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盐城景山中学初二物理初二物理期中试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多练岀技巧 巧思岀硕果
A •音调是否与声源振动频率有关
B .声音能否在真空中传播
盐城景山中学初二物理期中试卷
(时间90分钟 总分100分)
命题人:田春华
审核人:徐建军
、选择题(每题2分,共30分)
1、如图1所示,在探究"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实验中,将正在发声的音叉紧靠
悬线下的轻质小球,发现小球被多次弹开。
这样做是为了 A •使音叉的振动尽快停下来
B •把音叉的微小振动放大,便于观察
C •把声音的振动时间延迟
D .使声波被多次反射形成回声
2、在图2所示的波形中,能反映是同种乐器演奏,但声音响度不同的是4、下列关于物态变化说法正确的是 A 、樟脑丸变小了,属于汽化现象
B 、太阳出来雾散了,属于汽化现象
C 、开灯的瞬间,灯丝烧断了,属于液化现象
D 、冬天玻璃窗上的冰花,属于凝固现象 5 •炎热的夏天,戴眼镜的小丽同学从空调房走到室外时,镜片上出现一层薄雾,过一 会儿,镜片又变得清晰起来,镜片上这两种现象对应的物态变化是
A 、先凝固,后蒸
B 、先凝固,后升华
C 、先液化、后汽化
D 、先汽化,后液
6、如图4所示,用一张硬卡片先后快拨和慢拨木梳的齿, 听到声
乙 图2
内
丁
B 、乙和丁
C
、甲和丙
D
、丙和丁
閨1
A 、甲和乙
3、如图3所示的用温度计测量液体温度的操作中,正确的是
音发生变化,这个实验用来探究()
C .声音能否在固体中传播
D .声音传播是否需要时间
7、每年5月份,市区周边地区的农民都有焚烧秸秆的现象。
焚烧秸秆所产生的烟雾不 仅对空气质量造成了严重的污染,威胁到人的健康,还影响了正常的航空及交通。
为 了对秸秆焚烧进行有效的监控和治理,近年来市气象局利用了高科技帮手,通过卫星 遥感技术进行观测以及时发现焚烧源。
卫星监测焚烧源的主要依据是 A. 对焚烧源进行拍照,从照片上直接看到焚烧源 B. 监测焚烧源产生的烟雾,从烟雾的多少来确定焚烧源 C. 监测焚烧源的颜色,从遥感照片的颜色来确定焚烧源
D. 监测焚烧源的温度,通过捕捉高温物体发出的红外线来确定焚烧源
&如图5所示的四个物态变化的图像中,属于晶体的凝固图像是
9•小敏同学在做 研究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 ”实验,她在两块相同的玻璃片上分别滴上 的一滴水,观察图中的情景,如图
6所示,可知小敏同学主要研究蒸发的快慢是否与
A .水的温度有关
B .水上方的空气流动有关
C .水的表面积有关
D .上述三个因素都有关
11、某广告公司在拍摄水果广告时,为了追求某种艺术效果,在暗室里用红光照射装 在白色瓷盘中的红色苹果及黄色香蕉。
站在旁边的摄影师将看到( )
A.苹果呈黑色,瓷盘呈白色,香蕉呈黑色
B .苹果呈红色,瓷盘呈黑色,香蕉呈黑色
B •竖直杆的影子
C .拱桥倒影
10、下列现象中属于光的反射现象的是
A •日全食 D .树林间的光线
C.苹果呈黑色,瓷盘呈红色,香蕉呈红色 D •苹果呈红色,瓷盘呈红色,香蕉呈黑色
A•月亮是一个巨大的光源 B .光在真空中的速度是340m / s
1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大而下降,遇到暖气流就 为雨点降落到地面上(填写物态变化的名称)
13、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14、小猫在平面镜前欣赏自己的全身像,此时它所看到的像是图 7中的(
)
C .影子的形成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
D •漫反射不遵守光的反射规律
A.人的眼睛能看到的光才是光源 B •过量的紫外线照射对人体有害 C.红外线是人眼看不见的光 D
图10
15、如图8所示,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试验中,下列说法正确得是()
A. 为了便于观察,该实验最好在较黑暗的环境中进行
B. 如果将蜡烛A向玻璃板靠近,像的大小会变大
C. 移去后面的蜡烛B,并在原位置上放一光屏,发现在光屏上能
成正立的像
D. 保持两支蜡烛的位置不变,多次改变玻璃板的位置,发
图8
现B始终能与A的像重合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8分)
16、声音振动的快慢常用每秒振动的次数——频率表示。
频率的单位为 ________ ,例如:某音叉每分钟振动3000次,其频率为___________ ,它是_________________ 声。
17、图9是某物质熔化的图像,从图中可知,它的熔
点是__________;其中___________ 段是熔化过程,此时
物质处于__________ 状态。
18、如图10所示,甲是某同学自制的一只魔术箱,表
演时他将开口的方形空箱面展示给观众,把纸币从空箱顶端
的投币口投入,结果纸币“不翼而飞”。
原来
魔术箱中有一块平面镜(如图乙),它与箱底的夹角为
____ 度,使箱底的方格纸与它的像夹角为_度,使观众觉
得箱子里没有东西。
而观众不能看见平面镜后面的纸币则是
因为光具有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的性质。
19、有时为了缓解旱情,常常会实施人工降雨,利用
飞机在高空投下干冰(固态二氧化碳),干冰进入云层,就
很快__________ 成气体,并从周围吸收大量的热,使
空气的温度急剧下降,于是,高空中的水蒸气____________ 成小冰粒,这些小冰粒逐渐变
大而下降,遇到暖气流就为雨点降落到地面上(填写物态变化的名称)
a b
图 13
23、科学探究不仅是科学家研究问题所需要的,也是我们学习物理、解决日常生活中 的问题所需要的。
观察能力是最基本的探究技能之一。
那么你在像小明这样透过盛水
20、平面镜的镜面是平的,而有些镜子的表面却是曲面。
如图 11所示,(a )、( b )
分
别是 ________ 和 ________,汽车的后视镜通常用图
_______ 中的面镜,因为它与平面镜相 比,能扩大视野。
21、在如图12所示的探究乐音的特征过程中,小高和小 明两个同学发生了争执。
小高认为改变钢质刻度尺伸出桌 面的长度可以改变声声音的音调,
小明则认为改变弹拔钢
质刻度尺的力度可以改变声音的音调。
根据你探究结果,
你认为 _______ 的说法是正确的; ________ 的方法可以改变 声音的响度。
通常,人们将音调、响度和 ___________ 称为乐 音的三要素。
三、解答题(28题4分,其余每空、每图2分,共52 分) 22、作图题: (1)画出图12a 中人射光线AO 的反射光线 OB 图 \2
(2)如图12b 所示,A/ B ,为物体AB 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利用平面镜成像特点作 出物体AB 的位置。
(3)夏令营活动中,我校小芳同学在森林中迷了路。
但她发现草坪上一根直立的杆子 的影长先慢慢变短,后以慢慢变长。
若图中直杆的影子最短,请你在图 12c 中用箭头
标出正南的方向。
24、在“观察水的沸腾”实验中,
的玻璃杯看书本上的字 “F”时,你能看到的是的 _____ (从图14中a 到f 中选1 个)。
H T F b
C
fl
f
图14
=
三
书本上的字
(1) ABCD 四位同学分别按下列方法观察温度计的示数,其中正确的 ______________ 同学;
(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中小文观察到水沸腾时的温度计示数如图所示,则水的沸点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 她实际测得小明实际测得水的沸点不是 100 C,可能的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
如果小华从水温升高到 90C 时开始记录数据,以后每隔
1min 记录一次水的温
度,直到水沸腾为止。
实现结束后,她发现从开始给水加热到水开始沸腾所用的时间 过长,请你帮助她他找出可能存在的原因。
(写出两种即可)
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5、三个实验小组同时分别探究“蜡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 、“海波熔化时温度的变
化规律”与“水的沸腾”,记录数据如下表:
时间/min 0 1 2 -
亠
5
6
7
甲的温厦/弋 97.0 97,5 98.0 98.0 98.0 98,0 98.0
98.0
乙的温度/弋 35.0 40.0 45.0 49.5 54.0 58.3 6N5 66.6
丙的温度/兀
46.0
47.0
48.0
48.0
48,0
48.0
48. 8 49.8
(1) 在三个探究实验中,除秒表、温度计和铁架台外,都用到了的实验器材还有 ____________ (2) 根据记录表,请你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__ 。
A •甲是蜡,乙是海波,丙是水
B •甲是海波,乙是蜡,丙是水
C .甲是水,乙是蜡,丙是海波
D •甲是水,乙是海波,丙是蜡
(3)
在探究
结束后,四位同学分别交流展示了自己所绘制的水的温度和时间关系的曲线, 如下图所示。
其中能
正确反映研究水沸腾过程中温度随时间变化关系的( )
26、、小伟同学用右图甲所示器材“探究平面镜 成像特点”,他在竖立的玻璃板前 5cm 处放一支 点燃的蜡烛
1QQ _____
A
B
(I
时问/min
/ C f) 时ihl / min
A,烛焰高8cm,他再取一段未点燃的同样的蜡烛B放在像处,发现该蜡烛与蜡烛A 的像完全重合。
请你帮他完成下列问题:
(1)实验中选取两个完全相同的蜡烛是为了比较像与物的____________ 关系;
(i )当她在地面上铺上一张白纸,把带孔卡纸置于白纸上方约
透过卡片上不同形状的小孔后,在白纸上形成了光斑。
请你帮冰冰同学把
ABCD 四个 孔对应的光班大致地画在图 b 中。
(2) 小伟在B 蜡烛的烛焰上放一根火柴, 火柴 _ (填“可能”或“不可能”)被点燃; (3) 小伟以5cm/s 的速度匀速将 A 蜡烛远离玻璃板 2s 时,B 蜡烛应与
A 相距__cm 才可能与A 的像完全重合;
(4) 经过三次实验后,在白纸上记录
何处理白纸上的信息,才能得出实验结论: 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⑸ 实验一段时间后,小伟发现由于 A 蜡烛的燃烧,它的像不再与蜡烛 则蜡烛A 与它的像A'大小 ______________ (填“仍相等”或“不相
等” B 完全重合了。
)。
27、如图甲所示,是小雨同学探究光的反射规
律的实验装置,其中0为入射点,ON 为法线, M
为一小块平面镜, A0为入射光线、0B 为 反射光
线。
EF 是一块可绕ON 折转的纸板。
(1)下表是她改变入射光线 A0射入的角度,
记录的数据,请
你帮她把遗漏的
数据补充完整; 实验序号 入射角/ AON 反射角/ NOB 1 0 ° 2 45 ° 3 60 °
(2) 分析上述数据,我们可以得出初步结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 当把F 面向后折转后,反射光线 0B __________ (选填“能”或“不能”)呈现在 F 面上,这说明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在同一平面上;
(4) 在该实验中,当光逆着原来的反射光线 0B 射入时,反射光线也逆着原来的入射 光线反射出去,这说明光在反射现象具有 _______________ 性;
(5) 我们能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到纸板上光的传播路径,是因为光在纸板表面上发生 了 __________________ 现象。
(选填“镜面反射”或“漫反射”)
28、冰冰同学在学习完光的直线传播知识后,对树荫下的光斑产生了兴趣。
于是她在
一张卡纸上,用小刀刻出如图
b
c 1m 的位置时,太阳光
(2)接下来,冰冰用图c所示的方法改变孔的大小。
请你猜猜看,她是为了探究光斑的_________ 和__________ 是否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