在一个为我们指明了方向的体系中,有各种各样的标
识导向来指引我们从哪里过马路、如何到达博物馆,这些符号同样也是为构建美好生活,实现“透明空间”的概念而被创造出来的。
所有这些都为我们提供了方便,从而也造就了一个更小的环境艺术空间,而为了创造一个更小的环境艺术空间,设计师创造了或传统或新锐、或稳重或奔放的新标识导向系统。
这些设计不仅是传达信息的“视觉语言”,也承载了文化的一部分。
今天,标识导向设计已经成为景观环境中一个新的组成元素,新的视觉亮点。
.2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今天的中国,城市的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
的变化,与国外先进国家的城市的发展距离也
在不断缩短。
虽然各种环境标识在城市建设中
有了很大的发展,但在规划的整体性、设计观
念的更新等诸多方面尚存在许多不尽如人意
的地方。
环境标识导向设计的设置与城市建筑
环境空间的发展不能同步,其中较为突出的问
题是缺少系统、规范、科学的、效力高的环境
标识导向识别系统。
在城市这个大而复杂的环
境下,居住在这里的人们进行着往来、工作、
聚会等日常活动,无法想象如果没有街头导
向,城市会是什么样子。
而对于作为参观者到
达这个城市的人们而言,他们所获得的就是那
图1.1法国巴黎街头导向标识
种瞬间的感觉和在那地方的经历,这些感觉和经历会令人对此地产生积极或消极的态度,从而影响这座城市的形象。
所以,如何让一个城市清晰明了并且友好地展现在人们面前变得十分重要。
可以利用有用的信息和指向箭头,把城市信息系统化,帮助人们了解怎样达到某地或者做出其他决定。
(图1一l)
第一章概述
,.3国内外研究现状I6]
从国际设计界来看,中国对于环境标识导向设计的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
很
多发达国家在20世纪80年代,就对环境标识导向设计给予很高的重视。
美国在二战后,通过政府行为委托美国平面设计学院(AIGA)以及最杰出的平面设计
家,完成了一套庞大的、具有深远影响的交通导向设计系统。
20世纪80年代末的日本,出现了大量的研究导向符号的专业书籍,导向符号被称为“Pictogram”,指的是具有特定指向功能的图形符号。
此外,著名的《日本展示.商业环境设计
年鉴》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正式加入了“导向系统
(SignsSystem)”部分。
在这以后,环境标识导向设计的国际化趋势日益显著,各国的设计家、艺术家联合起来,对公共环境导向符号进行整体设计,日内瓦标准协会150的成立,使全
世界范围内有了统一的导向符号。
相比德国和日本这些国家,中国对于环境标识导向设计的研究整整晚了20多年。
当然,中国目前的设计界正处在与国际接轨的过程中,环境标识导向设计的国际化也是其中的一部分内容。
随着中国经济的繁荣,交通立体化的延伸,环境标识导向设计必然是一个极具潜力的设计课题。
,.4主要的研究方法和几个概念的界定
作为设计对象,环境设计和标识设计以往常被划分为两个独立的学科领域进
行研究。
如从学科门类或专业方向上看,视觉传达设计专业就是把标志或标识的设计和研究作为其重要内容之一,所涉及的多为行业、企业的标识和商标设计,并且多属于平面形态的设计范畴,很少考虑环境或场所的因素;对城市环境进行
设计、研究的专业学科很多,如建筑设计、环境艺术设计、景观设计、城市规划设计、园林设计等等,这些设计主要以建筑环境空间功能和空间形式意义为主。
将环境和标识纳入一个整体进行系统研究的并不多见。
而环境标识是将环境与标识这两个领域进行结合的一个完整概念。
它不是对纯粹的环境空间功能和形式或单纯的平面标识的形态的独立的研究,而是在注重环境功能的基础上,对特定标识科学的、系统的、整体的、多元的研究。
本文试图将环境标识作为审美信息来分析这种视觉符号系统的传播现象及传播的方式与特征,运用“邻近学科类比”的横断研究方法,有比较地将传播学、美学、心理学等相关部分纳入对环境标识导向设计的研究之中。
同时重点对环境标识的视觉语言形、色、光、质等,结合大量的示例进行了解析。
希望本论文能使创作者与欣赏者对环境标识导向设计有一个整体的认识,并对环境标识导向设计的创作与欣赏有所帮助。
第一章概述
1.4.1认识环境‘,,
环境指那些由人类直接或间接参与创造而产
生的物体、现象和空间环境。
城市则是最集中、最
典型的人工环境样态。
在城市环境中,包含诸如建
筑物(内部和外部)、构筑物、交通设施、环境小
品、城镇群、风景区、公园、港口、码头等大量人
工直接或间接参与创造的环境样态。
(图l·2)
1.4.2认识标识‘,,图1一2城市街区俯视图
所谓标识,就是“记号”、“符号”、“信号”等,就是把想要传达的事情
用记号来表示的形式和做法。
简而言之,它不是某个实物而是信息本身。
所以从广义上讲,被称为地域性标志的建筑物、树木以及表示地铁出入口的灯光等都可以被称作标识。
甚至可以说所有的道具本身的姿态形状都可以作为标识表示某种内容。
也就是说,看得见的实物在与人的关系中被符号化并起到传递信息的作用时,就可以将其称为标识。
进一步讲,不光是视觉上的东西,诉求于听觉、嗅觉和触觉等方面的传媒信息的也可以被认为是标识。
从本质上重新认识标识,不但有助于健康人的行动方便,而且对老年人及残障人士等的行动无障碍化也可以发挥更大的作用。
1.4.3认识导向设计[6]
导向设计透视了一个社会的文明程度,很多人认为它只是设计中的细节部
分,而事实上,导向设计指引了人们区域和方向、规范了人们的活动范围,它的功能性无法替代。
从狭义来说,导向系统的概念分为两部分:一是指用来标明方向、区域的图形符号;二是指符号在环境空间中的表现形式。
前者是从视觉传达
角度来研究,关注的是如何用简洁的图形符号来表达准确的含义,并能跨越国界,无需语言,瞬间识别。
后者是从环境设计角度来研究,着眼于材质、外观、位置、艺术表现等因素,并且如何使图形符号融于整个环境氛围中去。
因此,导向设计关系到视觉传达和环境设计两个领域,概念彼此有交叉又相互独立。
从广义来说,可以用“大导向视野”来观察社会:就是把一切用来传达空间
概念的视觉符号和表现形式看作是导向设计。
因此,导向设计也可以是文字、图案、雕塑、建筑等,没有特定的形式。
“大导向视野”的基础是建立在导向设计
第一章概述
是规范社会的功能上来说的,因此,凡用来规范社会区域正常运行的,都可以看作是导向设计的一部分。
1.4.4认识环境标识导向设计[7]
环境标识导向设计是一种新的设计方法论,它是通过管理空间或环境信息来
帮助使用者指导方向的过程。
标识导向走入环境之中,即为其服务同时它本身又是环境的一部分。
环境中的标识导向设计所涉及的范围极为广泛,标识不仅仅是一个标志或箭头,而是要与建筑、景观和图形融为一体,真正形成系统化设计。
同时还要适应多层次、多形态、多空间的复杂要求。
如(图1一3)永恒的经典。
这座建筑更像一件艺术品,体现出非凡的奢侈,品牌所倡导的装饰细节表露无疑,是一个典型的商业标识展示与环境结合的例子。
如(图1一4)建筑的内涵在标识
上反映出来,使人们对环境的感知更加直观。
红磨坊风车是一个具有极强象征性的标识,人们只要一看到它,便知来到了什么地点,其环境的文化特征、场所性质等一下子全部诊释出来。
图1一3法国巴黎L V专卖店图14法国巴黎红磨坊
1.5小结
综上所述,可以看出一座城市的视觉语言是最纯粹也是最真实的东西,而视
觉语言的具体体现正是城市环境标识导向设计。
正如一句大家都知道的一句谚语“眼见为实”,现代人一般会从他所见到的东西来判断一切,这种流行的价值取
向使得一座城市的所有因素都被综合为一个直观的视觉语言,这
种综合因素极大地影响着一个城市的美观。
大面积的人造建筑物被按规划好的方案建设,城市规划中甚至包括垃圾箱,街灯和交通信号标识的计划。
然而,任何规划好的秩序和政策并不能在一个国家的成排的环境标识中得到体现。
不管是否与人造因素相和第一章概述谐,城市环境标识设计就这样被随随便便地摆放出来。
因此,整座城市充满了各种各样视觉效果的、不对称形状的和大小不一的城市环境标识设计。
这种现象之所以突出的主要原因是,人们更多注重的是环境标识所具有的广告功能,而忽略了其所具备的沟通及传递信息的功能。
因此,越来越多的、一个比一个更大的环境标识出于竞争的目的出现了,整座城市也陷入了一片混乱和无序。
为了解决由城市环境标识设计带来的无序问题,城市环境标识设计首先就应该被当作一个传递信息的工具来对待。
城市环境标识是现代生活的向导、城市景观的构成要素、体现文化的载体,
因此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应与城市建筑一样,纳入城市建设规划之列。
城市环境标识设计是一个系统工程,决非一个设计师能够独立完成,这需要城市管理者以及各种技术领域的工作者共同参与,才能使单体机能的环境标识与城市景观建设互相联系在一起,更好地发挥效益,从而提升城市的整体形象。
学在环境标识导向设计中的指导意义
第二章传播学在环境标识导向设计中的指导意义
O,刁誉自‘‘·…习,L与、
当今,环境标识信息无论作为一种社会文化现象或美学现象,还是作为信息
交流的手段(传播媒介)或“物质与精神的综合体”,都已成为人类文化不可分
割的一部分。
对环境标识导向设计的理论研究也必然不仅限于本学科范围,而且深入到更全面、更广泛的探索领域。
2.1.1审美信息[3]
在人类科学史上出现过三个最基本的概念:物质、能量与信息。
信
息是系统
传输和处理的对象。
凡是有次序的符号排列(包括语声、字、数据、状态)都荷
图2一1法国巴黎蓬皮杜艺术
中心室外导向设计
载着信息。
信息与物质、能量一起,都被看成是构
成系统的三大要素。
美国未来学家J.奈斯比特在他的名著“大趋势”
中列举了改变我们生活的十个新方向,其中最主要
的和最具决定性影响作用的是“由工业社会向信息
社会的转变”这一事实。
毫无疑问,当今社会正在
向信息社会发展。
信息论创始人维纳认为:“信息
是人们在适应外部世界并且使这种适应反作用于
外部世界的过程中,同外部世界进行交换的内容的
名称。
”人与外部世界所交换的内容十分繁杂繁多,
联系也很广泛,人与环境标识也存在着这种关系,
而环境标识作为交换的内容就是信息。
环境标识信
息在人与环境的交流中起到重要的媒介作用(图
2一l)
2.1.2信息是传播的材料
环境标识可以由多种渠道被传播和接收,但主要是通过视觉渠道来进行的,
审美信息更是如此。
本文所讨论的有关环境标识信息的主要内容是涉及审美信息范畴,它是与环境标识精神方面功能相对应的。
因此,对于信息接收者这一概念的范围便相应缩小到使用者方面。
这样加以限定,可以使我们的研究在一定程度上得到简化并使问题的重点集中,而这方面的研究对环境标识的设计、理解、欣在环境标识导向设计中的指导意义
赏都是十分必要和重要的。
2.2环境标识信息的传播过程
环境标识一经创作完成并付诸使用就成为一个社会产品,这就意味着它已经
从创作阶段(包括设计师的观念、构思到方案实施成为一项社会现实的物质)进
入了实践应用阶段。
设计师的观念与构思在此实现
了由观念到符号的转化,这是一个质变的过程,带
有信息的符号系统成为新系统(实践应用系统)中
的有机元素。
因为没有这一物质媒介来运载信息的
话,人们是无法直接认识设计师的主观观念与构想
的,也没有实践应用的对象。
上述创作与实践应用
两个系统加上使用者反馈到设计师的反馈系统构
成一个封闭的环状结构,也就是由这三个子系统所
交织的母系统—传播系统。
在传播过程中,发出
信息的人首先是处理“原始信息”,加以组织,做
成符号将信息发出,接收者注意到这些符号以后,
用感官抽取部分加以处理,并做出反应。
在这一过
程中,不可忽视的是反馈的作用。
(图2一2)反馈
图2一2法国备有触摸显示
屏的信息查询设备
是信息的回流,信息发出者可以通过反馈信息知道传播的成败。
“反馈是相当有
效的工具。
如果没有或迟迟才来,或者相当微弱,应当引起信息发出者的注意。
在这一过程中有了反馈就使得它不是一个静态的、链式的结构,而是一个循环往复周而复始的动态的“环”,链的首与尾被反馈系统相连接,使得信号发出者的
原始信息得到充实,并加强了这个“环”的结构的紧密性。
环境标识系统中的符号己经不再是设计师主观的意念,而是一种客观物质实
在,它作为中介沟通了发信者与受信者(即欣赏者)。
在这里符号是被双方所“共享”的。
尽管符号本身客观不变的,但对于双方理解而
言,它们不可能有完全相同的含义。
因为两者的文化观念、审美观念、价值观念、欣赏水平以及心理素质等有很大差异,并且他们的生活经验、专业知识及考虑问题的出发点等也不可能完全相同,带着这些差异进入传播关系时,自然在各自心中对符号的意义的理解会有很大差异。
因此,要使传播能顺利进行,要使符号真正被共享,就必须建立双方统一的“公共信号库”,在这“库”的范围内,双方各自的符号能够在某种
程度上得到吻合,得到一致,也就是说有“共同语言”。
他们的“共同语言”越多,即双方对符号的理解越接近,作品被理解的程度就越深,在艺术欣赏中这就学在环境标识导向设计中的指导意义是产生了“共鸣”,交往才能真正得以实现。
当然这不是说环境标识设计师为了
迎合大众口味而降低作品的格调,而是在大众认之反馈信息的前提下,能理解和接受的一定限度内有意识的提高。
随着交流的进行,不仅相互的理解能更深,总的水平(包括创作水平和欣赏水平)也会随之提高。
2.3环境标识审美信息传播研究的重点I3]
对环境标识设计审美信息传播的研究,重点在于审美主体与客体(即欣赏者
和标识设计作品)的研究,对于创作者来说,对这两方面的了解与认识更是至关
重要。
2.3.1对审美主体的研究
一般说,对审美主体(即欣赏者)的研究包括人的“审美生理一心理机制”、
标识的审美感受、欣赏态度(即对不同类型作品所通常具有的独特心理定势)、
欣赏者的心理特征(包括不同的心理类型、审美趣味的划分)等许多方面的内容。
欣赏者的心理是多种多样的,有守旧的,也有赶时髦的;有主见的,
也有易受他
人影响的;有十分敏感的,也有麻木不仁的;有纯功利的,也有以审美为主的;
有严格挑剔的,也有随意的;有主动积极的,也有消极被动的·……有人把欣赏
者的一般心理划分为“分享型、旁观型、性格型、联想型、运动型、思考型、情绪型等等基本类型。
并且,他们的动机、职业、年龄、修养、鉴赏力等也都影响着标识审美活动的心理特征,审美态度及感受结果。
顺便提一下,在这里除了欣赏者的主观因素(个人情感、气质、认识水平、鉴赏力及性格等)起着决定作用
外,环境与社会因素的影响也是不可忽视的。
尽管直接作用有限,但长远看来有着很大的潜在作用,通过长时间持续的影响可形成审美习惯的社会定势,并随着时间这些观念得到巩固。
另外,应当把欣赏者看成是积极的,要给他们想象与选择的余地,让他们在欣赏过程中积极参与到设计意图的理解之中去(如用不断的
新的信息的给予来激发他们的好奇心等)。
此外,还要他们在一定程度上的自由
发挥的机会,适当征求大众意见。
前面已经提到,欣赏者对信息的态度可能是接受也可能是排斥的,因此设计
者对素材的安排要特别斟酌,把握新信息(必要信息)与多余信息之间的关系,
因此“对审美信息的检测而言,信息量是与独创性联系在一起的。
一个审美信息,
只有包含某些多余量时才具有可理解性。
所以,环境标识设计所输出的信息应当是新信息与多余信息两者之和,有人甚至说创造是以冗余信息为基础,不然就只有噪音,而没有信息的传达。
创作就是在独创性和可理解性之间寻求最优化的答人对环境视觉信息的心理反应第三章人对环境视觉信息的心理反应
3.1人是如何从环境中获取信息的l’]
人对外部环境的认识是从感觉、知觉开始的。
各个感官既分工明确,又彼此
相关,是一个由大脑来协调统一的整体,当大脑把各感官送来的信息综合起来时,人就对物体有了比较完整的印象。
这些信息不仅被记忆储存,也会在头脑中与过去存储的信息加以综合、比较、判断,产生一系列的感受、联想等。
3.2作为个体的人对环境中刺激的反应现象及原理
任何正常的人多会对他所处的外界环境发生关系并做出反应,尽管这种反应
多种多样,而且因人、因时、因地而异,但总有许多具有共性的规律可找。
儿童对周围环境的感知基本上是感性的,而且这种感知是直觉的、单纯的、
片断性的。
他们不像成年人那样理性,还不能体会和认识事物更深层次的含义和内容。
例如对色彩的感觉他们往往喜欢单纯鲜明的纯色,含蓄的复合色他们不太善于分辨,也不喜欢阴暗的色彩(在这种环境中独处会使他们产生莫名的恐惧感
等等)。
所以说,鲜明的色彩是适合儿
童的心理特征的。
又如对形式的方面,
他们比较倾向于简单的几何形体,喜欢
新奇的、动的对象,喜欢接近自己尺度
的物体等。
他们对环境中物体的观察是
笼统而概括的,较少注意到细部。
从儿
童画中我们可以看到这一点。
比如把树
画成圆的,房子由简单的几何形拼起
来,画人这种复杂的对象他们也简化图3一1这是从儿童眼里看到的外部世界,为基本的几何结构。
这是从他们眼中看到的外部世界,尽管直观,但却具有一种抽象的概括性(图3一l)。
他们对环境的反应也十分强烈,而且不善于克制自己的感情,如看到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