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对外汉语教师课程有助英语专业学生提升口语及跨文化交际能力(优秀范文五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国际对外汉语教师课程有助英语专业学生提升口语及跨文化交
际能力(优秀范文五篇)
第一篇:国际对外汉语教师课程有助英语专业学生提升口语及跨文化
交际能力
国际对外汉语教师课程有助英语专业学生提升口语及跨文化交际能力
近日,著名第三方调查机构麦可思发布的《2013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中称,英语专业成为中国最难就业的专业之一。
据调查,英语专业75%的学生认为英语口语对英语学习很重要,25%的学生认为英语口语在学习英语过程中是重要的。
并且92%的人都有很强的主观意愿去学好英语口语,但是对自己口语水平满意的却寥寥无几,仅有4%,68%的学生对自己的英语水平很不满意。
10%的学生认为自己能自由地成篇论述,56%的学生认为自己能进行简单对话,还有一部分学生会说几个句子,极少部分学生认为自己只能说几个单词。
业内人士透露,学习对外汉语对英语专业的学生来说,不仅可以增加就业面,同时有助于提升英语口语能力、涉外交际能力、及跨文化沟通能力!
对外汉语教学可提升英语专业学生的口语水平
学习对外汉语,可以有效提升英语口语水平。
因为在给外国人授课的过程中,学生已经转换角色,从一个被动的英语学习者转变为一个汉语教师的身份,在面向英语国家的学员授课前,为了确保授课有效进行,不在外国学生面前掉链子,老师就必须精心准备和熟背教案,并且必须准备中英文两份教案,然后在将教案说给学生听。
因此,准备英文教案和授课的过程,也是老师快速提升自己英语水平的过程。
英语专业的学生Diamond就是一个例子,在大四最后一个学期,他在国内专注于国际对外汉语教师培养机构儒森汉语参加了对外汉语培训课程,后到加拿大留学攻读硕士学位,留学期间因为拥有对外汉语教师资格证书,不仅教外国人汉语赚取生活费,而且交了很多外国
朋友,英语口语的表达和沟通能力都有了突破性的提高。
学习对外汉语可以提升英语专业学生的跨文化交际沟通能力
在我国,英语专业的学生虽然把主要的精力和时间投入到了英语及相关课程的学习当中,但是由于缺乏真实的交际环境和交际的意图,学生能够用英语在跨文化交际情境交流的机会很少。
在口语课堂上,学生练习英语口语也主要为了对英语语音、句型、以及表达能力进行练习而不是为了进行交际。
甚至在有的课堂上出现了学生与教师配合差、教师自己唱独角戏的状况,这不利于培养学生口语交际能力。
既便在有些由外教组织的英语口语课堂,由于师生间缺乏真正的交际意图和目标以及外籍教师自身的素质问题(大多数外教并非专业语言教师,对中国学生的情况并不了解),真正的跨文化交际环境还是很难形成。
学习对外汉语对英语专业学生掌握跨文化沟通能力非常有效,很多学生对“对外汉语”这个专业的认识,停留在教外国人学汉语这样的阶段。
其实不然,对外汉语是对母语非汉语的国家或民族的人进行汉语教学的学科,也称为汉语作为外语教学或者第二语言教学。
作为一名合格的对外汉语教师需要具有扎实的汉语言文化知识、熟练的汉语、外语教学的技能、较高的外语水平和较强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对外汉语课程本身就是学习面向不同国家、不同民族和职业背景的外国人群体进行教学,教授外国人如何学习中国语言、了解中国文化,而跨文化沟通成功与否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外国学生的学习兴趣。
因此,英语专业学生学习对外汉语对提升跨文化能力帮助很大。
学习对外汉语拓宽英语专业学生就业面
只有掌握多方面的技能,才能更大限度的提高就业率!近10年来,来华学习汉语的留学生保持30%的年递增率;随着大批外国人士来华工作或居住,上海不少中学相继开设国际部,以在华海外人员子女为招生对象;各类以外国人士为对象的汉语培训机构纷纷设立,这都为双语双文化专门人才提供了用武之地!
当下,全世界汉语热,越来越多外国人热衷学习中文,而优秀的对外汉语老师奇缺,很多有前瞻眼光英语专业的同学选择学习作为将
来国内就业或店铺的职业储备。
考IPA汉语教师资格证,从事全兼职汉语教师的工作,即可赚取高薪又可拓宽涉外交际圈!成为不少英语专业学生的首选!
第二篇:对外汉语教师与跨文化交际
对外汉语教师与跨文化交际
摘要:
对外汉语教师是我国对外的一个窗口,其自身良好的素质和修养也是必须的。
况且对外汉语教学是一门涉外的学科,教师代表的是我国的形象,这就对教师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提出了要求。
在笔者看来,对外汉语教师需具备较为专业的知识和自身素养之外,跨文化交际的能力也是非常重要的,只有具备这一点才能成为一名优秀的对外汉语教师。
关键词:跨文化交际能力开阔的胸襟情感基础环境相互性正文:对外汉语教学作为一项跨文化交际的活动,对对外汉语教师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有其必要性。
对外汉语教学中经常发生的,极具挑战性的难点,往往并不是教师的语言本体知识的问题,也不是教师的教学问题,而是语言形式和文化内涵交织所带来的冲突。
对外汉语教学是一门涉外的汉语教学,其显著特征的教学的对比性和跨文化性。
正如袁新(2003)所说,对外汉语教学,首先是一个跨文化交际的行为,其次才是一个汉语教学的行为,欧阳祯人(2009:108)也曾指出,“一定程度上,对外汉语教学还是中国外交事业的组成部分”,对外汉语教学本身就包含了跨文化交际的内容,所以对外汉语教师必须重视跨文化交际。
面对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学生,在中国文化与学生的母语文化有一定的差异,教师良好的跨文化交际能力,能有效的避免文化冲突,以更好地展开教学。
总而言之,对外汉语教学与跨文化交际是密不可分的。
既然汉语教学中跨文化交际如此重要,那么对外汉语教师要如何做呢?笔者认为,作为一位对外汉语教师,首先要具备开阔的胸襟,要有文化多元性的意识,能够包容其他民族的文化,宽容的对待各种文化差异。
教师不仅要熟悉、了解我国文化及其内涵,还要了解学生
的文化背景,在对待文化差异上,要求教师以宽容的态度去接受、理解其文化,尊重差异。
要做到这些要求是非常困难的,因为不仅我国的文化异常丰富,且各国文化皆有其特殊性,我们不可能要求每位教师对世界各国文化都掌握。
因此笔者认为对外汉语教师需对世界文化、各国习俗有一个初步地了解,且需对其中一至两个国家或地区的文化有深入地了解,尤其要对其民族的习俗、禁忌等有所认知,在教学中也主要针对这些文化背景之下的学生,以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其次,教师需真心实意地关心学生的生活,时常沟通,建立一定的情感基础,但是在学习上要求要严格,切不可“各自为政”。
融洽的师生关系会提高教学质量,作为教师,对学生付出关心,及时沟通,不仅能使彼此关系融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而且能够发现学生在学习中存在的问题,以采取相应的措施,帮助他们改正错误。
这样做也能防止学生跟不上教学的整体进度,避免其因此而灰心丧气,游离于课堂之外。
通过一些富有中国特色的课外活动,如包饺子、放风筝等,不仅能增加学生对中国文化的接触,同时也可密切师生之间的关系,建立一定情感基础,甚至能够提高其学习的积极性。
再次,在海外的对外汉语教师,需要融入所在地的环境,如社区、学校等。
郭瑞(2010:82)说:“为了有效沟通,发挥社区对汉语教学的促进作用,教师必须对其进行一定程度的了解。
”而学校作为最基本的教学环境,教师更需要对其有一个深入了解。
这种了解有助于教师自身对当地文化的适应,理解学生的文化、生活背景,以避免在教学过程中出现文化、生活观念上的冲突;也有助于教师有效地利用当地的资源展开汉语教学。
教师可以将社区与学生的课外活动结合,带领学生在社区服务,教授社区人员一些简单的汉语,还可以开展一些具有中国特色的活动,如剪纸、太极等。
通过社区服务不仅能使教师融入当地生活,了解当地文化,也能拉进教师与学生和社区成员的关系,为学生学习汉语营造一个良好的坏境。
最后,教师不仅自己要具备跨文化的意识,还要引导学生的跨文化意识。
首先,这种意
识可以激发学生对汉语的热情以及对中国文化认知的需求。
其次,
对外汉语教学作为一项跨文化交际活动,是相互性的,学生的跨文化意识有利于其以积极的态度快速吸收中国文化,提高教学效率。
倘若学生不具备这种意识,对中国文化采取排斥的态度,那么教学效果就会大打折扣,这种情况下教学是无法正常进行下去的。
只有当师生双方同时具备跨文化意识,互相尊重,妥善沟通,才能使教学顺利进行对于对外汉语教师的要求其实非常多,而且很严格,以上所述只是其中的一部分,要达到其标准是非常不容易的。
若想要成为一名优秀的对外汉语教师,其所需付出的远远大于一名普通教师。
从教学环境,专业素质,职业技能,到个人修养,甚至是个人生活都面临着巨大的挑战,这都需要对外汉语教师源源不断的付出和努力。
笔者认为成为一名优秀的对外汉语教师的第一步就是要具备跨文化交际的能力,且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跨文化交际意识,这样能有效地避免文化冲突,使得汉语教学顺利进行。
参考文献:
《汉语教师发展》郭瑞著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2010 《对外汉语教学的文化透视》欧阳祯人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 《跨文化教学意识与国际汉语师资培训》姬建国著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跨文化交际与对外汉语教学》作者袁新云南师范大学学,2003年第一卷第二期《试论对外汉语教学中的跨文化交际观》作者白朝霞德州学院学,2006年4月第22卷22期
《全球化语境下对外汉语教学中的跨文化教育》作者康健西华师范大学学报,2009年第一期
第三篇:《跨文化交际与国际商务礼仪》课程大纲
跨文化交际与国际商务礼仪
Course syllabus 课程大纲
1.Course Information 课程简介
(1)Specific Description of Course 课程说明
1.2.3.4.5.Total hours 学时: 32 Hours weekly 周学时: 2 Credits 学分: 2 Feature 性质: Elective 选修 Teacher授课教师:
(2)Course Objectives 课程目标
达到目标:
ϖ通过这门课程的学习,可以帮助我院学生尽快提高个人修养和综合素质、树立跨文化交际意识、了解跨文化交际的基本理论及东西方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的基本差异、掌握跨文化交际的基本原则和具体国际商务活动中的具体礼仪规范、进一步提高自己的交际能力和语用能力,从而提高自己的国际竞争力。
ϖ
(3)Course Level 课程水平
This course is the Bachelor’s Degree elective course of science majors.It is for juniors.本课程是为三年级学生开设的选修课, 要求已经通过六级考试。
2.Course Content 课程内容
1、跨文化交际学基本理论。
2、文化差异案例讨论与分析。
3、个人修养礼仪。
4、一般礼仪常识。
5、跨文化商务礼仪知识学习与情景操练。
6、常用商务信函与演讲训练
Week 1 –课程内容及机构介绍、跨文化交际学基本理论介绍Week 2 –文化差异案例讨论与分析
(一)Week 3 –文化差异案例讨论与分析
(二)Week 4 –文化差异案例讨论与分析
(三)Week 6 –个人修养礼仪
(一)(着装与仪容、表情与举止)Week 7 –个人修养礼仪
(二)(用餐、住宿、出行)Week 8 – Mid-term Exam
Week 9 –
一般礼仪常识
(一)(谈话、通讯、邀约、派对、酒会、工作餐、自助餐、)Week 10 –一般礼仪常识
(二)(运动、娱乐、应聘、公司工作)Week 11 –国际商务礼仪
(一)(准则、接待计划、礼宾规格、礼宾次序、迎来送往、翻译陪同)
Week 12 –国际商务礼仪
(二)(称呼与问候、言谈、会晤合影、馈赠、公务参观)
Week 13 –国际商务礼仪
(三)(会务、仪式、宴请、出访、宗教、国家)Week 14 –商务信函模板学习与实际训练 Week 15 –商务演讲模板学习与实际训练Week 16 – Final Exam 3.Instructional Methods 教学方法Interactive teaching Communicative teaching 4.Assessment 考查 Attendance出席: 20% Homework 作业: 20% Midterm exam 期中: 20% Final term exam期末: 20% Project大作业:20% 5.Reference Books and Supplementary reading(s)
1.跨文化交际实用教程,胡超编著,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国际礼仪,金正昆编著,北京大学出版社
3.Other books
4.Handouts
第四篇:高校英语专业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策略研究
高校英语专业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策略研究
摘要:本论文是在Bialystock的形式操练策略和功能操练策略分类的基础上,同时参照Faerch,Kasper(1984)对交际策略的分类。
另外,考虑到母语在外语学习中的迁移作用,母语策略在外语习得中的作用尤为重要。
在众多策略分类中,本论文根据研究对象进行了取舍,在课堂上着重强调了其中4 种策略,即形式操练策略,功能操练策略,交际策略和母语策略。
一、理论论据
关于“语言学习策略”的定义至今尚无定论,但就学习策略的本质而言,多数研究者已达成共识,Ellis(1994)从众多有关语言学习的策略的定义中抽取出几个典型的概念(Stern1983,Weinstein&Mayerl986,Chamot1987,Rubinl987,Oxford1989),并归纳出关于语言学习策略诸多定义中存在的一些主要问题:即学习策略既是行为也是意识,作为语言学习的总体特征或
趋势对语言学习产生间接影响,作为具体策略则对语言学习产生直接影响;学习策略是有意识的。
学习策略对语言学习自二十世纪六十年代起,随着认知心理学的发展及乔母斯基转换生成语言学理论的出现,外语教学研究的重点逐渐从研究“如何教”转向研究“如何学”的问题上来。
学习策略作为学习者因素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受到了国内外学者的关注。
Ellis(1994)的理论框架中明确指出,学习策略起一个中介作用,它将个体差异(包括信念、动机、性格、认知风格、语言潜能等)、环境因素(包括所学的目的语、学习形式、教学性质、学习任务)跟学习结果连接起来。
换言之,个体差异、环境因素决定学习者学习策略的选择,而学习策略的运用影响学习效果,即语言习得的速度和语言习得达到的最高水平。
因此加强语言学习策略的研究,对于推进外语教学理论研究,指导外语教学改革和改进学习者的学习方法等方面都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与实践意义。
二、现状
(一)高校英语专业大学生学习策略使用的总体水平是基本乐观的,绝大多数大学生(99.21%)都在一定程度上使用各种学习策略,在学习策略中,最偏爱使用的是形式操练策略,占总人数的48.75%,其次是功能操练策略,占总人数的37.30%,再次是交际策略占总人数的30.96%,最不常使用的策略则是母语策略,仅占总人数的18.26%。
(二)高校英语专业大学生在学习策略的使用频率上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
女大学生在形式操练策略和功能操练策略的使用频率上显著高于男大学生,而在母语策略的使用频率上,男大学生则高于女大学生。
男、女大学生在交际策略的使用频率上不存在显著差异。
(三)高校英语专业大学生口语交际能力各构成要素之间存在着显著差异,其中在语音、语法上的得分最高,其次是内容和得体性,流利性最差。
(四)高校英语专业大学生口语交际能力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女大学生在语音、语法、流利程度,各项得分及口语交际能力的总体水平上均显著高于男大学生。
男、女大学生在得体性上不存在显著差异。
三、研究的对策建议
(一)形式操练策略与口语交际能力各要素及其总分之间均存在显著正相关。
单因素方差分析及多重比较结果表明:形式操练策略是促进口语表达在语音、语法的准确性上得以提高的重要因素,其在一定程度上也有助于口语表达内容、流利性和得体性水平的提高。
就口语交际能力的总体水平而言,形式操练策略能有效地促进口语交际能力总体水平的提高,但过度使用也会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口语交际能力总体水平提高的速度及最终达到的水平。
功能操练策略是促进口语表达内容、流利性及得体性水平得以提高的重要因素,其在一定程度上也有助于口语表达在语音、语法上的准确性水平的提高。
就口语交际能力的总体水平而言,功能操练策略是促进口语交际能力总体水平得以提高的重要因素,但过度使用也会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口语交际能力总体水平提高的速度及最终达到的水平。
交际策略在一定程度上也有助于口语表达内容的提高。
交际策略与口语交际能力在内容、流利性上的得分及其总分之间均存在显著正相关。
结果表明:交际策略是促进口语表达流利性水平得以提高的重要因素,适当使用交际策略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口语交际能力总体水平的提高,但过度使用则会抑制口语交际能力总体水平的进一步提高。
母语策略、形式操练策略、功能操练策略及交际策略均对口语交际能力具有预测作用。
(二)创造语言学习环境,努力使学生在听、说、读、写等具体的语言交际活动中习得语言,最大限度地培养学生运用语言交际的能力。
语言作为一种交际工具其最大的功能就是交际性。
因此,外语教学的最终目标是培养学生运用语言进行交际的能力即培养学生的语用能力,应予以高度的重视。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还应适时的向学生介绍一些交际策略。
鼓励学生在交际活动中适当使用交际策略。
交际策略的有效使用,有助于促进口语表达的流利性,提高交际效果,克服焦虑心理,增强学生的自信心等。
其次,课外活动与课堂教学息息相关,是课堂教学的继续与延伸。
因此,教师还应鼓励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积极创造一个良好的外语教学环境。
四、结论
各项学习策略在口语交际能力不同水平上存在显著差异。
高分组大学生较中等组及低分组大学生,更注重综合运用形式操练策略、功能操练策略和交际策略并努力克服对母语策略的依赖。
中等组大学生较高分组大学生,在功能操练策略的使用上明显不足,且较多的使用母语策略。
低分组大学生则在形式操练策略、功能操练策略和交际策略的使用上均明显不足,并且更多地依赖母语策略。
第五篇:如何培养学生口语交际能力初探
如何培养小学生口语交际能力初探
内容摘要:在二十一世纪科技飞速发展下,人才岌岌的社会里,人的口才在交往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而大多数教师只重视学生的分数,高分低能现象比较严重。
“有口才的人必定是人才,但人才未必都有口才。
”所以,对口才的培养,就要从小学生的口语交际抓起,培养兴趣,加大指导,加强运用。
关键词:兴趣指导运用
一、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兴趣
著名教育家乌申斯基说过:“没有任何兴趣仅靠强迫维持的学习会扼杀学生的学习热情,这种学习是不会维持长久的。
”为了激发学生口语交际的兴趣:
1、先让不张口的学生张口说话,突破极限,可以让学生回答一些简单的问题,如读诗歌,自我介绍等。
2、通过谈话法激发他们大胆发言,让学生真正放开自己的嘴去说,着重培养学生的表现欲,把说话的机会尽量让给学生,对那些平时很少开口的学生,应抓住在课堂上、课外找机会和他们谈话,这样你就会发现,在下节课堂上他们表现比较踊跃。
对平时大胆的学生,可以让他在班上做小老师,这样激发学生的口语交际,使他们产生浓厚的兴趣。
二、如何指导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在口语交际课堂上,要把讲、说、评三为一体,充分利用校内外环境和上下课的时间锻炼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如在课堂上选择课文对话比较多的,让学生分角色有感情的朗读课文,通过朗读课文训练
学生的口语和语速。
还可以收集一些短小的新闻和消息,或班上好人好事,让学生模仿、电视的播音员,给大家朗读。
用每周的口语交际课,充分发展学生的自主能动性,例如,故事会的形式可以分步骤进行,首先让学生把听来的神话传说或故事选一个先讲给自己的同桌听,然后再分小组,在小组上讲,边讲边评,最后小组上推选出好的故事上讲台讲给全班同学听。
老师可以组织台下的同学要认真听,记住故事内容,讲完后评一评,看谁的故事最吸引人。
在课后给学生布置“快乐作业”,让学生把听到的故事回家讲给自己的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听,如此循环,学生就会一直处于交流状态。
还可以利用自身特长,提高口语交际。
每位学生都有一两样拿手本领,如会做饭、会洗衣服、煮面条等。
把自己的本领和同学交流一下,交流的时候可以先说说自己做的怎样,然后按步骤告诉别人你是怎样做的,还可以边说边做手势让学生演一演。
口语交际与学生生活和学习息息相关,无时无刻不在进行中,教师除了在系统安排课堂上进行认真训练外,还应该融入在语文教学的各个环节,教师不仅要指导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而且还要教学生学会运用口语交际。
三、培养学生口语交际的运用
1、说话要简洁,不罗嗦,语意明确,表达清楚,具有说服力,如有两三句话可以说清的道理,不要过多去假设、分析,废话连篇,这样显得啰嗦、不简洁,表层大意不清,主次不明。
2、说话要看对象,同学们每天都在说话,不知说话总是双向的,不论在说话,还是和别人随意交谈,除说话人以外,就是说话对象,对象不同,说话方式也不同,从而要创造一种和谐、融洽的气氛,达到说话的目的。
话有三说,巧说者为妙。
对待同学、同龄人说话要坦诚、亲切;对待老人或师长则要尊敬他们,让人感觉到你有教养,是一个懂礼貌的晚辈。
同时要说话看对象,对待家人、亲人自然注意到不同的特点。
与陌生人谈话,不要急于说什么,要先倾听对方的话语,如对方很坦然,说话不拐弯抹角,你也要和他一样;如果对方情绪低落,不爱听不想听,你就少说几句或者干脆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