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二册精品课件 第二章 乡村和城镇 第二节 地域文化与城乡景观 (2)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D.形态美观
解析 第3题,八卦村有八条小巷直通村外八座土岗,村内地形起伏较小,A项 错误;有八条小巷直通村外八座土岗,小巷又派生出许多纵横相连的小巷, 主要呈放射状,说明道路并不是沿河分布,B项错误;诸葛八卦村属于亚热带 季风气候,气候温暖,降水多,植被丰富,旅游季长,C项正确;该村青壮年常年 在外,以经营药材为生,说明该村产业较少,对环境破坏较少,D项错误。 第4题,为防火、防水、防盗,该村在房屋等建筑上设置了许多附属设施,村 中墙大部分为高出正常墙体1米左右的马头墙,比普通的墙高,如果起火,马 头墙可以有效地防止火势蔓延。A项正确。
厦门主岛以外的集美学村分布着大量别具一格的“嘉庚建筑”,这些建筑景 观被形象地描述为“穿西装,戴斗笠”。下图为当地“嘉庚建筑”景观照片。 据此完成3~4题。
3.影响该建筑屋顶形态的自然环境要素是( A )
A.气候
B.地形
C.水文
D.植被
4.“嘉庚建筑”体现的地域文化特点是( C )
A.御外凝内 B.顺应自然
探究三 地域文化在城市景观中的体现
情境探究
材料一 方圆的人文观,是中国古典哲学思想在传统人文思想领域的真实 写照,深刻地影响着中国传统文化的审美价值取向。在建筑领域,这一思想 也有深刻的体现:具有代表性的是北京的天坛公园,在古代它是“天子”与 “天”对话的地方。方形围墙设东、西、南、北四门,象征地方;园内主体建 筑祈年殿,设计成圆形,象征天圆。天坛公园是天圆地方思想的匠心设计。
式建筑。通常由正 的后墙,适应北方 次,力求均衡对称, 房、东西厢房和倒 冬寒夏热、春季多 强调环境与人的和
座房组成
风的气候条件 谐关系
传统房屋景观
特点
自然环境
文化特色
皖南徽 派民居
白色山墙宽厚高大, 灰色马头墙造型别
房屋顶坡度大、墙
徽州古民居建筑中,
致。民居坐北朝南, 注重内部采光;以堂
体高,利于排水、 防潮。依山傍水, 既可以方便饮用、
C.中西合璧 D.长幼有序
解析 第3题,图中建筑物屋顶形态特点是屋脊较高,具有较大角度的房檐,说 明当地降水较多,故主要影响因素是气候,A项正确。 第4题,该建筑被描述为“穿西装,戴斗笠”,说明该地的地域文化特点受传统 中华文化和西方文化的双重影响,具有中西合璧的特点,C项正确。
探究二 地域文化在乡村景观中的体现
生活习惯
东部
多从事种植业,畜牧业以圈 以粮食为主食,房
农耕区 人口众多,密度较大 养为主,现在出现了大量企 屋建筑多就地取
业化养殖
材,现在楼房增多
以牧业为主,现在不少牧区 以奶制品、牛羊
西部 牧区
在水源较好的地方发展了 人口分散,密度很小 人工草场,有些定居点新建
肉为主食,喝奶茶, 住蒙古包,现在定
情境探究
红河哈尼梯田(如下图)位于云南南部,遍布于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的元
阳、红河、金平、绿春四县,元阳梯田是红河哈尼梯田的核心区,是哈尼族
人1 300多年来生生不息“雕刻”出的山水田园风光画。
结合材料探究:
(1)哈尼梯田景观属于
(填“自然”或“人文”)
景观。
(2)分析哈尼族“山顶森林、山腰村寨、山坡梯田”
三、地域文化在城市景观中的体现
1.地域文化与城市空间布局
(1)欧洲:城市多建于中世纪,往往以 教堂 、城堡等为中心,城墙包围
着街市。为了保护这些文化遗产,近代产业革命后建起的高层建筑大多位
于城市中心区外围。
(2)美国:移民国家具有多元的地域文化,城市布局和建筑融合了自由、活
泼、创新等人文元素。美国大城市中心多是 摩天大楼
吊脚楼
两层,上层通风、干燥、度较大或临水、 体现了人与建筑、
防潮,下层主要用来关 临沟处
建筑与自然和谐统
牲口或堆放杂物
一
(3)村民不同的生产活动往往形成不同的土地利用景观,主要有耕地作物、 草原牲畜、水面渔船等。
应用体验 民居建筑的材料、样式和风格等都深受当地地理环境的影响。下图为某 地传统民居图。读图,完成1~2题。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1.屯堡建筑材料以石材为主,主要是因为( D ) ①坚固防火 ②冬暖夏凉 ③美观大方
④原料丰富
A.①②
B.②④
C.③④
D.①④
2.贵州安顺的屯堡文化能保存至今,关键在于( B ) A.国家政策的支持
B.当地屯堡规模庞大
C.屯堡人思想保守
D.地形封闭、交通不便
解析 第1题,屯堡作为军事据点,防御功能是必不可少的,石头坚固防火,可 以抵御敌人的撞击、火烧,①正确;石头建筑比热容小,夏季容易升温,冬季 容易降温,并不能起到冬暖夏凉的作用,并且门窗开口较小,夏季不易通风, 反而会更热,②错误;美观大方并非屯堡建筑材料以石材为主的主要原因, ③错误;屯堡建筑位于云贵高原,石灰岩广布,所以建筑原料丰富,④正确。 故选D项。 第2题,安顺屯堡村落较为密集,文化独具特色,屯堡建立之初分布广,数量多, 安顺的屯堡文化能保存至今,主要在于其规模较大,生命力顽强,B项正确。
传统房屋景观
特点
自然环境
文化特色
蒙古包
呈圆形尖顶,顶上和四 气候干旱,降水 体现出游牧民族对
周以一至两层厚毡覆 盖。主要由架木、苫
少,便于拆迁,适 合放牧。圆形尖
圆形的热爱,蒙古族
毡、绳带三大部分组 顶不易积雨雪,
崇尚白色,认为白色 是圣洁的颜色
成
寒气不易侵入
依山的吊脚楼,在平地
既保持了原生态的
上用木柱撑起,分上下 一般建在地形坡 地貌和植被环境,又
方法突破
地域文化在乡村景观中的体现
(1)依据当地条件的不同,村民从事不同的生产活动。在自然环境、经济特
征和民族文化等因素的作用下,不同村落类型的景观也不同。
(2)我国不同地区的传统房屋景观,造型独特,各具风格。
传统房屋景观
特点
自然环境
文化特色
一种中国传统合院 严密的构筑,厚实 封闭式的住宅,多层
四合院
探究一 地域文化与地域文化景观
情境探究 传统的中国民居一般都是“人”字形结构,陕西关中地区把这种房子叫安间 房,又叫上房。里面住着主人和老人,中间是厅房,两边是卧室。一个院落 除了上房还有偏房,在关中叫厦子房,房子的结构是“人”字的一半,就是半 边盖的“怪”房子。歌谣为证:乡间房子半边盖,省工省料省木材。遮风挡雨 又耐寒,冬暖夏凉时运来。 结合材料探究: (1)分析当地形成“房子半边盖”现象的自然原因。 (2)中国封建社会的“长幼有序、尊卑有别”的道德 规范在材料中是怎样体现的?
了畜产品加工厂
居点逐渐增多
3.我国南、北方的地域文化差异
项目
北方
南方
耕地
旱地为主
水田为主
农作物
小麦、玉米、棉花、甜菜等 水稻、油菜、甘蔗等
传统民居
以土坯为原料,注重防寒,民居多 以砖瓦、木材为原料,注重
平顶房
通风散热,民居多尖顶房
主食
面食
米饭
运动项目
冬季溜冰
游泳
传统交通工具 马车
船
应用体验 明初,驻军在贵州、云南一带建设了大大小小的屯军据点——屯堡村落,建 筑材料以石材为主,其中贵州安顺一带较为密集,现已成为安顺独具特色的 屯堡文化。下图示意安顺屯堡村落景观。据此完成1~2题。
1.传统民居中的正房一般供长辈居住。受当地地理环境的影响,图示传统 民居中的正房多位于其庭院式建筑的( A ) A.北面 B.南面 C.东面 D.西面 2.下列不属于图示传统民居所在地区特征的是( B ) A.天然植被为温带落叶阔叶林 B.盛产春小麦、棉花,属于旱作农业 C.属于汉族聚居区,饮食多面食 D.是儒家文化的发源地
3.下列关于诸葛八卦村的叙述,正确的是( C ) A.地形崎岖,起伏较大
B.依山傍水,道路沿河而建,呈条带状分布
C.气候温暖,植被丰富,旅游季长
D.环境破坏严重,生态环境恶化
4.村中的墙大部分为高出正常墙体1米左右的马头墙,这样设计主要是为了
A.防火、阻隔火势蔓延
(A )
B.减少洪涝对建筑的破坏
C.抵御土匪、防盗
,从中心区
向外,建筑物高度大幅下降,郊区建筑物高度很低。
(3)中国:受传统文化影响,中国古代的城市讲究 左右 对称、规矩和
等级。尤其是都城,一般都有二重或三重城墙,宫城居城市中心位置;城市
布局讲究 中轴 对称,道路多规划为棋盘格式;民居建筑多面南背北,正
门多为南门。
2.地域文化与建筑风格 (1)中国:传统建筑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强调建筑物的对称布局和自然的 协调,建筑结构多以 木 结构为主。 (2)西方:建筑强调本身的雕塑美,使用较多的几何形体,建筑结构多以
提示 (1)陕西地处内陆,大部分地区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因此关中一带气 候干旱、风沙大,加之当地木材稀少,人们根据当地的自然条件,发明了半 边盖的房子。 (2)院落中上房与偏房的布置,上房里面住着主人和老人。
方法突破 1.地域文化的地域性
2.我国东部农耕区与西部牧区的地域文化差异
地区
人口分布
生产活动
景观,是人类历史的记录和 文化传承 的载体,具有重要的历史
和 文化价值 。
二、地域文化在乡村景观中的体现 1.乡村景观:主要体现在村落景观、 房屋建筑 景观和土地利用景观 三大方面。 2.地域文化与乡村景观 (1)村落景观:乡村可分别形成农村、牧村、渔村等村落类型。 (2)房屋建筑景观:例如四合院、皖南徽派民居、客家 土楼 、窑洞、蒙 古包和吊脚楼等。 (3)土地利用景观:主要有耕地作物、草原牲畜、水面渔船等。
材料二 图1为法国巴黎街景,图2为美国芝加哥街景。
结合材料探究: (1)材料一反映了地域文化对城市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什么方面? (2)材料二中法国巴黎街景与美国芝加哥街景不同,其原因是什么? 提示 (1)城市建筑景观和格局。 (2)欧洲发展历史悠久,巴黎的城市布局与主体建筑风貌已经形成,在市中 心很少建造现代化高楼大厦;美国发展历史短,是个移民国家,具有多元的 地域文化,芝加哥市中心区摩天大楼高耸入云。
解析 第1题,图示传统民居是我国北方典型的传统民居——四合院,主要分 布在华北平原地区。由于正午太阳在南面,为了获得充足的光照,正房多位 于庭院式建筑的北面。 第2题,我国华北地区盛产冬小麦,春小麦生产地区纬度较高,多位于我国东 北地区。
(2023·江西宜春检测)浙江省兰溪市诸葛八卦村,是诸葛亮后裔的聚居地。 该村中间的钟池半边有水,半边为陆地,形如九宫八卦图中的“太极”;有八 条小巷直通村外八座土岗,小巷又派生出许多纵横相连的小巷,似通非通, 犹如迷宫。该村青壮年常年在外,以经营药材为生。为防火、防水、防盗, 该村在房屋等建筑上设置了许多附属设施。下图为诸葛八卦村平面图及 实景图。据此完成3~4题。
隔热等功能,并且与
化的特征,其建造 特色与客家人的历
当地地理环境有着
目。土楼还具备完
史密切相关
密切的关系
善的防御功能
窑洞
依山势开凿出来,简 单易修、省材省料, 坚固耐用,冬暖夏凉
黄土高原土层深厚, 黄土直立性强,窑洞 中冬暖夏凉,居住十 分舒适
体现出人与自然和 睦相处、共生,渗 透着对黄土地的热 爱和眷恋之情
儒家严格的等级制 度,以及上下尊卑、 男女有别、长幼有
屋为中心,以雕梁画 栋和装饰屋顶、檐
洗涤,又可以灌溉
序的封建道德观表
农田、美化环境 现得十分明显
口见长
传统房屋景观
特点
自然环境
文化特色
客家 土楼
以土作墙而建造起
客家土楼具有通风、
来的集体建筑,形状
土楼体现了迁徙文 采光、防水、抗震、
各异,各具特色,其中 以圆形的最引人注
目录索引
基础落实·必备知识全过关 重难探究·能力素养全提升 学以致用·随堂检测全达标
课标导引
课程 标准 结合实例,说明地域文化在城乡景观上的体现
1.结合资料,说明地域文化与城乡景观之间的关系(综合思维) 目标 2.运用资料,分析地域文化对乡村景观和城市景观的影响(综合思维) 导引 3.结合区域地理资料,对区域特色文化传承和保护提出合理措施(地
布局的优点。
提示 (1)人文 (2)该地位于高山区,降水丰富,“山顶森林”可以涵养水源(或保持水土);村寨 位于山腰,水资源充足(或冬暖夏凉,适宜居住),靠近梯田上方,便于管理梯 田;山坡梯田海拔较低,热量充足,水、肥可顺地势自流至农田,利于水稻种 植;山坡梯田可以保水保土(或净化地表径流、防止滑坡)。
石 结构为主。
自主检测
判断正误 (1)不同区域往往具有不同的地域文化。( √ ) (2)北京传统民居——四合院,体现了文化意识,即遵循礼制。( √ ) (3)受自然地理环境的影响,我国古代城市讲究左右对称、规矩和等级。
(× ) 解析 受传统文化影响,我国古代城市讲究左右对称、规矩和等级。
重难探究·能力素养全提升
理实践力)
基础落实·必备知识全过关
必备知识
一、地域文化与地域文化景观
1.地域文化:人类在特定的地域范围内,在不同的地理环境下,经过长期
生产生活
实践创造的,具有 显著特色
的文化。
自然要素以及文化现象组成的地域综合体,是特定地
区所能看到的全部地表景象 2.地域文化景观:在特定的地域范围和文化背景下,形成并留存至今的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