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改革背景下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体会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分类改革背景下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体会
朱香莉
(河南焦作市水资源管理办公室,河南焦作454150)
摘要:人才之间的竞争其实是国家之间最为根本的竞争,人力资源是最为主要的资源,也是企业单位生存发展的核心。

随着分类改革的推进,事业单位也迎来了好的发展机遇,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性也逐渐凸显。

事业单位的人力资源管理 工作有助于事业单位职能的发挥,为社会发展提供优质的服务。

就分类改革背景下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进行研究,为技术与市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经营与管理2017年第24卷第7期
事业单位的发展提供科学的依据。

关键词:分类改革;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 doi : 10. 3969/j . issn . 1006 - 8554. 2017.07.184〇引言
事业单位是公共服务职能履行的重要部门,也是社会主义 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力量,有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以及人民生活 水平的提升。

我国于2011年出台了《关于分类推进事业单位 改革的指导意见》,这就意味着事业单位的管理需要面临更高 要求,因此就必须要加强人力资源管理,充分提高事业单位工 作人员的积极性,使事业单位的功能作用得到充分发挥。

因此 必须要采取有效的措施加强事业单位的人力资源管理。

1分类改革下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的问题 1.1人力资源管理理念存在滞后性
如今很多事业单位的人事管理依旧比较传统,人力资源管 理的理念存在滞后性,将人力资源管理作为事务性工作,都是 依据上级部门进行管理,通常人力资源管理都是考勤、核算工 资、管理档案等[1]。

人力资源管理的规划不到位,管理缺乏科 学、合理性。

此外人力资源管理的机构以及人员相对匮乏,管 理工作容易受到领导主观意识的影响,对于人力资源管理效果 的实现是不利的。

1.2 岗位设置缺乏合理性
在事业单位岗位设置中,由于事业单位有着复杂的人员结 构,因此在岗位设置中常出现工作岗位分析不到位,因人设岗 的情况。

配置人员时过多考虑的是人员的学历、资历等,如果 岗位确定的,一时是很难变动的。

这就使得很多有真本事,想 干事业的人无法发挥自身作用,而无法真正胜任工作岗位的人 员,事业单位又无法与其解约,使优秀人才的流失严重,事业单 位没有多余的空间引人真正高水平的人才。

1.3 人才考核不到位
事业单位中,业务工作受到主要的关注,考核工作认识不 足,工作人员考核的重视程度并不高,认为考核就是不过就是 评优,使考核的结果受到影响。

在考核过程中内容量化不到 位,考核方式也缺乏可操作性[2],考核时不能依据岗位实际需 要进行,因此考核结果的客观性会受到影响。

此外考核机制不 完善,事业单位通常都是年终进行考核,而且考核结果与员工 晋升等并没有太大关系,致使员工缺乏竞争意识,不能为事业 单位的进步提供保障。

1.4人力资源培训有待强化
事业单位中员工的培训缺乏目的性,人才的开发培训缺乏
完善的制度作保障。

培训工作形式化,没有完善的培训计划, 培训内容不够丰富、生动,因此培训结果并不理想。

与此同时, 人力资源开发培训过程中不能充分挖掘人才的潜力,员工不能 随时掌握新知识与技能,工作时存在较大被动性,工作人员的 潜力无法真正发挥出来。

此外事业单位在人力资源培训投人 不足,培训效果不理想。

1.5 缺少完善的激励机制
激励手段相对单一,使用激励手段时不能从员工的实际需 要出发,容易影响员工的积极性,消极怠工。

一些事业单位在 员工薪酬的设计上不能严格按照等级进行,按劳分配没有真正 体现出来。

同酬不同工,业绩与薪酬无关,会严重影响员工的 工作积极性。

2
分类改革背景下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策略
2.1明确人力资源管理理念,努力做到以人为本
如今事业单位改革不断推进,人力资源作为重要的资源必 须要提高管理的重视程度,坚持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将人作 为中心开展各项工作,加强人力资源开发,充分发挥人力资源 的优势,使员工能够积极为事业单位服务。

事业单位在实际工 作中需要设立专门管理人力资源的部门,并配备专业的管理人 员,使人力资源管理人员能够积极的对事业单位决策以及工作 进行参与,为事业单位的持续进步提供支持。

要打破事业单位 铁饭碗的思想[3],健全人力资源管理制度,使优秀的人才能够 凸现出来,同时更加尊重关心人才,鼓励人才能够发挥自身优 势作用。

2.2完善岗位管理制度,健全人才聘用机制
事业单位的人力资源管理中,岗位管理是极为重要的工 作,在事业单位岗位设置中,需要了解不同的岗位职责以及任 职需要,做好岗位管理工作。

同时完善事业单位人才的选拔 任用制度,对党管干部的方法进行优化改善,发挥竞争机制的 作用,转变但一定委任制,不同事业单位的领导人员聘用可以 通过招标、推选或直接聘任的方法进行。

完善专业技术职务 的聘任工作,依据岗位需要选择优秀的任用。

同时加强其他 工作人员的管理制度,设置职员等级序列[],强化员工的责任 意识以及使命感,完善工勤岗位人员的等级制度,做好合同管 理工作。

(下转第327页)
325
V〇1.24,N〇.7,2017电灌工程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
李克峰
(广西崇左市扶绥县伯俺水库工程管理所,广西崇左532113)
摘要:电灌工程管理费用较高,耗能高,在不同程度上制约着电灌工程管理成效。

就电灌工程管理工作进行分析,从多 角度深入剖析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合理的改善对策。

关键词:电灌工程;工程管理;管道老化
doi:10. 3969/j.issn.1006 -8554.2017.07. 185
经营与管理TECHNOLOGYANDMARKET
〇引言
七里河区电灌工程南北长约25 k m,可以有效满足周围地 区的农田灌溉和城乡饮用水需求,工程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较为突出。

工程设计总扬程805.5 m,净扬程为75.08 m,泵 站有10座,变电所为1座,装机26台,总灌溉面积为20 420 亩。

工程经过发展和完善,逐渐形成绿化灌溉为主,农业灌溉 和人畜饮水的综合性的灌溉工程,为周边区域的生产生活提供 了更加便利的水源支持,作出了重大的贡献,加强对其研究十 分关键,具有十分极高的现实意义。

1电灌工程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电灌工程由于自身特性,涉及内容较广,所以管理工作难 度较大,很容易受到客观因素影响,导致管理工作成效不高。

就当前电灌工程管理现状来看,其中存在一系列问题,表现在 以下几个方面。

1.1管道设施和渠道老化磨损严重
电灌泵站作为一种高扬程的提灌工程,自身具有较为突出 的耗能高、养成高和成本高特点,后期管理工作中需要消耗大 量的成本和费用。

工程中的机电设备多数是在20世纪70年 代投人使用的产品,使用年限已久,设备磨损老化严重,耗能 高、效率低,已经成为淘汰产品,难以满足周边区域水源供给需 求。

同时,所选择的高压开关柜中配备的S N1型号存在漏油现 象,安全隐患较大,在城市区域快速扩张下,管线逐渐被居民区 覆盖,改造难度较大,一旦出现爆管事故将带来严重的安全事 故,造成不同程度上的人员伤害和经济损失,为灌溉区域管理 带来了沉重的负担[1]。

1.2 泵站裂缝破损
灌溉区域内的泵站大多数是以土木结构为主,尽管后期对 泵站的土木结构进行了一系列改造和维修,但是其中绝大多数 的泵站还存在着破损严重的问题,泵房墙体裂缝或地基不均匀 沉降等,埋下了一系列安全隐患。

由于墙体腐蚀问题严重,结 构稳定性受到严重影响,很容易受到阴雨或是大风天气影响发 生倒塌事故,或是屋顶漏水造成人员触电事故,威胁到工作人 员的生命财产安全[2]。

1.3 灌溉成本高于水费标准
机电泵工程是高扬程电力提建工程,0世纪60年代至今 大多都是以渠道输送水为主,建设耗用劳动力多,工期时间长,使用物料多,占用耗地多,建没费用高,渠道容易受到树根杂草326等侵蚀破裂,灌溉过程中浪费大量水资源,渠道斗闸门不规范、不完善,农民管水增加了劳动力,增加了支出。

以前安装用于 灌溉的变压器不是节能型,而且多数容量过大,与平时实际灌 溉用水不相符,无功损耗大,把电费加人到水费中增加了农民 负担。

此外,在灌溉区域内,主干工程和配套工程之间创造的 效益存在明显的差异,主要表现为干渠已经衬砌完成,但是支 斗渠却并未开始衬砌,工程之间的协调性较差,加之农田水利 基础设施建设力度不高,导致土地的平整度难以有效满足农田 的灌溉需求,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3]。

1.4工程定位模糊,运行体制不完善
电灌工程作为一项惠民利民的工程,最初是由国家投资,受益区农民提供人力资源予以建设,主要是为了满足周边区域 的农田灌溉和饮用水问题,以此来促进区域经济发展,优化生 态环境,工艺性较强。

工程自建设以来,始终承担着区域内支 农作用,即便是在长期负债运行情况下,工程原有的公益性并 未有所降低,对于灌溉要求无条件执行。

但是,工程原本应该 享有的福利政策,却伴随着实践的推移逐渐消失,致使电灌工 程后期管理费用持续增加,人力资源匮乏,带来了沉重的运行 负担。

2电灌工程管理应对措施
2.1 加强泵站工程更新和改造
由于泵站长期超负荷的运行,所以存在着严重的设备老化 问题,建筑物缺乏充分的维修和养护,存在一系列安全隐患,严 重威胁着工程安全稳定运行。

同时,由于配套的渠系工程和水 工建筑损坏问题严重,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泵站机组的正常运 行和使用,不利于工程原有作用的发挥[4]。

基于此,针对此类 问题,应该加强泵站改造工程建设,做好工程的维修和养护工 作,对于磨损、老化严重的应该及时更新换代,一旦发现安全隐 患,及时上班寻求合理措施予以解决,切实提升工程建设效益,能够持续发挥泵站原有作用。

2.2 改变灌溉设施建设方式
在原有泵房的基础上安装多级式叶轮水泵,使用管道输水 至终端,减少浪费水资源,减少管水劳动力,减少平时维修养护 工作量,延长大修周期,减少多级抽水站建设。

泵站一般都装 有两到四台机组,可以考虑安装两台变压器,多台机组同时运行 时,两台变压器同时投人运行,机组不同时运行时,停止运行一 台变压器,减少无功电量损耗,降低供水成本,减轻农民负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