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职业倦怠成因分析及自我调适
教师专业倦怠与自我调节方案

教师专业倦怠与自我调节方案引言:教师是社会的栋梁之才,承担着培养未来的责任。
然而,长期以来教师群体普遍存在着专业倦怠现象,这对教育事业的发展产生了不利影响。
本文旨在探讨教师专业倦怠的原因及自我调节方案。
一、教师专业倦怠的原因1.1 工作压力过大现代社会对教师的要求越来越高,不仅要教好课,还要承担辅导、评价等多项工作。
这种压力无形中使得教师感到疲惫和倦怠。
1.2 教育环境的改变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教育环境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学生从以往的乖巧听话变得不愿意学习,家庭教育对学生的影响也越来越大。
这些变化使得教师的教学任务更加繁重,容易导致专业倦怠。
1.3 不合理的工作安排教师的工作时间长、任务多。
尤其是一些基层教师,常常需要承担多种工作,有些工作与教学关系不大。
这使得教师感到自己的专业价值得不到充分发挥,进而产生倦怠情绪。
二、教师专业倦怠的影响2.1 教学质量下降教师是教育质量的决定因素之一,专业倦怠往往使教师失去了对教学的激情和热情,进而导致教学质量的下降。
2.2 教师流失加剧专业倦怠对教师工作满意度产生了消极影响,导致更多的教师选择离开教育行业,从而加剧了教师流失现象。
2.3 教育均衡性下降教师的专业倦怠也会影响到教育的公平性和均衡性。
因为倦怠的教师往往无法积极地关注弱势群体的教育需求,导致教育的资源分配不均。
三、自我调节方案-激发教师工作热情3.1 继续专业学习教师要不断更新知识、增加知识面,通过参加培训班、研究会等活动,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这不仅可以帮助教师保持专业兴趣,还可以增加工作的满足感。
3.2 增加教师的话语权教师是教育工作的主体,应该给予教师更多的自主权和话语权。
教师应该能够参与决策和管理工作,从而提高他们的工作积极性和满意度。
3.3 加强团队合作教师应该积极与同事合作,共同解决教学中遇到的问题。
通过互相学习和交流经验,教师能够得到支持和鼓励,减轻倦怠情绪。
四、自我调节方案-保持身心健康4.1 运动锻炼适当的运动可以帮助教师释放压力、放松身心。
中小学教师职业倦怠成因及对策

中小学教师职业倦怠成因及对策一、中小学教师职业倦怠成因1.工作压力过大:中小学教师需要面对复杂的教学任务和繁重的学生管理工作,加之教育不断推进,教师工作任务日益增加,导致工作压力过大,长期紧张的工作状态容易导致职业倦怠。
2.教学资源不足:由于各地经济发展不平衡,教育资源分配不均,很多中小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常常面临教材、教具、实验设备等资源不足的问题,无法满足教学需求,进一步增加了教师的工作负担。
3.学生问题行为频繁:在学生追求个性、自由的当代社会中,中小学生问题行为频繁,包括旷课、逃学、违规、欺凌等,教师对学生问题行为的管理需要耗费大量精力,容易导致教师疲惫和倦怠。
4.待遇低下:相对于其他职业,中小学教师的待遇相对较低,收入不高,福利待遇不完善,这种不公平的待遇会影响教师的工作积极性,从而引发职业倦怠。
5.与家长冲突:中小学教师与学生家长的交流是教育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环,但由于家长的教育观念、期望值等方面的差异,常常引发与家长的冲突,这种冲突会使教师情绪受到影响,进而导致职业倦怠。
二、中小学教师职业倦怠对策1.加强工作支持机制:学校应加强对教师的工作支持力度,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培训,提供合理的工作支持和帮助,让教师感受到学校的关怀和支持。
2.提供良好的教育资源:学校和教育部门应加大教育资源的投入,提供充足的教材、教具、实验设备等教育资源,为教师创造良好的教学环境。
3.建立学生行为规范:学校和教师应共同制定学生行为规范,明确学生的行为底线和纪律要求,加强学生的品行教育,减少学生问题行为的发生。
4.提升教师待遇和福利:政府和学校应加大对中小学教师的待遇和福利改善力度,提高教师的收入水平,优化福利待遇,提高教师的职业满意度。
5.加强家校合作:学校应积极与家长进行沟通,加强家校合作,明确双方的角色和责任,共同制定教育目标和教育方式,避免因家长意见不合而引发冲突。
6.培养教师专业素养:学校应加强对教师的专业培训和养成教师自我学习的习惯,提升教师的专业知识水平和教育教学能力,培养教师的专业素养。
教师职业倦怠的现状及原因分析(5篇)

教师职业倦怠的现状及原因分析(5篇)第一篇:教师职业倦怠的现状及原因分析教师职业倦怠的现状及原因分析近年来,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不断增强,国家逐渐加大了对教育的投入,努力改善办学条件,提高教师收入水平,教师社会地位有所提高,调动了教师工作的积极性.但由于教师工作的特殊性,受学校社会家长和学生等多方面的影响,仍然有相当数量的教师存在着职业倦怠心理,具体表现为:焦虑缺乏精力自我评价降低失败感厌倦目前工作等.职业倦怠不仅严重影响着教师的工作积极性,而且对他们的身心发展亦会造成很大危害.尤其是我们农村教师,由于我们的工作条件差,这一现象表现得更为明显.那么,职业倦怠到底是如何产生的?我想从我的经历和从在的问题应如何克服职业怠倦两个方面加以阐释:一.客观原因(一).来自社会的压力.如今,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教育重视的程度越来越高,望子成龙望女成凰更是每一个家长的迫切希望,因此高水平高质量的教育成为家长们追求的目标.这一想法表现在行动上,无形中提高了对教师的要求.面对这一形势,有的教师由于适应得比较慢,加上自身知识更新的速度较慢,就形成了一种压力.如果对这种压力调整不好,时间一长,压力加大,就会达到压力的最高阶段----倦怠,从而对我个体产生负面影响.(二).学生学情的复杂化.我认为学生纪律问题对我实施教学产生很大影响,管教学生困难已成为我职业倦怠的一个重要因素.在我国,这样的情形同样存在.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都在发生着变化,不少传统美德正在经受着考验和冲击,加上影视网络书刊中不良信息的影响,使学生的思想认识道德水准常常发生偏差,这给我的管理带来一定的难度.同时,我尽管花费大量精力用在教学管理上,但有时收效甚微.我自然会感到心力交瘁,难以适应,职业倦怠也就随之而生.(三).工作环境的不适,加剧了职业倦怠.首先,相对于城市学校而言,恶魔农村学校教学设施还很落后,多数学校还维持着一本教材一块黑板一支粉笔上课的现状,这在专业角度上,给我工作带来一定的难度,不利于我创造性的发挥.在生活上,由于学校办公经费投入不到位,们生活条件异常艰苦,有的学校教师办公室连开水风扇煤炉等最基本的必须品都没有,这必然会影响到教师的工作情绪.其次,由于人际关系复杂,学校用人机制不健全,导致我们学校管理水平低下.二.主观原因(一).缺乏成就感,滋生职业迷茫.作为历史悠久的职业,我们职业既是神圣的,又是普通的.而我们把自己定位为”神圣”的工作,忽视了其普通性,在工作中渴望成功,渴望成就感.然而,对于我们农村教师来说,由于环境条件所限,要想取得突出的成绩,是一件十分困难的事情,因为它需要付出艰苦卓绝的努力.加上社会上其它行业的收入逐渐增加,而我们收入相对而言还不是太高,同付出的劳动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如果我们不能及时调整自我,必然会产生内心的迷茫,进而出现职业倦怠的现象.(二).缺乏进取意识,工作得过且过.拿破仑说过: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由于种种原因,实际工作中,有不少教师在工作中却不愿当一个”好士兵”,有”抱残守旧”的思想,认为教师职业很难有大的作为,干好干坏一个样,干多干少工资一样多,这样势必会影响工作积极性的发挥,时间一长,必将产生职业倦怠.(三).我自身人格因素.做为一个社会人来访问演出,首先要有健全的人格.但是就像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树叶一样,世界上没有完全一样的人.对于我职业而言,既有共性原因,也有个性差异.有时我性格内向不善于表达和交流,有时存在着怯懦胆小狭隘等问题,遇到困难不善于排解和沟通,久而久之,职业倦怠也就随之而生了.面对我职业倦怠,需要采取哪些措施进行预防甚至解除它呢?我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一.正视问题,摆正自己的职业位置.在应对职业倦怠之前,每一个教师都应有明确的态度,认识到所有的职业都会有一定的职业压力,只不过教师职业较为突出贡献罢了.认识到压力及其反应并不是能力差的表现,而是一种客观规律.二.运用多种方式,适时调整自己.压力就像一股水一样,如果长久地积在那里,一定会出问题,我们要学会运用多种方法进行排解.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者,选择适合自己的方法.比如说看书上网散步聊天等,也可以适当地做一些放松练习.通过这些练习,一方面可以充实自己的生活,另一方面,又可以调整自己的生理心理活动,降低机体的唤醒水平,调节因紧张而紊乱的心理功能.三.学会与他人和社会沟通,使自己融入整个社会.作为社会的一个分子,每个人都有和他人沟通的需要,不妨与家人朋友进行讨论面临的压力和问题,寻找解决的办法,在他们的帮助下确立更现实的目标,对压力环境进行重新审视,从而增强乐观因素,减少无助感,这对舒缓个人压力和紧张情绪会很有帮助.四.提高业务水平,增强使命感和责任心.面对当前喧嚣与浮躁的社会,作为教师,要保持一颗平常心,不争名利,并且努力提高自己的工作水平.在业务上,要善于专研,吃透教材,精益求精,用精湛的教学水平让学生折服,培养自己的成就感.在学生管理上,多学习研究教育理论,结合自己的工作实践,努力总结经验,汲取教训,不断增强处理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升教学工作的正向激励和反馈.五.加强体育锻炼,增强对挫折的抵抗力.因为体育锻炼不仅可以使身体强壮,精力充沛,应付挫折的能力增强,另一方面相对而言减少了暴露于压力情景的时间,使我有更多的空闲时间来审视自己存在的问题,寻找解决问题的对策.同时,体育锻炼也有助于克服自己的无能感,可谓”一石数鸟”.第二篇:教师职业倦怠产生的原因及对策分析教师职业倦怠产生的原因及对策分析作为一名刚工作满一年的年轻教师,我在这一年中我发现许多教师存在职业倦怠的现象。
教师职业倦怠现状原因及对策

教师职业倦怠现状原因及对策一、现状原因:1.工作压力过大:教师工作面临着严峻的压力,包括教学任务繁重、学生学习压力大、学校评估考核等。
这些压力带来了心理和身体的负担,容易导致教师职业倦怠。
2.社会尊重不足:教师职业在社会上并没有得到足够的尊重和认可,教师的地位和待遇相对较低,这使得很多教师对自己的工作感到失望和失落。
3.缺乏职业发展机会:一些教师在职业中很难获得提升和发展的机会,导致他们对工作失去激情和动力。
二、对策:1.提高教师待遇:提高教师的工资待遇,增加教师的社会地位和权益,让教师更有尊严和价值感。
2.减轻教师工作压力:学校应减少教师的工作负担,合理安排教学任务和学生评价,给予教师更多的时间和空间来提升教学质量。
3.提供职业发展机会:学校应提供更多的职业发展机会,包括培训、进修、学术交流等,让教师获得更多的能力和机会提升自己的职业发展。
5.提升教师自我认同感:学校应鼓励教师参与学校的决策和管理,增强教师对学校的归属感和认同感,提升其工作积极性和满意度。
6.加强教师团队合作:学校应加强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鼓励教师相互学习、借鉴经验,共同面对工作中的困难和挑战。
7.培养教师情绪管理能力:学校应开展情绪管理培训,帮助教师学会管理自己的情绪,避免情绪对工作产生负面影响。
8.关注教师个体需求:学校应根据教师的个体需求,灵活安排工作和时间,提供更多的支持和帮助。
总之,解决教师职业倦怠问题需要学校、政府和社会各方的共同努力。
学校应加强对教师的关怀和支持,提供更好的发展机会和工作环境;政府应加大对教育事业的投入,提高教师待遇和社会地位;社会应加强对教师的尊重和认可,营造良好的教育环境和舆论氛围。
只有这样,才能让教师职业更具吸引力,激发教师的工作热情和积极性,提升教育质量和水平。
教师职业倦怠成因及消除

教师职业倦怠成因及消除教师职业倦怠是指教师在工作中出现心理疲劳、工作压力大等现象,表现为对教育工作失去兴趣、情绪低落、厌倦工作等。
教师职业倦怠对教育教学工作的开展和学生的健康成长都会产生不利的影响。
教师职业倦怠的成因很多,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工作压力过大教师工作压力大是导致职业倦怠的主要原因之一。
教师的工作任务繁重,需要承担教学、学生管理、教研等多项工作,而且教师还要面临学生的各种需求和家长的期望,工作压力大是很常见的情况。
二、工作环境不佳教师的工作环境直接影响着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和情绪状态。
如果教师的工作环境脏乱差,教学设施设备不完善,工作空间狭小,会给教师的工作带来诸多不便,导致教师产生厌倦情绪。
三、人际关系问题教师需要与学生、家长、同事等多方面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但是在实际工作中,有时候会遇到学生问题学生家长的冲突,与同事之间存在矛盾等情况,这些问题会给教师的工作和心态带来负面影响。
四、缺乏职业发展机会教师在职业生涯中希望有更好的发展机会,如果长期没有得到职业上的提升、晋升机会,会感到自己付出得不到相应的认可和回报,从而产生职业倦怠。
在面对教师职业倦怠的情况时,采取以下措施可以帮助教师消除倦怠。
一、学会合理分配工作教师可以学会合理安排时间,把工作任务合理分配到每一天,每一周,避免临时性的任务堆积,合理规划教学进度,减轻自己的工作压力。
二、与同事进行交流教师可以与同事进行交流,分享彼此的工作经验和感受。
通过与同事的交流,可以减轻压力,获得支持和帮助。
三、改善工作环境教师可以提出自己的需求,与学校协商改善工作环境,如提供良好的教学设施设备,创造宽敞明亮的工作空间等。
四、与家长建立良好的沟通关系教师可以与家长建立良好的沟通关系,及时了解家长对孩子教育的期望和要求,与家长共同关注学生的成长和发展。
五、寻求职业发展机会教师可以主动寻求自己职业发展的机会,参加各种学习培训,提升自己的教育教学能力和教育管理能力,为自己的职业发展铺就更宽广的道路。
教师职业倦怠成因分析及自我调适

教师职业倦怠成因分析及自我调适1.教师职业倦怠职业倦怠是20世纪70年代美国临床心理学家弗鲁顿伯格研究职业压力时提出的一个概念,主要用来描述个体在长期的工作压力下,由于得不到有效缓解而产生的心理、生理上的疲惫。
具体表现为:工作能力下降,工作热情衰退,对他人逐渐冷漠,自我成就感降低等等。
教师职业倦怠的危害是明显的。
它不仅会影响教师工作状况和学生的发展,还会影响教师本人的身心健康、生活质量,正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
职业倦怠已经成为困惑教育界的一个社会热点问题。
2.教师职业倦怠成因分析2.1教师特定的职业特点圣人标准与常人心态的矛盾。
也许在选择做教师的时候,不知道其中的艰辛,神圣占了很大的比例。
但是在知识文明的巨大背景下,教师同样是一个渺小者,难以担当无所不知的智者角色。
“诲人不倦”只有简单的四个字,却是为人师表者最高的境界,一代先师孔子提出的这个为人师表的标准,数千年来自认为达到这个境界的人却是寥寥无几。
赞誉与现实的背离。
“教师,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太阳底下最光辉的事业”,彰显教师职业的神圣与人们对教师工作的高期望。
但现实生活中,教师首先是一个有七情六欲的平凡的从业者,他们一样面临生存状况等现实问题;其次,教育工作的周期长,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常面临教师高精力投入与低成就感的矛盾;再者,现实中的一些不公平与非公正,造成个人对工作的灰心和不满。
如果一个人选择当教师是为了能够教书并提供优质服务,但是工作中却因不能实现这一理想而沮丧和不满,那么离职或倦怠就是难以避免的后果。
工作负担过重与教师承受能力有限的矛盾。
作为一线教师,除完成每天的教学、教研任务,不少人还有许多兼职,还有许多大大小小的会议。
作为班主任,更是苦不堪言,从学生的学习到生活,从思想塑造到安全问题,无所不包。
作为专任教师,为了追求升学率,学校组织的大考、小考不断,不少学校对各项考试指标进行排队公布,教师提心吊胆,生怕在众人面前丢脸,作为毕业班老师,还面临沉重的升学压力等。
教师职业倦怠的原因及应对措施

教师职业倦怠的原因及应对措施教师职业是一项充满挑战的职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面临着各种各样的压力和挑战,这些因素往往会导致教师产生职业倦怠。
职业倦怠是指由于长期的工作负担和压力导致教师对工作失去兴趣和热情,感到疲惫、无助和缺乏成就感。
下面我们将详细探讨教师职业倦怠的原因及应对措施。
首先,教师职业倦怠的原因之一是工作压力过大。
教师需要应对来自学生、家长和学校管理层的各种期望和要求,工作任务繁重,工作量大,压力巨大。
另外,教育环境的不确定性和变化也会增加教师的工作压力。
长时间面对这种高强度的工作压力会导致教师产生疲惫感和倦怠感。
其次,教师职业倦怠的原因还有工作内容的单一和重复。
教师的工作内容主要是教学和备课,长期以来重复的教学和备课任务会让教师感到乏味和厌倦。
特别是在教学过程中遇到学生不合作或者工作成果得不到认可的情况,会加剧教师倦怠感。
另外,教师职业倦怠的原因还包括人际关系问题。
教师需要与学生、家长、同事和领导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但是有时候会发生沟通不畅、冲突和矛盾,这些问题会给教师带来心理压力和情绪困扰,进而导致职业倦怠。
针对教师职业倦怠这一现象,我们可以采取一些应对措施来帮助教师缓解压力,提升工作积极性和工作效能。
首先是建立良好的工作与生活平衡。
教师需要在工作之余关注自己的生活质量,通过参加运动、休闲娱乐和社交活动来放松身心,保持良好的心态和情绪。
其次是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和职业发展。
学习新知识、提高教学技能和不断完善自己的教育理念是教师应对职业倦怠的有效途径。
教师可以参加专业培训、学习教学方法和教学理论,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平和教学能力,让自己在工作中感到自信和满足。
另外是建立良好的支持体系和团队合作。
教师在工作中应该积极与同事合作、分享资源和经验,互相支持和鼓励。
学校可以建立师德师风和教学交流的平台,为教师提供良好的工作氛围和精神支持,让教师感受到团队的温暖和力量。
最后是鼓励教师积极参与学校管理和决策。
教育行业中教师职业倦怠问题的原因及对策

教育行业中教师职业倦怠问题的原因及对策一、教育行业中教师职业倦怠问题的原因在教育行业中,教师职业倦怠是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
教师作为一种高度责任感和情感投入的职业,经常面临工作压力大、时间紧迫等各种挑战。
导致教师职业倦怠的主要原因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1 工作负荷过重教师的工作负荷通常较大,包括备课、上课、批改作业和评价学生等多项任务。
此外,还需要与家长沟通合作以及参加各种会议和培训活动。
这些繁重而琐碎的工作负荷容易使教师感到疲劳和劳累。
1.2 师生关系复杂教师与学生之间是一种相互依存而又相互制约的关系。
有时,学生可能出现不听话或不尊重等问题,这对于老师来说是一种挑战。
同时,与家长沟通也可能存在困难和摩擦,进一步增加了教师的压力和焦虑。
1.3 收入待遇不高教师的薪资水平相对较低,尤其在一些发展中国家和地区。
与教育行业的重要性和责任相比,薪酬待遇并不匹配。
这种经济压力会使教师感到挫败和沮丧,加深职业倦怠感。
1.4 缺乏专业发展机会教师在专业上的发展通常是有限的。
他们需要参加培训和研讨会来提高教学方法和知识,但这种机会并不总是容易得到。
缺乏专业发展机会可能导致教师觉得自己处于一个职业停滞的状态,进而引发职业倦怠。
二、应对教师职业倦怠问题的对策针对教师职业倦怠问题,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措施:2.1 改善工作环境为了减轻教师的压力,学校应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
例如,在安排课程时要合理分配任务量,并确保给予足够的时间进行备课和批改作业。
此外,建立一个积极健康的校园文化可以提供情感支持和解决师生关系问题。
2.2 加强教师培训与发展为了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学校可以提供更多的培训和发展机会。
这包括参加研讨会、专业交流以及提供教育技术支持等。
通过不断学习和成长,教师可以获得更新的知识和方法,增强对教育事业的热情。
2.3 提高薪资待遇教师作为承担重要责任的职业,应该获得合理的薪资待遇。
政府和学校应该重视教育行业,并给予相应的经济支持,提高教师的薪资水平。
教师职业倦怠的原因及对策

教师职业倦怠的原因及对策教师职业倦怠是指教师在工作中感到疲惫、无聊、缺乏动力和兴趣,甚至对自己的职业感到失望。
这种状态可能会影响教师的工作表现,影响教育质量,甚至导致教师离开教育行业。
本文将探讨教师职业倦怠的原因及对策。
一、原因1.过度的压力教师的工作压力不小,包括学生的学业水平、管理任务和与家长的沟通等。
如果教师不能适应这些压力,就会感到疲惫和无聊。
2.缺乏挑战性教师在教育工作中需要持续不断地学习和自我提高,但是许多教师没有得到足够的挑战,感觉自己的工作毫无意义。
3.职业发展的不确定性教师职业一般没有太多的晋升空间和发展机会,如果教师感到自己的职业前景不明朗,就可能失去工作热情。
4.与同事和领导的关系教师的工作需要与同事和领导合作,如果教师与他们的关系不好,就可能感到无助、疲惫和失望。
二、对策1.找到工作的乐趣教师可以通过创造性地教学、与学生保持良好的关系、制定有趣的课程等方式重新发现工作的乐趣。
2.提高自我效能感教师可以通过学习新知识、参加培训、完成任务等方式提高自己的自我效能感,从而增强工作的热情。
3.寻找新的挑战教师可以通过参加课程设计、教育研究等方式寻找新的挑战,从而让自己的工作更加有意义。
4.改善与同事和领导的关系教师可以通过积极沟通、关注他人的需求和利益等方式改善与同事和领导的关系,从而减少工作压力和疲惫感。
5.寻求支持教师可以寻求家人、朋友或同事的支持和帮助,从而减轻工作压力和疲惫感。
教师职业倦怠是一种常见的现象,但是教师可以通过寻找工作乐趣、提高自我效能感、寻找新的挑战、改善与同事和领导的关系和寻求支持等方式来改善自己的状况。
这样既可以提高教师的工作表现,又可以提高教育质量,实现自己的职业发展。
教师职业倦怠问题解决方案

教师职业倦怠问题解决方案引言教师是社会中一项重要而又具有挑战性的职业。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工作的压力,许多教师会面临职业倦怠的问题。
本文旨在探讨教师职业倦怠问题的原因,并提供一些解决方案来帮助教师更好地面对这一挑战。
教师职业倦怠问题的原因1. 工作压力过大:教师需要面对每天繁重的教学任务、学生的期望和家长的压力,这种压力可能会给教师带来情绪疲劳和身体疲惫。
2. 资源不足:教育资源和支持的不足可能会使教师感到无力和沮丧,缺乏动力继续努力工作。
3. 缺乏职业发展机会:如果教师感觉自己的职业生涯没有进步和发展,他们可能会失去对工作的热情,从而产生职业倦怠感。
4. 不良的工作环境:教师需要在艰苦的环境中工作,例如嘈杂的教室、缺乏支持的学校管理和恶劣的工作条件等,这些因素可能导致教师的职业倦怠。
解决方案1. 提供支持和资源:学校和教育机构应该提供足够的支持和资源,包括教育培训、专业发展课程和心理健康支持,以帮助教师应对工作压力和挑战。
2. 建立积极的工作环境:学校管理者应该确保教师拥有良好的工作环境,包括舒适的教室、适当的工作设施和积极的工作氛围,以提高教师的工作满意度。
3. 提供职业发展机会:学校和教育机构应该为教师提供职业发展机会,例如晋升和提供专业发展计划,以激励他们投入到工作中,并实现自己的职业目标。
4. 支持教师的自我管理:教师可以学习有效的时间管理和压力管理技巧,以更好地平衡工作与生活,减轻职业倦怠的压力。
5. 鼓励教师间的合作和互助:学校应该鼓励教师之间的合作和互助,通过分享经验和支持来建立专业社区,以减少孤立感和倦怠感。
6. 培养积极的心态:教师可以通过培养积极的心态和自我肯定感来克服职业倦怠,例如每天思考自己的成就和积极影响学生的经验。
7. 寻求支持和咨询:教师可以寻求专业支持和咨询,例如心理健康机构或教育专业组织,以获得更好的心理和情感支持。
总结教师职业倦怠是一个需要关注和解决的重要问题。
教师职业倦怠的原因及解决办法

教师职业倦怠的原因及解决办法一、教师职业倦怠的概念及其特征倦怠是指个体在长期的工作压力、挫折和失败的背景下,产生的身心耗竭,对工作和任务缺乏兴趣、热情和动力,以及个人成就感降低的一种持续的、负面的心理和情感状态。
职业倦怠通常由以下情况引起:工作负担过重;缺乏支持和帮助;工作不匹配;个人问题等。
教师职业倦怠是一种常见的职业病,它表现为教师对工作感到厌烦、缺乏热情和动力,以及对学生的成长和教育不感兴趣。
二、教师职业倦怠的具体原因1.工作压力过大教师职业的第一个特点是工作压力大。
一方面,教师需要制定教学计划,批改大量的作业和试卷,组织课外活动,监督学生等。
另一方面,社会对教育的期望值很高,家长对教师的期望也很高,这使得教师的工作压力很大。
2.缺乏支持和帮助许多教师工作多年后发现,尽管他们的专业知识渊博,但他们仍然难以应对各种教学挑战。
一些教师因为缺乏经验和技能而感到无助和困惑。
他们常常缺乏指导和帮助,导致他们在教学中面临许多困难和挫折。
3.工作不匹配教师的工作需要不断地适应新的教学要求和教材,但一些教师的工作与他们的兴趣和能力不匹配。
这使得他们感到沮丧和失落,对教学失去热情和动力。
4.个人问题个人问题也是导致教师职业倦怠的原因之一。
例如,教师可能会因为婚姻、家庭、健康等问题而分心;他们也可能会因为自我评价低,对自己缺乏信心而感到沮丧。
三、解决教师职业倦怠的办法1.优化评价标准教育部门和学校应当建立合理的教师评价标准,避免将学生的考试成绩作为唯一的评价标准。
应当把教师的师德、参与课外活动、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等方面也纳入评价标准中,让教师在工作中得到更多的认可和支持。
这样可以减少教师的压力,提高他们的工作积极性。
2.加强培训和学习教育部门和学校应当为教师提供更多的培训和学习机会,帮助他们提高教学水平。
应当针对教师的不同需求和兴趣爱好,提供不同的培训和学习内容。
例如,对于新教师,可以提供教学技巧、课堂管理等方面的培训;对于有经验的教师,可以提供学科前沿、教育理论等方面的培训。
教师职业倦怠成因及消除

教师职业倦怠成因及消除教师职业倦怠是当今社会上普遍存在的一个问题,很多教师都会在工作中感到疲惫和压力,甚至出现身心不适的症状。
那么,教师职业倦怠的成因是什么?又该如何消除这种倦怠呢?本文将结合现实情况,探讨教师职业倦怠的成因及消除方法。
一、成因分析1.1 工作压力大教师作为培养学生的重要角色,常常要承担巨大的工作压力。
他们需要为每个学生制定个性化教学计划,关注学生的学习和生活状况,同时还要面对来自学校、家长和社会的各种责任压力。
长期的工作压力很容易使教师感到疲惫和倦怠。
教师不仅需要备课、授课,还要批改作业、参加会议、处理学生问题等等,工作量非常大。
长时间的工作量过大很容易使教师感到疲惫和无力。
1.3 收入待遇不足与学生和家长互动频繁,但教师的收入却并不高,这也是教师倦怠的一个重要原因。
由于工资水平不高,不能满足教师的物质需求,长期下来也会使他们感到无望和倦怠。
1.4 工作环境恶劣一些学校的工作环境可能比较恶劣,教室设施不完善,学生纪律不好,学校管理混乱等等,都会影响教师的工作状态,使他们感到疲惫和倦怠。
1.5 教育教学体制问题目前的教育教学体制过于功利化,学校和教师很容易陷入繁重的考试和评估工作中。
加之社会上的教育焦虑和功利观念,也对教师的工作带来了很大的压力,使他们感到疲惫和无力。
二、消除方法2.1 提高自我调节能力教师在工作中要学会自我调节,保持良好的心态和情绪。
可以通过日常的休息和放松来缓解工作压力,比如运动、听音乐、阅读等等。
同时也要学会拒绝不必要的工作安排,合理安排自己的工作和生活。
2.2 加强专业培训教师可以通过参加各类培训课程,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和专业能力。
提高教学水平可以减少工作中的不确定性,减轻工作压力,从而缓解倦怠情绪。
2.3 建立良好的学科管理和家校合作机制学科管理和家校合作是教师工作中重要的一环,建立好这两方面的机制,有利于减轻教师的工作压力,使工作更有序、更高效。
也可以帮助教师获得更多的支持和帮助,减轻工作的负担。
教师职业倦怠的原因及对策

教师职业倦怠的原因有很多,比如持续的工作压力、重复的工作内容、与学生家长的沟通问题、管理体系不合理等。
以下是一些可能导致教师职业倦怠的具体原因和对策:
1.工作压力:教师承受着大量的工作压力,比如批改作业、备课、考试、评估等。
这
些工作可能导致教师疲惫不堪,并且不愿意承担更多的任务。
对策是要恰当地安排时间,避免过度劳累,同时采取正确的应对压力的方法。
2.学生问题:学生问题是教师职业倦怠的一个重要原因。
学生的行为问题、学习问题
和家庭问题都可能使教师感到焦虑和困惑。
对策是与学生进行有效的沟通,建立积极的师生关系,采用恰当的方法,解决学生的问题。
3.管理体系不合理:管理体系不合理也可能导致教师职业倦怠。
教育领导者应该优化
管理系统,改善流程,以减少教师的工作负担,提高教师的满意度。
4.缺乏支持:教师需要得到足够的支持和鼓励,以克服职业倦怠。
支持包括同事之间
的合作、管理层和同事之间的沟通和支持,社区的支持等等。
5.个人原因:教师职业倦怠也可能源于个人原因,如缺乏积极性、缺乏工作动力、对
教育工作的热情下降等。
对策是自我调整心态,改变观念,增强工作积极性和职业热情。
总之,教师职业倦怠是一个复杂的问题,需要针对具体原因采取相应的对策。
教师们应该找到有效的途径来管理职业压力并保持工作热情,同时学校、教育部门和社会应该为教师们营造更为宽松、舒适的工作环境。
教师职业倦怠的原因及对策分析

教师职业倦怠的原因及对策分析①教师个人的素质和能力不足。
有些教师在专业知识、教学方法、人际交往等方面存在不足,导致教学效果不佳,难以获得学生和同事的认可和支持,这会使教师产生工作上的挫败感和倦怠感。
②教师对职业的认识和期望不符。
有些教师对教师职业有着不切实际的期望和幻想,认为教师是神圣的职业,可以改变世界,但现实却是残酷的,教师的工作往往是枯燥乏味的,需要付出大量的心血和汗水,这种巨大的落差会使教师心灰意冷,产生职业倦怠。
③教师生活压力大。
教师的工作不仅需要付出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还需要承担家庭和社会的各种压力,例如家庭责任、经济压力、社会关注等,这些压力会使教师感到疲惫不堪,难以集中精力投入到工作中。
针对教师职业倦怠的原因,我们可以采取以下对策:1、加强社会对教师的关注和支持,树立教师的社会地位和形象,减轻教师的心理压力。
2、改革教育评价体系,注重全面发展,重视教师的实际工作和贡献,减轻教师的工作压力。
3、提高教师的待遇和福利,增加教师的职业安全感和归属感。
4、加强教师的职业培训和发展,提高教师的专业素质和能力,增强教师的职业满足感和成就感。
5、加强教师的心理健康教育,帮助教师缓解工作和生活压力,增强心理抗压能力,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
性格差异会影响教师的职业倦怠程度。
内向、缺乏自信、不善于交流、焦虑和孤独的人更容易感到职业倦怠,而开朗、自信的教师很少出现这种情况。
生活态度也会影响职业倦怠的程度。
那些生活颓废、悲观、消极的人比那些生活乐观、积极、活泼的教师更容易感到职业倦怠。
家庭和婚姻状况也会影响职业倦怠。
家庭和睦、婚姻幸福的人往往比家庭不和谐的人更有工作激情。
然而,社会和教师职业本身的因素不是一朝一日能够改变的。
要克服职业倦怠,教师需要主动采取以下几个对策:首先,学会劳逸结合,忙里偷闲,品味生活,放松自己。
打破封闭的工作和研究方式,积极参加有益于身心健康的活动,培养自己的业余爱好,增强生活乐趣。
论教师职业倦怠的成因及对策

论教师职业倦怠的成因及对策教师职业倦怠是指教师在长时间从事教育工作后,由于工作的压力和繁重的工作负荷等原因,产生了厌倦、疲劳的心理状态。
教师职业倦怠对教师个体和教育事业都有着负面影响,需要深入探讨其成因,并提出对策。
1. 工作压力:教师工作压力较大,面临的工作任务繁重,常常需要应对学生的学习问题、家长的期望和校方的要求。
这些压力可能导致教师感到力不从心、无法胜任工作。
2. 教学环境:教学环境的改变也会导致教师产生倦怠感。
学生素质下降、学生数量增加、教学资源不足等问题,都会给教师带来额外的困扰。
3. 社会评价:部分社会对教师的评价并不高,这种社会压力也会对教师的情绪和工作激情产生负面影响。
对于教师职业倦怠问题,我们可以采取以下对策:1. 改善工作环境:学校应该注重提供良好的教学环境,包括提供足够的教学资源、减轻教师的课堂负担等。
只有在良好的工作环境下,教师才能更好地投入到教学工作中。
2. 提供职业发展机会:学校应该为教师提供职业发展的机会,例如组织专业培训、学术交流等,让教师有机会进一步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平,增强信心和工作热情。
3. 加强学校支持:学校应该加强对教师的关心与支持,包括提供工作上的帮助、提供心理支持、关注教师的健康状况等。
这些关怀和支持可以帮助教师调整心态,缓解倦怠情绪。
4. 增加社会认可度:社会应该加大对教育事业和教师的认可度。
通过加强对教育的宣传和推广,提高社会对教育工作的认识和重视程度,给予教师应有的尊重和支持。
5. 培养教师的自我管理能力:教师应该学会合理安排工作和休息时间,保持良好的身心状态。
通过培养兴趣爱好、加强社交活动等,丰富自己的生活,提升工作满足感。
教师职业倦怠是一个复杂的问题,其成因和解决办法也需要多方面的考虑。
学校、社会和教师个体都应该共同努力,为教师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和支持,共同促进教师的发展和教育事业的繁荣。
教师职业倦怠成因分析及自我调适

一位小学老师在工作中感到压力较大,但她选择从工作任务中寻找自我成长的乐 趣。她主动承担更多的教学任务,包括辅导学生课外活动,参与课程设计和评估 等,从而提高了自己的价值感和对职业的兴趣。
案例二
总结词
通过自我规划和进修,提高自身能力和职业竞争力,实现职业价值提升。
详细描述
一位中学老师在工作中感到职业倦怠,他通过自我规划和进修来提高自身能力和职业竞争力。他参加 了教育研讨会,听取专家讲座,观摩优秀教师的教学,从而更新了教学理念和方法,提高了教学质量 和效果。
详细描述
教师的工作压力主要来自于教学任务繁重、学生管理困难、家长沟通不畅等方 面。这些压力使得教师长期处于高度紧张的状态,容易产生职业倦怠。
职业发展停滞
总结词
教师职业发展停滞,导致晋升渠道不 畅、职业前景不明。
详细描述
教师职业发展往往面临着晋升渠道不 畅、职业前景不明等问题,这使得教 师在长期的工作中缺乏动力和成就感 ,容易产生职业倦怠。
03
教师职业倦怠自我调适方法
保持积极心态,提高自我效能感
认识到教师的职业价值
教师是人类文明的传承者和创造者,对学生的成长和社会的进步 有着重要的影响。
培养积极的自我认知
相信自己的能力和价值,看到自己的优点和长处,增强自信心。
学会自我激励
在工作中遇到困难和挑战时,要保持乐观的态度,鼓励自己,激发 自己的积极情绪和动力。
案例三
总结词
借助社会资源和支持,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网络,有效应对职业压力。
详细描述
一位幼儿园老师在工作中感到压力较大,她通过借助社会资源和支持来缓解职业压力。她与同事、家长和学生建 立了良好的关系,获得了他们的支持和帮助。同时她还参加了园内外的交流活动,与同行分享经验,获得了更多 的资源和支持。
教师职业倦怠成因及消除

教师职业倦怠成因及消除教师职业倦怠是指教育工作者由于教学环境、个人因素和教育教学压力等原因所导致的一种身体和心理疲劳状态。
教师职业倦怠不仅会影响教师的工作质量,还会对学生的教育水平产生负面影响。
因此,了解教师职业倦怠产生的原因以及消除方法对教育教学工作者具有重要意义。
一、教师职业倦怠产生的原因1.教育教学压力大现代教育教学环境变化快速,工作压力不断增加,加上现况的由于疫情而带来的各种困境,教师的工作负担显得越来越大。
在处理家庭矛盾、学生学习教育情况、课堂教学等方面,教师需要高度的耐心和心理负担,容易产生心理疲劳。
2.教育制度改革不彻底自改革开放以来,教育领域改革不断,政策层面优化教育教学体系、促进教育发展,但其中也存在一些问题,如教材改革、考试制度、基层教育急需改革的等等,许多教师在学科教授上感到疲劳、情绪低落。
3.教育设施不完善很多基层学校由于资金、人力、技术等方面的限制,无法提供高水平师资、优质教学设备,以及满足学生和教师基本教学和生活需求的条件,这些不利于教师身心疲惫。
例如一些老师工作环境不良,无法满足日常生活,也影响到教学状态。
1.科学合理的压力缓解机制教育教学的压力表现是职业倦怠的最正面的体现,教师可以通过科学管理压力来避免职业倦怠。
通过自我压力管理、学科管理、集体管理、家庭管理等方面来缓解压力。
例如平时合理安排时间,放松心情,寻找其他经济愉悦的爱好和相互鼓励,以增加免疫职业倦怠。
2.提高教学质量,改善学生学习环境教育教学质量是教学工作者的职业素质的重要体现,也是职业倦怠的重要消除途径。
老师可以积极主动参与课程设计、教学方案的制定,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批判性思维能力,增加学生学习兴趣与探究欲望,通过改善教学质量来减少教师职业倦怠。
3.加强组织和教育培训草根教育工作者常常缺乏职业发展的机会,需要学校和政策制定者及时加强组织和管理,提高自身职业素质和心理修养,以适应社会变化的需求。
学校可以对教师进行法律、教育教学、心理健康、实践等方面的完善培训,增强教师的能力和水平,从而缓解职业倦怠。
教师职业倦怠现状,原因及对策

各行各业的工作倦怠现象在我国教师职业也不例外。
我就个人工作倦怠的实际情况,谈谈教师职业倦怠的现状、主要原因及听了专题讲座后可采取的有效调节策略。
一. 教师职业倦怠的现状教师要完成各种教学任务,面对越来越个性化的学生,要适应国家教育的改革与变化,而且教学工作量大,任务繁重,工作时间长,极易产生职业倦怠。
具体主要有下面几个方面:1.教学热情消失,消极应付工作,产生厌教心理,缺乏敬业精神,教学工作得过且过,教学方法简单、落后。
2.教学兴趣转移:往往将兴趣转移到自己所爱好的事情上去,并从中获得满足感,丧失教师职业自豪感。
3.降低成就感:低成就感,再加上情绪衰竭和性格改变,就会在生活和事业方面表现出失败感。
二.教师职业倦怠的成因导致教师产生职业倦怠的原因除了有教师本身的内部原因外,还有环境的原因。
1个人原因:单调的教学环境,落后的教学设施,传统的教学方法,都比较容易使人产生倦怠,除了教学工作之外,还面临出科研成果、发表论文、职称评定、职务聘任、按绩取酬、年终考核评优等一系列压力,在情绪和心理上产生挫折感和失落感。
2. 环境原因:国家对于教育越来越重视,对于教师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国家与社会都普遍认为,教育质量的提高关键在于教师,一旦出现教育质量下降,学生问题增多,人们就会认为是教师教育不当造成的。
学校对于教师的重视程度,学校对于教师的工作安排与评价,学校对于教师的工作安排与使用是否恰当。
现在许多教师都感觉,学生越来越难教了,许多学生缺乏学习兴趣与热情,不肯付出艰辛的劳动,导致学生厌学,教师厌教的不良局面。
三.教师职业倦怠的调节策略如何改变自己让自己的身心摆脱倦怠感,重新找回工作的愉快呢?1.正视工作倦怠:教师应认识到这是人人都可能会有的正常心理现象。
不要过于责备自己,有时适度的压力反而是进步的原动力,正是有了压力才会使工作充2.积极应对,培养良好心态:要成为工作上的主人,必须从了解自己开始。
尽量摒除那些不切实际的想法,不要老纠缠于工作压力等消极方面。
对教师职业倦怠的原因分析及调节策略(共5篇)

对教师职业倦怠的原因分析及调节策略(共5篇)第一篇:对教师职业倦怠的原因分析及调节策略对教师职业倦怠的原因分析及调节策略职业倦怠是指职业的行为主体在能力、体力和精力上不能满足外界的要求、无法应对环境的压力而产生的体能和心理的疲惫。
常发生于从事教育行业和服务行业的个体身上。
教师职业倦怠现象:做老师时间长了就会有一种感觉:刚刚走上工作岗位的那种豪情壮志逐渐消失,希望桃了满天下的激情消失了,不少教师安于现状、平淡无为,久而久之成为了教书匠,甚至有些教师进入学校和教室就有一种厌恶感,看到学生就感觉到头痛,产生了放弃教师职业的想法。
个人认为,教师职业倦怠是由于多种因素综合起作用的结果,具体说来,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社会对教师的要求教师是一种特殊的职业,社会对于教师的要求是非常高的,教师被认为是太阳下最光辉的职业、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是辛勤的园丁。
作为教师需要为每个家庭培养下一代,而在现实的社会生活中,作为独生子女的学生在家庭中的地位是极其高的,一个家庭将自己所有的希望寄托于自己的子女,所以对老师的教育教学有很高的要求,一旦教师教育教学的质量有所下降,社会对于教师的批评是十分严厉的,在这样的社会压力下,教师整天小心翼翼地工作,整天充满压力地工作,因而最容易产生职业倦怠。
第二:教师教育教学的特殊性教师的教育教学具有特殊性,俗话说:“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师培养学生并不象工人生产产品一样能够迅速地看到效果,教育教学的效果需要学生在社会生活中,经过长期的实践才能显现出现,而且,这种教育教学的效果并不是由教师个人主观决定的,它需要通过学生的内化才能得到体现,而现实生活中,不少学生不听从老师的指导,所以虽然教师花费了很多的精力,但效果是很难显现的。
因而,对于教师来说,培养的学生需要至少十年后(小学教师则需要的时间更长)才能地到自己的教育教学的效果,由于长期的工作而看不到效果,因而教师的成就感是很难得到体验的,这样就最容易产生对职业的兴趣的丧失。
教师职业倦怠的原因及干预(共5则)

教师职业倦怠的原因及干预(共5则)第一篇:教师职业倦怠的原因及干预教师职业倦怠的原因及干预答:一、教师职业倦怠的原因1、个人因素:个人特征、社会知觉能力及教师对工作的期望及压力信。
2、职业因素:教师这一职业所经受的压力是导致教师产生职业倦怠的主要原因。
教师要承担在教学工作、教育工作、科研进修及社会关系方面的压力。
教师的工作量过大、延伸时间过长是普遍现象。
这是诱发教师职业倦怠的主要因素。
此外,教育体制所导致的一些问题,也使教师在心理素质方面处于预支、透支状态。
学校不合理的管理和考评体制,导致教师一直承受着巨大的压力,很容易引发职业倦怠。
最后,还有研究表明,缺乏校长的支持乃是教师产生工作压力和倦怠的重要因素。
教师常抱怨学校领导过于缺乏同情心、孤立、官僚、无效能。
有的研究发现缺乏欣赏和支持性回馈是助人工作者(如教师、心理咨询师等)的重要压力来源。
3、社会因素:古往今来,教师被社会认为是最崇高的职业,现今世界各国都对教育和教师持有很高的期望,但人们只重视教师的教育质量,重视教师对社会的责任,忽视了教师本身的需求,因而教师在肩负社会希望的同时也承受着层层压力,教师就像生活在一个鱼缸中,领导、家长、公众和学生都在审视他们,时刻关注他们的一言一行。
另一方面,社会大众对于教师的这种过高期望作用于教师,使他们产生出一种内在的迷思。
二、教师职业倦怠的干预1、改变观念教师要清楚自己的能力和机会,不要因为不恰当的期望和努力失败产生职业倦怠。
因此,教师要学会正确看待自己的工作。
2、积极的应对和归因在面对问题时采用更积极的应对手段而不是逃避。
努力使自己成为更加内控的人,把原因归结为个体可以控制的因素。
当发现自己有职业倦怠的症状时,要勇于面对现实,反思自己压力的来源,主动寻求专业人士尤其是心理专家的帮助。
3、改善组织环境教师的职业倦怠是在学校环境下发生的,要解决教师的职业倦怠问题,改善学校组织环境必不可少。
学校要形成良好的风气,增强教师间的人际关系,特别是领导与教师的关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师职业倦怠成因分析及自我调适1.教师职业倦怠职业倦怠是20世纪70年代美国临床心理学家弗鲁顿伯格研究职业压力时提出的一个概念,主要用来描述个体在长期的工作压力下,由于得不到有效缓解而产生的心理、生理上的疲惫。
具体表现为:工作能力下降,工作热情衰退,对他人逐渐冷漠,自我成就感降低等等。
教师职业倦怠的危害是明显的。
它不仅会影响教师工作状况和学生的发展,还会影响教师本人的身心健康、生活质量,正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
职业倦怠已经成为困惑教育界的一个社会热点问题。
2.教师职业倦怠成因分析2.1教师特定的职业特点圣人标准与常人心态的矛盾。
也许在选择做教师的时候,不知道其中的艰辛,神圣占了很大的比例。
但是在知识文明的巨大背景下,教师同样是一个渺小者,难以担当无所不知的智者角色。
“诲人不倦”只有简单的四个字,却是为人师表者最高的境界,一代先师孔子提出的这个为人师表的标准,数千年来自认为达到这个境界的人却是寥寥无几。
赞誉与现实的背离。
“教师,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太阳底下最光辉的事业”,彰显教师职业的神圣与人们对教师工作的高期望。
但现实生活中,教师首先是一个有七情六欲的平凡的从业者,他们一样面临生存状况等现实问题;其次,教育工作的周期长,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常面临教师高精力投入与低成就感的矛盾;再者,现实中的一些不公平与非公正,造成个人对工作的灰心和不满。
如果一个人选择当教师是为了能够教书并提供优质服务,但是工作中却因不能实现这一理想而沮丧和不满,那么离职或倦怠就是难以避免的后果。
2.2现行学校管理体制下的工作竞争压力大工作负担过重与教师承受能力有限的矛盾。
作为一线教师,除完成每天的教学、教研任务,不少人还有许多兼职,还有许多大大小小的会议。
作为班主任,更是苦不堪言,从学生的学习到生活,从思想塑造到安全问题,无所不包。
作为专任教师,为了追求升学率,学校组织的大考、小考不断,不少学校对各项考试指标进行排队公布,教师提心吊胆,生怕在众人面前丢脸,作为毕业班老师,还面临沉重的升学压力等。
一些边远地区的老师,干得最累,拿得最少,成就感最低。
这里的学校处境极其尴尬,有门路的教师争先调离,补充教师特别是优秀师范毕业生难,教师队伍结构不平衡、素质差,年龄偏大。
周宁泗桥小学的一个领导对笔者说:在现行体制下,新的老师不愿来,好一点的老师争先调走,剩下的老师可谓“老弱病残”,在这种环境下的老师因自身素质差,缺乏人才引领,没有活力,又看不到希望,自然产生职业倦怠。
新课程对教师的高要求与教师个人素质偏低的矛盾。
新课程的理念新,对教师特别是中老年教师的挑战性明显,加上现在教育界存在的浮躁现象,改革呼声不断,以江苏省为例,10年间高考方案5次更改,教师、学生、家长都感到难以应付。
2.3劳动价值与劳动报酬的反差当今社会,物质文明高度发展,教师承载着教书育人发展精神文明的使命,但可悲的是,毋容置疑,尽管教师的工资不低于公务员,但就实际经济状况与社会地位,教师是不可比的,特别是非重点中学、小学的教师收入低,工作条件差,社会地位低,很少有成就感。
山区与沿海地区的教师待遇悬殊巨大,给山区教师以强烈的刺激。
笔者在周宁月工资2000左右,同样级别的老师在宁德则是2500元左右,在福州达3000元左右,而在厦门超过4000元;拥有省级学科带头人等头衔的名师在山区本是凤毛麟角,但在本地,其工资待遇方面没有任何体现,而这种级别的老师到厦门则是近千元的特殊津贴。
山区学校名师的心里尤其不平衡,他们不但经济待遇差,在山区的背景下他们的价值常常得不到体现,在一个多数都是专科文凭的学校,本科毕业生反而成了弱势群体,不但找不到被重视的感觉,反而常有被挤压的感觉。
如果我们不认真地研究和改进教师的工作环境和生存条件,那么想要维持一支稳定的、富有进取精神的教师队伍就是纸上谈兵了。
2.4教师自身原因职业倦怠源自于个人、组织与社会等方面。
作为教师本人,更应清醒认识到倦怠首先是源于自己,教师的自身因素成为产生职业倦怠的重要原因。
大致有以下几种情况:专业水平低下,工作成绩不出色。
教师张某性格好强,但专业水准不高,把一次次的工作失败归咎于运气不好,不思进取,终因为失败阴影笼罩,成就感低,产生职业倦怠;专业态度缺失。
教师祝某,大学毕业后回到山区任教,由于不热爱教育工作,在事业之初缺少足够的精力投入,几年后工作业绩平平,难以在工作中找到乐趣,产生职业倦怠;不得志,滋生情绪。
一些学校领导任人唯亲,办事不公,打击了一批骨干教师的工作积极性;一些老师注重名利,在无法如愿的情况下,又不能自我调整,游离了工作心思,产生情绪问题,导致职业倦怠。
教师江某性格孤僻,虽标榜自己淡薄于名利,勇于仗义执言,但内心自我抱负水平高,因人到中年,看到一个又一个同辈或晚辈的事业发展比自己好,心里不平衡,将个人的怨气带到工作或课堂中,渐渐地工作效益也低了,导致职业倦怠;缺乏进取心。
在现行体制下,一个大学本科毕业的学生走上教育岗位,一年见习期转正后为中学二级,过五年参评中学一级,再过五年就可评中学高级教师,而中高职称是中学教师的封顶级别,这样,一些教师工作十余年后就没有更高的目标追求了,缺少进一步追求的动力。
缺少创新精神。
教师,就像一个摆渡人,日复一日,年复一年,重复着昨天的故事。
如果简单重复,不会创新,必将导致单调感,渐渐地产生职业倦怠。
山区缺少积极进取的工作环境,学术氛围差,大多数人得过且过,不思进取,每天负责把2节课上完就万事大吉,课余靠打牌、麻将打发时光,什么教育理想、教科研于己无关。
长此以往,工作热情减退,专业水平停滞不前,与沿海发达地区教师的业务水准差距越来越大,比如今年省学科带头人评选结果:绝大多数名额评给了福州及闽南地区,山区县市所评得的名额少得可怜。
3教师职业倦怠的自我调适职业厌倦直接影响教师的工作质量和生存状态,危害性毋庸置疑,但是我们中的大多数人又注定与教育人生作伴,如何在平凡单调中发现万千变化之美,在照亮别人的同时提升自己呢?如何努力改变自己,克服职业倦怠呢?3.1坚持正确的信念和职业理想。
“教师的信念和职业理想是教师在压力下维持心理健康的重要保证”。
有人曾比喻,对某一事业的信念和理想是职业倦怠的最好解毒剂。
坚定正确的教育观念和积极的教师信念,培养对学生无私理智的爱与宽容精神,对防止教师职业倦怠是至关重要的。
不管当初是否因为职业性的或是理想的原因而进入教师工作的,但若干年后,有的人不愿当老师,有的人却爱上教育工作。
“因为爱,所以执着”(福安师范附小的陈瑞清老师言),一个人若是能够选择自己最乐意做的事情,然后倾情投入,不但能够做出属于自己的最好成就,而且也将过得幸福快乐,在调查中发现,不少深受学生喜欢的老师,谈到对教师工作的感受,说道:“上课是一种享受,每天在课堂度过的一段时光是最美的”,这种老师的生活质量与那些“走进课堂心里就烦”的老师相比,真是两种境界。
不再将上课看成是一种负担,是一个教师过上职业幸福生活的前提。
矢志教育人生,提供让学生回味一生的优质教育,是我的教育理想。
我认为,教育虔诚第一,教育艺术第二,教师应该带着爱工作。
在各种场合,我毫不掩饰对数学、对教育的由衷热爱。
什么是热爱,一个名师说得好,那就是:作为一个科任老师,讲到教育,讲到学生,讲到你教的学科,你的眼睛会发亮。
21年来,我先后任数学教研组长、年段长、办公室主任、党支部副书记和工会主席,但始终坚持在教学第一线。
有教育理想和信念的老师,追求教育的高度与品位。
人的一生如果能遇上一两个好老师,那是莫大的幸福,要给学生一种幸运感;通过教科研给工作以新意,时常聆听自己教育生命成长拔节的声音,给自己一种成就感。
3.2调整心态有的教师一站到讲台上,就充满了情趣,就充满了自信,就有一种英雄有了用武之地的感觉,放假的时候,就盼望上讲台;有的教师习惯了盼望工作之外的乐趣,一谈到工作就成了苦得不能够再苦的苦差事。
其实这只是心态的问题,而不是别的什么。
教师的职业是个清苦的职业,是个奉献的职业,不能与大官相比,也不能与富商相比。
教师的收入和地位仍然不是很如意,老师的工作不是社会全部人能理解,工作生活之中有烦恼、悲伤,有失落、有痛苦,这些暂时现象你必须接受,因为你抱怨也好,苦恼也好,自卑也好,都无法一下能改变得到。
如果一味地沉溺于抱怨和啰嗦之中,永远都是没有什么快乐可言的。
要像魏书生一样做个大度豁达的人,遇到烦恼的事情放开点,不要抱怨自己的运气不佳,境遇太差,把成败归咎于客观条件,而忽视了主观能动性。
采取积极的态度和措施,学会情绪疏导。
教师的职业烦琐、细腻,只要肯做就无休无止,有做不完的事,讲不完的课,教不完的学生。
一个人长时间地投入在一个工作中,把压力重重地压在自己两肩而不堪重负。
要想抛开压力,最好就是找点自己感兴趣的事情去做,可以为文,可以做事,可以读书,可以锻炼,可以活泼一点,可以朴素一点,可出可入,可庄可谐,总之挖掘出自身潜能,辉闪自己长处,心生自豪,心生荣耀,心生自强,在成功中你又有什么可能倦怠呢。
3.3调整目标树立对教师角色的合理期望。
每个教师在自己的工作过程中,总是按照自己的理想、按照自己的意愿,努力想让自己工作干得出色,但结果并不总随人愿,所以无论结果如何,只要我们努力过,对自己和他人都问心无愧,又何必自寻烦恼?因此学会对自己的能力、知识水平做出一个较为客观的评价,适当降低成就欲和期待值,从而使自己摆脱沉重的失落,难解的怨气,无名的惆怅,“退一步海阔天空”,这难道不好吗?3.4提高耐压能力正确认识和驾驭压力。
世界上的事情总是会有些说不清道不明或不尽如人意的地方,但为了给人生航程“清淤”导航,为了缓解心理压力,使自己有一个良好的心态,作为教师,您不妨学会理性的妥协。
提升耐压能力。
职业倦怠首先是源于自己所遇到的压力,故作为教师本人,应努力提高自己的耐压能力,一个具有自信和耐压能力强的人是不容易倦怠的。
我们需要以开放的态度来学习新的策略以便应对将来可能遇到的压力,培养良好的个体素质。
对教师来说,培训学习是一种福利;我珍惜八年来,学校让我参加的各种学习机会,每一次学习归来,我会做一个小结,发现每次都有收获。
3.5寄情教学工作教师劳动的收获,是精神产品上的收获,是个短期无法看见效益的收获,认识这个特点,你要能细细体会自己感觉到的成功的欢乐。
看到满园桃李风光,收获爱与尊重,自身的价值得到体现,哪一位教师能不感觉到幸福、自豪呢,在幸福中又怎么可能心生倦怠呢?把自己的工作看成是一种乐趣,将工作后所得到的钱看成是一种副产品,而不是倒过来。
努力寻找这样的感觉是一个教师应当追求的。
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我不再把工作当成自己的负担,也不当成一种手段,而是当成谋求快乐的一个过程。
教然后知不足,学然后知困。
寄情教学工作,在教学中提高实践性智慧,在读书学习中开阔视野,提高能力,寻找成功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