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与育的心理学江绍伦读后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与育的心理学江绍伦读后感
刚翻开这本书的时候,我心里还有点打鼓,想着心理学的书会不会很枯燥,满篇都是难懂的术语。
结果江绍伦就像一个特别会讲故事的老朋友,用特别接地气的方式把那些教育心理学的知识一点一点地展现在我面前。
我印象特别深的一点是关于学生个体差异的阐述。
这就好比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小怪兽,有的小怪兽擅长喷火(擅长数学),有的小怪兽善于隐身(可能比较内向但观察力超强)。
以前我觉得教育就像工厂生产零件,都按照一个模子来就行。
看了这本书才恍然大悟,这种想法可太傻了。
教育应该是根据每个小怪兽的特点,给他们定制适合自己的成长路线。
就像不能让擅长隐身的小怪兽去参加喷火大赛一样,我们得挖掘每个孩子独特的潜力,让他们在自己擅长的领域发光发热。
书里对于学习动机的剖析也让我不禁拍大腿。
我就想起自己以前上学的时候,有时候动力满满,有时候就像泄了气的皮球。
原来是有这么多因素在影响着。
比如说,要是老师老是批评你,就像一盆冷水不停地往你头上浇,那学习的小火苗很容易就被扑灭了。
而如果老师和家长能像小火炉一样,给你适当的鼓励和支持,那这学习的动力就能蹭蹭往上涨。
这就好比我们玩游戏的时候,如果一直输,还老被队友骂,谁还想玩啊?可要是有人鼓励你,告诉你哪里做得好,你就又有斗志了。
教育里也是这个理儿。
还有关于教学方法那部分。
江绍伦提到的多种教学方法,就像是一个大厨的菜谱,里面有各种各样的做菜(教学)方式。
不能老是一道菜(一种教学方法)吃到底,得变着法儿来。
比如对于好动的孩子,你要是光让他坐在那儿听你干巴巴地讲课,那他的注意力早就跑到外太空去了。
但要是来点互动式的教学,就像在课堂上搞个小竞赛之类的,那他的小眼睛肯定就会亮晶晶地盯着你。
读完这本书,我就感觉自己像是拿了一个教育的魔法棒。
如果我是老师,我就知道怎么去更好地引导那些调皮捣蛋或者内向害羞的小宝贝们;如果我是家长,我也更明白怎么给孩子创造一个适合他们成长的环境。
这可不是那种高大上但不实用的理论
书,而是实实在在能在日常教育中用到的宝典。
我感觉自己就像挖到了宝藏,迫不及待地想把这些宝藏分享给身边所有关心教育的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