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源导流实现从能写到乐写的飞跃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 图分 类 号 : G6 2 3 . 2 4 文 献 标 志码 : A 文章 编 号 : 1 0 0 8 — 3 5 6 1 ( 2 0 1 5) 1 4 — 0 0 9 9 — 0 1
小学 阶段 的习作教学说到底就是“ 写什 么” 和“ 怎么写 ” 的问
题, 抓住 这两个 问题 就是 抓住 了小学 习作教学 的关键 。因此 , 教 师要开 源导 流 , 即引导学生拓展思路 , 广泛搜寻 习作 素材 , 拓宽
中搜寻素材 。
贯穿于学生整个语文教学实践 中, 尤其是在 习作教学 中, 教师可
以富有针对性地让学生进行言语积累 , 现学现用 , 让学 生懂得积
累的积极要义 。例如 , 在教 学三上《 我的 自画像》 时, 教师引导学 为三年级学生 , 对 于这 样的要求并不 算难 , 但是描写外貌 时 , 学 生就有较大的 困难 。因此 , 教 师及时为学生补充 了关于外貌描
代气息和地域特色的小能人。此时 , 学生 的思维被充分激活 , 努 能人 , 诸 如“ 电脑杀毒高手” “ 打字快手” “ 给布娃娃 设计 衣服” 等。 这些内容源于学生的真实生活 , 学生较为熟悉 , 是 自己亲身 经历
力冲破思维牢笼 的束缚 ,选择 了众多具有生活与时代 特色的小 起 到了较好 的推动作用 。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指 出:应该为学生的习作 提供 广阔的空 源 。学 习之余 , 课 间学生的一个新奇 的发现 , 也可以成 为练笔 的 源头 。有时哪怕是一个语段 , 一个句型 , 都可以成 为学生 习作训
练 的载体 。生活 中的习作资源可谓无时不有 , 无处不在 , 教师应 该胸怀 习作 的敏锐意识 ,从根本性上提升学生的认知 能力 。因
二、 角色定位 。 在一课一得 中积累写作技巧 间和充分的 自主权利 , 避免学生在 习作过程 中的束缚 。因此 , 很 多教师不敢越雷池半步 , 一 味地遵循学生 的 自主意愿 , 想 怎么写 就怎么写 , 结果 学生 的 自主权利虽然增加 了, 但习作能力却停滞 权利 , 学生摸着石头过河 , 无法 真正得到教 师的指导 , 虽然练笔
要想办法激活学生的思维 ,引导学生尝试从不 同侧面和角度搜 寻老师不在时 , 班 级中 出现 的各 种状况 , 以此作为 习作 的题材 。 更要从 结构设置 、细节描写 、点面结合写作技巧等方面加 以指 导, 让学生在写作过程 中随时取用。
写作 内容 。同时 , 在相应的教学过程中 , 教师要让学生感受基本
的 习作技能 , 解 决“ 怎么写” 的问题 , 从而实现习作教学效益的整
体提升 。
一
当然 , 这里需 要强调一节作 文课 , 教师切不可贪 多求全 , 而
要根据习作 内容进行合理化地划分 , 力求 实现一课一得 , 在聚沙 成 塔中进行 言语 的对 比, 起 到较好 的教学效果 。 三、 强化训练 。 在积 累练笔 中锤炼能力
表达 , 但 由于积累量的缺失 , 常常是言 不达意 , 影响 了学生 的表 都 应该 强化学生 的阅读积 累,提升学生 的语言能力。这种 积累
的事物有全面深刻的感知 , 内心会 出现强烈 的情感 冲动 , 内在储 达效果 。这就要求无论在 阅读教学 中, 还是在 习作教学 中, 教师 个体生命 的内在情绪 。因此 , 在习作指 导课 中 , 教师应努力 营造 高效的习作情境 , 拓展学生 的思维渠道 , 尝试 从广阔的生活世界
键 。因此 , 在教 学实践 中, 教 师要拓展 思维, 链接 生活积 累写作素材 ; 角色定位 , 在一课一得 中积 累写作技 巧 ; 强化训练 , 在积
累练 笔 中锤 炼能 力 , 为 学 生 习作 能 力 的提 升 奠 基 。 关键词 : 开 源导 流 ; 拓展思维; 角 色定位 ; 强化 训 练
富的语 言积 累 ,学生就无法真正感受到表达的乐趣。在学 生的
学生在 自己所熟悉的事物 中进行感受和体验 ,在降低学生习作
难度 的同时 , 克服学 生畏惧作文 的心理 。正是 由于学生对熟悉 备 的言语体系才能真正被激活 ,学生的言语 系统才能真正匹配
习作实践 中, 常常会有捉襟 见肘 的窘 态 , 主要原因在于学生意欲
、
拓展思维 . 链接生活积累写作素材
从接受心理学来看 , 现实世界 中的事物对于学生而言 , 具有 两种不 同的特质 : 一 类是学生较为熟悉 的事 物 , 另一类是较为陌 生 的事物 。在习作教学 中, 教 师应该 了解学生 的相应能力 , 引领
( 1 ) 多种途径夯实积累 。正所谓 : 厚积而薄发 。没有扎实丰
成 才 之 路
才苑 广 角
开源导流实现从能写到乐 写的飞跃
田 垫
( 江苏省扬州市生态科技新城区杭集中心小学 , 江苏
摘
扬州
2 2 5 1 1 1 )
要: 小 学阶 段 的 习作 教 学说 到底 就 是 “ 写什么” 和“ 怎么写” 的 问题 , 抓 住 这 两 个 问题 就 是 抓 住 了 小 学 习作 教 学 的 关
写 的词汇 , 学 生边诵读 , 边积累 , 很多学生能在写作 中灵活运用 , ( 2 ) 多种方式扎实训练。很 多老 师存有一种认知误 区, 认 为 只有作文课才是真正 的习作教学 ,这是对习作教学严重 的认知
例如 , 在教学《 身边的小能人》 时, 教师为 了避免学 生局 限在 生 围绕 自己的姓名 、外貌及个性特点等几个 方面进行描写 。作 “ 数学 王子 ” “ 歌 唱小百灵 ” “ 画画能手 ”等传统小能人 的泥沼 中, 要求学生依据时代的发展 ,从 自身的现实生活中搜寻出富有时
的真实事件 , 为学生 完整 、 真实地再现事件的经过和细节奠定了
基 础。
错误 。 事实上 , 习作教学 的时空可谓无处不在。阅读教学 中遇到 全 新的写 法 、 精 彩的句式 , 教 师可 以随文练笔 , 进行 扎实训练 。
课 堂上 出现 的意想不到的插 曲,也可以成为一次 习作教学 的资
小学 阶段 的习作教学说到底就是“ 写什 么” 和“ 怎么写 ” 的问
题, 抓住 这两个 问题 就是 抓住 了小学 习作教学 的关键 。因此 , 教 师要开 源导 流 , 即引导学生拓展思路 , 广泛搜寻 习作 素材 , 拓宽
中搜寻素材 。
贯穿于学生整个语文教学实践 中, 尤其是在 习作教学 中, 教师可
以富有针对性地让学生进行言语积累 , 现学现用 , 让学 生懂得积
累的积极要义 。例如 , 在教 学三上《 我的 自画像》 时, 教师引导学 为三年级学生 , 对 于这 样的要求并不 算难 , 但是描写外貌 时 , 学 生就有较大的 困难 。因此 , 教 师及时为学生补充 了关于外貌描
代气息和地域特色的小能人。此时 , 学生 的思维被充分激活 , 努 能人 , 诸 如“ 电脑杀毒高手” “ 打字快手” “ 给布娃娃 设计 衣服” 等。 这些内容源于学生的真实生活 , 学生较为熟悉 , 是 自己亲身 经历
力冲破思维牢笼 的束缚 ,选择 了众多具有生活与时代 特色的小 起 到了较好 的推动作用 。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指 出:应该为学生的习作 提供 广阔的空 源 。学 习之余 , 课 间学生的一个新奇 的发现 , 也可以成 为练笔 的 源头 。有时哪怕是一个语段 , 一个句型 , 都可以成 为学生 习作训
练 的载体 。生活 中的习作资源可谓无时不有 , 无处不在 , 教师应 该胸怀 习作 的敏锐意识 ,从根本性上提升学生的认知 能力 。因
二、 角色定位 。 在一课一得 中积累写作技巧 间和充分的 自主权利 , 避免学生在 习作过程 中的束缚 。因此 , 很 多教师不敢越雷池半步 , 一 味地遵循学生 的 自主意愿 , 想 怎么写 就怎么写 , 结果 学生 的 自主权利虽然增加 了, 但习作能力却停滞 权利 , 学生摸着石头过河 , 无法 真正得到教 师的指导 , 虽然练笔
要想办法激活学生的思维 ,引导学生尝试从不 同侧面和角度搜 寻老师不在时 , 班 级中 出现 的各 种状况 , 以此作为 习作 的题材 。 更要从 结构设置 、细节描写 、点面结合写作技巧等方面加 以指 导, 让学生在写作过程 中随时取用。
写作 内容 。同时 , 在相应的教学过程中 , 教师要让学生感受基本
的 习作技能 , 解 决“ 怎么写” 的问题 , 从而实现习作教学效益的整
体提升 。
一
当然 , 这里需 要强调一节作 文课 , 教师切不可贪 多求全 , 而
要根据习作 内容进行合理化地划分 , 力求 实现一课一得 , 在聚沙 成 塔中进行 言语 的对 比, 起 到较好 的教学效果 。 三、 强化训练 。 在积 累练笔 中锤炼能力
表达 , 但 由于积累量的缺失 , 常常是言 不达意 , 影响 了学生 的表 都 应该 强化学生 的阅读积 累,提升学生 的语言能力。这种 积累
的事物有全面深刻的感知 , 内心会 出现强烈 的情感 冲动 , 内在储 达效果 。这就要求无论在 阅读教学 中, 还是在 习作教学 中, 教师 个体生命 的内在情绪 。因此 , 在习作指 导课 中 , 教师应努力 营造 高效的习作情境 , 拓展学生 的思维渠道 , 尝试 从广阔的生活世界
键 。因此 , 在教 学实践 中, 教 师要拓展 思维, 链接 生活积 累写作素材 ; 角色定位 , 在一课一得 中积 累写作技 巧 ; 强化训练 , 在积
累练 笔 中锤 炼能 力 , 为 学 生 习作 能 力 的提 升 奠 基 。 关键词 : 开 源导 流 ; 拓展思维; 角 色定位 ; 强化 训 练
富的语 言积 累 ,学生就无法真正感受到表达的乐趣。在学 生的
学生在 自己所熟悉的事物 中进行感受和体验 ,在降低学生习作
难度 的同时 , 克服学 生畏惧作文 的心理 。正是 由于学生对熟悉 备 的言语体系才能真正被激活 ,学生的言语 系统才能真正匹配
习作实践 中, 常常会有捉襟 见肘 的窘 态 , 主要原因在于学生意欲
、
拓展思维 . 链接生活积累写作素材
从接受心理学来看 , 现实世界 中的事物对于学生而言 , 具有 两种不 同的特质 : 一 类是学生较为熟悉 的事 物 , 另一类是较为陌 生 的事物 。在习作教学 中, 教 师应该 了解学生 的相应能力 , 引领
( 1 ) 多种途径夯实积累 。正所谓 : 厚积而薄发 。没有扎实丰
成 才 之 路
才苑 广 角
开源导流实现从能写到乐 写的飞跃
田 垫
( 江苏省扬州市生态科技新城区杭集中心小学 , 江苏
摘
扬州
2 2 5 1 1 1 )
要: 小 学阶 段 的 习作 教 学说 到底 就 是 “ 写什么” 和“ 怎么写” 的 问题 , 抓 住 这 两 个 问题 就 是 抓 住 了 小 学 习作 教 学 的 关
写 的词汇 , 学 生边诵读 , 边积累 , 很多学生能在写作 中灵活运用 , ( 2 ) 多种方式扎实训练。很 多老 师存有一种认知误 区, 认 为 只有作文课才是真正 的习作教学 ,这是对习作教学严重 的认知
例如 , 在教学《 身边的小能人》 时, 教师为 了避免学 生局 限在 生 围绕 自己的姓名 、外貌及个性特点等几个 方面进行描写 。作 “ 数学 王子 ” “ 歌 唱小百灵 ” “ 画画能手 ”等传统小能人 的泥沼 中, 要求学生依据时代的发展 ,从 自身的现实生活中搜寻出富有时
的真实事件 , 为学生 完整 、 真实地再现事件的经过和细节奠定了
基 础。
错误 。 事实上 , 习作教学 的时空可谓无处不在。阅读教学 中遇到 全 新的写 法 、 精 彩的句式 , 教 师可 以随文练笔 , 进行 扎实训练 。
课 堂上 出现 的意想不到的插 曲,也可以成为一次 习作教学 的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