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2023历年初中毕业考试(山东省济南卷)地理(带解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0-2023历年初中毕业考试(山东省济南
卷)地理(带解析)
第1卷
一.参考题库(共12题)
1.在繁星璀璨的茫茫宇宙之中,有一个孕育了生命的蓝色星体,她就是人类唯一的家园──地球。

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能够说明地球大小的是
A.地球是个球体
B.表面积约5.1亿平方千米
C.地球卫星照片
D.自转周期为1天
【小题2】有关地球基本面貌特征描述,正确的是
A.地球上七分海洋、三分陆地
B.北半球陆地面积大于海洋
C.从太空看地球更像“陆球”
D.世界海陆分布均匀
【小题3】在地球上,人口分布稠密的地区有
A.巴西热带雨林地区
B.亚洲的东部和南部
C.北极地区
D.青藏高原地区
2.读图获取信息,是学习地理的重要途径。

根据图文资料判断正误,对的打“√”,错的打“×”。

(1)地中海沿岸煤炭资源的开发可增加埃及的经济收入。

( )
(2)城市分布具有沿海、沿河、沿铁路线分布的特点。

( )
(3)大部分地区是热带沙漠气候,气候终年干旱,水成为该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 )
(4)地中海沿岸夏季炎热干燥,阳光沙滩吸引着众多的旅游爱好者。

( )
(5)埃及和苏丹的国界大致以纬线为界。

( )
(6)农业以灌溉农业为主,尼罗河是主要的灌溉水源,棉花种植区主要分布在绿洲。

( )
3.伟大的祖国幅员辽阔,各区域环境差异明显,走扬长避短、因地制宜之路是永恒的主题。

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蒙古族聚居的省级行政区是
【小题2】关于我国自然资源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水资源东南少,西北多
B.水资源夏秋多,冬春少
C.总量丰富,人均不足
D.土地资源类型齐全,分布不均
【小题3】读下图,对黄河千流各河段特征描述,正确的是
A.黄河流域无结冰期
B.①河段水流平缓
C.②河段有凌汛现象
D.③河段为地上河
【小题4】关于我国各区域地理特征叙述,正确的是
A.北京是我国的政治、文化中心
B.塔里木盆地湖泊星罗、沼泽密布
C.博彩旅游业是香港的支柱产业
D.黄土高原地形平坦、一望无际
4.模拟实验:探究影响水土流失的自然因素。

据实验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能够说明地表植被对水土流失影响的是
A.Ⅰ组
B.Ⅱ组
C.Ⅲ组
D.Ⅳ组
【小题2】在其它因素相同的条件下,实验结论正确的是
A.地面坡度越小,水土流失越严重
B.地表植被越稀疏,水土流失越严重
C.降水强度越小,水土流失越严重
D.黏土土质比沙土土质疏松,水土流失严重
5.根据图中信息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

据图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提出的问题最有可能是
A.非洲河流水文特征
B.非洲气候类型分布
C.红海的形成
D.地中海的形成
【小题2】能够解决所提问题的是
A.流量大,有结冰期
B.气候类型以温带季风气候为主
C.非洲板块与印度洋板块张裂运动形成的
D.亚欧板块与非洲板块碰撞挤压形成的
6.区域性是地理学的特征之一,不同尺度的区域在自然因素和人文因素综合影响下,逐步形成了各自独特的区域特征。

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下列民居适应炎热干燥环境的是
【小题2】有关亚洲地理特征描述,正确的是
A.地势中部高四川低
B.大河自东向西注入大西洋
C.位于亚欧大陆西部
D.温带海洋性气候面积广大
【小题3】对美国和巴西描述,正确的是
A.美国盛产热带经济作物
B.巴西是世界最发达的国家
C.美国农业实现了专业化
D.两国都位于东半球
【小题4】印度被称为“世界办公室”,与此称谓相关的是
A.热带季风气候,盛产小麦和水稻
B.服务外包产业发展迅速
C.人口众多,世界第二人口大国
D.西南季风不稳定,水旱灾害频繁
【小题5】约翰家的农场位于英国伦敦郊区,你认为约翰家人的主要工作是A.水稻的种植、管理和收割
B.采摘、加工咖啡豆
C.管理椰子园,加工椰汁
D.种植牧草,户外放牧
【小题6】比较俄罗斯和日本,说法正确的是
A.两国平原面积广大,农业发达
B.俄罗斯人口稠密,日本地广人稀
C.两国工业都集中分布在太平洋沿岸
D.俄罗斯自然资源丰富,日本资源贫乏
【小题7】南极地区的特征与称谓搭配正确的是
A.干旱——自然资源“大仓库”
B.大风——“风库”
C.矿产丰富——“冰雪高原”
D.寒冷——“白色荒漠”
7.区域空间定位是看图解题的关键,根据图文信息进行区域定位是学习地理的重要方法之一。

请根据提供的地理信息对号入座。

①黑种人的故乡②世界活化石博物馆③美丽富饶的宝岛④中华水塔( )------甲-------( )
( )------乙-------( )
( )------丙-------( )
( )------丁-------( )
8.当灾害发生时,图中行为正确的是
9.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我国形成了“弓箭型”的经济发展空间格局。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弓箭型”经济格局
①弦:设计图例,并在图一中画出京广铁路线。

(3分)
②箭头:分析长江三角洲地区发展成为中国经济最发达地区的位置优势。

(2分)
③箭:箭是指,它目前面临哪些生态环境问题。

(4分) (2)武汉是沿江城市群的中心城市,该地如何因地制宜规划工业部门,并简述理由。

(4分)
(3)比较、归纳是地理学习的常用方法。

请结合表中信息,按要求填写表中的内容。

(3分)
10.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下列地区的工农业布局符合因地制宜思想的是
A.甲地——石油工业
B.乙地——种植业
C.丙地——林业
D.丁地——渔业
【小题2】下列对东北地区描述,正确的是
A.被称为高原湿地
B.“红土地”广布
C.是干旱的宝地
D.山环水绕、沃野千里
11.对图中区域描述,不正确的是
A.甲区域位于第二阶梯
B.乙区域气候干旱
C.丙区域是水田农业
D.丁区域位于四川盆地
12.济南某中学地理社团的同学分别于四个节气当天正午时分测量了学校旗杆影子的长(如图一),图二是其中某天测量并绘制的学校平面图。

据图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四个节气与旗杆影子搭配正确的是
A.春分日——甲
B.夏至日——乙
C.秋分日——丙
D.冬至日——丁
【小题2】测量图二中旗杆影子的日期与地球公转位置最接近的是
【小题3】下图为河流流量变化示意图,图中点的位置与此时地中海沿岸的河流(以雨水补给为流量最接近是
第1卷参考答案
一.参考题库
1.参考答案:
【小题1】B
【小题2】A
【小题3】B 试题分析:
【小题1】经过测量,地球的极半径为6357千米,赤道半径为6378千米,地球的平均半径为6371千米,地球表面积为5.1亿平方千米,最大周长约4万千米。

【小题2】根据人们的计算,地球上陆地面积占29%,海洋面积占71%,陆地集中于北半球、东半球;海洋集中于南半球、西半球.将地球分为水半球和陆半球,陆半球上依然是海洋多于陆地,所以,无论怎样划分半球,都是海洋多于陆地。

【小题3】
世界上绝大数人居住在中低纬度地区,而在气候温和、降水较多的平原和盆地地区,人口更为集中,中低纬度的临海地带往往形成人口稠密地区,干旱的荒漠,寒冷的极地,空气稀薄的高山高原,原始的热带雨林,人口稀疏。

考点:该题考查地球概况以及世界人口。

2.参考答案:
(1)√(2)√(3)√(4)╳(5)╳(6)╳试题分析:
(1)地中海沿岸石油资源的开发可增加埃及的经济收入,故错误。

(2)埃及大部分地区海拔在200~700米之间,900%以上的土地为沙漠,是一个名副其实的沙漠之国,所以城市分布具有沿海、沿河、沿铁路线分布的特点,故正确。

(3)埃及除北部地中海沿岸属地中海气候外,大部分地区属热带沙漠气候,最高气温可达40℃以上,年降水量大多不足50毫米,终年炎热,干燥少雨,水成为该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故正确。

(4)古埃及人留下的巨大的金字塔、雄伟的狮身人面像、神秘的“木乃伊”、庄严的神庙,还有象形文字、天文历法等,都显示出古埃及人所达到的文明高度.埃及众多的历史遗迹和灿烂的古代文化,吸引了来自世界各地的大量游客,故错误。

(5)从图中可以看出:埃及和苏丹的国界大致以纬线为界,故正确。

(6)南北纵贯的尼罗河为埃及人民提供了几乎是惟一的地表水源,尼罗河水滋润着两岸和三角洲的土地,养育了埃及96%的人口.河谷和三角洲地区是埃及最重要的农业区,主要生产长绒棉、玉米、小麦、水稻以及洋葱、豆类和水果。

考点:该题考查埃及的概况。

3.参考答案:
【小题1】C
【小题2】A
【小题3】D
【小题4】A试题分析:
【小题1】读图可得,A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主要的少数民族是维吾尔族等,B是西藏自治区,主要的少数民族是藏族,C是内蒙古自治区,主要的少数民族是蒙古族,D是宁夏回族自治区,主要的少数民族是回族。

【小题2】我国水资源在地区分布上具有显著的不均衡性,具体表现为“东多西少,南多北少”的特点,故A符合题意;我国水资源在时间分配上具有夏秋多、冬春少和年际变化大的特点.一般来说,夏半年连续4个月的径流量要占年径流量的60%~80%,故B不符合题意;我国拥有辽阔的国土,无论蓝色的海洋,还是浩瀚的沙漠,无论绵延的山区,还是奔腾的江河,都蕴藏着多种多样的自然资源,但我国人口数量大,从这方面看,中国又是一个资源相对贫乏的国家,故C不符合题意;中国是世界上少有的几个资源总量大、配套程度较高的资源大国之一.自然资源由于受到某些成因的制约,其分布具有一定的规律性,但它们在地区分布上一般都是不均匀的,故D不符合题意。

【小题3】以秦岭-淮河为界,以北地区的河流流经半湿润或半干旱地区,水量不大,汛期较短,且冬季河流有结冰现象,因此黄河有结冰现象,故A不符合题意;黄河①上游特别是龙羊峡至青铜峡河段,地形险峻,山势陡峭,峡谷绵延,水流湍急,总落差1300多米,蕴藏着丰富的水能资源,故B不符合题意;黄河①上游的刘家峡至包头河段,③下游的开封至入海口河段,河水是从较低纬度流向较高纬度的,由于较高纬度河段秋冬季节封冻早,冬春季节解冻迟,容易形成冰坝,阻塞低纬度的河道来水,导致河水泛滥、河堤决口,故C不符合题意;黄河③下游游荡在华北平原上,河床宽坦,水流缓慢,泥沙大量淤积
,使河床平均高出两岸地面4~5米,成为举世闻名的“地上河”,故D符合题意。

【小题4】北京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首都,全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交通、科研、教育中心,也是世界上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和国际化大都市,故A符合题意;塔里木盆地深居内陆、降水稀少,沙漠广布,故B不符合题意;香港是著名的自由港,对外贸易一向是香港的主导产业.目前,香港是世界上第八大贸易区和重要的商品转口港,故C不符合题意;黄土高原是世界上黄土分布面积最广的区域.长期的水土流失,形成了高原“沟壑纵横”的地表形态,故D不符合题意。

考点:该题考查我国的区域差异。

4.参考答案:
【小题1】B
【小题2】B 试题分析:
【小题1】观察实验得出水土流失与地表植被的关系是:植树种草是减少水土流失的主要方法,Ⅱ组植被变化明显,实验效果较好。

【小题2】实验证明:在其它因素相同的条件下,地表植被对水土流失的影响是地表植被越多,水土流失越轻,地表植被越少,水土流失越严重。

考点:该题考查水土流失的影响因素。

5.参考答案:
【小题1】C
【小题2】C 试题分析:
【小题1】一般来说,板块的内部比较稳定,板块与板块交界的地带,有的张裂拉伸,有的碰撞挤压,地壳比较活跃,图中红海位于印度洋板块与非洲板块之间的交界地带,两大板块的拉伸作用,形成了狭长的红海。

【小题2】地质学家经过长期研究,提出了板块构造学说,板块构造学说认为,地球岩石圈是由板块拼合而成的,全球主要有六大板块,其中太平洋板块几乎全部是海洋,其余板块既包括大陆,又包括海洋,海洋与陆地的相对位置是不断变化的,图中红海位于印度洋板块与非洲板块之间的交界地带,两大板块的拉伸作用,造成红海的面积不断扩大。

考点:该题考查板块的运动。

6.参考答案:
【小题1】B
【小题2】A
【小题3】C
【小题4】B
【小题5】D
【小题6】D
【小题7】B
7.参考答案:
(A)—甲—(④)(B)—乙—(③)(C)—丙—(②)(D)—丁—(①)试题分析:读图可知:甲为印度、乙为澳大利亚、丙为巴西、丁为美国,澳大利亚热带草原气候面积广大,畜牧业发达,被称为骑在羊背上的国家.又因常期孤立于南半球的汪洋之中,使得动物的演化十分缓慢,被称为世界活化石博物馆,①--乙--C,巴西的热带雨林气候分布最广大,热带雨林遭破坏
十分严重,是发展中的工农业大国,②--丙--B.美国的唐人街是华人居住的地区,它是世界最发达的国家,③--丁--D,印度服务外包产业发达,被称为世界办公室,④--甲--A。

考点:该题考查世界上的国家和地区。

8.参考答案:D试题分析:当地震来临时,必要惊慌,不能从楼上跳下去,应躲在桌子底下或卫生间这样狭小的空间里.海啸来了,马上跑到海拔较高的远方去,不能去近前看看去,会被洪水淹没的,台风来了,不要在广告牌下避风观景,刮倒了会砸伤的,泥石流来了,向垂直于泥石流流向的山坡上跑,这样可以躲避被泥石流掩埋的危险。

考点:该题考查人类躲避灾害的常识。

9.参考答案:
(1)①略②港口多,海运便利③长江三角洲资源紧缺,环境污染严重(2)应发展钢铁工业因为当地多铁矿,且运输方便
(3)
比较异同得的
自然地理要素
相同点
不同点
对粮食作物影响
A地区
都位于第三阶梯
温带季风气候
B地区
水稻
试题分析:
(1)①京广线自北京到广州,是我国经过省会城市最多的南北铁路干线。

②长三角工业区发展经济的有利条件是:长三角是长江入海口,交通运输便利;经济腹地广阔,自然资源,人力资源丰富;城市密集,技术力量,工业基础雄厚。

③长江三角洲发展的不利条件是长江三角洲能源缺乏,环境污染严重。

(2)武汉市因为当地多铁矿,且运输方便,应发展钢铁工业。

(3)A地区B地区都位于我国地势的第三阶梯,都是季风气候,不同点是A地区属于温带季风气候,粮食作物是小麦;B地区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主要的粮食作物是水稻。

考点:该题考查长江三角洲概况。

10.参考答案:
【小题1】A
【小题2】D 试题分析:
【小题1】各地区应根据当地的自然地理条件和经济社会状况,因地制宜地发展工农业,如图甲地石油丰富--适宜发展石油工业,乙地草场广阔--适宜发展畜牧
业,丙地地势平坦、土地肥沃--适宜发展种植业,丁地的山区是我国重要的林业基地。

【小题2】东北地区的地形以平原、丘陵和山地为主,其地表结构呈山环水绕、平原居中的特点,“北大荒”位于黑龙江省东部,其中,三江平原因河流纵横,沼泽遍布,林木茂密,被列入国际湿地保护名录,这里地广人稀,土壤肥沃,有“黑土地”之称,2000年,我国政府决定停止对“北大荒”的开垦,以保护好现存的上百万公顷湿地,对重点保护地区要求尽快还林、还草、还湿地。

考点:该题考查东北地区概况。

11.参考答案:C 试题分析:云南省位于我国地势的第二阶梯,故A叙述正确,不符合题意;山东省位于北方地区,耕地类型是旱地,故B叙述错误,符合题意;新疆位于我国的西北地区,该地区气候干旱,故C叙述正确,不符合题意;四川省位于四川盆地,故D叙述正确,不符合题意。

考点:该题考查我国不同省区的行政中心及位置特点。

12.参考答案:
【小题1】C
【小题2】B
【小题3】A 试题分析:
【小题1】地球在自转的同时还要绕着太阳转动叫地球公转,地球公转产生的现象是季节的变化和太阳高度角的变化.当太阳光线直射北回归线时,是北半球的夏至日,这一天北半球太阳高度角最大,因此所在学校旗杆正午影子最短;当太阳光线直射南回归线时,是北半球的冬至日,这一天北半球太阳高度角最小,因此所在学校旗杆正午影子最长;当太阳光线直射赤道时,是北半球的春分日或秋分日,这一天北半球太阳高度角大小在冬至日与夏至日之间,因此所在学校旗杆正午影子长度也在冬至日与夏至日之间.因此可判断图一中甲是冬至日测量的影子长度,乙与丙分别是春分日或秋分日测量的影子长度,丁为夏至日测量的影子长度。

【小题2】地球在自转的同时还要绕着太阳转动叫地球公转,地球公转产生的现象是季节的变化和太阳高度角的变化.当太阳光线直射北回归线时,是北半球的夏至日,这一天北半球太阳高度角最大,因此所在学校旗杆正午影子最短;当太阳光线直射南回归线时,是北半球的冬至日,这一天北半球太阳高度角最小,因此所在学校旗杆正午影子最长;当太阳光线直射赤道时,是北半球的春分日或秋分日,这一天北半球太阳高度角大小在冬至日与夏至日之间,因此所在学校旗杆正午影子长度也在冬至日与夏至日之间.因此可判断图一中甲是冬至日测量的影子长度,乙与丙分别是春分日或秋分日测量的影子长度,丁为夏至日测量的影子长度。

从图二可看出,图中旗杆影子的长度与图一中甲相同,因此可判断,测量图二中旗杆影子的日期是冬至日;选项A表示夏至日,B表示秋分日,C表示冬至日,D表示春分日。

【小题3】地中海沿岸,为地中海气候区,该气候的特点是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河流主要补给方式是雨水,河流水量与降水成正比,图中点的位置1月,此时地中海沿岸为冬季,气候温和多雨,河流水量最最大。

考点:该题考查地球的运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