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洗脚注意事项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长者洗脚的注意事项
正确足浴步骤:
先将脚放入37℃左右的水中,然后让浴水逐渐变热至42℃左右即可保持水温,足浴时水通常要淹过踝部,且要时常搓动。

足浴时间不要少于30分钟,40分钟较适宜,这是普通热足浴方法;还有中药热足浴方法:每次足浴前先在水里放入煎煮过的药液(可对水稀释),然后按普通热足浴的方法进行。

脚底按摩三法:
人老脚先老。

从中医角度讲,人体穴位最密集的就是脚底,共有76个穴位。

常做脚底按摩,能缓和人身体的疲劳紧张,延年益寿,增强精力,特别有助于改善睡眠状况。

日常在家里,洗完澡,泡完脚之后,可以自己按摩脚部。

大致有三种简单易行的方法。

■推法:脚底板上半部“人字形”下约1厘米处,为肾反射区。

双手大拇指并拢,用力摁住该位置,往上推36次,至脚底发热为止。

功效:此法对肾虚、中气不足者,有一定的益处。

■压揉法:脚底后跟内圆上方中间的位置,为失眠反射区。

双手大拇指按住该位置,用力压36次,压到有酸痛感为宜;再揉3到5分钟,至发热为宜。

功效:此方法,对头晕眼花、严重失眠者有帮助。

■刮法:脚踝骨以下内外两侧。

双手食指关节用力刮36次,至有酸痛感为宜。

功效:对前列腺等疾病有一定帮助。

不适合足浴的人群
严重心脏病患者;脑溢血未治愈者;足部有炎症、皮肤病,外伤或皮肤烫伤者;出血性疾病、败血病等患者;对温度感应失去知觉者;严重血栓患者;心脏病患者;孕妇;小孩(应在成人帮助下使用);对温度感应迟钝者(应控制好温度,避免烫伤),上述人群不适合足浴。

泡脚小偏方
盐泡:温水中加入两大匙盐巴,盐有消炎杀菌、通便的效果。

姜泡:温水中加入几块打扁的老姜生姜,姜有散寒、除湿的作用。

酒泡:温水中加入一瓶米酒,或用其他酒类,可促进血液循环。

柠檬泡:温水中加入两片柠檬,可顺气提神,预防感冒。

醋泡:温水中加入3大匙的白醋,可中和体内的酸,滋润皮肤。

■泡脚小贴士
★泡脚最好用较深、底部面积较大的木质桶,能让双脚舒服地平放进去,而且要让水一直浸泡到小腿。

水温在40摄氏度左右比较适宜。

★泡脚时间不能太长,最多30分钟,否则会造成身体其他部位相对缺血。

饭后半小时内不宜泡脚,因会影响胃部血液的供给。

★泡脚后不能马上睡觉。

趁着双脚发热的时候点按脚底。

洗脚最好用热水或温水,这更有利于洗去汗液、污垢和促进足部血液循环。

足跖部和趾间没有皮脂腺,除汗液和剥脱的上皮细胞,其它污物较少。

因此,一般可不打肥皂,但趾间要认真搓擦。

洗完手脚后都
要擦干,但擦干足部、趾间更必要。

最好用干毛巾擦。

用温度稍高的水洗脚,有一定的治疗作用,如兴奋神经,促进血掖循环等。

但不提倡用太热的水甚至开水烫脚。

温度太高对皮肤,特别表皮,损伤很大,也是一种不良刺激。

有人以为用开水可以止痒和烫好脚癣,其实,反会火上加油。

糖尿病足的护理
一概述
糖尿病足是常见的糖尿病慢性合并症之
一,也是导致糖尿病病友截肢的主要原因。

对糖尿
病足的患病率各国报告不一,据国内在1990年对
28家医院的调查统计,15895例糖尿病病友中糖尿病足坏疽者有389人,占2.45%。

近年来,糖尿病足的发病率有增加趋势。

这可能与下列因素有关(1)全球性糖尿病患病人数增加。

(2)糖尿病病友寿命延长以致糖尿病病程也延长。

(3)老龄人口增加。

该病症男性多于女性。

糖尿病病友下肢截肢的危险性为非糖尿病病友的15倍。

是不是所有糖尿病病友都一定会得糖尿病足呢?答案是否定的。

预防糖尿病的关键是要将血糖持之以恒地控制在理想水平,以尽可能地延缓神经和血管并发症的发生。

如果已经出现了血管及神经病变,在控制好血糖的同时,加大力度,注意足的保护,也可
以防止和延缓糖尿病足的发生与发展。

资料表明,通过对糖尿病病友普及有关知识,糖尿病足的发病率可以减少50%—70%。

糖尿病足的发病是缓慢的、大部分病友由于缺乏相关知识,一般不引起重视。

临床上,对糖尿病史超过10年并在产表自我检测中得分总分大于10分者称为糖尿病足的高度危险者,应该尽早去医院接受专科医生的诊疗和指导;而对于6—9分者则要引起警惕。

二糖尿病足的概念
什么是糖尿病足?简单地说,糖尿病足是因神经病变致使足部感觉迟钝或丧失和因肢端缺血、局部组织失去活力且合并感染的足。

糖尿病神经病变和血管病变是引起糖尿病足的基本原因,二者互相影响而引起足的一系列临床表现。

三护理
足部皮肤护理和保养是预防糖尿病足的重要环节。

在严格控制血糖的基础上注意足部卫生和避免足部外伤,可以有效地防止糖尿病足的发生和发展。

具体方法如下:
1、皮肤的护理:(1)每晚用温水(不超过35度)和中性香皂洗净双脚,并用柔软的吸水性强的毛巾轻轻擦干,特别是足趾缝间要避免擦破,以防发生微小的皮肤损伤。

(2)擦干后涂上润滑油(润滑乳或营养霜),充分摩擦,以保持皮肤的柔软性,清除鳞屑,防止干裂,趾间不需涂擦。

如果皮肤有压痛,可每周用75%的酒精擦一次。

(3)按摩足部要从趾尖开始,逐步向上,这样有利于血液循环。

(4)若趾
甲干而脆,每晚可用中药硼砂(每升水用一汤匙,约15克),微温水将足浸泡30分钟,软化趾甲,然后用软布按摩足趾周围,保持趾甲周围的干燥清洁。

(5)学会正确剪趾甲,不要把趾甲剪得过短,剪趾甲时必须顺横向剪直,你可以用一个锉指甲用的小挫子将趾甲边缘锉圆滑。

(6)冬天要保持双脚温暖,可穿松软而宽松的棉袜,千万不要用电热器或热水袋烘脚,以免烫伤皮肤。

并避免穿不合脚的鞋袜和赤脚行走。

(7)有些外用药物刺激性太强,必须经医生同意后方可足部涂用。

2、皮肤磨擦伤的护理(1)及时检查和尽早发现足部是否有水疤、裂口及擦伤等。

因为足部溃疡感染及坏疽都是由微小创伤引起的,——旦发现,应立即到医院就诊。

(2)保持足部皮肤完整清洁。

受伤的皮肤容易造成感染,请/J、L1别让皮肤受伤。

脚上表皮擦破时,不要用指甲去撕,而应立刻用香皂水清洗后再用酒精等消毒,最后用绷带包扎,不需敷用药膏。

如果使用鞋垫,应大小适中,以免皮肤磨损受伤。

如有以下各种情形时,应立刻请医生诊治:瘀血、肿胀、发红、局部发热等。

(3)禁用刺激性消毒药水如碘酒等,必要时可用龙胆紫外搽。

(4)预防和治疗足部霉菌感染。

每次洗脚或洗澡后,在趾间扑撒痱子粉,保持局部干燥。

若已患足癣,可用克霉唑或其他抗霉菌软膏,有继发感染的足癣病人应使用1:8000过锰酸钾溶液洗脚,每日1—2次,擦干后外用消炎药膏及纱布包裹,必要时应口服抗生素。

3、挑选一双合适的鞋:(1)买鞋时要先在纸上画出大小、并剪好鞋样以作为选鞋标准。

不能只凭感觉选鞋,因为糖尿病病友多有末梢神经病变而感觉迟钝。

(2)选择布鞋为好。

因为布鞋空气流通性能较好。

可减轻足部出汗,引起足部皮肤过敏或感染的危险性也相应下降。

(3)避免穿高跟鞋,宜穿平底鞋。

由于高跟鞋可给足趾施加额外的压力,这样会影响血液循环。

甚至造成挤压伤或产生水疤。

(4)鞋头不要太挤,要预留一定的宽度和长度,避免夹挤而影响末梢循环。

(5)购置的新鞋,最初几天对易磨擦部位,放置少许棉花等,初穿时应先试穿半小时,看看是否有哪个部位皮肤已被磨红肿等,如果没有问题发生。

可逐步增加穿着的时间。

(6)经常检查鞋子的内部,注意有无粗边、裂痕或石子沙砾。

一旦发现应即时修补和清除。

四自我检测表
注:得分总分大于10分者称为糖尿病足的高度危险者,应该尽早去医院接受专科医生的诊疗和指导;而对于6—9分者则要引起警惕照料管家季照料员应特别关注,并做好记录
胰岛素使用方法
所有1型糖尿病和部分2型糖尿病患者都需用胰岛素治疗。

根据病情的需要,不同的糖尿病患者使用胰岛素的剂型、剂量、次数也各不相同。

现谨向您介绍胰岛素的十种用法:
1.一天用一次中效胰岛素:中效胰岛素其药效持续的时间约为12小时,故一般糖尿病患者每天需要注射两次。

但若患者的胰岛功能损害较轻,仅仅是白天三餐后的血糖较高,而夜间不进食情况下的空腹血糖控制得较好,可于早餐前注射一次中效胰岛素。

相反,若患者白天的血糖控制的较好,仅空腹血糖高,如肥胖、晚餐进食过多或清晨时血糖明显升高的糖尿病患者,可在睡前注射一次中效胰岛素,注射的剂量按每公斤体重0.2单位计算。

患者睡前注射中效胰岛素,可使胰岛素作用的高峰期正好出现在早餐前。

这有利于患者控制清晨
高血糖。

2.睡前用一次中效胰岛素,白天口服降糖药:身体超重的糖尿病患者注射胰岛素后容易发胖。

此类患者若血糖不太高,白天可口服3次双胍类降糖药,以降糖、降脂、降体重,然后睡前再注射一次中效胰岛素,以对抗胰岛素抵抗引起的清晨高血糖。

3.一天用两次中效胰岛素:此用法适用于空腹和餐后血糖轻度升高的患者。

这样使用胰岛素后,若患者的空腹血糖得到了较好的控制,而餐后血糖仍然高,可改用诺和灵30R,一日注射两次。

4.一天用两次诺和灵30R或50R:此用法适用于大部分以空腹血糖和餐后血糖升高为主要症状的糖尿病患者。

该制剂为人胰岛素,其优点是:吸收性能好,作用强。

患者可根据餐后血糖的高低,适当增减胰岛素R的比例,一般该制剂一天只需注射两次。

但它也有不足之处,即对午餐后的高血糖控制不佳,故午餐后血糖高的患者在使用诺和灵的同时,还需加用一次口服降糖药。

5.一天用3次短效胰岛素:此用法适用于血糖很高且初次使用胰岛素、或出现严重感染及刚做过手术的糖尿病患者。

其优点是:患者可根据餐前血糖和进食量来调节胰岛素的用量,且用药后患者较少出现低血糖;其缺点是:对夜间和清晨高血糖控制不佳。

6.早餐前和午餐前用短效胰岛素,晚餐前用诺和灵30R:此用法适用于一天使用两次诺和灵30R的血糖控制不佳者。

此用法的优点是:可减少胰岛素的用量,提高疗效,避免患者发生低血糖。

早餐、中餐前使用短效胰岛素可控制两餐后的血糖,用诺和灵30R来控制晚餐后和夜间的血糖比较符合人体分泌胰岛素的生理状况。

7.三餐前用短效胰岛素,睡前用中效胰岛素:此用法适用于老年或劳动强度大、饮食不规律的糖尿病患者、或早餐前和午餐前用短效胰岛素、晚餐前用诺和灵30R的清晨血糖控制不佳者。

三餐前用短效胰岛素控制餐后血糖,睡前用中效胰岛素或长效基因重组胰岛素(甘精胰岛素、精氨胰岛素),可维持患者夜间的基础胰岛素分泌量,比较符合人体的胰岛素分泌规律,可有效地抑制肝脏内的糖原转化成葡萄糖,减少脂肪的分解,保持患者夜间的血糖平稳,而且不易使患者发生低血糖。

8.一天用4次短效胰岛素:即在三餐前和睡前注射胰岛素。

此用法适用于初次使用胰岛素或发生酮症而又暂时不能住院的糖尿病
患者。

但患者睡前注射胰岛素的剂量最好不要超过10单位。

9.一天用一次胰岛素类似物甘精胰岛素(来得时):甘精胰岛素吸收性稳定,可避免患者因使用吸收性能不稳定的传统长效混悬液
而出现高血糖,能有效地控制基础血糖,降低患者发生低血糖的几率。

一日注射一次来得时,并于三餐前使用速效胰岛素优泌乐,可模拟人体生理性胰岛素的分泌,其降糖效果能与胰岛素泵媲美。

10.一天用6次短效胰岛素:此用法适用于有特殊需要的1型糖尿病患者。

所有使用剂量均需在医嘱指导下实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