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_2019年高中地理第二章第二节非可再生资源的利用与保护——以能源矿产(石油、煤炭)为例湘教版选修6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采矿过程中的环境保护
——————— 情景导入先思考 ———————
坑口电站就是在煤的产地建设 大型电站,就地发电,变运送煤炭 为输出电力。 思考探究:在煤炭产区发展坑 口电站的优势条件有哪些?
提示:发展坑口电站可以提高煤炭的利用效率,使煤炭的利 用朝环保的方向发展。
——————— 基础知识要记牢 ———————
煤炭 开采
土地破坏
污染空气、 煤炭堆放、废渣自 加强管理,采取应对措施 水、土壤、 燃、矿山排水等 占用土地 煤炭 利用 大气污染、 释放CO2和SO2, 热污染 产生废热
优化用煤结构,减少原煤 直接燃烧的数量;加快洁 净煤技术的研究推广,提 高煤炭的利用效率
——————— 应用体验不可少 ———————
材料二
国际经验表明,当一国的石油年进口量超过 50 Mt 以
后,国际市场行情的变化就会影响这个国家的经济运行;超过 100 Mt,国家就应该有包括外交、军事、经济在内的有力措施, 来保证石油安全。 材料三 某年中国原油进口来源分布图。
(1)我国石油需求量的增加速度 ________(高于或低于 )石油生产 的增长速度。 (2)根据材料三提供的信息,写出我国最重要的输油路线。 (3)根据材料三分析我国是否存在石油安全问题,并说明原因。 (4)从能源开发利用的角度, 简述保障我国石油安全的具体措施。
2.石油危机应对措施






应对 方针
总体 措施 我国 措施
开发中保护 ,在保护中开发 在___________
适度开发,扩大加工深度,提高_____________ 资源利用率 ①推广应用 节油 新技术、新工艺;②运用____ 经济 杠杆 ____促进节油;③开发替代能源,降低对石油的 依赖程度;④加强资源勘探,增加探明可采储量; ⑤到国外投资开发石油,替代石油进口
1.开采方式与出现的问题
开采 方式
地下开采
露天开采
①开采后形成地下空间→矿 ①剥离上覆盖地层和表土 区周围的应力变化→______ 岩层 →地表覆被层毁灭性破坏; 问题 ____ ②土石堆放占用大量土地 变形、移动、被破坏→断裂、 塌陷;②地表整体下沉 →土地退化 _____ 回填 采空区,可靠但工程 措施 量大,代价高昂 土地恢复:开掘时保护好 地表土层,矿区回填后进 行 复垦 和再种植等。成本 较高,难以恢复如初
2.针对材料中化工厂造成的粉尘污染,可采取的措施是 ( ①优化当地用煤结构 的利用率 A.①②③ C.②③④ ②禁止以煤炭作燃料 ③提高煤炭 )
④将粉煤灰进行综合利用 B.①③④ D.①②④
解析:第 1 题,露天采矿较地下开采对大气的粉尘污染较重。 第 2 题,当地煤炭资源丰富,若禁止以煤炭作燃料,会使当地 丧失资源优势,应该采取的措施是科学用煤。 答案:1.C 2.B
解析:第(1)题,从表中可以看出,中国由于经济的快速发展, 石油消费量增长迅速,而国内储量有限,因此已成为石油净进 口国。第(2)题,目前我国原油进口来源主要是西亚地区(沙特、 也门、伊朗、阿曼合计占我国进口量的 46%),因此最重要的 输油路线是出马六甲海峡到波斯湾地区。第(3)题,由于我国进 口石油来源主要是西亚,需要长距离的海上运输,因而存在石 油安全问题。第(4)题,应对石油安全问题,要优化能源结构, 调整产业结构,提高能源利用率等。
答案:(1)高于 (2)输油路线:波斯湾—印度洋—马六甲海峡—南海(或波斯湾—霍 尔木兹海峡—阿拉伯海—印度洋—马六甲海峡—南海)。 (3)存在石油安全问题。因为进口石油主要来自西亚地区,并依靠 海运, 一旦该地区或海上运输发生问题, 中国的石油供给将受到严 重威胁。 (4)①优化能源结构(扩大水能、 核能等的利用率); ②调整产业结构; ③降低能耗,提高能源利用率;④加强地质勘探,努力开发本国的 油气资源;⑤实现石油进口的多元化;⑥增加石油的战略储备。
重点难点掌握好 石油危机的产生及应对措施
应用体验不可少 读漫画“第四次石油危机逼近 中国经济面临大
考”,回答 1~2 题。
1.为了应对石油危机带来的危害,目前我国石油储备一期四 个基地(浙江镇海、浙江舟山、青岛黄岛、辽宁大连 )已基 本建成。正积极推进石油储备二期基地建设,我国建立石 油储备体系的主要目的是 ( ) ①确保国家石油的不间断供给 ②平抑国内油价的异常波 动 ③加快石油加工产业链的发展 ④改变我国能源消费 的构成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煤炭作为一种常规能源,随着时代 及科技进步,其利用方式多种多样。读 图,回答 3~4 题。
3.对消费地而言,最清洁且已大规模利用的方式是 A.① C.③ B.② D.④
(
)
4.用煤发电(火电站)与水力发电(水电站)的主要不同是( A.火电站建设周期短,运转时投资少 B.水电站污染空气,火电站不会破坏生态环境 C.水电站综合效益高,运转成本低 D.水电站建设周期短,投资少
在我国某一露天开采煤矿区,被开采煤矿附近的潭水变 成含硫很重的“黄绿色”,一潭死水散发着浓重的臭味。一 些以煤为燃料的化工厂在矿区周围广布,附近粉尘污染严重。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1~2 题。 1.针对材料中煤矿的露天开采,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破坏地表植被和基层土壤 B.矿坑废水是造成附近水资源污染的污染源 C.与地下开采相比,对大气的粉尘污染较轻 D.矿区回填,恢复地表生态的成本高、难度大 )
思考探究: 我国为什么鼓励社会资本参与石油储备设施 建设运营?
提示:石油是非可再生资源,其储量是有限的,中国 经济快速发展,对石油资源的需求量增大,并且需大量进 口。鼓励社会资本参与石油储备,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保持 石油供应的稳定。
基础知识要记牢
1.石油资源潜在危机分析 (1)数量有限:石油是非可再生资源,储量有限。 (2)供应不足:对石油的消费量不断加大,很难寻找石油的 替代品,石油短缺阻碍经济增长。
3.阅读以下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 中国石油中长期供需平衡表。(Mt:百万吨)
2000 200 160 40 2010 300 170 130 2020 400 180 220 2050 500 100 400
年份 国内需求量/Mt 国内供给量/Mt 供需缺口/Mt
资料来源: 《中国中长期能源战略》中国计划出版社 1999 年。
)
解析:第 3 题,燃煤发电对消费地来说无环境污染,是 清洁的。第 4 题,用煤发电会污染空气,且成本高。水 电站虽然建设周期长、投资大,但运转时投资少、无污 染,综合效益高。答案:3.B 4.C
5.读我国某地煤炭资源开发和综合利用示意图 ,回答下列问 题。
(1)指出煤炭开采过程中和大量使用煤炭作为能源会产生哪 些环境问题? (2)分析这种生产模式与单纯输出煤炭相比具有的优势 。
第二节
非可再生资源的利用与保护——以 能源矿产(石油、煤炭)为例
石油资源耗竭与应对措施
情景导入先思考
据国家能源局网站 2016 年 5 月 31 日消息,为规范石油 储备管理, 加快推进石油储备立法工作, 国家能源局起草 《国 家石油储备条例(征求意见稿)》 ,并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意 见稿中提到, 国家鼓励社会资本参与石油储备设施建设运营。
2.煤炭资源利用的环境保护措施 (1)利用中的环境问题: 燃烧释放 CO2 和 SO2, 以及 热污染 等。
(2)保护措施:
—————— 重点难点掌握好 ———————
一、采矿过程中的环境问题及治理
二、煤炭资源开发利用的环境保护措施
过程 环境问题 沉陷问题 成因 措施 地下开采导致采空 用碎石、沙、矸石等回填 区以上岩层变形、 采空区 移动甚至被破坏 露天开采将矿体的 保护好地表土层,用城市 上覆地层和表土剥 淤泥回填矿区,进行复垦 离,剥离后的土体 和再种植 或岩石堆放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煤在开发利用过程中所带来的问题及采取的 措施。做题时注意提取图表信息与教材知识相结合。
答案:(1)煤炭开采过程中引起塌陷(崩塌或滑坡),造成水源和固 体废弃物污染;大量使用煤炭作为能源会使大气中 CO2 浓度增 加,加剧全球气候变暖,继而引发一系列气候问题。 (2)减小运输压力;提高了产品的附加值;形成了能源多样化;增 加了就业机会。
2.除建立石油储备基地外,我们还可以采取哪些措施应对日益 严峻的石油形势 ①调整能源结构, 降低对石油的依赖程度 降低能耗水平 (好节能工作
④加大能源的调配程度,改变能源生产消费不均的格局 A.①②③ C.①③④ B.②③④ D.①②④
解析:第 1 题,把石油储备起来,当石油短缺时使用,有助于 确保石油的供应和价格平稳。第 2 题,能源的调配不能改变能 源的总量,不会对我国能源危机产生影响。 答案:1.A 2.A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