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广平县高三化学二轮复习《化学反应速率》定时练习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2011·云南一检] 一定温度下,1 mol X和n mol Y在体积为2 L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如下反应:X(g)+Y(g)2Z(g)+M(s),5 min后达到平衡,此时生成2a mol Z。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用X表示此反应的反应速率是(0.1-0.2a)mol·(L·min)-1
B.向平衡后的体系中加入1 mol M,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C.当混合气体的质量不再发生变化时,说明反应达到平衡状态
D.向上述平衡体系中再充入1 mol X,v(正)增大,v(逆)减小,平衡正向移动
图7-1
2.有一反应:2A+B2C,其中A、B、C均为气体,图7-1中的曲线是该反应在不同温度下的平衡曲线,x轴表示温度,y轴表示B的转化率,图中有a、b、c三点,则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
A.该反应是放热反应
B.b点时混合气体的平均摩尔质量不再变化
C.T1温度下若由a点达到平衡,可以采取增大压强的方法
D.c点v正<v逆
3.图7-2表示可逆反应N2(g)+3H2(g)2NH3(g);ΔH<0达平衡后,改变某一反应条件,反应速率随时间变化情况,根据曲线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t1时降低了温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进行
B.t1时增大了压强,平衡向正反应方向进行
C.t1时增大N2的浓度同时减少了NH3的浓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D.t1时使用催化剂,平衡向逆反应方向进行
4.在某温度时,将2 mol A和 1 mol B两种气体通入容积为2 L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2A(g)+B(g)x C(g),2 min时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经测定B的物质的量为0.4 mol,C的反应速率为0.45 mol·L-1·min-1。

下列各项能表明该反应达到平衡的是( ) A.v(A)正∶v(B)逆=1∶2B.混合气体密度不再变化
C.混合气体压强不再变化 D.A的转化率不再变化
图7-4
6.一定温度下,在2 L的密闭容器中,X、Y、Z三种气体的物质的量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如图7-4所示。

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
A.反应开始到10 s,用Z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为0.158 mol/(L·s)
B.反应开始到10 s,X的物质的量浓度减少了0.79 mol·L-1
C.反应开始到10 s时,Y的转化率为79.0%
D.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X(g)+Y(g)Z(g)
7.温度为T℃,压强为1.01×106Pa条件下,某密闭容器中下列反应达到化学平衡2A(g)+B(g)3C(?),测得此时c(A)=0.022 mol·L-1;压缩容器使压强增大到2.02×106 Pa,第二次达到平衡时,测得c(A)=0.05 mol·L-1;若继续压缩容器,使压强增大到4.04×107Pa,第三次达到平衡时,测得c(A)=0.75 mol·L-1;则下列关于C物质状态的推测正确的是( ) A.C为非气态
B.C为气态
C.第二次达到平衡时C为非气态
D.第三次达到平衡时C为非气态
8.某化工厂生产Z的反应为X(g)+2Y(g)2Z(g);ΔH<0,温度、压强对Y的转化率的影响如下表所示:
压强/×105 Pa
温度/K 0.1 0.5 1 10
400 99.2 99.6 99.7 99.9
500 93.5 96.9 97.8 99.3
600 93.7 85.8 89.5 96.4 工业合成
A.高温、高压 B.低温、高压
C.常温、常压 D.常压、适宜温度
9.某温度下,反应N2O4(g)2NO2(g);ΔH>0,在密闭容器中达到平衡。

下列说法不正
..确.的是( )
A.加压时(体积变小),将使正反应速率增大
B.保持体积不变,升高温度,再达平衡时颜色变深
C.保持体积不变,加入少许N2O4,再达到平衡时,颜色变深
D.保持体积不变,加入少许NO2,将使正反应速率减小
10.恒温下向体积为5 L的恒容密闭容器中通入2 mol A气体和1 mol B气体,发生如下反应:2A(g)+B(g)x C(g),2 min时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此时A的转化率和C的体积分数都是25%,且放出Q kJ热量。

请完成下列空白:
(1)下列说法中能作为该可逆反应到达平衡的标志的是________。

A.混合气体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保持一定
B.单位时间内每消耗2 mol A的同时,生成1 mol B
C.容器内气体密度恒定不变
D.气体B的物质的量不再发生变化
(2)从反应开始到平衡状态,生成C的平均反应速率为________________;x=________。

(3)保持温度和容积不变,对原平衡混合物中三者的物质的量作如下调整,可使平衡向右移动的是________。

A .均减小0.25 mol
B .均增加0.25 mol
C .均加倍
D .均减半
(4)若向原平衡混合物的容器中再充入a mol C ,相同温度下达到新的平衡,此时B 的物质的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写出该可逆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该可逆反应达到平衡后,再加入1 mol A ,则ΔH ________(填“升高”“变小”或“不变”);②若恒温下向该密闭容器中充入的起始量改为3 mol C ,达到平衡时反应吸收的热量为________(用Q 表示)。

11.《京都议定书》承诺到期后的后续方案,即2012年至2020年的全球减排协议,大会倡导“节能减排”和“低碳经济”,降低大气中CO 2的含量及有效地开发利用CO 2,引起了各国的普遍重视。

目前工业上用CO 、CO 2来生产燃料甲醇、乙醇。

(1)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CO(g)+2H 2(g)CH 3OH(g)。

图7-5甲表示反应进行过程中能量的变化(曲线a 未使用催化剂,曲线b 使用催化剂)。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使用催化剂时,CO(g)+2H 2(g)CH 3OH(g) ΔH =-91 kJ
B .容器中压强保持恒定,表明反应已到达平衡状态
C .在其他条件不变时,升高温度可以提高甲醇的产率
D .保持温度和密闭容器容积不变,再充入1 mol CO 和2 mol H 2,可使平衡时n CH 3OH n CO
增大
(2)为探究反应CO 2(g)+3H 2(g)CH 3OH(g)+H 2O(g);ΔH <0的原理,现进行如下实验,在体积为1 L 的密闭容器中,充入1 mol CO 2和3 mol H 2,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后,经测得CO 2和CH 3OH(g)的浓度随时间变化如图7-5乙所示。

①从反应开始到平衡,CO 2的平均反应速率v (CO 2)=__________________。

A .升高温度
B .将CH 3OH(g)及时液化抽出
C .选择高效催化剂
D .再充入1 mol CO 2和3 mol H 2
12.甲醇被称为21世纪的新型燃料,工业上用CH 4和H 2O 为原料通过下列反应①和②,来制备甲醇。

①CH 4(g)+H 2O(g)CO(g)+3H 2(g);ΔH 1
②CO(g)+2H 2(g)CH 3OH(g);ΔH 2
将0.20 mol CH4和0.30 mol H2O(g)通入容积为10 L的密闭容器中,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①,达到平衡时,CH4的转化率与温度、压强的关系如图7-6所示。

(1)温度不变,缩小体积,①的逆反应速率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2)反应①的ΔH1______0(填“<”“=”或“>”)。

(3)在压强为0.1 MPa条件下,将a mol CO与3a mol H2的混合气体在催化剂作用下进行反应②再生成甲醇。

为了寻找合成甲醇的适宜的温度和压强,某同学设计了三组实验,部分实验条件已经填在下面实验设计表中。

请在空格中填入剩余的实验条件数据。

实验编号T(℃)n(CO)/n(H2) ρ(MPa)
Ⅰ150 1/3 0.1
Ⅱ 5
Ⅲ350 5
300 ℃时,其他条件不变,将容器的容积压缩到原来的1
2
,对平衡体系产生的影响是(填
字母)( )
A.c(H2)减少
B.正反应速率加快,逆反应速率减慢
C.CH3OH的物质的量增加
D.重新平衡时c H2
c CH3OH
减小
(4)已知在常温常压下:
①2CH3OH(l)+3O2(g)===2CO2(g)+4H2O(g) ΔH=-1275.6 kJ· mol-1
②2CO(g)+O2(g)===2CO2(g)
ΔH=-556.0 kJ· mol-1
③H2O(g)===H2O(l) ΔH=-44.0 kJ· mol-1
写出甲醇不完全燃烧生成一氧化碳和液态水的热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