溴冷机突发性故障的诊断与处理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溴冷机突发性故障的诊断与处理
一、冷水断水处理流经溴冷机蒸发器的冷水如果断水,故障发现不及时或处理不当,易造成蒸发器传热管冻裂事故,这将迫使制冷机长时间停车。

1、冷水断水的原因:
(1)动力电源突然中断。

(2)水泵出现故障.
(3)水池水位过低使水泵吸空.
2、冷水断水故障的处理方法:
(1)关闭蒸发器泵和吸收器泵,打开冷剂水旁通阀门稀释溶液以免结晶.
(2)打开冷水循环阀门,迅速将蒸发器冷水管内积水排净。

(3)通知供热部门停止供汽(蒸汽型),或在打开紧急排汽阀门的同时关闭加热蒸汽。

(4)保持发生气泵和冷却水泵连续运转,如故障短时间得以排除,可继续开机运转制冷。

由于种种因素,冷媒水断水使管排冻结事故偶尔也有发生。

冻结先从蒸发器的冷剂水开始,这可从蒸发器试镜看到冰柱。

3、冻结事故的处理方法:
(1)首先按上述处理冷水断水的程序进行紧急处理,以防冻结加剧.
(2)发生气泵和冷却水泵连续运转,向发生器输送0。

1MPa的低压蒸汽,以加热溶液,促使蒸发器升温,借以溶化结冰.
(3)溶冰过程进行到使蒸发器液囊中水位上涨到可避免水轮汽蚀时,开启蒸发器泵;打开旁通阀门稀释溶液。

此时,为了迅速提高溶液温度,应适量减少冷却水量,并使吸收器溶液保持在60℃左右,直到结冰彻底融化.
结冰溶化后,密切注视机内真空度变化,如真空度下降,说明传热管有冻裂。

此时应该立即进行检漏试验。

为了缩短抢修时间,可采用负压检漏法。

具体操作如下:
打开水室盖,做好管口清洁。

然后用“听、看、试"的经验方法进行检漏。

泄露严重时会听到“嘶嘶”的吸入空气声音;传热管如有空洞或裂缝时,管内积水有可能被吸入机内而透光;当怀疑重点确定后,再利用微压计或自制U形测漏仪测试,如图10—17所示。

用橡胶塞把传热管的一端塞紧,将U形测漏仪插头插入管道的另一端。

如泄漏量较大时,当插头插入管口后,接大气一端液柱会迅速下降;即使漏量较小,几十秒钟后也会产生压差反映。

如漏管不多,可用圆锥黄铜棒塞死,如图10-29所示,一般可不更换新管,因换管工艺难度大,机内暴气时间长,会加剧机内金属腐蚀.但当漏管数量超过10%时,则应补换新管,否则,传热面积减少,制冷效率会大幅度下降.
用圆锥棒封堵传热管时,为保证密封,可在管口内侧或铜棒上涂一层环氧树脂,塞堵时捶击力量要适当,以免挤压相邻的胀口使其变形泄露。

漏管封堵后,开启真空泵抽真空至规定标准。

二、冷却水断水处理冷却水突然断水的原因和冷媒水断水的原因相同.
冷却水断水如得不到及时处理,易造成溶液结晶和屏蔽电动机温升过高受损等故障。

冷却水断水处理方法:
1、立即通知供热部门停止供给蒸汽,以防溶液浓度继续升高.
2、关闭蒸发器泵出口阀,并打开冷剂水旁通阀以稀释溶液。

3、关闭吸收泵
上述操作可同时进行,但必须首先关闭蒸汽。

如短时间内无法消除而当溶液温度下降到60℃左右时,则须关闭发生器泵和冷媒水泵,停止制冷机运行并抓紧解决.
三、制冷系统断电处理如发生全系统突然断电,应迅速关闭加热蒸汽,使动力箱电源开关及所有溶液泵和水泵的电源按钮恢复到关闭位置,并关闭水泵出口阀门,使整个制冷系统处于停机状态.
断电后由于发生泵停止运转,溶液很快从发生器回流到换热器和吸收器。

高温溶液不断产生水蒸气,汽泡从静止的溶液中冲破液面而发生“梆梆"响声,使热交换器出现振动,这会给溴冷机造成某些损害,但目前尚无解决办法。

四、屏蔽电动机烧毁的处理
1、屏蔽电动机烧毁原因.屏蔽电动机烧毁事故虽不多见,但也时有发生.屏蔽电动机烧毁的原因是:
(1)石墨轴承严重磨损,转子屏蔽套和定子屏蔽套接触。

(2)电动机过载。

(3)电动机温升过高。

(4)使用年限过长,绝缘老化。

2、更换屏蔽泵的操作程序。

屏蔽电动机烧毁应立即更换备用泵.换泵操作程序:
(1)检查备用屏蔽泵的完好程度,测试水轮转动是否轻快.
(2)查验绝缘性能并运转5~10s.
(3)切断溴冷机电源。

(4)关闭屏蔽泵进出口真空阀门,放净管内溶液,并拆除烧毁屏蔽泵。

(5)换装备用屏蔽泵,并进行局部正压检漏,通过屏蔽泵出口取样阀向屏蔽泵内充氮气,使压力达到0。

2MPa。

(6)正压检漏并确认无泄漏后,进行局部抽空,用真空橡胶管连接屏蔽出口取样阀和抽气系统测试阀,起动真空泵抽20~30min,如确认泵体和管内无空气时,打开屏蔽泵进出口真空阀门.
(7)起动发生器泵和吸收泵运转10min后,观察机内真空度如无多大变化,起动真空泵运转1~2h,然后按开车规程开机运转.
为了防止由于电动机温升过高而烧毁,可以利用冷媒水对电动机进行冷却,效果极佳。

五、对运转中几种泄漏的分析处理溴冷机运转中出现真空度下降和制冷量减少,原因多属泄漏所致,如停机检漏,所需时间较长,会给生产带来损失.有经验的操作人员,能从泄漏的现象和性质推断出泄漏部位,可避免“大海捞针”。

1、传热管泄漏的分析处理。

如外界条件基本恒定,而吸收器液位不断上涨,溶液浓度逐渐下降,机内绝对压力升高,说明水夹带着空气进入了溶液。

能向机内漏水的部位有高压发生器、冷凝器、蒸发器、吸收器和蒸汽凝结水换热器等.对各部位逐一分析首先进行检漏处理部位,从而减少无效劳动。

如上各部位均未发现泄漏点,则应对蒸汽凝结水热交换器(以下简称回热器)进行分析。

分析方法:关闭回热器凝结水出口阀门,起动发生器泵运转1~2h后,用500mL玻璃量筒从回热器凝结水出口取样,如存有凝结水,则用比重计测量,其密度如超过1,且有咸味,说明回热器传热管或胀口有泄漏。

如上法不奏效,则有可能因为发生器泵扬程偏低而无法使溶液从泄漏点流入凝结水一侧.此时,应向机内充氮气,压力0.026MPa(200mmHg),靠机内压力使溶液从回热器泄漏点压向凝结水一侧。

机内充压1~2h后用量筒取样化验,可间隔一段时间多化验几次。

泄漏点确定后,用气割器具把回热器一侧水室封板割掉(先割掉一个流程水室封板),再用U 形测漏仪和肥皂水检漏,并做好堵漏的技术处理准备.如气割后的流程未发现漏管,应继续割掉下一个流程封板,直至发现漏管,在封堵之后,应进行密封校验,如果压力不再下降,说明漏管已全部解决,不再继续气割其他封板。

2、高压发生器传热管泄漏的分析处理,溴冷机短时间停机后重新开机之初,机内绝对压力正常,而当发生出冷剂水之后,绝对压力突然升高,如从0.93kpa上升到1.59kpa,致使制冷机不能稳定运转.其原因多属高压发生器传热管胀口泄漏。

在开机前,由于U形管内存有冷剂
水及换热器内充满溶液,所以从传热管漏入而积聚在高压发生器内的空气无法进入蒸发器。

但溴冷机一旦停止运转,空气随冷剂蒸汽先进入低压发生器传热管,并进入冷凝器,最后通过U形管进入蒸发器,使蒸发压力突然突然升高,处理这一故障最好是进行充氮正压检漏。

消除泄漏点的方法一是对泄漏的胀口进行复胀;二是对管体泄漏进行封堵,其他方法已如前述.但若无法停机处理也可继续运转,因为这种泄漏多属微漏,运转中由于加热蒸汽压力大于大气压力,加之金属的热胀,一般不再会有空气漏入机内,只须开启真空泵抽除泄入的不凝性气体,制冷机便会逐渐稳定下来。

但带“病”运转时间过长不利,应寻找时机停机检修。

3、隔膜阀片破坏泄漏的分析处理。

如制冷机真空度不断下降,而真空泵长时间抽气无效的原因,多属真空隔膜阀破损所造成。

分析处理方法:
(1)用旋转式真空表测试真空泵极限真空度,如低于(20~40)X10-1Pa,说明真空泵抽气性能不佳,应首先检修真空泵。

(2)抽气系统上各隔膜阀的测试参照图10—30进行。

旋动隔膜阀杆如手感轻快且有脱落感(与完好阀相比),往往是由于隔膜阀片和阀杆脱落所致。

脱落的阀片虽被吸合在阀座上,但已失去了截止和接通的作用。

(3)把抽气系统上的所有隔膜阀片全部关闭,开启真空泵抽气1~2min,如真空泵排气口有浓烟排出,说明其中有的隔膜阀片因破损而泄漏。

(4)判断破损隔膜阀片的方法:除留一个做试验的阀门外,其余阀门均用真空封泥将阀盖和阀座接口、阀杆和阀盖配合部位封死后,开启真空泵如无气体排出,说明此阀完好。

再清除另一个被真空封泥密封的阀门做抽气试验,如发现真空泵排气量加大,说明第二个试验的阀已有损坏。

为了继续试验,用真空封泥把第二个试验的阀重新密封起来,再清除第三个阀门的真空封泥试验,如此逐一试验直到全部阀门试验完毕为止。

更新隔膜阀操作方法:准备好工具和同型号规格的隔膜阀盖、阀片,卸载待换隔膜阀盖紧固螺栓后,一人撬开阀盖迅速摘下,另一人立即将新阀盖对正摆好紧固,这样可避免机内进入大量空气。

然后随即起动真空泵抽气,就能在短时间内使制冷机真空度达到合格标准。

必须强调的是,在泄漏部位大体确定的条件下方可进行负压检漏;切忌漫无目的地盲目操作,以防长时间负压检漏,否则,会得不偿失.
六、运转中溶液结晶的消除方法溶液结晶是溴冷机的常见故障。

加热蒸汽压力过高,冷却水进口温度过低,溶液循环量过小或有不凝性气体存在等,都可能引起结晶。

机组中最易产生结晶的部位,是溶液热交换器的浓溶液出口处。

该处的溶液浓度较高,当温度降低时,最容易出现结晶,一旦出现结晶,由于浓溶液出口堵塞,发生器中液位将越来越高。

当液位超过J形管口时,溶液就绕过低温热交换器,经J形管直接进入吸收器。

因此,J形管手感热烫是溶液产生结晶的明显特征.此时低压发生器液位升高,冷量下降,冷媒水出口温度上升。

结晶后温度较高的浓溶液经J形管直接进入吸收器,使稀溶液温度升高。

而稀溶液通过热交换器就可使结晶溶解.结晶初期同此法即可见效,一般经过15min左右即可消除。

但利用J 形管溶晶无法自动消除严重的结晶,就必须采用下列操作方法:适当减少供气量和减少冷却水量,控制稀溶液温度在60℃,间接启闭发生器泵,使低压发生器中温度较高的溶液,沿着稀溶液的管路经低温热交换器汇流到吸收器。

如此反复数次结晶即能消除。

如高温热交换器结晶,则高压发生器液位升高,可同样采取间歇起动发生器泵的方法来消除结晶。

若结晶严重没上述方法仍不能奏效,则需借助外界热源消除结晶,即用蒸汽凝结水或用蒸汽在浓溶液出口侧加热。

为了防止再度出现溶液结晶,应分析造成结晶的具体原因,并采取合理的调节方法。

须特别指出的是,当遇到雷雨冰雹天气时,冷却水出塔温度会急剧下降到20℃左右,操作人员应及时关停风机,减少冷却水量,以防低于26℃的冷却水进入机组而造成结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