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后”大学生购买决策过程存在的问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00后”大学生购买决策过程存在的问题
1.自我需求认知盲目
部分“00后”大学生在面对各式各样的营销手段和商品促销时,会产生冲动消费和非理性消费的行为,究其根本,是没有对自身现有的生活需求进行良好的反思和总结。
在消费行为中,往往会由于IP代言、大数据选推、消费节日等而忽略自身的实际需求,重复购买一些生活必需品,造成不必要的囤积和浪费。
在自我消费水平、个人生活状况、个人发展需求方面的认知都还处在盲目的阶段。
2.信息搜集以网络为主
在当今的互联网背景下,“00后”大学生的在消费之前对于商品的信息搜集往往更倾向于通过互联网的方式进行。
随着互联网APP的快速发展,以好物分享和商品评析为主的信息不断出现在“00后”大学生的视野之中,而便捷的操作和较低的获取信息的成本成为网络信息搜集最吸引人的因素。
因此“00后”大学生在信息搜集阶段已经较少开始参考家人和导购的意见,更多以自身从互联网上获取的信息为准进行消费。
3.购买方案重品牌轻忠诚度
互联网环境下,“00后”大学生们拥有较多的品牌选择权。
随着经济的不断开放,我国市场上的品牌不断增多,国内品牌和国外品牌,大众品牌和小众品牌,琳琅满目的商品逐渐占据了“00后”大学生的消费视野,拥有了更多的品牌选择的余地。
但是在攀比和从众心理的影响下,“00后”大学生们对于单个品牌的忠诚程度却没有那么高,品牌的服务质量、新品发布频率、代言人、公关水平均成为影响“00后”大学生品牌忠诚度的重要因素。
4.购买决策缺乏理性
为保证最终消费购买决策,需要消费者具有较强的分析判断能力和较高的决策水平。
“00后”大学生在面临最终的消费选择方案时,由于受到消费能力、符号文化、网络快捷支付等因素的影响,在20岁左右的年龄往往会做出一些非理性的购买决策行为,“00后”大学生的购买决策依据不是以产品和服务的实用性,而更多以产品和服务对实现自我的精神诉求为第一根据。
5.个性化评价
一个完整的购买流程少不了购买者的评价。
“00后”大学生在收到所需产品后,也会就产品与之前描述相符程度、此次消费整体体验、卖家服务态度、物流公司效率和服务态度等进行综合考虑并给出自己的评价。
而“00后”大学生由于成长在互联网环境中,“玩梗”和大方展示自我逐渐成为“00后”大学生们评价的主要内容,而容易忽略产品本身的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