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高考文言文练习题及答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湖北高考文言文练习题及答案
文言文阅读是湖北高考语文考试中的一个难点题型,只有多做文言文阅读练习才能提高阅读技巧,下面我为大家带湖北高考文言文阅读习题及答案,供考生阅读练习
湖北高考文言文阅读原文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2题。
刘蕡,字去华,幽州昌平人。
明《春秋》,能言古兴亡事,沉健于谋,浩然有救世意。
擢进士第。
元和后,权纲驰迁,神策王守澄负弑逆罪,更二帝不能讨,天下愤之。
文宗即位,思洗元和宿耻。
方宦人握兵,外胁群臣,内掣侮天子。
蕡常痛疾。
太和二年,举贤良方正直言极谏。
帝引诸儒百余人于廷,策曰:"子大夫皆识达古今,必当箴治之阙,辨政之疵。
何施革于前弊?何泽惠于下土?何修而治古可近?何道而和气克充?推之本源,著于条对,朕将亲览。
'
蕡对曰:"臣诚不佞,今逢陛下询求过阙,咨访嘉谋,臣敢不悉意以言?至于上所忌,时所禁,权幸所讳恶,有司所与夺,臣愚不识。
伏惟陛下少加优容,不使圣时有谠言受戮者,天下之幸也。
'所对六千言,直斥权宦,陈兴除之道,辞气慷慨。
士人读其辞,至感慨流涕者。
是时,考策官冯宿、贾餗、庞严见蕡对嗟伏,以为过古晁、董①,而畏中官眦睚,不敢取。
于时,被选者二十有三人,所言皆冗龊常务,类得优调。
河南府参军事李郃曰:"蕡逐我留,吾颜其厚邪!'乃上疏曰:"以陛下仁圣,近臣故
无害忠良之谋;以宗庙威武,近臣故无速败亡之祸。
指事取验,何惧直言?且陛下以直言召天下士,蕡以直言副陛下所问,虽讦必容,虽过当奖。
书于史策,千古光明!况臣所对,不及蕡远甚,内怀愧耻,自谓贤良,奈人言何!乞回臣所授,以旌蕡直。
臣逃苟且之惭,朝有公正之路,陛下免天下之疑,顾不美哉!'帝不纳。
蕡对后七年,令狐楚、牛僧孺节度山南东西道,皆表蕡幕府,授秘书郎以师礼礼之而宦人深嫉蕡诬以罪贬柳州司户参军卒。
始,文宗恭俭求治,志除凶人,然懦而不睿,臣下畏祸不敢言。
故蕡对引阍弑吴子②,阴赞帝决。
帝依违其间,不敢主也。
贾餗与王涯、李训、舒元舆位宰相,以谋败,皆为中官夷其宗,而宦者益横,帝以忧崩。
及昭宗即位,左拾遗罗衮上言:"蕡当太和时,宦官始炽,因直言策,遂罹谴逐,身死异土。
六十余年,正人义夫切齿饮泣。
比陛下幽东内,幸西州,王室几丧。
使蕡策早用,则杜渐防萌,逆节可消,宁殷忧多难,远及圣世耶!'帝感悟,赠蕡左谏议大夫,访子孙授以官云。
(节选自《新唐书刘蕡传》,有删改)
[注]①刘蕡:fn 。
②晁、董:指晁错、董仲舒。
③阍弑吴子:《春秋》载吴起为阍者所杀,刘蕡引用是以阍者比宦官。
阍,守门人。
湖北高考文言文阅读题目
9.对下列句子中的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何道而和气克充克:能够
B.近臣故无速败亡之祸速:很快,快速
C.乞回臣所授,以旌蕡直旌:表彰
D.因直言策,遂罹谴逐罹:遭到,遭受
10.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 沉健于谋
B. 而畏中官眦睚
亦将有感于斯文今人有大功而击之
C. 皆为中官夷其宗
D. 访子孙授以官云
为武置酒设乐但以刘日薄西山
1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授秘书郎/以师礼礼之/而宦人深嫉/蕡诬以罪/贬柳州/司户参军卒
B.授秘书郎以师礼/礼之/而宦人深嫉蕡/诬以罪/贬柳州司户参军/卒
C.授秘书郎/以师礼礼之/而宦人深嫉蕡/诬以罪/贬柳州司户参军/卒
D.授秘书郎以师礼/礼之/而宦人深嫉/蕡诬以罪/贬柳州/司户参军卒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与分析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刘蕡直言敢谏,他参与科试时的答对文章痛斥宦官专权,陈述兴利除弊的方法,让一些士人感动得流下了眼泪。
B.考策官可怕宦官,不敢录用刘蕡,被录用的李郃上疏为刘蕡鸣不平,表示自己不如刘蕡,盼望辞官回乡,但不被接受。
C.文宗皇帝初即位时也想铲除权宦,有所作为,但他性格软弱,优柔寡断,结果宦官更加猖獗,他自己也忧愁而死。
D.刘蕡去世六十多年后,仍旧有人上疏赞扬刘蕡的言行,认为假如早用刘蕡之策,唐王朝不至于弄到几乎灭亡的程度。
)
13.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
(1)臣诚不佞,今逢陛下询求过阙,咨访嘉谋,臣敢不悉意以言?(5分)
(2)况臣所对,不及蕡远甚,内怀愧耻,自谓贤良,奈人言何!(5分)
湖北高考文言文阅读答案
9.B(速:招致)
10.B(A介词,在方面/介词,对于;B都是连词,表湖北高考文言文练习题及答案)。
文宗即位,想要洗刷元和旧耻。
当时宦官把握禁军,在外胁迫群臣,对内牵制轻慢天子。
刘蕡经常为此痛心疾首。
太和二年,推举考贤良方正来直言进谏。
皇上召引诸儒一百多人在殿廷,策问说:"你们这些大夫都能通晓古今,肯定能规谏治国的缺失,辨明政事的弊病。
何种措施可革除已有弊病?何种恩泽应施惠百姓?如何整治可以接近古代治世社会?用什么法则能让国家布满祥瑞之气?推寻它的本源,逐条回答,朕将亲自阅览。
'
刘蕡回答说:"臣的确没有才能(不才),现在正赶上陛下征求错误过失,询问治国良策,我怎敢不把全部想法说出来?至于皇上的顾虑,当前的禁忌,权幸(有权势而得到帝王宠爱的奸佞之人)的好恶,有关部门的取舍,臣愚昧不知。
盼望陛下稍加宽容,不让圣朝时有因正直的言论而遭杀戮的人,这就是天下人的大幸了。
'对策六千字,直斥权臣宦官,陈说兴利除弊的方法,言辞气概慷慨。
士人读他的文辞,感动流泪。
当时,考
策官冯宿、贾餗、庞严见到刘蕡的对策嗟叹佩服,认为超过古代晁错、董仲舒,但怕宦官忿怨,不敢录用他。
当时,被录用的有二十三人,所陈述的都是琐碎平常的事情,都得到好的官职。
河南府参军事李郃说:"刘蕡被逐而我被留下,我脸皮何其厚啊!'就上书说:"由于陛下仁圣,近臣所以没有陷害忠良的图谋;由于宗庙威武,所以近臣没有招致败亡的祸害。
拿事实来验证,直言有什么可怕的?况且陛下用直言征召天下的士人,刘蕡用直言应对陛下的询问,即使有直言不避讳的地方也应当宽容,即使说得过头也应当奖勉。
记载在史书上,照射千古!况且我陈述的对策,远远比不上刘蕡,我内心怀着耻辱,就算自认为是贤良的人,能不怕别人的闲谈吗!恳求收回授给我的官职,用来表彰刘蕡的正直。
臣逃脱得过且过的惭愧,朝廷有公正之路,陛下免除天下人怀疑,莫非不好吗!'皇帝不接受。
刘蕡对策以后七年,令狐楚、牛僧孺任山南东西道节度使时,都上表举荐刘蕡在幕府任职,拜授秘书郎,用对待老师的礼节对待他,然而宦官深恨刘蕡,诬陷他有罪,贬任柳州司户参军,去世。
起初,文宗恭谨谦逊谋求安定,有志铲除凶人,然而软弱且不明智,臣下怕惹祸而不敢说。
所以刘蕡在对策中引证守门人杀死吴子,暗中支持文宗下决心。
皇帝模棱两可,不敢作主。
贾餗与王涯、李训、舒元舆任宰相,计谋失败,都被宦官灭族,而宦官更加骄横,文宗因忧愁而崩逝( 湖北高考文言文练习题及答案)。
到昭宗即位,左拾遗罗衮上言说:"刘蕡在太和年间,宦官开头炽盛,由于直言对策,于是遭到贬谪驱除,身死异乡。
至今六十余年,正人
义士切齿流泪。
等到陛下幽禁东内,逼幸西州,王室几近丧亡。
假使早采纳刘蕡的对策,就能防微杜渐,可以毁灭叛逆,怎能使悲伤多难,远及于圣世耶!'皇上感悟,追赠刘蕡左谏议大夫,寻访他的子孙拜授官职。
湖北高考文言文练习题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