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备管理--设备检修计划准确率低原因分析及下一步对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计划准确率低的原因分析
1、预防性维修占比低,抢修偏多。
高频故障设备缺乏系统分析,没有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编制计划时也没有考虑到故障周期,加入检查计划。
2、基础数据收集不够充分,如AG2621釜涂层的磨损腐蚀数据。
3、保养计划重点不突出,检查时间短,检修太表面。
记录存在虚标。
数据和完好标准不齐全。
检修质量差,造成检修周期变短或返工现象。
4、整改项目偏多,一方面原因是计划不全面,另一方面是检察人员与计划建立人员冲突,整改期限设定有存在争议,并未经过商讨。
5、检修计划与生产计划斜街不畅,造成检修计划延期或作废,导致计划外检修增加或逾期未检修造成更严重的设备故障。
6、某些制度无规范程序或统一标准,可行性不高。
7、仪表测量点和控制点故障率并不很高,但由于基数大,临时工作量较大。
二、提高计划准确率的对策
1、建立调研组,对高频故障设备进行系统分析,加入检维修计划。
预防性维修前要充分做好各项准备工作,缩短检修时间提高检修质量。
维修也要彻底,该实验的实验,该检修的检修,该更换的更换。
2、建立健全设备技术档案,特别是设备维修参数和备件更换和测量的技术档案来解决设备基础数据不齐全,不准确的问题。
统一管理,通过共享编辑和查阅。
保证对设备不同阶段的运行状况做到准确掌握,提前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
3、现场状况要切实了解,检修计划要突出重点,重点计划应有人监控指导并验收。
检修方案以外,应建立质量保证体系,保证检修质量。
检修准备、检修内容、质量要求、工程进度、备品备件、材料及安全措施都应当拟定负责人多级确认,并纸质化。
4、整改项目也可以有计划,整改时间可以商定。
对生产无重大影响的项目与设备大修一并实施,不必临时安排。
利用设备大修时机对设备进行改造、更新和实施某些技术措施工程,考虑效率和效益。
5、妥善安排检修时间,做好检修和生产的衔接和平衡,保证检修、生产两不误。
关键是做好与工艺车间的沟通并切实了解设备状况,根据实际情况制定检修计划。
沟通渠道和沟通程序也需要制定规范。
6、设备制度全面并不代表可行性就高,制度实施前要做好基础工作,制定实施及验收程序,规范标准和文本格式。
7、对于仪表控制点,做好巡检紧漏可以减少部分的仪表维护。
对测量点和控制点做好统计和故障分析,做好检查计划和预防性维修,尤其是高频故障仪表维修内容尽量涵盖全面。
高频故障仪表或重要仪表划分包机人,重点关注。
在向操作人员了解故障因素同时,要将仪表使用注意事项告知,以免由于生产负荷及物料参数变化导致仪故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