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浦区2014 高三物理二模卷(含答案 )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第II卷(21-33题)考生应用蓝色或黑色的钢笔或圆珠笔将答案写在答题卷上。第30、31、32、33题要求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的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而未写出主要演算过程的不能得分。有关物理量的数值计算问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
第I卷(共56分)
一、单项选择题(共16分,每小题2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
(1)请在右图中标出A球的第3个位置;
(2)利用这张照片可求出当地的重力加速度大小为_______m/s2;
(3)A球离开桌边时的速度大小为_____________ m/s。
28.(1)如图(a),两个相同密闭盛水容器装有相同水位的水,现从它们顶部各插入一根两端开口的玻璃管,A容器中的玻璃管下端在水面上方,B容器中的玻璃管下端插入水中,打开容器底部的阀门后两容器均有水流出,在开始的一段时间内,水流流速很快减小的是容器______(选填“A”或“B”)。
(2)为了进一步验证水流速度与水面上方空气的压强有关,某同学设计了如图(b)所示装置,由阀门K2控制、位于容器底部的出水小孔水平,利用阀门K1可以改变并控制密闭容器水面上方气体压强p,并通过传感器测得其数值;利用平抛运动的知识可以测得K2刚打开时水流的初速度v0。
在保持容器内水位深度为0.2m的情况下,用测出的p和对应v02的数据绘出的图像如图(c)所示。根据该图像,可以得到:在该实验中,水面上方气体压强p(Pa)和水流初速度v0(m·s-1)在数值上满足的关系为p=____________,实验时外界大气压强为_______×105Pa(小数点后保留两位)。(已知水的密度为1.0×103kg/m3,重力加速度取10m/s2)
黄浦区2014高考模拟考
物理试卷2014年4月9日
(本卷测试时间为120分钟,满分150分)
考生注意:
1.答卷前,务必将姓名、准考证号等填写清楚;
2.第I卷(1—20题)由机器阅卷,答案必须全部涂写在答题卷上。考生应将代表正确答案的小方格用2B铅笔涂黑。注意试题题号和答题卡编号一一对应,不能错位。答案需要更改时,必须将原选项用橡皮擦去,重新选择。答案不能涂写在试卷上,涂写在试卷上一律不给分;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取sin3012cos3032a下滑和上滑过程中木箱克服轨道摩擦力做的总功等于货物减少的重力势能b下滑与上滑过程中木箱最大速度的数值相等c下滑与上滑过程中木箱速度最大的位置在轨道上的同一点d不与弹簧接触时下滑过程中木箱和货物受到的合外力大小与上滑过程中木箱受到的合外力大小相等第ii卷共94分四填空题共20分每小题4分
1.下列物理公式属于定义式的是()
(A)I=(B)a=(C)ω=(D)E=
2.卢瑟福提出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该模型建立的基础是()
(A) 粒子的散射实验(B)对阴极射线的研究
(C)天然放射性现象的发现(D)质子的发现
3.从宏观上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气体分子热运动的平均动能与分子间势能分别取决于气体的()
(A)体积和压强(B)温度和体积(C)温度和压强(D)压强和温度
(A)27和12(B)27和14(C)28和13(D)28和15
8.用某种单色光照射某金属表面,发生光电效应。现将该单色光的光强减弱,则()
(A)需要更长的照射时间才能发生光电效应
(B)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减少
(C)单位时间内产生的光电子数减少
(D)可能不发生光电效应
二、单项选择题(共24分,每小题3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
4.现已建成的核电站发电的能量来自于()
(A)天然放射性元素衰变放出的能量(B)人工放射性同位素放出的能量
(C)重核裂变放出的能量(D)化学反应放出的能量
5.下列关于分子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分子间既存在引力也存在斥力
(B)液体难于被压缩表明液体中分子力总是斥力
(C)分子总在做无规则运动,分子的速率分布是无规律的
22B.“嫦娥三号”落月前曾在圆轨道上环绕月球飞行了8天。设“嫦娥三号”在该圆轨道上运行的速度大小为v,该轨道距离月球表面的高度为h,已知月球半径为R,则“嫦娥三号”在该轨道上做圆周运动的周期为______,月球表面上的重力加速度的大小为______。
23.某同学分别在北京和上海的实验室中探究“单摆的周期T与摆长L的关系”。图(a)是根据两地实验的数据绘制的T2-L图线,则在上海所测实验结果对应的图线是________(选填“A”或“B”);图(b)是在上海针对两个单摆绘制的振动图像,由图可知两单摆的摆长之比L①:L②=_________。
(A)绕O点顺时针方向转动
(B)绕O点逆时针方向转动
(C)平衡可能被破坏,转动方向不定
(D)仍能保持平衡状态
13.如图,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从状态I变化到II的过程中,其压强随热力学温度变化的图像为双曲线的一支。若气体在状态I的体积和温度分别为V1、T1,在状态II的体积和温度分别为V2、T2,则()
11.如图,直线①和曲线②分别是在平直公路上行驶的甲、乙两车的v-t图像,已知t1时刻两车在同一位置,则在t1到t2时间内(不包括t1、t2时刻)()
(A)乙车始终在甲车前方,且二者间距离先增大后减小
(B)乙车速度始终大于甲车速度
(C)乙车速度先增大后减小
(D)甲、乙两车的加速度总是不同
12.如图,一根木棒AB在O点被悬挂起来,在A、C两点分别挂两个和三个钩码,AO=OC,木棒处于平衡状态。如在A点再挂两个钩码的同时,在C点再挂三个钩码,则木棒()(钩码均相同)
②图(c)是作线性图像的坐标系,若纵轴表示的物理量是,请在坐标系中定性地画出线性图像。
16.如图,在竖直向下的匀强磁场中有两根竖直放置的平行粗糙导轨CD、EF,导轨上置有一金属棒MN。t=0时起释放棒,并给棒通以图示方向的电流,且电流强度与时间成正比,即I=kt,其中k为常量,金属棒与导轨始终垂直且接触良好。则棒的速度v随时间t变化的图像可能是()
三、多项选择题(共16分,每小题4分。每小题有两个或三个正确选项。全选对的,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
24.右图为俯视图,质量为m的长方体物块放在水平钢板上,物块与钢板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由于光滑固定导槽的控制,该物块只能沿导槽运动。现使钢板以速度v1向右匀速运动,同时用水平力F拉物块使其以速度v2沿导槽匀速运动,则钢板对滑块摩擦力的方向与v1方向间的夹角为________,水平力F的最小值为__________。
(A)V1>V2,且V2=V1(B)V1<V2,且V2=V1
(C)V1>V2,且V2=V1(D)V1<V2,且V2=V1
14.若以μ表示水的摩尔质量,υ表示在标准状态下水蒸气的摩尔体积,ρ为在标准状态下水蒸气的密度,NA为阿佛加德罗常数,m、Δ分别表示每个水分子的质量和体积,下面四个关系式:①NA=、②ρ=、③m =、④Δ=,其中()
21.如图,A、B两个线圈在同一平面,A线圈内通有顺时针方向的电流,当A内电流增大时,B线圈会产生______(选填“顺”或“逆”)时针方向的感应电流,并有_________(“收缩”或“扩张”)的趋势。
22A.如图,光滑水平面上有大小相同的A、B两球在同一直线上运动。两球质量关系为mA=2mB,规定向右为正方向,A球动量为6kg·m/s,B球动量为-4kg·m/s,运动中两球发生碰撞,碰撞后A球动量增量为-8kg·m/s,则B球的动量为_______ kg·m/s,碰撞后A、B两球速度大小之比为________。
(D)扩散现象表明分子间不存在引力
6.做平抛运动的物体,每秒的速度增量总是()
(A)大小不等,方向不同(B)大小相等,方向不同
(C)大小不等,方向相同(D)大小相等,方向相同
7.一质子束入射到静止靶核Al上,产生如下核反应:p+Al→X+n,p、n分别为质子和中子,则产生新核的核子数和电荷数分别为()
9.右图为包含某逻辑电路的一个简单电路,L为小灯泡,光照射电阻R2时,其阻值将变得远小于电阻R1。当R2受到光照时,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A点为高电势,灯L不发光
(B)A点为低电势,灯L不发光
(C)A点为高电势,灯L发光
(D)A点为低电势,灯L发光
10.有种自动扶梯,无人乘行时运转很慢,有人站上扶梯时,它会先慢慢加速,再匀速运转。一顾客乘扶梯上楼,正好经历了这两个过程,则能正确反映该乘客在这两个过程中的受力示意图的是()
(C)150Ω,1.0W(D)1500Ω,5.0W
(2)按照图(a)所示的电路图,将图(b)所示的实物连接成实验电路。
(3)接好电路,闭合电键后,调整电阻箱的阻值,记录阻值R和相应的电压表示数U,取得多组数据,然后通过做出有关物理量的线性关系图像,求得电源的电动势E和内阻r。
①请写出所作线性图像对应的函数表达式____________________;
29.现有一电池,电动势E约为9V,内阻r在35~55Ω范围内,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为50mA。为测定该电池的电动势和内阻,某同学利用如图(a)所示的电路进行实验。图中R为电阻箱,阻值范围为0~9999Ω;R0为保护电阻。
(1)(单选)可备选用的定值电阻R0有以下几种规格,本实验应选用()
(A)20Ω,2.5W(B)50Ω,1.0W
(A)下滑和上滑过程中木箱克服轨道摩擦力做的总功等于货物减少的重力势能
(B)下滑与上滑过程中木箱最大速度的数值相等
(C)下滑与上滑过程中木箱速度最大的位置在轨道上的同一点
(D)不与弹簧接触时,下滑过程中木箱和货物受到的合外力大小与上滑过程中木箱受到的合外力大小相等
第II卷(共94分)
四、填空题(共20分,每小题4分。)本大题中第22题为分叉题,分A、B两类,考生可任选一类答题。若两类试题均做,一律按A类题计分。
(D)图示时刻C、F两质点的位移均为零
19.如图,铁芯右侧线圈连接两根不平行的金属直导轨,其上放有一根金属棒,导轨处在与导轨平面垂直的有界匀强磁场中,金属棒和导轨的电阻均不计。下列做法能使左侧闭合电路中一定有感应电流的是()
(A)匀强磁场的磁感强度增大
(B)金属棒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
(C)金属棒向右做匀减速直线运动
(D)金属棒向左做变加速直线运动
20.下图为一种节能系统:斜面轨道倾角为30°,质量为M的木箱与轨道的动摩擦因数为。木箱在轨道顶端时,自动装货装置将质量为m的货物装入木箱,然后木箱载着货物沿轨道无初速下滑,轻弹簧被压缩至最短时,自动卸货装置立刻将货物卸下,之后木箱恰好被弹回到轨道顶端,再重复上述过程。下列判断正确的是()(取sin30°=,cos30°=)
(A)①和②都是正确的(B)③和④都是正确的
(C)①和③都是正确的(D)②和④都是正确的
15.如图,在O点放置正点电荷Q,a、b两点连线过O点。将质子从a点由静止释放,仅在电场力作用下运动到b点时,质子的速度大小为v;若将 粒子从a点由静止释放,仅在电场力作用下运动到b点时, 粒子的速度大小为()
(A)v(B)v(C)v(D)v
17.一带电粒子仅在电场力作用下从A点沿直线运动到B点,其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所示,tA、tB分别是带电粒子到达A、B两点对应的时刻,则()
(A)A处的场强一定大于B处的场强
(B)A处的电势一定高于B处的电势
(C)该粒子在A处的电势能一定大于在B处的电势能
(D)在该粒子从A到B的过程中,电场力一定对它做正功
25.如图,已知R3=4Ω,闭合电键后,安培表读数为0.75A,伏特表读数为2V,经过一段时间,一个电阻断路,安培表读数变为0.8A,伏特表读数变为3.2V,则R1的阻值是_____Ω,电阻断路前、后电路消耗的总功率之比P1:P2=______。
五、实验题(共24分)
26.(多选)在“观察光的干涉现象”实验中,某小组同学用绿色的激光在光屏上得到了较为清晰的干涉图样,为了得到条纹间距更大的干涉图样,他们讨论出下列几种方案,其中可行的是()
18.右图为两个相干波源发出的波相遇时的情况,实线表示波峰,虚线表示波谷。相干波的振幅均为5cm,波速和波长分别为1m/s和0.5m,C为A、B连线的中点,E为B、D连线的中点。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质点C、E均为振动加强点
(B)从图示时刻起经0.25s,质点C通过的路程为20cm
(C)图示时刻A、B两质点的竖直高度差为10cm
(A)只需将光源改为红色的激光
(B)只需把双缝间距略微调大
(C)只需把光屏到双缝的距离调大
(D)只需把光源到双缝的距离调大
27.小球A由斜槽滚下,从桌边水平抛出,当它恰好离开桌边缘时小球B从同样高度处自由下落,频闪照相仪拍到了B球下落过程的四个位置和A球的第1、2、4个位置,如图所示。已知背景的方格纸每小格的边长为2.4cm,频闪照相仪的闪光频率为10Hz。
第I卷(共56分)
一、单项选择题(共16分,每小题2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
(1)请在右图中标出A球的第3个位置;
(2)利用这张照片可求出当地的重力加速度大小为_______m/s2;
(3)A球离开桌边时的速度大小为_____________ m/s。
28.(1)如图(a),两个相同密闭盛水容器装有相同水位的水,现从它们顶部各插入一根两端开口的玻璃管,A容器中的玻璃管下端在水面上方,B容器中的玻璃管下端插入水中,打开容器底部的阀门后两容器均有水流出,在开始的一段时间内,水流流速很快减小的是容器______(选填“A”或“B”)。
(2)为了进一步验证水流速度与水面上方空气的压强有关,某同学设计了如图(b)所示装置,由阀门K2控制、位于容器底部的出水小孔水平,利用阀门K1可以改变并控制密闭容器水面上方气体压强p,并通过传感器测得其数值;利用平抛运动的知识可以测得K2刚打开时水流的初速度v0。
在保持容器内水位深度为0.2m的情况下,用测出的p和对应v02的数据绘出的图像如图(c)所示。根据该图像,可以得到:在该实验中,水面上方气体压强p(Pa)和水流初速度v0(m·s-1)在数值上满足的关系为p=____________,实验时外界大气压强为_______×105Pa(小数点后保留两位)。(已知水的密度为1.0×103kg/m3,重力加速度取10m/s2)
黄浦区2014高考模拟考
物理试卷2014年4月9日
(本卷测试时间为120分钟,满分150分)
考生注意:
1.答卷前,务必将姓名、准考证号等填写清楚;
2.第I卷(1—20题)由机器阅卷,答案必须全部涂写在答题卷上。考生应将代表正确答案的小方格用2B铅笔涂黑。注意试题题号和答题卡编号一一对应,不能错位。答案需要更改时,必须将原选项用橡皮擦去,重新选择。答案不能涂写在试卷上,涂写在试卷上一律不给分;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取sin3012cos3032a下滑和上滑过程中木箱克服轨道摩擦力做的总功等于货物减少的重力势能b下滑与上滑过程中木箱最大速度的数值相等c下滑与上滑过程中木箱速度最大的位置在轨道上的同一点d不与弹簧接触时下滑过程中木箱和货物受到的合外力大小与上滑过程中木箱受到的合外力大小相等第ii卷共94分四填空题共20分每小题4分
1.下列物理公式属于定义式的是()
(A)I=(B)a=(C)ω=(D)E=
2.卢瑟福提出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该模型建立的基础是()
(A) 粒子的散射实验(B)对阴极射线的研究
(C)天然放射性现象的发现(D)质子的发现
3.从宏观上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气体分子热运动的平均动能与分子间势能分别取决于气体的()
(A)体积和压强(B)温度和体积(C)温度和压强(D)压强和温度
(A)27和12(B)27和14(C)28和13(D)28和15
8.用某种单色光照射某金属表面,发生光电效应。现将该单色光的光强减弱,则()
(A)需要更长的照射时间才能发生光电效应
(B)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减少
(C)单位时间内产生的光电子数减少
(D)可能不发生光电效应
二、单项选择题(共24分,每小题3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
4.现已建成的核电站发电的能量来自于()
(A)天然放射性元素衰变放出的能量(B)人工放射性同位素放出的能量
(C)重核裂变放出的能量(D)化学反应放出的能量
5.下列关于分子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分子间既存在引力也存在斥力
(B)液体难于被压缩表明液体中分子力总是斥力
(C)分子总在做无规则运动,分子的速率分布是无规律的
22B.“嫦娥三号”落月前曾在圆轨道上环绕月球飞行了8天。设“嫦娥三号”在该圆轨道上运行的速度大小为v,该轨道距离月球表面的高度为h,已知月球半径为R,则“嫦娥三号”在该轨道上做圆周运动的周期为______,月球表面上的重力加速度的大小为______。
23.某同学分别在北京和上海的实验室中探究“单摆的周期T与摆长L的关系”。图(a)是根据两地实验的数据绘制的T2-L图线,则在上海所测实验结果对应的图线是________(选填“A”或“B”);图(b)是在上海针对两个单摆绘制的振动图像,由图可知两单摆的摆长之比L①:L②=_________。
(A)绕O点顺时针方向转动
(B)绕O点逆时针方向转动
(C)平衡可能被破坏,转动方向不定
(D)仍能保持平衡状态
13.如图,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从状态I变化到II的过程中,其压强随热力学温度变化的图像为双曲线的一支。若气体在状态I的体积和温度分别为V1、T1,在状态II的体积和温度分别为V2、T2,则()
11.如图,直线①和曲线②分别是在平直公路上行驶的甲、乙两车的v-t图像,已知t1时刻两车在同一位置,则在t1到t2时间内(不包括t1、t2时刻)()
(A)乙车始终在甲车前方,且二者间距离先增大后减小
(B)乙车速度始终大于甲车速度
(C)乙车速度先增大后减小
(D)甲、乙两车的加速度总是不同
12.如图,一根木棒AB在O点被悬挂起来,在A、C两点分别挂两个和三个钩码,AO=OC,木棒处于平衡状态。如在A点再挂两个钩码的同时,在C点再挂三个钩码,则木棒()(钩码均相同)
②图(c)是作线性图像的坐标系,若纵轴表示的物理量是,请在坐标系中定性地画出线性图像。
16.如图,在竖直向下的匀强磁场中有两根竖直放置的平行粗糙导轨CD、EF,导轨上置有一金属棒MN。t=0时起释放棒,并给棒通以图示方向的电流,且电流强度与时间成正比,即I=kt,其中k为常量,金属棒与导轨始终垂直且接触良好。则棒的速度v随时间t变化的图像可能是()
三、多项选择题(共16分,每小题4分。每小题有两个或三个正确选项。全选对的,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
24.右图为俯视图,质量为m的长方体物块放在水平钢板上,物块与钢板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由于光滑固定导槽的控制,该物块只能沿导槽运动。现使钢板以速度v1向右匀速运动,同时用水平力F拉物块使其以速度v2沿导槽匀速运动,则钢板对滑块摩擦力的方向与v1方向间的夹角为________,水平力F的最小值为__________。
(A)V1>V2,且V2=V1(B)V1<V2,且V2=V1
(C)V1>V2,且V2=V1(D)V1<V2,且V2=V1
14.若以μ表示水的摩尔质量,υ表示在标准状态下水蒸气的摩尔体积,ρ为在标准状态下水蒸气的密度,NA为阿佛加德罗常数,m、Δ分别表示每个水分子的质量和体积,下面四个关系式:①NA=、②ρ=、③m =、④Δ=,其中()
21.如图,A、B两个线圈在同一平面,A线圈内通有顺时针方向的电流,当A内电流增大时,B线圈会产生______(选填“顺”或“逆”)时针方向的感应电流,并有_________(“收缩”或“扩张”)的趋势。
22A.如图,光滑水平面上有大小相同的A、B两球在同一直线上运动。两球质量关系为mA=2mB,规定向右为正方向,A球动量为6kg·m/s,B球动量为-4kg·m/s,运动中两球发生碰撞,碰撞后A球动量增量为-8kg·m/s,则B球的动量为_______ kg·m/s,碰撞后A、B两球速度大小之比为________。
(D)扩散现象表明分子间不存在引力
6.做平抛运动的物体,每秒的速度增量总是()
(A)大小不等,方向不同(B)大小相等,方向不同
(C)大小不等,方向相同(D)大小相等,方向相同
7.一质子束入射到静止靶核Al上,产生如下核反应:p+Al→X+n,p、n分别为质子和中子,则产生新核的核子数和电荷数分别为()
9.右图为包含某逻辑电路的一个简单电路,L为小灯泡,光照射电阻R2时,其阻值将变得远小于电阻R1。当R2受到光照时,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A点为高电势,灯L不发光
(B)A点为低电势,灯L不发光
(C)A点为高电势,灯L发光
(D)A点为低电势,灯L发光
10.有种自动扶梯,无人乘行时运转很慢,有人站上扶梯时,它会先慢慢加速,再匀速运转。一顾客乘扶梯上楼,正好经历了这两个过程,则能正确反映该乘客在这两个过程中的受力示意图的是()
(C)150Ω,1.0W(D)1500Ω,5.0W
(2)按照图(a)所示的电路图,将图(b)所示的实物连接成实验电路。
(3)接好电路,闭合电键后,调整电阻箱的阻值,记录阻值R和相应的电压表示数U,取得多组数据,然后通过做出有关物理量的线性关系图像,求得电源的电动势E和内阻r。
①请写出所作线性图像对应的函数表达式____________________;
29.现有一电池,电动势E约为9V,内阻r在35~55Ω范围内,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为50mA。为测定该电池的电动势和内阻,某同学利用如图(a)所示的电路进行实验。图中R为电阻箱,阻值范围为0~9999Ω;R0为保护电阻。
(1)(单选)可备选用的定值电阻R0有以下几种规格,本实验应选用()
(A)20Ω,2.5W(B)50Ω,1.0W
(A)下滑和上滑过程中木箱克服轨道摩擦力做的总功等于货物减少的重力势能
(B)下滑与上滑过程中木箱最大速度的数值相等
(C)下滑与上滑过程中木箱速度最大的位置在轨道上的同一点
(D)不与弹簧接触时,下滑过程中木箱和货物受到的合外力大小与上滑过程中木箱受到的合外力大小相等
第II卷(共94分)
四、填空题(共20分,每小题4分。)本大题中第22题为分叉题,分A、B两类,考生可任选一类答题。若两类试题均做,一律按A类题计分。
(D)图示时刻C、F两质点的位移均为零
19.如图,铁芯右侧线圈连接两根不平行的金属直导轨,其上放有一根金属棒,导轨处在与导轨平面垂直的有界匀强磁场中,金属棒和导轨的电阻均不计。下列做法能使左侧闭合电路中一定有感应电流的是()
(A)匀强磁场的磁感强度增大
(B)金属棒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
(C)金属棒向右做匀减速直线运动
(D)金属棒向左做变加速直线运动
20.下图为一种节能系统:斜面轨道倾角为30°,质量为M的木箱与轨道的动摩擦因数为。木箱在轨道顶端时,自动装货装置将质量为m的货物装入木箱,然后木箱载着货物沿轨道无初速下滑,轻弹簧被压缩至最短时,自动卸货装置立刻将货物卸下,之后木箱恰好被弹回到轨道顶端,再重复上述过程。下列判断正确的是()(取sin30°=,cos30°=)
(A)①和②都是正确的(B)③和④都是正确的
(C)①和③都是正确的(D)②和④都是正确的
15.如图,在O点放置正点电荷Q,a、b两点连线过O点。将质子从a点由静止释放,仅在电场力作用下运动到b点时,质子的速度大小为v;若将 粒子从a点由静止释放,仅在电场力作用下运动到b点时, 粒子的速度大小为()
(A)v(B)v(C)v(D)v
17.一带电粒子仅在电场力作用下从A点沿直线运动到B点,其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所示,tA、tB分别是带电粒子到达A、B两点对应的时刻,则()
(A)A处的场强一定大于B处的场强
(B)A处的电势一定高于B处的电势
(C)该粒子在A处的电势能一定大于在B处的电势能
(D)在该粒子从A到B的过程中,电场力一定对它做正功
25.如图,已知R3=4Ω,闭合电键后,安培表读数为0.75A,伏特表读数为2V,经过一段时间,一个电阻断路,安培表读数变为0.8A,伏特表读数变为3.2V,则R1的阻值是_____Ω,电阻断路前、后电路消耗的总功率之比P1:P2=______。
五、实验题(共24分)
26.(多选)在“观察光的干涉现象”实验中,某小组同学用绿色的激光在光屏上得到了较为清晰的干涉图样,为了得到条纹间距更大的干涉图样,他们讨论出下列几种方案,其中可行的是()
18.右图为两个相干波源发出的波相遇时的情况,实线表示波峰,虚线表示波谷。相干波的振幅均为5cm,波速和波长分别为1m/s和0.5m,C为A、B连线的中点,E为B、D连线的中点。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质点C、E均为振动加强点
(B)从图示时刻起经0.25s,质点C通过的路程为20cm
(C)图示时刻A、B两质点的竖直高度差为10cm
(A)只需将光源改为红色的激光
(B)只需把双缝间距略微调大
(C)只需把光屏到双缝的距离调大
(D)只需把光源到双缝的距离调大
27.小球A由斜槽滚下,从桌边水平抛出,当它恰好离开桌边缘时小球B从同样高度处自由下落,频闪照相仪拍到了B球下落过程的四个位置和A球的第1、2、4个位置,如图所示。已知背景的方格纸每小格的边长为2.4cm,频闪照相仪的闪光频率为10H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