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数学活动说课稿:熊妈妈,几点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班数学活动说课稿:熊妈妈,几点了背景介绍
在幼儿园的数学课程中,教师很少采用传统的讲解方式,而是更多地使用游戏和活动等形式来帮助幼儿掌握数学知识。
在这样的背景下,本文介绍了一个适用于大班幼儿(4-5岁)的数学活动:熊妈妈,几点了。
活动准备
在进行活动之前,教师需要准备以下物品:
•熊妈妈的卡片(包含1-12小时的数字)
•一只大熊妈妈玩偶
•几只小熊宝宝玩偶
•一张有数字时间轴的大纸板
活动过程
步骤一:复习时间概念
在进行本活动之前,教师先带领幼儿复习时间概念。
可以通过播放音乐,提醒幼儿“一分钟已经过去了”,引导幼儿回忆一分钟有多长时间。
也可以通过举例子找到幼儿能够理解的时间单位(比如:一天有早上、中午、下午和晚上)。
步骤二:介绍大熊妈妈
教师首先会展示大熊妈妈玩偶,让幼儿认识这个大熊妈妈。
然后,教师会告诉幼儿大熊妈妈会从家里出发,在不同的时间点回家,小熊宝宝们要根据时间轴上的时间数字来判断大熊妈妈现在在哪儿。
步骤三:开始活动
教师发放熊妈妈的卡片,让幼儿轮流拿到一张,并且在时间轴上寻找对应的时间点。
在找到时间点之后,幼儿需要将熊妈妈放置到对应的时间点上。
在所有的熊妈妈卡片都放置完之后,教师会询问幼儿:“熊妈妈现在在哪儿?几点了呢?”让幼儿们一起来回答。
步骤四:加深印象
为了让幼儿更加深入地理解时间概念,教师可以模拟不同时间下大熊妈妈的活动,比如在早上大熊妈妈会去购物,下午则会到公园里遛弯等等,来帮助幼儿区分不同的时间段以及这些时间段内可能发生的事情。
步骤五:总结
在活动结束之后,教师可以总结这个活动的收获,大家一起来回答反思问题:这个活动对我们学到了什么?我们如何将这些知识应用到日常生活中?
结论
本活动结合了卡片游戏和时间概念教育。
通过把时间概念与现实联系起来,幼儿可以更加深入地理解时间和时间单位的概念。
并且,这个活动对于幼儿发展语言能力、交往技能和思维能力等方面的帮助也是相当显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