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大班优质音乐游戏教案《斗舞》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幼儿园大班优质音乐游戏教案《斗舞》
一、教学目标
1.培养幼儿的节奏感,提高幼儿的音乐欣赏能力。
2.培养幼儿的团队协作精神,增强幼儿的自信心。
3.培养幼儿的创新能力,激发幼儿的想象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1.教学重点:让幼儿掌握基本的舞蹈步伐,学会合作完成舞蹈。
2.教学难点:培养幼儿的节奏感和团队协作精神。
三、教学准备
1.音乐素材:《斗舞》音乐、舞蹈步伐分解音乐。
2.教具:舞蹈服装、道具。
3.环境布置:舞蹈教室,布置成舞台样式。
四、教学过程
1.热身活动
(1)组织幼儿进行简单的舞蹈步伐练习,如:踏步、跳跃、扭动身体等。
(2)教师带领幼儿做简单的舞蹈动作,如:摆臂、扭腰、转圈等。
2.教学活动
(1)教师播放《斗舞》音乐,引导幼儿感受音乐的节奏感。
(2)教师示范舞蹈步伐,幼儿跟随学习。
(3)教师将幼儿分成两个队伍,进行“斗舞”比赛,鼓励幼儿创新舞蹈动作。
(4)教师对幼儿的舞蹈进行点评,给予鼓励和指导。
3.游戏活动
(1)教师组织幼儿进行“猜舞步”游戏,提高幼儿的观察力和记忆力。
(2)教师设置障碍,让幼儿在完成舞蹈动作的同时,克服困难,提高团队协作能力。
(2)教师对幼儿的表现给予肯定,强调团队协作的重要性。
五、教学反思
1.教师在活动中是否关注到每个幼儿的学习需求,给予个别指导。
2.教师在点评幼儿舞蹈时,是否做到公正、公平,鼓励幼儿创新。
3.教师在组织游戏活动时,是否关注到幼儿的安全,确保活动顺利进行。
六、教学评价
1.观察幼儿在活动中的参与程度,了解幼儿对音乐游戏的兴趣。
2.观察幼儿在舞蹈中的表现,评价幼儿的舞蹈水平。
3.了解幼儿在团队协作中的表现,评价幼儿的团队协作能力。
七、教学建议
1.教师在活动中要注重培养幼儿的自信心,鼓励幼儿大胆表现。
2.教师在点评幼儿舞蹈时,要注重发现幼儿的闪光点,给予肯定。
3.教师要关注幼儿在活动中的安全,确保活动顺利进行。
八、教学延伸
1.邀请家长参与活动,共同观看幼儿的舞蹈表演。
2.组织幼儿参加校内外舞蹈比赛,提高幼儿的舞蹈水平。
3.结合其他音乐游戏,丰富幼儿的音乐体验。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让幼儿在音乐游戏中感受到舞蹈的魅力,培养幼儿的团队协作精神,提高幼儿的音乐欣赏能力,为幼儿的全面发展奠定基础。
重难点补充:
教学重点:
1.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示范和分解动作,引导幼儿逐步掌握舞蹈步伐,如:“我们用踏步进入舞台,一、二,一、二,接着是跳跃,左、右,左、右,注意保持节奏感哦!”
2.在“斗舞”环节,教师鼓励幼儿创新舞蹈动作,如:“你们可以尝试一些自己想出来的动作,比如扭动身体,或者做一个特别的姿势,让我们的舞蹈更有特色。
”
教学难点:
1.节奏感的培养:教师可以通过拍手、跺脚等方式,帮助幼儿感知音乐节奏,如:“听,音乐中的‘咚咚’声,我们用拍手来模仿它,一起来,一、二、三、四。
”
2.团队协作精神的培养:在分组练习时,教师引导幼儿相互配合,如:“小华,你的动作很酷,小明,你的节奏感很强,你们两个配合起来,一定会很棒!”
教学过程补充:
1.热身活动
教师:“小朋友们,我们先来热热身,动动你们的身体,准备跳舞啦!跟我一起来,左脚、右脚,扭一扭小腰,跳一跳,准备好了吗?”
2.教学活动
教师:“现在我们开始学习《斗舞》的步伐,看老师怎么做,然后我们一起跟着做。
第一步,踏步进入,记住要跟上节奏哦!”
幼儿A:“老师,我有点跟不上节奏。
”
教师:“没关系,我们慢慢来,你可以先尝试拍手找节奏,然后跟着音乐踏步。
”
3.游戏活动
教师:“我们玩一个猜舞步的游戏。
我会做一个动作,你们猜猜是哪个动作,猜对了就做出来。
准备好了吗?来,看老师的动作!”
幼儿B:“老师,是不是扭屁股?”
教师:“哈哈,不对,是转圈圈。
很好,我们再来一次。
”
教师:“大家今天跳得都很棒!有没有觉得跳舞很好玩?在跳舞的过程中,我们学会了什么?”
幼儿C:“我们学会了新的舞蹈步伐。
”
幼儿D:“我们还学会了合作。
”
教师:“对,合作很重要,只有团结协作,我们才能跳出最美的舞蹈。
希望大家能在日常生活中,也能像今天这样,互相帮助,共同进步。
”
注意事项:
1.注意因材施教,对于舞蹈步伐掌握较慢的幼儿,要有耐心,多
给予个别指导,鼓励他们大胆尝试。
2.注意调动幼儿的积极性,通过游戏和互动,让每个幼儿都能参与到活动中来,享受舞蹈的乐趣。
3.注意观察幼儿在舞蹈中的情绪变化,及时给予正面反馈,增强他们的自信心。
4.注意保持活动的趣味性,避免长时间重复练习导致的疲劳,适时更换活动和游戏,维持幼儿的兴趣。
5.注意教学方式多样化,结合视觉、听觉和动作等多种感官,帮助幼儿更好地理解和学习舞蹈。
6.注意安全,特别是在游戏和舞蹈动作中,确保幼儿不会受伤。
7.注意与家长的沟通,让家长了解幼儿的学习进度和需要,鼓励家长在家中也与幼儿一起练习舞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