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评分法的分值设定与评审运用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综合评分法的分值设定与评审运用
刘亚昌
【摘要】政府采购招标的评标方法主要分为最低评标价法、综合评分法和性价比法,其中,综合评分法是按照招标文件中规定的各项因素对投标响应的综合评审得分,确定中标人。

由于综合评分法与最低评标价法相比,注重对技术、服务及项目保障能力等因素的综合评审,对实现采购项目的质量目标,保障采购项目顺利实施能够做出一定的保证,所以,这种评标方法在政府采购项目中被广泛运用,
【期刊名称】《中国政府采购》
【年(卷),期】2012(000)010
【总页数】2页(P51-52)
【关键词】综合评分法;评审;政府采购项目;最低评标价法;分值;评标方法;招标文件;保障能力
【作者】刘亚昌
【作者单位】江苏省徐州市睢宁县财政局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812.45
政府采购招标的评标方法主要分为最低评标价法、综合评分法和性价比法,其中,综合评分法是按照招标文件中规定的各项因素对投标响应的综合评审得分,确定中标人。

由于综合评分法与最低评标价法相比,注重对技术、服务及项目保障能力等
因素的综合评审,对实现采购项目的质量目标,保障采购项目顺利实施能够做出一定的保证,所以,这种评标方法在政府采购项目中被广泛运用,但是,综合评分法的分值设定与评审运用是招标采购工作中的核心问题也是难点问题,分值设定科学合理与评审运用得当,对保障顺利完成采购项目任务起着关键作用。

财政部第18号令规定:“综合评分的主要因素是:价格、技术、财务状况、信誉、业绩、服务、对招标文件的响应程度”。

如何对这些评标因素的分值进行设定,财政部2007年2号文件中规定价格分数的最高与最低分值,其他评审因素设分比例没有统一要求,也没有设置
规定和设置方法及如何运用,以致各地政府采购机构对评分设定都有不同的理解,分值设定方法也各不相同,从媒体和同行业获取的招标文件文本可以看出,多数采购文件的分值设定内容比较简单、得分因素、条件没有严格规定,既不
能反映采购项目的实际需求,也不能符合采购法公平公正的原则,以致评委评审评分依据不充分不具体,主观意向打分现象较严重,这常常给不法商家造成可乘之机,衍生采购过程中的腐败现象。

如何对各项评标因素的分值进行设定,笔者在多年采购工作中,通过不断的探索和实践得到一些体会。

一、分值设定的基本原则
(一)客观性原则。

采购机构受委托办理采购事项,项目责任人首先要对采购项目的特点进行研究,明确采购货物服务项目的类型、技术要求、质量目标、服务需求,其次,对采购货物服务的供应商市场情况进行调查掌握。

依据研究和调查的结果,设置评标分数,设置评标分数时要综合考虑采购货物、服务的多种质量标准、市场价位及供求情况,不能凭空设置评分,设置的评分条件符合客观实际,能够让多家投标人参与竞争,才能使综合评分法的运用得到实际效果。

(二)规范性原则。

评分设置要严格遵守采购各项法规的规定,对法规已规定的价格分值限定不得随意突破,其中,物品采购项目价格分值应在30%至60%之间;服务采购项目价格分值应在10%至30%之间。

价格得分一律按照低价优先法计算,不得采用政府采购以外的其它招标获得的其它办法计算价格得分。

其他项目设分要根据项目特点,反映项目需求,设分适当,总体上符合采购法公平公正的原则。

(三)竞争性原则。

分值设定应体现竞争性原则。

投标产品往往是不同质量层次不同价位的商品,在参与同一个项目竞争时,价廉质次的产品主要依靠价格优势取得最高的价格得分;产品质量标准较高的产品拥有质量技术上的优势,可以获得较高的技术得分,从而弥补因产品价位较高得分较低的不利因素;质保服务较好,售后服务系统健全的产品,也可以取得一定数量的服务得分;投标人的商业信誉、财务状况、经营业绩等评审因素一般占的分值较少,分数设置的目的是采购项目对投标人企业管理规范、项目保障能力提出需求,虽然分数设置不多,但其对中标结果也构成一定影响,这也构成不同状况的投标人之间的竞争。

综合评分分值的合理设定,可以实现不同产品之间、不同投标人之间的平等竞争。

(四)谨慎性原则。

采购文件编制初稿后,要组织多名采购人员对文件条款,特别是分值设定进行讨论研究,对文件内容反复推敲、修改、补充,必要时,聘请采购评审专家进行论证,应当注意的是,参与论证或被征求意见的专家不再作为该项目的评标评委。

二、分值设定的一般方法
(一)合理安排分值权重。

综合评分法评分各因素中分值权重占主要部分的一般为价格分值和技术得分,以货物类采购项目为例,其价格分值要求为30%-60%,分值权重应为最高;其次是技
术分值,可在10%-35%分设置;经营业绩分值可为5%-10%分;其它各评标因素如:商业信誉、财务状况、投标文件响应等因素,每项可在5%以内设置。

分值设置要根据项目的特点,在允许的幅度内针对性设置,对技术质量标准要求较高的项目,一般技术分数设置相对较高,报价部分分值相对较低,如:医疗设备、饮用水处理设备、政府部门服务器数据设备等,对其产品安全性、可靠性都有很高的要求,应加大技术要求,降低价格权重,以保证采购项目购置高品质设备的目标。

反之,如通用办公设备、教学设备、职工工作服等,只要能够满足使用要求就可以,不必采购高端高价产品,价格权重在总分中应适度提高,其他因素分值权重相对降低一些。

服务项目采购及软件开发项目,因对服务技术方案要求较高,价格分值应在10%-30%,服务技术方案分值应占30%-60%。

如何运用评分设置方法,编制采购文件时应针对采购项目特点和需求,准确地把握采购项目质量服务目标,正确地运用分值设定规律,才能为采购更好地完成采购任务。

(二)评分因素应设置明细项目。

评分各因素中,除价格因素可依据其报价额直接计算出得分之外,其余分值较大的项目都应设置明细得分项,其中:技术分值可以分为规格配置、技术性能、标准认证、节能环保及自主知识产权等因素,需要设置评分明细项。

带有工程安装的,还需对投标响应的项目实施方案设置一定分值;服务得分也应按照供货服务、质保期限、服务响应方式、响应时间等明细项设置分值。

设置评分明细项也要相应设置评分条件和得分标准,最终根据明细得分计算总得分值。

经营业绩得分一般不设置明细项,但应在分值设定中规定得分条件和得分标准,最终评审人员依据投标人有效响应计算该项总得分。

评标分值细化有利于评委评分时打分有依据,易于操作便于复查,提高评标工作的公正性和透明性,对实现采购工作精细化具有重要意义。

(三)评审得分与评价打分的设定。

分值设定可分为评审得分和评价得分,评审得分是招标文件对投标响应的客观因素
进行量化的分数,由评委审核计算得出的分数,如:投标人三年内同类项目经营业绩,单项合同10万元以上得1分,再如:财务状况项目中,经会计年检合格的上年度年终会计报表反映资产负债率低于90%的得1分;低于70%得2分。

这些量化评分内容都是根据不同项目分别设定可计算的分值,也可称为客观因素得分。

评价得分是对投标响应无法量化的内容,评委依据自己的专业知识和经验进行评价判断,运用评标专家自由裁量权而打分分数,如:对系统设计方案、项目实施方案的评审,只能采用评价得分,所以评价得分也可叫做主观评价得分。

在评分分值设定上根据项目的需求特点,尽可能以客观因素为主导、主观因素为补充,科学合理运用得当,有利于采购项目顺利完成,并可确保采购结果符合采购人需求。

三、分值设定的评审运用
评分设置要想有效地运用到评标中,这就要求评审人员严格遵守标书文件的规定,依据投标文件的有效响应,逐项审核计算客观得分;需要进行评价的文件内容,评委应详细分析投标响应方案,准确地做出评价给予打分。

评标工作应按照规范程序进行,评标开始后,采购项目责任人组织首先要介绍本次采购项目情况,讲解评审方法、评审步骤、评审表格使用,指导评审专家做好评审工作,做好阶段性评审结果审查复核,核对得分依据,加强对评审人员的监督与检查,使之做到评审得分有据,评价准确打分合理。

禁止评审人员脱离采购文件规定的评分标准得分条件和投标响应内容,主观臆断随意性评分,对个别或部分评委的非正常打分结果,采购项目责任人可要求该名评委说明理由,一旦评审人员违规评分,应及时加以纠正,责令其重新评审。

评标结束后发现评审结果存在技术或人为问题,出现不公正、不公平现象,对中标结果构成重大影响,采购机构应重新组织评标。

四、分值设定应注意的问题
分值设定是一项细致而复杂的工作,
这就要求采购工作人员在编制标书文件,设定评分前,做好深入细致的研究调查工
作,使采购文件发出后,招标采购项目最终能够得到广泛响应,这样,可以防止编制文件脱离实际,造成招标采购失败。

为防止编制标书文件时为特定的供应商“量体裁衣”现象,客观因素分值设定一定要符合普遍性原则,不得为唯一或特定供应商的特殊条件设置得分,标书文件编制完成后,要提交采购项目相关人员研究讨论,或请专家论证,通过听取不同方面的有益意见,经过反复修改补充,确认采购文件规范合理后再实施采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