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绵阳南山中学实验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三(补习班)上学期11月月理科综合试题含答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南山实验高三年级11月月考理科综合试题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班级、姓名、考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Li7C12O16Mg24Cu64
一、选择题:
1.“细胞的结构和功能相适应”是生物学的基本观点之一。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人体成熟的红细胞无线粒体等细胞器,就一定不能进行有氧呼吸
B.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其合成场所是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
C.线粒体是细胞的动力车间,根据细胞代谢需要,线粒体可在细胞质基质中移动和增殖D.几乎不含细胞质的精子寿命很短,这体现了“核质互依”的关系
2.生命系统中存在着各种类型的信息传递。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激素、酶、神经递质等在细胞间传递信息,从而调节生命活动
B.细胞间的信息传递都要依赖细胞膜上的受体
C.生态系统中的信息是沿食物链单向传递的
D.根尖分生区细胞,遗传信息的传递途径是DNA←DNA→RNA→蛋白质
3.图A为两个渗透装置,溶液a、b为不同浓度的蔗糖溶液,且a溶液浓度>b溶液浓度,c为清水。
图B为显微镜下观察到的某植物表皮细胞,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图A中的②相当于图B中的④、⑤、⑥
B.图A渗透平衡后,装置2的液面会高于装置1的液面
C.图B中的⑦与图A中的②控制物质进出的原理不同
D.若图B表示正在吸水的根毛细胞,则④处溶液浓度大于⑧
4.在某细胞的细胞呼吸过程中,有CO2产生。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一定有水产生B.不一定发生无氧呼吸
C.一定不在生物膜上进行D.不一定在线粒体中进行
5.科研人员将某油料作物种子置于条件适宜的环境中培养,定期检测种子萌发过程中(含幼苗)脂肪的相对含量和干重,结果如图所示。
以下叙述正确
的是()
A.图中AB段种子干重增加说明光合速率大于呼吸速率
B.图中B、C两点的净光合速率为0
C.导致AB段种子干重增加的主要元素是碳元素
D.在种子萌发初期,脂肪转化为糖类可导致有机物的总
重量增加
6.在某兔子种群中,毛色受一组复等位基因(D、d1、d2)控制,D决定棕色、d1决定灰色、d2决定白色,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
其中基因D纯合时会导致兔子在胚胎时期死亡,且基因D对基因d1、d2为显性,d1对d2为显性。
现用Dd1和Dd2两种棕毛兔杂交得F1,F1个体自由交配。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该兔子种群中毛色的基因型有6种
B.F1的表现型和比例为棕色:灰色=3:1
C.F1雄兔产生的配子比例为D:d1:d2=2:1:1
D.子二代中棕色兔的比例为1/2
9.实验室模拟侯氏制碱法的装置如图所示,其中正确且能达到目的的是
A.制备CO 2
B.制备NaHCO 3
C.加热
NaHCO 3固体
D.检测产品中是否含有NaHCO 3
10.W、X、Y、Z 是原子序数依次增大且位于不同主族的四种短周期元素,它们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12,其中X 的常见单质可用作粮食的保护气,X 2W 4中含有18个电子。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原子半径:X>Y>Z>W B.简单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X>Z C.Y 3X 2中含非极性键
D.Z 的氧化物为两性氧化物
11.设N A 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标准状况下,11.2LCH 4与11.2LCl 2在光照下充分反应后,气体分子数为N A B.46g 乙醇中含有的C-H 键的数目为5N A
C.1mol·L -1的NaClO 溶液中含有的ClO -数目小于N A D.1molAl 3+
完全转化为-
2AlO 转移电子数为4N A
12.由我国科学家设计的Mg-Li 双盐具有较高的电池效率,其工作原理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放电时,正极电极反应式为FeS+2e -+2Li +
=Fe+Li 2S B.充电时,Mg 电极发生了还原反应
C.充电时,每生成1molMg,电解质溶液质量减少24g D.电解液含离子迁移速率更快的Li +
提高了电流效率
13.H 3A 为三元弱酸,室温下用0.100mol·L -1NaOH 溶液与20.00mL0.100mol·L -1
H 3A 溶液反应,反应过程中H 3A、H 2A -、HA 2-、A 3-的分布分数(物质的量分数)δ随溶液pH 变化关系如图所示。
[比如:A 3-
的分布分数δ
(A 3-)=2--2-3-32n(A )
n(H A)+n(H A )+n(HA )+n(A )
]下列分析错误
的是
A.加入20.00mLNaOH 溶液时,溶液呈碱性B.曲线1代表H 3A,曲线3代表HA 2-C.由图可知,H 3A 的pK a2=7.2(已知pK a =-lgK a )D.a 点对应的溶液中c(Na +
)+c(H +
)=c(OH -)+5c(A 3-
)
二、选择题:第14~18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19~21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
14、吴老师在物理课堂上手托《汉语词典》,并将一
张薄面纸夹在下层两个页面之间,学生抽面纸,面纸总被拉断。
如图所示,吴老师让《汉语词典》做某种运动时,学生能完好无损地抽出面纸,则该运动可能是()
A.水平向右加速运动B.水平向左匀速运动C.竖直向上加速运动
D.竖直向下加速运动
15、某同学应用航拍飞机进行实验并得到如图所示的位移—时间图像,0=t 时,飞机由静止向上运动,当0t t =时,飞机上升到0x 高度并立即关闭发动机,让其自由上升,05t t =时,飞机达到最高点,整个过程中飞机在竖直方向做直线运动,图中的0~0t ,005~t t ,两段曲线均为抛物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飞机在0~0t 时间内处于失重状态
B.飞机的最大速度为
t x C.x t -图像中的两段曲线在0t t =时刻相切
D.飞机在0~0t 时间内的加速度大小等于005~t t 时间内的加速度大小
16、我国第一艘国产航空母舰“山东舰”已经正式交付海军,成为国防重器。
假设“山东舰”发动机的最大输出功率为P ,最大航行速度为v ,其航行时所受的阻力与速度成正比,某次直线航行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若“山东舰”匀加速启动,则在匀加速阶段,发动机提供的牵引力大小恒定B.若“山东舰”以恒定功率P 启动,经时间t 后速度达到v ,则有22
1mv Pt =C.若“山东舰”以v 匀速航行,则所受的阻力大小为P/v D.若“山东舰”以v/2匀速航行,则发动机的输出功率为P/217、光滑绝缘水平面上有一个正六边形ABCDEF 区域,A 点固定有一个正点电荷,D 点和F 点分别固定一个电荷量大小为1q 、2q 的点电荷甲和乙,将一个试探电荷置于B 点,该试探电荷保持静止状态。
则关于甲、乙两个点电荷的电性和电荷量大小1q 、2q 的比值、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甲为正电荷,乙为负电荷,12:1:2
q q =B.甲为正电荷,乙为负电荷,122:1
q q =:
C.甲为负电荷,乙为正电荷,12:1:2q q =D.甲为负电荷,乙为正电荷,122:1
q q =:18、如图,固定在地面的斜面体上开有凹槽,槽内紧挨放置六个半径均为r 的相同小球,各小球编号如图。
斜面与水平轨道OA 平滑连接,OA 长度为6r 。
现将六个小球由静止同时释放,小球离开A 点后均做平抛运动,不计摩擦和空气阻力。
则在各小球运动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球1做平抛运动的水平位移最小B.球6做平抛运动的水平位移最小C.六个小球将落在地面上同一点D.六个小球将落在地面上六个不同的点
19、如图甲所示,Q 1、Q 2是两个固定的点电荷,其中Q 1带正电。
在它们连线的延长线上有a 、
b 两点,一带正电的试探电荷仅在库仑力作用下以初速度va 从a 点沿直线ab 向右运动,其
v t -图像如图乙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Q 2带正电B.Q 1带电荷量大于Q 2C.b 点处电场强度为零D.ab 连线上a 点左侧电场强度向左,a 点右侧电场强度向右
20、电影中的太空电梯非常吸引人。
现假设已经建成了如图所示的太空电梯,其通过超级缆绳将地球赤道上的固定基地、同步空间站和配重空间站连接在一起,它们随地球同步旋转。
P 是缆绳上的一个平台。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太空电梯上各点线速度与该点离地球球心的距离成正比B.宇航员在配重空间站时处于完全失重状态
C.若从P 平台向外自由释放一个小物块,则小物块会一边朝P 点转动的方向向前运动一边落向地球
D.若两空间站间缆绳断裂,配重空间站将绕地球做椭圆运动,且断裂处为椭圆的远地点21、如图所示,光滑水平地面上停放着一辆质量为2m 的小车,小车的四分之一圆弧轨道在最低点B 与水平轨道相切,圆弧轨道表面光滑,半径为R ,水平轨道表面粗糙。
在小车的右端固定一个轻弹簧,弹簧的原长小于水平轨道的长度。
一个质量为m 的小球从圆弧轨道与圆心等高的A 点开始自由滑下,经B 到达水平轨道,压缩弹簧后被弹回并恰好相对于小车静止在B 点,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当弹簧被压缩到最短时,小球和小车速度相同且向右
R
D.小球从A点运动到B点的过程中,小车运动的位移大小为
(1)图乙所示为一次记录小车运动情况的纸带,每隔四个点取一个计数点,打点B =m/s,整个运动过程中纸带的加速度为a=m/s²(结果均保留三位的速度为v
B
小球在管内运动时与管壁不接触,
已知:①25℃时,Ksp(MnCO 3)=1.8⨯10-11
,Ksp(CaF 2)=1.5⨯10-10
,Ksp(MgF 2)=7.4⨯②一定条件下,一些金属氢氧化物沉淀时的pH 如表所示。
金属氢氧化物Fe(OH)2Fe(OH)3Mn(OH)2Al(OH)3开始沉淀的pH 6.8 2.38.1 3.4
(1)仪器X的主要作用有导气、。
,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室利用装置A制NH
3
(3)反应过程中,在三颈烧瓶内除观察到溶液蓝绿色褪去,还可能观察到的现象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Ⅱ.无水碱式氯化铜组成的测定。
称取产品4.29g,加硝酸溶解,并加水定容至
得到待测液。
(3)不同压强下,按照n(CO 2):n(H 衡产率随温度的变化关系如下图所示。
已知:CO 2的平衡转化率=
2初始2平衡
2初始
n(CO )-n(CO )n(CO )×100%
CH 3OH 的平衡产率=
3平衡2初始
n(CH OH)n(CO )×100%
其中纵坐标表示CO 2平衡转化率的是图(填“甲”或“乙”);压强由大到小的顺序为
;图乙中T 1温度时,三条曲线几乎交于一点的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工业上可采用CH 3OH CO+2H 2的原理来制取高纯度的模拟,研究了在钯基催化剂表面上利用甲醇制氢的反应历程,物种用*
标注。
甲醇(CH 3OH)脱氢反应的第一步历程,有两种可能方式,主要经历的方式是(填字母)。
方式A:CH 3OH *→CH 3O *+H *E a =+103.1kJ·mol 29.(10分)研究人员利用密闭玻璃容器探究环境因素对光合作用的影响,下面两个图是在温度适宜、CO 2浓度恒定为0.03%的条件下测得的某一植物的相关曲线。
认真分析两图,回答下列问题:
(1)在叶绿体中产生O
的结构上,发生的能量转换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2
浓度为0.03%突然改变为1%,则曲线与X轴的交点b向________(2)图甲中,若将CO
2
移动;若原来的光照强度为8klx,将CO2浓度改变为1%后,O
的产生速率_______(不变或
2
变大或变小)。
(3)得到图乙曲线的实验中,给植株光照时间共有_____________h。
(4)在图甲实验的环境条件下,若每天光照8小时,则平均光照强度至少要大于______klx 时,植株才能够正常生长。
30.(9分)以下是基因型为AaBb的高等雌性动物细胞分裂图像及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目变化曲线,请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1)图甲对应图丁的________段。
(2)若图乙细胞分裂完成后形成了基因型为AaB的子细胞,其原因最可能是___________。
(3)图丙所示细胞内有________个染色体组,有________对同源染色体。
(4)若图丙中一条染色体上的B基因变为b基因,则产生这种情况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
31.(10分)普通小麦的形成包括不同物种杂交和染色体加倍过程,如图所示(其中A、B、D分别代表不同物种的一个染色体组,每个染色体组均含7条染色体)。
在此基础上,人们又通过杂交育种培育出许多优良品种。
回答下列问题:
(1)在普通小麦的形成过程中,杂种一是高度不育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普通小麦体细胞中有________条染色体。
(2)一般来说,与二倍体相比,多倍体的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出2点即可)。
若要用人工方法使植物细胞染色体加倍,可采用的方法有______________(答出2点)。
(3)现有甲、乙两个普通小麦品种(纯合子),甲的表现型是抗病易倒伏,乙的表现型是易感病抗倒伏。
若要以甲、乙为实验材料杂交育种获得抗病抗倒伏且稳定遗传的新品种,请简要写出操作步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2.(10分)请回答下列有关遗传规律的问题:
(1)孟德尔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F2表现型比例为9:3:3:1,需要满足的条件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出2点)
(2)某雌雄同株植物,A/a、B/b两对等位基因独立遗传,基因型为Ab的雄配子50%致死,若双杂合个体自交,则后代四种表现型中双隐性个体所占比例为_________________。
(4)若基因型为AaBb的个体进行测交实验,结果为Aabb:AaBb:aabb:aaBb=21:4:4:21,则A/a和B/b在染色体上的位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让基因型分别为Bbx D x d、Bbx D Y的雌雄个体相互交配,后代分离比是6:3:2:1,分析其出现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出2点)
(二)选做题
33、(1)关于热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用油膜法估测分子的大小”的实验中,油酸分子的直径(也就是单层油酸分子组成的油膜的厚度)等于一小滴溶液中纯油酸的体积与它在水面上摊开的面积之比B.两个邻近的分子之间同时存在着引力和斥力,它们都随距离的增大而减小,当两个分时,引力与斥力大小相等,分子势能最小
子的距离为r
C.同种物质要么是晶体,要么是非晶体,不可能以晶体和非晶体两种不同的形态出现D.如果用Q表示物体吸收的能量,用W表示物体对外界所做的功,ΔU表示物体内能的增加,那么热力学第一定律可以表达为Q=ΔU+W
E.如果没有漏气没有摩擦,也没有机体热量的损失,这样的热机的效率可以达到100%(2)某兴趣小组设计了一温度报警装置,原理图如图。
一定
质量的理想气体被一上表面涂有导电物质的活塞密封在导热
汽缸内,活塞厚度不计,质量m=100g,横截面积S=10cm2,
开始时活塞距汽缸底部的高度为h=6cm,缸内温度为T
=360K。
1
当环境温度上升,活塞缓慢上移△h=4cm,活塞上表面与a、
b两触点接触,报警器报警。
不计一切摩擦,大气压强恒为
p
=1.0×105Pa,g=10m/s2,试求:
①该报警装置的报警温度T
;
2
②若上述过程气体的内能增加15.96J,则气体吸收的热量Q为多少。
34、(1)如图所示,在同一种介质中
两列简谐横波甲、乙沿x轴方向相向
传播。
甲向左传播,乙向右传播。
t
=0时刻,甲、乙两列波的波形前端
刚好分别传到x=-1cm和x=-2cm处
=4m/s。
的两点,已知乙波的波速v
乙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
A.t=0时,x=-6cm处的质点Q沿x轴正方向运动
B.t=0时,x=3cm处的质点P沿y轴正方向运动
C.甲波波源的振动频率为100Hz
D.P、Q两质点振动方向始终相反
E.x=0处的质点在t=0.05s时的位移为10cm
(2)如图所示,边长为a的正方形ABCD为一棱镜的横截面,
M为AB边的中点。
截面所在的平面内有一束光线自M点射
入棱镜,入射角为60︒,经折射后在BC边的N点恰好发生全反
射,反射光线从CD边的P点射出棱镜,光在真空传播的速度
为c。
求:①棱镜的折射率n;②光从M点传播到P点经历的时间t。
由:。
(3)223S O -的空间结构是。
(4)同位素示踪实验可证实223S O -中两个S 原子的化学环境不同,实验过程为
Ag 22232324S SO S O Ag S SO +
---−−−→+→−−ⅰⅱ。
过程ⅱ中,223S O -断裂的只有硫硫键,若过程ⅰ所用试剂是3223Na SO 和35S ,过程ⅱ含硫产物是。
(5)232MgS O 6H O ⋅的晶胞形状为长方体,边长分别为anm 、bnm cnm 、,结构如图所示。
晶胞中的()226Mg H O +⎡⎤⎣⎦个数为。
已知232MgS O 6H O ⋅的
摩尔质量是1Mg mol -⋅,阿伏加德罗常数为ΛN ,该晶体的密度为
3g cm -⋅。
()
71nm 10cm -=(6)浸金时,223S O -
作为配体可提供孤电子对与Au +形成
()3232Au S O -⎡⎤⎣⎦。
分别判断223S O -中的中心S 原子和端基S 原子能否做配位原子并说明理由:。
36.【化学—选修5:有机化学基础】
化合物G 是一种药物合成中间体,其合成路线如下:
回答下列问题:
(1)C 中官能团名称是__________________。
(2)①的反应类型为_________________。
(3)D 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______。
(4)反应④所需的条件为__________________。
(7)参照上述合成路线,设计用苯甲醛()和丙酮()合成重要
的有机合成中间体的途径如下:
1→中间体2→。
(1分)37.(15分)如图表示利用“果胶酶—酵母菌联合固
定凝胶珠”生产红葡萄酒的部分过程,请回答下列问题。
(1)海藻酸钠作为固定载体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出2点),在联合固定果胶酶和酵母菌之前,对海藻酸钠所做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把果胶酶和酵母菌固定在一起生产红葡萄酒的优点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出3点)。
(3)果胶酶通常先与戊二醛交联,然后与活化的酵母菌一起用海藻酸钠包埋固定,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果酒发酵时一般温度控制在________,在发酵过程中,尤其要随时监控和调整发酵罐中的温度和pH,使其保持在适宜合理的范围内,其主要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酶在食品工业上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酶应该在____________(写出温度和pH条件)条件下保存。
南山实验补习年级11月月考生物试题-答案
1.B
【解答】A、人体成熟的红细胞无细胞核和众多的细胞器,不能进行有氧呼吸,这体现了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原理,A正确;
B、蛋白质合成场所一定是核糖体,B错误;
C、线粒体是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根据细胞代谢需要,线粒体可在细胞质基质中移动和增殖,例如胰岛B细胞要合成分泌胰岛素需要消耗能量,这体现了结构与功能相适应,C正确;
D、精子几乎不含细胞质,其寿命很短,这一事实体现了细胞是一个统一的整体,也体现了“核质互依”的关系,是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例子,D正确。
2.D
【解答】A、激素、神经递质和淋巴因子均可在细胞间传递信息,但是酶是生物催化剂,只有催化作用,不能传递信息,A错误;
B、高等植物之间可以通过胞间连丝进行信息的传递,而且不是所有的受体都位于细胞膜上(如性激素的受体位于细胞内),B错误。
C、生态系统中的信息传递往往是双向的,而食物链之间的方向是单向的,C错误;
D、根尖分生区细胞分裂,有蛋白质的合成,故遗传信息的传递途径是DNA←DNA→RNA→蛋白质,D正确;
3.C
【解析】A、图B细胞中含有大液泡,因此可以构成渗透系统,其中原生质层相当于图A中的②半透膜,图B中⑥为细胞膜,⑦为液泡膜,以及两者之间的⑧细胞质共同构成原生质层,故图A中的②相当于图B中的⑥、⑦、⑧,A错误
B、根据题干“a溶液浓度>b溶液浓度,c为清水”,所以一段时间后装置2的液面低于装置1的液面,B错误;
C、图B中的⑦液泡膜具有选择透过性,而图A中的②则没有选择透过性,只要颗粒大小小于膜上的孔均可以通过,控制物质进出的原理不同,C正确;
D、若图B所示为某农作物根毛细胞,若正在吸水,则④处外界溶液浓度小于⑧,D错误。
故选C。
4.A
【解答】A、无氧呼吸酒精发酵过程中有CO2产生,却没有水产生,A错误;
B、有氧呼吸也可产生二氧化碳,B正确;
C、细胞有氧呼吸过程中,CO2产生于第二阶段,发生在线粒体基质中,无氧呼吸过程中,CO2产生于细胞质基质,均不是在生物膜上进行,C正确;
D、无氧呼吸酒精发酵过程中有CO2产生,场所却是细胞质基质,D正确。
5.D
【解答】油料作物种子含有较多的脂肪,种子萌发初期脂肪转变为糖类,糖类与脂肪相比,含有较多的氧原子,导致有机物的总量增加,因此导致AB段种子干重增加的主要元素是O。
此时种子并没有进行光合作用,不可能表现为光合速率大于呼吸速率。
糖类经过呼吸作用的氧化分解,释放能量,导致种子干重减少。
从C点开始种子干重再次增加,说明此时有机物开始积累,光合速率大于呼吸速率,而不是幼苗刚开始进行光合作用,光合作用的开始应在C点之前。
综上所述,D正确。
6.D
【解答】A、兔子毛色受三个复等位基因(D、d1、d2)控制,该兔子种群中毛色的基因型有5种(d1d1、d2d2、d1d2、Dd1、Dd2),A错误;
B、现用Dd1和Dd2两种棕毛兔杂交得F1,即DD(死亡):Dd1:Dd2:d1d2=1:1:1:1,表现型比例为棕色:灰色=2:1,B错误;
C、F1的雄兔基因型及比例是:Dd1:Dd2:d1d2=1:1:1,因此产生的配子及比例为:D:d1:d2=1:1:1,C错误;
D、由于F1的雌雄配子的比例都是D:d1:d2=1:1:1,自由交配之后的自二代中,DD
死亡,棕色兔Dd1,Dd2,占,灰色兔d1d1、d1d2,占,白色兔d2d2占,
因此子二代中棕色兔的比例为,D正确。
29.(10分,每空2分)
(1)光能转变成活跃的(ATP中)化学能
(2)左变大(3)14(4)6
30.(9分,除标注外每空2分)
(1)ab(1分)(2)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同源染色体(1号与2号)没有分开(3)20 (4)基因突变或同源染色体中非姐妹染色单体间交叉互换
31.(10分,每空2分)
(1)无同源染色体,不能进行正常的减数分裂42
(2)茎秆粗壮,叶片、果实和种子都比较大,糖类和蛋白质等营养物质的含量都有所增加
秋水仙素处理、低温处理
(3)甲、乙两个品种杂交,F1自交,选取F2中既抗病又抗倒伏的个体连续自交、选育,直至不发生性状分离
32.(10分,除标注外,每空2分)
(1)①F1形成4种比例相同的配子②完全显性③F2不同基因型个体没有致死④观察的子代样本足够多(任答2点)
(2)1/14(3)A 和b 连锁,a 和B 连锁
(4)BB 致死或X D X D 致死(答出2点)(4分)
37.(共15分,除标注外每空2分)
(1)不溶于水、多孔性(用小火或间断加热的方法溶化海藻酸钠,然后)冷却至室温
(2)果胶酶能提高果汁的产量和澄清度。
固定化可以使酶和酵母菌重复使用降低成本,并且易于和产品分离提高产品品质(3分)
(3)果胶酶分子太小,直接包埋容易从包埋材料中漏出
(4)18~25℃防止温度和pH 的变化影响果胶酶的活性
(5)低温、最适pH 绵阳南山中学实验学校高2021级高三下第11学月考试
化学参考答
7.B
【详解】A.华为新上市的mate60pro 手机引发关注,其CPU 基础材料是晶体Si,而不是SiO 2,A 错误;
B.三星堆黄金面具是文物,历经年代久远,但出土时光亮且薄如纸,说明金不活泼和有很好的延展性,B 正确;
C.火星全球影像彩图显示了火星表土颜色,表土中赤铁矿主要成分为Fe 2O 3,C 错误;
D.医用外科口罩使用的材料聚丙烯,聚丙烯分子中无不饱和的碳碳双键,因此不能被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氧化,因此不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D 错误;
故合理选项是B。
8.C
【详解】A.由结构简式可知,M 的分子式为10103C H O ,故A 正确;
B.由结构简式可知,M 分子的官能团为酚羟基、碳碳双键、酯基,一定条件下能发生取代、加成、氧化等反应,故B 正确;
C.由结构简式可知,M 分子含有的苯环、碳碳双键一定条件下能与氢气发生加成反应,则1
mol M 一定条件下能被4mol 氢气还原,故C 错误;
D.由结构简式可知,M 分子中的苯环、碳碳双键和酯基为平面结构,则由单键可以旋转可知,M 所含所有碳原子可能处于同一平面内,故D 正确;
故选C。
9.B
【详解】A.由于CaCO 3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的CaSO 4是微溶物,覆盖在CaCO 3表面阻止反应继
续进行,故实验室制备CO 2用CaCO 3和稀盐酸,不用稀硫酸,A 不合题意;
B.向冷的氨化饱和食盐水中通入CO 2,发生反应NaCl+H 2O+NH 3+CO 2=NaHCO 3↓+NH 4Cl,故可获
得NaHCO 3固体,B 符合题意;
C.加热固体不能用蒸发皿,应该用坩埚,C 不合题意;
D.加热固体时试管口需向下倾斜,D 不合题意;
故答案为:B。
10.B
【分析】X 的常见单质可用作粮食的保护气,则X 为N 元素,X 2W 4中含有18个电子,则W 为
H 元素,它们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12且位于不同主族,则Y、Z 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12-1-5=6,则Y 为Mg、Z 为Si。
【详解】A.电子层数越多,原子半径越大,电子层数相同时,原子序数越大,原子半径越小,因此原子半径Mg>Si>N>H,即Y>Z>X>W,故A 错误;
B.非金属性越强,简单气态氢化物越稳定,非金属性:N>Si,则简单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X>Z,故B 正确;
C.Y 3X 2为Mg 3N 2,Mg 3N 2中的化学键为离子键,不含非极性键,故C 错误;
D.Z 的氧化物为SiO 2,SiO 2为酸性氧化物,不是两性氧化物,故D 错误;
答案选B。
11.B
【详解】A.CH 4与Cl 2在光照下充分反应后生成一氯甲烷、二氯甲烷、三氯甲烷、四氯甲烷、
氯化氢的混合物,故气体分子数不是N A ,A 项错误;
B.乙醇的相对分子质量为46g/mol,46g 乙醇的物质的量为1mol,1mol 乙醇分子中含有5molC-H 键,故46g 乙醇中含有C-H 键数目为5N A ,B 项正确;
C.不知道溶液的体积,无法计算物质的量,C 项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