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教师职业倦怠的特点

合集下载

教师职业倦怠的表现及心理调适策略

教师职业倦怠的表现及心理调适策略

教师职业倦怠的表现及心理调适策略
教师职业倦怠是指教师由于工作的压力和挑战,感到工作无助于自己实现生活目标,
产生稳定的情感反应和行为表现的状态。

它包括三个方面的表现:
1. 情感方面:教师常常感到消极、疲倦、失望、抑郁、焦虑等负面情绪,内心忧虑,自尊心下降。

2. 行为方面:教师工作效率降低,出勤率下降,缺乏积极的工作动力和热情,表现
为工作疏忽、不负责任的行为,甚至刻意推卸责任。

3. 思维方面:教师产生自我怀疑,对教育本质、自身能力和职业前途产生困惑。


处理问题时,思路混乱,无法清晰地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使得自己不知所措。

心理调适策略
1. 提升自我管理能力:教师可通过自我规定明确的职业目标,注重日常工作的计划
性和系统性,协调好个人生活和工作,提高自我管理能力。

2. 保持积极心态:教师应该从心理上保持积极心态,学会欣赏珍惜身边的小幸福和
喜悦,培养乐观的态度和自信。

3. 培养健康的生活习惯:教师应该适当运动,注意饮食营养,保障睡眠质量,避免
抽烟喝酒等嗜好,保持健康的生活习惯。

4. 拓宽多元活动:教师可以寻找自己感兴趣的活动,参与志愿者、书会、音乐会等
有益的文化交流活动,拓宽自己的兴趣爱好,丰富生活内容。

5. 寻求帮助:教师可以寻求专业心理辅导师的帮助,并与社交圈子中的朋友和同事
交流,排解心中的郁闷和不满。

总之,教师职业倦怠是一种心理状态,它会对他们的情感、行为和思维产生消极影响。

教师应该采取有效的心理调适策略,来缓解职业倦怠所带来的负面影响,提高工作能力和
生活质量。

浅析教师职业倦怠

浅析教师职业倦怠

浅析教师职业倦怠教师职业倦怠是指教师在长期从事教育教学过程中,不能顺利应对工作压力时的一种极端反应,是教师在长期压力体验下所产生的情绪,对工作任务的退缩、不负责任,情感的衰竭,工作热情和兴趣的丧失及对工作满意度的降低。

这种状态在根本上是由一种不平衡感引起,是一种心理和生理的综合症。

显然,教师职业倦怠不仅对教师的身心各方面产生负面影响,而且对教学质量的提高、学生的发展以及整个社会的进步都会产生消极影响,更谈不上对教师职业的幸福感。

一、职业倦怠的表现及成因(一)教师职业倦怠的表现1.在认识方面,表现为对工作失去了兴趣,缺乏工作的热情和创新力,开始认为工作毫无意义,毫无价值,只是枯燥乏味、机械重复的繁琐事务;2.在意向方面,表现为疏于工作,无心投入,感觉工作付出不少,但成绩不大,对事业追求失去了信心,觉得教学生没有成就感,在工作上安于现状,不思进取,得过且过;3.在情绪上,由于对工作感到厌倦,所以情绪就会波动很大,常常表现为焦躁不安、紧张、萎靡不振、效能感降低,就会产生压抑、忧郁、猜疑、自责,甚至以一种冷漠疏远的感情对待学生等等。

4.在行为上,主要表现为厌倦教学工作,减少工作投入,甚至不备课,教学呆板,缺乏创新,尽量逃避教学环境,对学生冷漠,逃避与同事交往或拒绝与其合作,对学校环境和学校管理牢骚甚多,只注重个人待遇和福利。

(二)教师职业倦怠的成因1.社会过高的期望。

社会发展和教育改革对教师素质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

给教师造成了很大的工作压力和心理压力。

在急剧变化的当今社会,教师与其他社会成员一样,不得不面临着包括价值观在内的各种冲突,承受很大的心理压力。

教师所从事的是助人的职业,有研究表明,助人职业者的倦怠程度远高于其他职业者。

教师承担着为国家培养下一代的历史重任,这种对社会所承担的责任和职业的要求又促使教师必须承受着比普通的社会成员更大的心理负担、精神负担。

特别是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全面展开和不断深化,新的课程标准相继出台,教材更新力度加大,速度加快;新的先进的教育、教学和课程理念广泛传播,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纷纷涌现。

教师职业倦怠的表现形式及对策

教师职业倦怠的表现形式及对策

教师职业倦怠的表现形式及对策教师职业倦怠的表现形式及对策
教师职业倦怠是指教师因为自身原因而失去对任职职能的热情而造成的影响。

表现形式可以从教师的言行中体现出来,主要体现为:
首先,教师缺乏对学生的热情。

他们对学生毫无兴趣,缺乏教学热情,没有使
用新颖有趣的教学方法,其结果就是教师的言语极其冷漠,没有笑脸,这样的话语容易压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其次,教师变得很容易放弃教学。

由于无关心志倦怠,也没有了充分的热情,
教师就会变得非常疲惫不堪,并且很轻易地放弃教学,宁可临时抛弃教学来缓解自己的压力,也没有心情深入挖掘学习者学习能力,表现出学习者的潜力。

最后,教师缺乏科学的视野,学习者受到单一知识模式的限制,产生了很多误区。

教师如果缺乏把学习人的视野从多个角度拓展到全局的科学思维,往往深陷单一知识的模式,导致知识的质量无法达到充分的提高,原有的知识无法拓展。

为了解决教师职业倦怠的问题,首先应该让教师明白,教学是一份认真负责的
工作,只有在推动学习者取得成就的同时,自己也能够感到满足和成就感,才能更好地履行职责。

其次,要激发教师的教学热情,让他们对于学生的成长有积极的贡献,定期设置一些学习活动,如教师学习联盟,教师培训,让教师从中获得激励、增强他们的教学能力,从而增强教学的热情。

此外,要鼓励教师探究、创新,推行尝试性学习,让教师有时间创新教学方法,挑战自我,从而提高教学质量和效能,提升教师职业技能,增强工作的热情。

以上就是教师职业倦怠的表现形式及对策,希望能帮助教师更好地工作,取得
更大的成就。

教师职业倦怠的特征

教师职业倦怠的特征

教师职业倦怠的特征(1)精疲力竭型:这类教师在高压下的表现是放弃努力,以减少工作的投入秋求得心理平衡。

(2)狂热型:这类教师有着极强的成功信念,能狂热地投入工作,但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巨大反差,使他们的这种热情通常坚持不了太长时间,整个信念系统突然塌陷,最终屈服于精力耗竭。

(3)低挑战型:对于这类教师而言,工作本身缺乏刺激,他们觉得以自己的能力来做当前的工作是大材小用,因而厌倦工作。

他们在工作一段时间后,就开始对工作敷衍赛责,并考虑换其他工作。

(一)教师职业倦怠的症状表现教师职业倦怠的典型症状是工作满意度低、工作热情和兴趣的丧失以及情感的疏离和冷漠。

教师职业倦怠可以划分为心理、生理和行为三个方面:1、职业倦怠症心理表现:害怕或者故意避免参与竞争,没有竞争热情;逐渐失去工作乐趣,对办公场所有强烈排斥感甚至恐惧感;长期处于挫折、焦虑、沮丧状态,情绪波动很大,逆境下容易焦躁;对工作任务产生本能的厌倦,对业务指标缺乏动力;工作过程中极易产生疲累感,对工作的新异事物敏感度降低。

2、职业倦怠症生理表现:身体长期处于“亚健康状态”,食欲不振、睡眠质量下降、活动力缺乏等,严重的还会出现嗜睡或者失眠、吃不下饭甚至是呕吐的情况;已经出现一些慢性疾病或者疾病征兆;工作效率降低,行动迟缓、注意力分散、记忆力下降、精神恍惚,甚至出现机能性工作障碍。

经常产生疲劳感,失眠、食欲不振、喉咙嘶哑、背痛、头晕,以致全身酸疼,内分泌功能紊乱、血压升高等多种生理现象出现。

女教师还会出现生理紊乱、月经失调等。

在认知方面,感到工作没有意义,没有价值,将其看作是枯燥的机械重复的琐碎事务,觉得前途暗淡,没有希望;在情感方面,对工作失去兴趣, 厌倦,情绪波动大,经常感觉抑郁、焦虑和烦恼等;表现在意志方面,在工作中碰到困难就躲,不愿钻研。

3、职业倦怠症行为方面:心理上的转变直接在行为上有所反映,表现为对工作敷衍了事,情绪波动大。

由于经常感到压抑、焦虑,普遍对工作缺乏进取心,纯粹是为了工资而来上班。

论述教师职业倦怠的维度结构及其特点

论述教师职业倦怠的维度结构及其特点

教师职业倦怠是教育领域一直以来备受关注的话题,其维度结构及特点的深入探讨对于了解和预防教师职业倦怠具有重要意义。

在本文中,我将从多个维度对教师职业倦怠进行全面评估,并根据我对这一主题的理解为您撰写一篇高质量、深度和广度兼具的文章。

一、行为维度教师职业倦怠的行为维度主要表现为教师对工作任务的消极态度和行为,包括缺乏动力、工作疲劳、投入减少、教学效率下降等特点。

教师在这一维度上可能表现出的行为包括迟到早退、课堂管理不善、教学质量下降等,给学生的学习和成长带来负面影响。

在应对教师职业倦怠时,需要重视行为维度的特点,通过提供更多的工作支持和资源,帮助教师重拾对教育事业的热情和动力。

二、情感维度教师职业倦怠的情感维度主要表现为教师对工作的情感抑制和疲惫感,包括情绪低落、对学生的亲和力下降、人际关系紧张等特点。

教师在这一维度上可能会出现情绪失控、情感疏离、对工作任务的抱怨等行为,导致教师自身的情感健康和工作效率下降。

在处理教师职业倦怠时,需要关注情感维度的特点,提供心理健康支持和情感释放的途径,帮助教师重建积极的工作情感。

三、认知维度教师职业倦怠的认知维度主要表现为教师对工作任务的认知困难和负面认知,包括对工作的无效感、职业价值观丧失、工作态度消极等特点。

教师在这一维度上可能表现出对教育事业前景的悲观态度、对学生学习成绩的不信任、对教育政策的不满等认知上的困难和负面情绪。

在应对教师职业倦怠时,需要关注认知维度的特点,通过提供专业的培训和发展机会,帮助教师重建对教育事业的信心和认知。

回顾和总结:通过以上对教师职业倦怠的维度结构及特点的全面评估,我们可以看到教师职业倦怠是一个复杂的心理问题,涉及到行为、情感和认知等多个维度。

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应该综合考虑这些特点,提供全方位的支持和帮助,帮助教师有效地应对职业倦怠,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个人观点和理解:作为一名文章写手,我深刻理解教师职业倦怠对教育事业的负面影响,也希望通过撰写这篇文章能够为更多的人带来启发和帮助。

教师职业倦怠的表现及心理调适策略

教师职业倦怠的表现及心理调适策略

教师职业倦怠的表现及心理调适策略在教师职业中,倦怠是一种常见的心理状态,他是教师面临持续压力和工作负担过大时的一种自我保护机制。

教师倦怠分为情感倦怠、认知倦怠和行为倦怠三个维度。

情感倦怠指的是教师对工作中产生的情感反应消失或降低,如对学生的兴趣减少、对学校的归属感下降等。

认知倦怠指的是教师对工作任务的注意力和关注度降低,如思维迟缓、工作效率低下等。

行为倦怠指的是教师在工作中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下降,如对工作任务的懈怠、工作责任心减少等。

教师倦怠的表现有很多,常见的表现包括:1. 对教学工作的兴趣下降:教师对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兴趣逐渐消失,教学变得枯燥无味。

2. 情绪波动大:教师情绪容易波动,可能会经历情绪低落、焦虑、抑郁等情绪问题。

3. 工作效率下降:教师在工作中的效率和质量下降,可能出现工作迟缓、处理问题犹豫不决等情况。

4. 对学生态度冷漠:教师对学生的态度转变,可能变得冷漠、不耐烦,不愿与学生交流和互动。

5. 生活压力增加:教师面临着巨大的工作压力和学生和家长的期望,同时还要处理个人生活的压力,导致生活质量下降。

1. 自我关爱:教师应该关注自己的身体和心理健康,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定期进行休息和放松,寻找自己的兴趣爱好,增加生活的乐趣。

2. 建立支持系统:教师可以寻找同事或其他职业人士建立支持系统,互相交流和倾诉工作中的困惑和不满,分享经验和心得。

3. 接受挑战和反思:教师在工作中遇到困难和挑战时,应该抱有积极的态度,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同时进行自我反思,找出自身的不足之处,并尝试改进。

4. 寻求专业培训和发展:教师可以参加教师培训课程或研讨会,提高自己的专业能力,增加职业发展的机会。

5. 调整工作环境:教师可以通过调整工作环境来减轻工作压力,如与同事合作开展教学活动、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关系等。

6. 保持积极心态:教师应该保持积极的心态面对工作和生活中的挑战,相信自己的能力和价值,提高自己的自信心,增强工作的动力。

论述教师职业倦怠的维度结构及其特点

论述教师职业倦怠的维度结构及其特点

论述教师职业倦怠的维度结构及其特点教师职业倦怠是当前教育领域备受关注的话题之一。

它不仅影响着教师个体的身心健康,也对教育教学质量产生着重要影响。

要全面深入地探讨教师职业倦怠,首先需要了解其维度结构及特点。

一、维度结构教师职业倦怠的维度结构通常包括三个方面:情感耗竭、无效能感和职业倦怠。

1. 情感耗竭情感耗竭是教师职业倦怠的首要维度。

它指的是教师因长期的情感投入而耗尽精力,感到疲惫和无力。

教师在与学生、家长和同事的交往中,往往需要付出大量的情感和耐心,长期以往容易导致情感资源的枯竭,进而出现情感耗竭的现象。

2. 无效能感无效能感是指教师对自己的工作产出产生怀疑和否定的心理状态。

教师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可能会遇到学生学习成绩不理想、教学效果不尽如人意等问题,导致教师产生自我怀疑和自我否定的情绪,最终形成无效能感,认为自己的工作毫无意义和成效。

3. 职业倦怠职业倦怠是情感耗竭和无效能感的综合体现。

当教师长期处于情感耗竭和无效能感的状态下无法得到有效缓解时,最终会产生职业倦怠的情况。

教师对工作丧失兴趣,工作热情降低,甚至出现逃避工作的行为。

二、特点教师职业倦怠的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长期性教师职业倦怠不是一蹴而就的,它是长期教育工作和心理状态的累积结果。

教师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面临着来自学生、家长、学校和社会等多方面的压力,这些压力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慢慢积累,最终导致职业倦怠。

2. 多因素性教师职业倦怠是一个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除了教学本身的压力外,教师还需要面对学生的行为管理、家长的诉求、学校的组织管理等多方面的工作,这些因素会一起影响教师的工作状态,最终导致职业倦怠。

3. 隐蔽性教师职业倦怠在一定程度上是一种隐蔽的心理状态。

很多时候,教师不会公开地表现出自己的倦怠情绪,而是将其隐藏在内心深处。

这种隐蔽性不仅增加了对教师职业倦怠的识别和干预难度,也给教师自身带来了更大的心理压力。

总结回顾教师职业倦怠是一种综合性的心理状态,其维度结构包括情感耗竭、无效能感和职业倦怠。

教师职业倦怠的症状及不良影响

教师职业倦怠的症状及不良影响

教师职业倦怠的症状及不良影响(一)教师职业倦怠的症状表现教师职业倦怠的典型症状是工作满意度低、工作热情和兴趣的丧失以及情感的疏离和冷漠。

教师职业倦怠可以划分为心理、生理和行为三个方面:1、职业倦怠症心理表现:害怕或者故意避免参与竞争,没有竞争热情;逐渐失去工作乐趣,对办公场所有强烈排斥感甚至恐惧感;长期处于挫折、焦虑、沮丧状态,情绪波动很大,逆境下容易焦躁;对工作任务产生本能的厌倦,对业务指标缺乏动力;工作过程中极易产生疲累感,对工作的新异事物敏感度降低。

2、职业倦怠症生理表现:身体长期处于“亚健康状态”,食欲不振、睡眠质量下降、活动力缺乏等,严重的还会出现嗜睡或者失眠、吃不下饭甚至是呕吐的情况;已经出现一些慢性疾病或者疾病征兆;工作效率降低,行动迟缓、注意力分散、记忆力下降、精神恍惚,甚至出现机能性工作障碍。

经常产生疲劳感,失眠、食欲不振、喉咙嘶哑、背痛、头晕,以致全身酸疼,内分泌功能紊乱、血压升高等多种生理现象出现。

女教师还会出现生理紊乱、月经失调等。

在认知方面,感到工作没有意义,没有价值,将其看作是枯燥的机械重复的琐碎事务,觉得前途暗淡,没有希望;在情感方面,对工作失去兴趣, 厌倦,情绪波动大,经常感觉抑郁、焦虑和烦恼等;表现在意志方面,在工作中碰到困难就躲,不愿钻研。

3、职业倦怠症行为方面:心理上的转变直接在行为上有所反映,表现为对工作敷衍了事,情绪波动大。

由于经常感到压抑、焦虑,普遍对工作缺乏进取心,纯粹是为了工资而来上班。

生理症状1、长期疲劳2、肌肉紧张3、躯体失调(多汗、心跳过快过缓、内分泌失调等)4、精神紧张(失眠、多梦、情绪暴躁等)5、决策技能的降低6、信息处理能力下降7、时间知觉失调8、劳逸控制失调社会症状1、对工作敷衍了事2、社会退缩、人际关系敏感3、抱怨与玩世不恭4、降低效能5、家庭中的关系不和谐心理症状1、否认或责备2、愤怒与压抑3、偏执性、强迫症状4、自我贬损(二)教师职业倦怠的不良影响1、教学效果下降教师的身心与疲劳过度,对学生的观察、教育能力就会在无形之中降低,对学生的心理援助,管理指导等精神维持能力也会随之变得低下,当然随之而来的是教育、教学方法的不灵活或出现失常现象,在工作上变得机械,工作效率低,工作能力下降,最终导致教学质量降低。

教师职业倦怠的原因及解决办法

教师职业倦怠的原因及解决办法

教师职业倦怠的原因及解决办法一、教师职业倦怠的概念及其特征倦怠是指个体在长期的工作压力、挫折和失败的背景下,产生的身心耗竭,对工作和任务缺乏兴趣、热情和动力,以及个人成就感降低的一种持续的、负面的心理和情感状态。

职业倦怠通常由以下情况引起:工作负担过重;缺乏支持和帮助;工作不匹配;个人问题等。

教师职业倦怠是一种常见的职业病,它表现为教师对工作感到厌烦、缺乏热情和动力,以及对学生的成长和教育不感兴趣。

二、教师职业倦怠的具体原因1.工作压力过大教师职业的第一个特点是工作压力大。

一方面,教师需要制定教学计划,批改大量的作业和试卷,组织课外活动,监督学生等。

另一方面,社会对教育的期望值很高,家长对教师的期望也很高,这使得教师的工作压力很大。

2.缺乏支持和帮助许多教师工作多年后发现,尽管他们的专业知识渊博,但他们仍然难以应对各种教学挑战。

一些教师因为缺乏经验和技能而感到无助和困惑。

他们常常缺乏指导和帮助,导致他们在教学中面临许多困难和挫折。

3.工作不匹配教师的工作需要不断地适应新的教学要求和教材,但一些教师的工作与他们的兴趣和能力不匹配。

这使得他们感到沮丧和失落,对教学失去热情和动力。

4.个人问题个人问题也是导致教师职业倦怠的原因之一。

例如,教师可能会因为婚姻、家庭、健康等问题而分心;他们也可能会因为自我评价低,对自己缺乏信心而感到沮丧。

三、解决教师职业倦怠的办法1.优化评价标准教育部门和学校应当建立合理的教师评价标准,避免将学生的考试成绩作为唯一的评价标准。

应当把教师的师德、参与课外活动、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等方面也纳入评价标准中,让教师在工作中得到更多的认可和支持。

这样可以减少教师的压力,提高他们的工作积极性。

2.加强培训和学习教育部门和学校应当为教师提供更多的培训和学习机会,帮助他们提高教学水平。

应当针对教师的不同需求和兴趣爱好,提供不同的培训和学习内容。

例如,对于新教师,可以提供教学技巧、课堂管理等方面的培训;对于有经验的教师,可以提供学科前沿、教育理论等方面的培训。

教师职业倦怠的三个维度

教师职业倦怠的三个维度

教师职业倦怠的三个维度
教师职业倦怠包括情感倦怠、审视倦怠和行为倦怠三个维度。

1. 情感倦怠:指教师对工作中的情感体验出现疲惫、厌倦、无动于衷或冷漠的状态。

教师可能感到对学生的关注和关爱减少,情感交流的质量下降。

这种倦怠可能源于长期的工作压力、工作量过大、教学环境恶劣、职业人生目标感到缺失等。

2. 审视倦怠:指教师对自己的教学工作、教育目标、职业角色等方面的怀疑、消极态度和失去兴趣的状态。

教师可能感到自己的教育工作没有意义,缺乏成就感和满足感,对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产生怀疑,并对教育政策和系统产生不满。

3. 行为倦怠:指教师在工作中主动性和积极性减弱,出现疲惫感和消极态度,表现为减少教学时间、对教学内容和学生表现不关心、鞠躬尽瘁的态度丧失。

教师可能会出现逃避责任、缺乏投入和参与、教学质量下降等问题。

这三个维度的倦怠相互关联,一旦教师出现其中一个维度的倦怠,很可能引发其他维度的倦怠。

教师倦怠的出现对于教育工作和学生的发展都会产生负面影响,需要引起教育部门和学校的重视,并采取相应的措施来帮助教师应对和缓解职业倦怠。

教师职业卷怠

教师职业卷怠

教师职业倦怠教师职业倦怠是指教师在长期工作压力下,出现的一种情感、态度和行为的衰竭状态。

这种状态会导致教师对工作失去热情和兴趣,影响教学质量和自身发展。

下面从五个方面来介绍教师职业倦怠的表现。

一、情绪耗竭教师职业倦怠的第一个表现就是情绪耗竭。

教师可能会感到疲劳、烦躁、易怒,无法集中精力工作。

这种情绪状态会影响教师的日常生活和工作,导致工作效率下降,甚至出现错误。

二、去人性化教师职业倦怠的第二个表现是去人性化。

教师可能会对工作失去热情和兴趣,对同事和学生失去关爱和耐心。

这种情况下,教师可能会减少与学生的交流和互动,忽视学生的需求和感受,对同事的困难和问题也漠不关心。

三、个人成就感降低教师职业倦怠的第三个表现是个人成就感降低。

教师可能会感到自己的工作没有意义或没有价值,对自己的能力和成就感到怀疑。

这种情况下,教师可能会失去自信和动力,不愿意承担更多的工作或接受挑战。

四、自我评价下降教师职业倦怠的第四个表现是自我评价下降。

教师可能会对自己的工作能力和表现产生负面评价,认为自己无法胜任教育工作。

这种情况下,教师可能会感到沮丧和无助,对自己的未来失去信心。

五、身体健康问题教师职业倦怠的第五个表现是身体健康问题。

长期处于疲劳和不良情绪状态中,教师的身体健康可能会受到影响。

这种情况下,教师可能会出现失眠、头痛、胃痛等身体不适症状,甚至可能发展成慢性疾病。

综上所述,教师职业倦怠对教师的身心健康和工作质量都会产生负面影响。

为了缓解职业倦怠,教师应该学会合理规划工作时间,保持良好的工作和生活平衡;同时,学校和社会也应该关注教师的心理健康问题,提供必要的支持和帮助。

教师职业倦怠的症状及应对策略有哪些

教师职业倦怠的症状及应对策略有哪些

教师职业倦怠的症状及应对策略有哪些教师,被誉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肩负着培养下一代的重任。

然而,在长期的教育教学工作中,许多教师可能会遭遇职业倦怠。

这种现象不仅影响教师个人的身心健康和职业发展,也可能对学生的成长和教育质量产生负面影响。

一、教师职业倦怠的症状1、情绪衰竭教师在工作中常常感到疲惫、无力,对教学工作失去热情和动力。

他们可能会容易烦躁、易怒,对待学生和同事缺乏耐心和友善。

这种情绪上的衰竭使得教师难以保持积极的工作态度。

2、个人成就感降低教师可能会对自己的工作成果感到不满意,认为自己的努力没有得到应有的回报和认可。

他们开始怀疑自己的教育能力和价值,觉得无法有效地帮助学生取得进步,从而产生挫败感。

3、去个性化表现为对学生的冷漠和疏远,不再关心学生的个体需求和发展。

教师可能会把学生当作一个群体而不是独特的个体来对待,减少了与学生的互动和交流,只是机械地完成教学任务。

4、身体症状长期的职业压力可能导致教师出现各种身体不适,如头痛、失眠、消化不良、免疫力下降等。

这些身体症状进一步影响教师的工作状态和生活质量。

二、教师职业倦怠的原因1、工作压力过大教学任务繁重,包括备课、授课、批改作业、辅导学生等,同时还要应对各种考试和评估。

此外,班级管理、学生问题处理等也给教师带来了很大的压力。

2、社会期望过高社会对教师寄予了很高的期望,要求教师不仅要传授知识,还要培养学生的品德、价值观和社会责任感。

这种过高的期望使得教师感到责任重大,心理负担加重。

3、工作环境不佳学校的管理体制、同事关系、教学资源等方面的问题可能会影响教师的工作满意度。

例如,不合理的评价机制、缺乏团队合作氛围等都可能导致教师产生职业倦怠。

4、个人因素教师个人的性格特点、应对压力的能力、职业发展规划等也会影响其对职业倦怠的感受。

一些教师可能性格较为敏感、内向,或者缺乏有效的应对策略,更容易受到职业倦怠的影响。

三、应对教师职业倦怠的策略1、个人层面(1)合理安排工作和生活教师要学会合理分配时间,在工作之余安排足够的休息和娱乐活动,保持生活的平衡。

教师职业倦怠的表现形式

教师职业倦怠的表现形式

教师职业倦怠的表现形式
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其一是情绪衰竭。

教师的情绪和情感处于极度疲劳状态,常常表现出情绪低落、烦躁易怒、抑郁、精神不振、缺乏热情与活力、对他人的容忍度和工作满意度降低等,教学工作中的成功及类似新课程改革的重大事件也较难引发工作的激情和热情,没有创新的欲望,仅满足于应付任务,甚至厌倦教学工作。

其二是态度和行为冷漠。

教师对学生缺失人性化的态度表现在:教师常常不愿接触学生,对学生冷漠、厌烦,常常用带有蔑视性的标签式语言来称谓和描述学生,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 将学生视为无生命的物体来看待。

对同事疏远,逃避交往或拒绝与其合作。

对工作中出现的问题,总是找借口,怨天尤人。

其三是缺乏成就感。

教师常常表现为对自己工作意义与价值的评价降低,工作胜任感和成就感下降。

由于教学中不可避免地遇到困难,家长、社会对教师期望的增加,学校、同事对教师关心支持不够,使很多教师体验不到工作的成就感与幸福感。

这种情况导致教师重新评价工作的实际价值,重新考虑时间精力的投入与经济收入、地位荣誉等回报之间的关系。

他们开始感觉到自己的工作既不能对学生的学习和发展带来令人满意的变化,也不能有效地改变自己的生活状态,从而产生较强的无助感。

工作失去动力和信心,开始减少工作投人,教学缺乏创新,对新课程改革带来的机遇与挑战抱有消极、无奈、听之
任之的态度,挣工资成了维持上班的唯一动机。

教师工作职业倦怠

教师工作职业倦怠

教师工作职业倦怠引言:教师是社会的守望者,是铸辉煌未来的引路人。

然而,由于职业本身的特点和职业环境的变化,教师工作职业倦怠问题逐渐凸显。

本文将从不同角度探讨教师工作职业倦怠的原因、表现以及应对之道,希望能够为教师们找到减轻疲惫和重拾激情的方法。

一、工作压力导致职业倦怠教师工作压力常常来自多方面,如教学任务繁重、学生家长期望过高、教育制度改革等。

这种长期积累的高度紧张状态让教师体验到身心疲惫,产生职业倦怠感。

二、对教育环境变化的应对困难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教育理念的转变,教育环境面临着新的挑战。

教师在面对新教育政策、新教学方法和新学生需求时,常常感到不适应和无措,从而加重了职业倦怠的程度。

三、情绪疲劳对教师工作的影响教师工作中情绪的变化经常影响到教学质量和教师工作的效率。

长时间的疲劳和负面情绪积累会使教师对学生产生消极情绪,进而降低教学效果,形成职业倦怠。

四、工作动力不足与职业倦怠关系教师的工作动力对于工作的积极性和效果有着重要的影响。

当教师面对职业倦怠时,工作动力会丧失,导致工作效率下降,无法从工作中得到满足感。

五、自我认同感缺失引发职业倦怠教师工作职业倦怠与自我认同感密切相关。

当教师的专业能力得不到充分展示和认可时,他们往往会产生自卑情绪和对职业的质疑,进而产生职业倦怠感。

六、教师之间的互助关系对职业倦怠的影响教师之间的合作和互助关系能够有效减轻教师工作职业倦怠的程度。

积极的合作和支持可以让教师们共同面对工作中的压力,分享工作中的困难,从而减轻职业倦怠带来的负面情绪。

七、建立健康的工作与生活平衡教师工作与生活平衡的缺失是导致职业倦怠的重要原因之一。

教师应该学会调整自己的心态,合理安排工作和生活,给自己留出专属的休息时间,从而保持身心的健康状态。

八、寻求专业发展与充实自己教师应该持续地进行自我学习和专业发展,提高自身的教育素养和专业能力。

通过参加培训、读书、参与教研等方式,教师能够拓宽自己的知识面,增加自信心,从而减轻职业倦怠感。

教师的职业倦怠主要有哪些特征

教师的职业倦怠主要有哪些特征

教师的职业倦怠主要有哪些特征引言作为一名教师,职业倦怠是我们常常面临的一个现实问题。

职业倦怠不仅会对我们的个人生活和职业发展造成负面影响,也会影响我们对学生的教育教学质量。

本文将介绍教师职业倦怠的特征,帮助教师更好地认识和应对这一问题。

特征一:情绪极度消极职业倦怠的一个主要特征是教师的情绪极度消极。

教师在工作中可能感到压力巨大,缺乏成就感,经常出现疲倦、无力和情绪低落等负面情绪。

他们可能会变得容易烦躁,对学生的问题和挑战失去耐心,甚至产生对教育事业的负面情绪。

特征二:教学动力下降职业倦怠的另一个特征是教师的教学动力下降。

教师可能会逐渐失去对教学的热情和兴趣,对教学内容感到枯燥乏味。

他们可能开始怠慢备课,讲课时敷衍了事,不再投入精力去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创造力。

这种情况下,教师的教学质量自然会下降。

特征三:人际关系疏远职业倦怠还会导致教师与同事、学生和家长等人际关系的疏远。

教师可能会感到孤独和孤立,对交流和合作失去兴趣。

他们可能会避免与同事共享教学经验和资源,不愿与学生和家长建立良好的沟通关系。

这种情况会进一步加剧教师的职业倦怠。

特征四:工作倦怠感增加职业倦怠的最明显特征之一是教师对工作的倦怠感增加。

教师可能会感到对自己的工作无法产生实质性的改变,对未来感到迷茫和无力。

他们可能会出现工作不积极主动、工作时间过长、缺乏工作动力等问题。

这种倦怠感会削弱教师的工作热情和工作效能。

结论教师的职业倦怠是一个复杂而严重的问题。

了解和认识职业倦怠的特征对于教师的个人发展和职业生涯至关重要。

教师们应该积极采取有效的措施,如寻求支持和帮助,加强自我管理和调节,培养良好的工作习惯等,以应对和克服职业倦怠,保持职业热情和工作动力。

注:本文为Markdown格式的文本输出。

如需转化为其他格式,请采用相应的工具进行转换。

教师职业倦怠的表现及心理调适策略

教师职业倦怠的表现及心理调适策略

教师职业倦怠的表现及心理调适策略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教育体制的改革,教师职业已经成为一个备受关注的职业之一。

教师职业倦怠问题也随之而来。

教师职业倦怠不仅影响教师个人的工作效率和生活质量,还直接影响到教育质量和学生的成长。

对于教师职业倦怠问题的认识和解决,已经成为教育界和社会各界共同关注的焦点之一。

一、教师职业倦怠的表现1. 情绪问题教师职业倦怠的一个主要表现就是情绪问题,包括易怒、抑郁、焦虑等。

在长期的工作累积下来的压力下,教师很容易产生情绪失控的现象。

2. 工作效率下降另外一个常见的表现就是工作效率下降,教师可能会出现精神涣散、工作态度不端正等现象。

3. 对学生态度消极在职业倦怠的状态下,教师可能会对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产生消极的态度,可能会对学生放任不管,对学生的成长产生消极的影响。

4. 人际关系疏远教师在职业倦怠的状态下,往往会对周围的同事和朋友关系疏远,社交活动减少。

5. 生活品质下降由于工作压力过大,教师会感到对生活失去了兴趣,生活品质明显下降。

二、心理调适策略1. 建立自我认知教师首先要对自己的情况有一个清楚的认知,找出自己工作中的压力来源,才能有针对性地进行调适。

2. 防范职业倦怠教师要学会识别职业倦怠的预警信号,时刻警惕自己的工作状态,一旦发现有倦怠迹象,要及时采取措施。

3. 增加工作乐趣在工作中,教师可以适时适度地进行一些社交活动,增加一些新鲜元素,让工作中充满乐趣。

4. 调整工作节奏教师可以适当调整自己的工作节奏,合理安排工作时间,使自己在工作之余有时间进行放松和娱乐。

5. 学会放松自己教师可以通过多种方式进行放松,比如听音乐、做运动、阅读、旅行等,以此来舒缓工作中的紧张情绪。

6. 寻求帮助教师可以通过和同事、家人、朋友交流,或者寻求心理专业人士的帮助,来寻求帮助和解决问题。

7. 坚持锻炼教师在工作之余可以进行一些有氧运动,比如跑步、慢跑、瑜伽等,以此来释放紧张的情绪。

8. 注重心理健康教师还可以适时进行心理健康的辅导和培训,以此来提高自己的心理素质。

教师职业倦怠的表现

教师职业倦怠的表现

教师职业倦怠的主要症状教师是社会中比较常见的一种职业,教书育人,也是教师们最主要的任务。

当然,教师虽然有着比较大的责任,但是很多教师在从教一段时间之后,会出现倦怠的现象,这种现象被称为教师职业倦怠。

而教师职业倦怠也是可以通过一些症状表现出来的。

下面,就为大家介绍教师职业倦怠的相关知识!一、教师职业倦怠的症状1.职业倦怠症心理表现:害怕或者故意避免参与竞争,失去工作乐趣,对办公场所有强烈排斥感甚至恐惧感,长期处于挫折、焦虑、疲惫、沮丧、焦躁状态,对工作任务产生厌倦和抵触。

2.职业倦怠症生理表现:身体长期处于“亚健康状态”,食欲不振、睡眠质量下降、活动力缺乏等。

严重的还会出现嗜睡、失眠、吃不下饭、呕吐、注意力分散、记忆力下降、精神恍惚、全身酸疼、内分泌功能紊乱、血压升高等多种生理现象。

女教师还会出现生理紊乱、月经失调等。

3.职业倦怠症行为方面:心理上的倦怠直接反映在行为上,表现为对工作敷衍了事,情绪波动大,缺乏进取心,工作的目的仅仅是为了领工资。

二、教师职业倦怠的不良影响1.教学效果下降教师的身心倦怠,对学生的教育能力会无形中降低,随之而来的是教育教学方法变得机械,工作效率低,最终导致教学质量降低。

2.人际关系紧张情绪上充满忧郁和攻击性,人际关系变得疏离,矛盾增多。

有些教师使用粗暴的体罚来对待学生,实则是一种身心疲倦,压力增大后所产生的“危险信号”。

3.造成自我身心伤害教师的职业倦怠会造成自身的心理障碍和心理疾病,轻则消极态度和恶劣情绪明显,重则会引起神经衰弱甚至精神崩溃,最终直接影响自己的身心健康。

三、教师职业倦怠的成因1.职业认同感产生高原反应一般来说,工作十多年的教师,容易产生职业冷漠感,太规律的工作、按部就班的生活,很容易熄灭一个人的激情,引起其矛盾心理,使之产生对职业的抵触情绪,导致拒绝的消极心理发生。

2.社会对教师的期望值同教育投入之间的矛盾不断增加教师的精神压力独生子女与就业难的现状,使家长对孩子的期望值过高,而他们又将这种期望寄托在学校中,再由学校转嫁到教师身上。

当前教师职业倦怠现状

当前教师职业倦怠现状

当前教师职业倦怠的现状、主要原因及调节策略03班梁国生一、教师职业倦怠的现状目前,许多教师出现职业倦怠,分析我个人职业倦怠的现状,我认为,教师的职业倦怠是由于教师长期工作在高压力的情境下,工作中持续的疲劳及与他人相处中各种矛盾、冲突而引起的挫折感加剧,最终导致在情绪、认知、行为等方面表现出精疲力竭、麻木不仁的高度精神疲劳和紧张状态,是一种非正常的行为和心理。

简单地说,教师的职业倦怠就是指教师对从教工作缺乏事业的动机和兴趣,勉强维持教学工作,在教师内心产生一种对教书育人的厌烦和心力交瘁的状态,导致教学工作能力和工作业绩降低的一种现象。

根据我个人的经历,我认为教师职业倦怠有六种典型的心理与行为表现:(1)长期情绪上的倦怠感,表现为精疲力竭,易怒无助,对生活与工作冷漠悲观。

(2)人格解体,明显表现为对教育对象的拒绝接纳,蔑视和缺乏耐心甚至麻木不仁。

(3)较低的成就感,工作常感到力不从心,低效或无效,他们不再有探索的热情与活力,很少投入精力去提高教学质量。

(4)生理上表现为没有食欲,睡不好觉,反应降低,注意力分散,记忆力下降等。

(5)心理上表现为逐渐失去乐趣,缺乏热情,对工作任务厌倦,工作过程极易产生疲惫感,长期处于焦虑,沮丧状态,情绪波动大,逆境中容易焦躁,对工作的新异事物敏感度降低。

(6)行为上表现为工作混日子,得过且过,仅仅满足于完成任务,典型语言形式是“混饭吃”,害怕产生或避免参与竞争,对工作任务产生本能厌倦,感觉苦海无边,盼望早日退休。

二、教师职业倦怠的主要原因分析导致教师职业倦怠的因素很多,但主要有以下方面的原因。

1、社会期望的压力。

教师是特殊的职业,社会对于教师的要求非常高,被认为是太阳下最光辉的职业、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是辛勤的园丁,一旦教师教育教学的质量有所下降,社会对于教师的批评是十分严厉的。

正如威尔逊所说:“所有对他人高度负责的角色,都要经受相当多的内在冲突和不安全感。

”这些过高的社会期望,往往使教师压抑正常的需要,过分限制自己并关心种种细节,就有可能变得拘谨保守、缺乏自信、内心压抑,身心健康大受影响,最容易产生职业倦怠2、应试教育的重负。

教师职业倦怠的表现

教师职业倦怠的表现

教师职业倦怠的主要表现1、职业热情、兴趣消失,消极应付工作。

2、职业兴趣转移。

3、对于教师身心造成影响。

职业倦怠作为一种因为长期从事单一工作而产生的心理、精神上的消极现象,其出现和存在是必然的。

所以,我们首先应该认同它的现实性和合理性,并以积极的心态去应对,才能有效的降低职业倦怠给生活和工作带来的不利影响,从而产生积极地动力。

下面谈一下我的体会:首先,认可职业倦怠的正常性,积极应对,并同时注意接纳自己、关爱自己。

其实,谁关心自己也不如自己爱自己,应付压力最好的办法就是关爱自己,保持身心健康。

该工作的时候工作,该休息的时候休息,是自己时刻保持一种愉悦的精神状态。

关爱自己应该从注重自己的仪表做起,有人说:女人可以不漂亮,但不可以不优雅。

的确,五官是父母给的,我们无法改变,但是,我们完全可以在发型、穿衣、气质上下功夫,一样可以做个优雅的女人。

看到别人欣赏的目光,听到学生的啧啧称赞,相信我们便不会视上班、上课为负担。

其次,坚持每天锻炼身体,保持身心的舒适和愉悦。

“每天锻炼一小时,健康生活一辈子”这个理念大家都懂,可是每天真要我们拿出一小时锻炼,确实很难。

怎么办,为了自己的身体健康,就要挤时间。

这一学期开学以来,我们办公室的老师们坚持每天利用“两操”时间做“五行健身操”,对颈腰关节都大有好处。

身体好了,心情自然也会好。

大家一定要记住:没有好的身体,就没有好生活!再次,扩大社交,增加交流和倾诉,及时释放忧郁情绪。

交几个好朋友,及时倾诉烦恼是一种非常好的心理调节方式。

不要心里只有孩子和老公,而没有自己。

要用心交几个好朋友,创造闲暇的空间和她们一起或逛逛商场,或在家小聚,或出去吃饭,寂寞无助时让她们陪一陪,在美酒茶水中把知心话儿一吐为快,即使发泄烦恼,也拓宽自己的视野。

(我们的工作性质决定我们的天空是狭小的、单调的,而友情织成的天空是广阔的,也是灿烂的。

友情,能给你的生活增添情趣,让你更多地洞悉外面的世界。

忧伤时,有朋友与你同担,伤痛会减掉几分;欢乐时,有朋友与你共享,欢乐会更加浓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师职业倦怠的特点、成因及对策思考引语:当你踏进校园,孩子们一声声清脆的问好已无法舒展你紧锁的双眉;当你走进教室,同学们婉转悠扬的诵读已难以激起你心灵的共鸣;当你端坐办公桌前,以一句“这点小事也来烦我”打发满含委屈来求助的学生;当你从积满灰尘的书本下找出一份“古香古色”的教案,在上面稍作圈点甚至只瞄一眼便心安理得地走上讲台……我想提醒你一句:老师,你真的是“老”了。

即便你还很年轻,但你的心态已经老了;即便你自认拥有年轻的心态,但此刻的你一定染上了不少教师感染过或正感染着的一种“职业倦怠症”。

提纲:一、职业倦怠的概念二、教师职业倦怠的症状及不良影响三、教师职业倦怠的成因四、预防和解除教师职业倦怠的策略一、教师职业倦怠的概念所谓“职业倦怠”现象,是指一个人在社会期望值、个体内在的期望值过高而客观实际又达不到预期的目标的情况下所产生的失望的情绪、疲惫的心态的一种心理现象。

它的心理特征表现为生活的乏味感、事业的失望感、精神的疲惫感、认知的冲突感等,是一种心理的内在需要与客观实际情况相矛盾的产物,也是一种对现实的消极反抗而求得心理平衡的心理反应。

从本质上讲,它是一个人内外冲突矛盾运动的结果:即渴望快乐与感受平淡的矛盾、渴望成功与感受平凡的矛盾、渴望激情与感受平庸的矛盾,总之一句话,是内外不和谐的结果。

教师的职业倦怠定义为由于教师长期工作在压力的情境下,工作中持续的疲劳及在与他人相处中各种矛盾,冲突而引起的挫折感加剧,最终导致一种在情绪、认知、行为等方面表现出精疲力竭、麻木不仁的高度精神疲劳和紧张状态,是属于一种非正常的行为和心理。

二、教师职业倦怠的症状及不良影响(一)教师职业倦怠的症状表现教师职业倦怠的典型症状是工作满意度低、工作热情和兴趣的丧失以及情感的疏离和冷漠。

教师职业倦怠可以划分为心理、生理和行为三个方面:1、职业倦怠症心理表现:害怕或者故意避免参与竞争,没有竞争热情;逐渐失去工作乐趣,对办公场所有强烈排斥感甚至恐惧感;长期处于挫折、焦虑、沮丧状态,情绪波动很大,逆境下容易焦躁;对工作任务产生本能的厌倦,对业务指标缺乏动力;工作过程中极易产生疲累感,对工作的新异事物敏感度降低。

2、职业倦怠症生理表现:身体长期处于“亚健康状态”,食欲不振、睡眠质量下降、活动力缺乏等,严重的还会出现嗜睡或者失眠、吃不下饭甚至是呕吐的情况;已经出现一些慢性疾病或者疾病征兆;工作效率降低,行动迟缓、注意力分散、记忆力下降、精神恍惚,甚至出现机能性工作障碍。

经常产生疲劳感,失眠、食欲不振、喉咙嘶哑、背痛、头晕,以致全身酸疼,内分泌功能紊乱、血压升高等多种生理现象出现。

女教师还会出现生理紊乱、月经失调等。

在认知方面,感到工作没有意义,没有价值,将其看作是枯燥的机械重复的琐碎事务,觉得前途暗淡,没有希望;在情感方面,对工作失去兴趣, 厌倦,情绪波动大,经常感觉抑郁、焦虑和烦恼等;表现在意志方面,在工作中碰到困难就躲,不愿钻研。

3、职业倦怠症行为方面:心理上的转变直接在行为上有所反映,表现为对工作敷衍了事,情绪波动大。

由于经常感到压抑、焦虑,普遍对工作缺乏进取心,纯粹是为了工资而来上班。

生理症状1、长期疲劳2、肌肉紧张3、躯体失调(多汗、心跳过快过缓、内分泌失调等)4、精神紧张(失眠、多梦、情绪暴躁等)5、决策技能的降低6、信息处理能力下降7、时间知觉失调8、劳逸控制失调社会症状1、对工作敷衍了事2、社会退缩、人际关系敏感3、抱怨与玩世不恭4、降低效能5、家庭中的关系不和谐心理症状1、否认或责备2、愤怒与压抑3、偏执性、强迫症状4、自我贬损(二)教师职业倦怠的不良影响1、教学效果下降教师的身心与疲劳过度,对学生的观察、教育能力就会在无形之中降低,对学生的心理援助,管理指导等精神维持能力也会随之变得低下,当然随之而来的是教育、教学方法的不灵活或出现失常现象,在工作上变得机械,工作效率低,工作能力下降,最终导致教学质量降低。

2、人际关系紧张在人际关系上变得疏离,退缩,摩擦增多,情绪充满忧郁和攻击性。

有些教师使用粗暴的体罚,急躁的情绪、行为来对待学生,实则是一种身心疲倦,压力增大后所产生的“危险信号”。

教师心理疾病会导致严重的后果,有时会给学生带来难以弥补的伤害。

3、造成自我身心伤害教师的职业倦怠会造成教师的心理障碍和心理疾病,轻则是教师的消极态度和情绪表现明显,重则会因不良心理状态而引起神经衰弱,或因不堪压力而导致精神崩溃,最终直接影响自己的身心健康。

对同事不愿理睬,对学生冷漠,经常觉得自己孤立无援。

4、教师职业倦怠将会导致教师队伍的高流失率,严重影响教师队伍的稳定和国家教育事业及整个社会的发展。

三、教师职业倦怠的成因教师的“职业倦怠”心理源于两方面因素,即内在的心理原因与外在的社会原因。

主要原因如下:1、职业认同感产生高原反应。

一般来说,工作十来年的教师,容易产生职业冷漠感,太有规律的工作、按部就班的生活,是很容易熄灭一个人的激情的。

一个老师说:同一篇文章讲了无数遍,真的感觉很乏味,几十年就这么过来了,实在无奈得很。

对生活富有激情的内心追求与客观情况的差异,往往会引起一个人的矛盾心理,使之产生对职业的反抗情绪,导致拒绝感与平淡感的消极心理发生。

2、内心原有的对职业的认识与现实新近提出的社会认识产生矛盾,而引起的消极抗拒心理。

社会在发展,对职业本质属性的认识也在发展,特别是在大力推进课程改革的过程中,许多新的思想观念正在猛烈地冲击着教师们所坚守的那些固有的职业的基本特性,每一个教师在实施新课标的过程中都会遇到许多新问题、新矛盾,产生新的压力。

如果不能正确认识和积极适应,则必然会产生抵触情绪,从而导致对职业的反叛。

3、社会对教师过高的期望值同教育投入与产出的反差之间的矛盾,大大增加了教师的精神压力。

独生子女社会加之就业难的现状,使家长们对孩子的期望值特别高,而他们又将这种期望寄托在学校再由学校转嫁到教师身上,教师身上的担子愈发沉重了。

沉重负担使不少教师不堪重负,不得不牺牲一个个节假日或者夜晚的休息时间,这更加增添了教师的孤寂感。

再加上教育往往是投入与产出极为不相称,教师的付出多,而学生的成效不显著,这又可能导致教师产生对职业的失望感。

长期如此,必然会使教师失去工作的热情。

4、不够完善的评价体系往往造成教师内心的矛盾冲突。

在现实生活中,往往存在着素质教育的评价体系与高考实际权重之间的矛盾差异,教育本质属性的规定性与广大家长的客观评价标准之间的矛盾差异,学校管理者对教师的评价与教育本身的价值标准之间的矛盾差异,这些矛盾大多又是不可调和的,这势必会极大地扼杀教师的主观能动性和积极的创造性,使教师自我价值丧失,教师的合理个性得不到应有的尊重,自然而然地会产生对所从事职业的倦怠。

目前的基础教育,从一定意义上说,已经异化为升学教育,学生的分数成为评价教师的相当重要的指标,而至于学生良知的养育、人格的熏陶、责任感的培养等软性指标,则很难进入教师的评价系统,这往往会给教师的心灵造成沉重的伤害。

5、教育环境的暗示作用。

教师职业的传统观念,诸如蜡烛精神、春蚕精神等,都是以牺牲作为其本质要素,这样的观念只会给教师带来消极的暗示作用。

如果一种职业非要以毁灭自己作为代价的话,那谁还愿意从事该职业呢?再加上周围许多教师的一生都是在高考的重压下消耗完了生命,这也给一些教师带来消极的心理暗示,感觉职业的无奈。

6、部分教师自身的不良性格导致职业倦怠的发生。

责任感与使命感、自信与自卑感、压力与困惑等心理感受,是每一位教师都会遇到的心理现象。

但是,这些心理感受又会因人而异,那些整天忙于工作,无暇充实自己的生活,以及性格内向,不愿与人交流,内心焦虑、孤独等无法排遣的教师,则容易成为职业倦怠的高危人群。

7、新型师生关系带来的挑战。

将教师的压力源归纳为六类:工作压力,占44.06%家庭压力,占23.11%学校压力,占16.63%需求压力,占7.56%人际压力,占5.4%社会压力,占3.24%四、预防和解除教师职业倦怠的策略教师倦怠的结果,对他们自己的工作会带来负面影响,对学生个性的发展也会产生消极影响。

美国教育协会(NEA)主席麦克古瑞(W.Mc.Guire)感叹“一个重大的新的疾病正在折磨着教学职业”,“倦怠的感觉正打击着无数具有爱心、有理想、乐于奉献的教师”,并预言“如果不能有效地纠正,那么就会达到流行的程度”。

学生是教师倦怠结果的最终受害者,由于倦怠的产生,教师会从感情上远离学生,从心理上疏远学生,对学生冷漠、厌倦,实行“放羊式”教育,有的甚至视学生为宣泄的对象,动辄责怪、迁怒,使用粗暴的体罚、急躁的情绪和行为等来对待学生。

他们的心情及对生活的态度都会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学生,毋庸置疑,倦怠的教师会源源不断地制造出心理不健康的学生。

因此,我们要认真对待教师发展中的这种现象,积极探讨解决教师职业倦怠的策略。

1、正确认识职业倦怠。

解决职业倦怠的关键在于个体应意识到职业倦怠并不是只在一生中发生一次的现象,“它可能一次又一次地潜进我们的生命。

如果我们学着识别自身职业倦怠的症状,并在危害产生之前捕捉到它,那么我们就能很快地恢复平衡,而不需要一个较长的恢复时期”。

因此,教师应以乐观的态度去看待职业倦怠,正确认识倦怠的各种症状,以便及早解决问题。

2、坚持正确的信念和职业理想。

“教师的信念和职业理想是教师在压力下维持心理健康的重要保证”。

有人曾比喻,对某一事业的信念和理想是职业倦怠的最好解毒剂。

坚定正确的教育观念和积极的教师信念,培养对学生无私理智的爱与宽容精神,对防止教师职业倦怠是至关重要的。

职业倦怠来自于个人、组织与社会等方面。

作为教师本人,更应清醒认识到倦怠是源于自己所遇到的压力。

故应努力提高自己的耐压能力,一个具有自信和耐压能力强的人是不容易倦怠的。

再有以开放的态度来学习新的策略以便应对将来可能遇到的压力,培养良好的个性特征。

3、自我反省,建立合理的专业期望。

作为教师应了解到自己事业的可能与其限制性,而不能只是一味强调专业的自主性与为社会培养人才的重大责任,应承认自己也是一个平凡的人,会有七情六欲、喜怒哀乐,不要因为自己的现状与预期目标相差太大而产生理想的幻灭。

只有了解自己的优缺点所在,才能使教师消除那些事业上的迷思,做一个真实的人,而不是古书上的圣贤。

教师对学生的期望不要过高,许多教师对学生的要求过高,若学生达不到自己的要求,便会失望。

其实学生是成长中的受教育者,自然有缺点。

教师要热爱学生,多看其优点,用发展的眼光看学生,这样不但有助于师生关系的改善,也有益于师生的心理健康。

4、丰富生活,学会放松自己。

放松是指身体或精神由紧张状态转向松弛状态的过程,当感到压力不断时,持续数分钟的放松,往往比一小时的睡眠要好。

除了日常的游泳、散步、做操、洗热水澡、听音乐,和家人或朋友聊聊天,去美容院换个发型,或给肌肤补充一些水份等松弛方法外(还可以学习放松训练技术来应付压力),在一旦出现焦虑性的心理障碍或抑郁性心理障碍时,不妨想办法休假几天,外出旅游,亲近自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