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高一历史课时练:5.2 两次工业革命(人民版2)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两次工业革命
一、选择题
1.英国的煤炭消费量从1800年的1 000万吨,猛增到1856年的6 000万吨。
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蒸汽机的推广B.相对论的提出
C.内燃机的出现D.发电机的发明
2.全球因焚烧矿物燃料而使以二氧化碳为主的碳排放量节节攀升,产生的温室效应必然导致全球气候变暖。
这种现象的出现起始于()
A.新航路的开辟B.蒸汽机的发明使用
C.发电机等发明的出现D.人类对核能的利用
3.英国曼彻斯特地区,在18世纪80年代初只有棉纺厂两家,短短的时间内棉纺厂发展很快;1802年52家,1809年64家,1830年99家。
以上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
A.珍妮纺纱机推动工业发展
B.蒸汽动力的普遍推广
C.铁路交通大规模兴建
D.英国棉纺品大量涌入中国
4.从下图提供的历史信息可以判定( )
①蒸汽机的改进引发了生产和生活领域的革命②文明的进步必定会导致环境的牺牲③工业革命消除了封建等级观念④工业革命改变了世界的面貌,密切了世界各地的联系
A.①④B.①②③
C.①②④D.①②③④
5.“当革命风暴横扫整个法国的时候,英国正进行一场比较平
静的但威力并不因此减弱的变革."恩格斯的这段话是( ) A.赞扬法国大革命的作用
B.肯定英国工业革命的历史地位
C.谴责英国组织“反法同盟”
D.肯定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地位
6.1879年,一条科技新成果的消息传到英国后,伦敦证券交易所的煤气股票价格狂跌。
该科技成果是( )
A.西门子发明的发电机B.本茨研制的汽车
C.爱迪生发明的白炽灯D.贝尔发明的电话
7.生活在1900年的美国资本家可能做到的事有()
①坐市内电车去上班②开私人汽车去郊游③用内燃机来驱动卡车④给朋友发电子邮件
A.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②④D.①③④
8.美国史学家斯塔夫里阿诺斯认为:“19世纪欧洲对世界的支配与其说是以其他任何一种手段或力量为基础,不如说是以蒸汽机为基础。
”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①蒸汽机提供动力,工业生产进入机器大生产时期②蒸汽机的使用体现了科学与技术的紧密结合③蒸汽机的使用促进交通运输业的发展,使世界联系更加紧密④欧洲列强以武力侵略为主转向以资本输出为主
A.①③④B.①③C.②④D.②③④
9.下列各项关于世界资本主义工业生产发展图的理解,正确的是( )
①a处对应的历史时期,英国主要使用的工业能源是煤
②a处对应的历史时期,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了
③b处对应的历史时期,电力作为新能源得到广泛应用
④b处对应的历史时期,电话、电报等通讯工具发展迅速
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④D.①②③④
10.下列关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世界资本主义发展出现新变化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资本主义国际垄断集团形成
B.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最终形成
C.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初步确立
D.资本主义生产社会化的趋势加强
11.下列关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
A.最终形成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
B.资本主义的扩张性和开放性是其形成的根源
C.它以欧美先进的工业国为主导
D.它是一种公平的世界经济体系
12.读图所示的经济结构图,指出下列各项中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A.图一这种结构是在英国工业革命后形成的
B.图二这种经济结构是第一、二次工业革命的产物
C.图三这种经济结构当今世界正在形成
D.经济结构演变的根本原因是生产力的发展
二、非选择题
13.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1851年伦敦举办第一届世界工业产品博览会.在博览
会期间,最受参观者瞩目的展品是蒸汽机、水力印刷机、纺织机等技术型产品。
材料二1854~1856年间,英国进出口贸易中,三种类型商品所占份额图:
材料三为了纪念独立100周年,1876年美国在费城举办了世界博览会,博览会会址建了一个火车站,并建有通往各地的有轨电车线,突出交通设施建设成果.1904年在美国圣路易斯举办世博会,向观众介绍了飞机和无线电。
材料四1851年,伦敦世博会上,上海英商“宝顺洋行”买办徐荣村携自己经营的“荣记湖丝"参加了伦敦世博会,获金银大奖。
1904年美国圣路易斯举办的世博会上,中国馆的展品是中国传统的农产品、手工业品和工艺品,汇聚了各种各样富有中国特色的游艺戏院、一间佛殿、一间茶室、一个东方美食园。
请回答:
(1)材料一和材料三中,世博会展品的变化说明了什么?
(2)材料二和材料四分别反映了什么历史现象?分析出现材料二这一现象的原因。
(3)以上材料反映了人类怎样的历史发展趋势?
14.阅读下列材料:
从分散到整体
世界历史不是各民族、各国家、各地区历史的堆积,而是人类自孤立和分散的状态,逐步发展成为一个密切联系的整体的过程.
请回答:
(1)写出地图上A、B两处所代表的古代文明.
(2)自1500年起,人类开始走出分散状态,到20世纪初世界已连成一体。
叙述这一过程中的重大历史事件及其影响。
1.A 解析:根据“1856年”、“英国煤炭消费量猛增”可以判断是第一次工业革命中,蒸汽机的推广带来的影响.
2.B 解析:工业革命中出现的大工厂,在极大改变社会生产的同时,也给人类带来了严重污染.
3.B 解析:工业革命开始的标志是1765年哈格里夫斯发明珍妮机,故排除A项;铁路的修建是在1825年,故排除C项;棉纺织厂发展如此快是因为动力革命——蒸汽机的改进。
因此B项为正确答案.
4.A 解析:三幅图体现的都是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随着蒸汽机的改进所引起交通运输业的发展,从而人们的出行方式发生了变化,世界各地之间的联系也密切了起来。
②项说法太过绝对;③项说法不符合史实.
5.B 解析:18世纪末法国大革命时,英国正在进行工业革命,工业革命作为一场生产力的变革,对英国及世界产生了重大影响。
6.C 解析:选项中四个发明出现的时间依次是:1866年、1885
年、1879年、1876年。
故答案为C项。
7.B 解析:题干中的时间限定是“1900年”,④项是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成果,其他三项均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成果。
8.B 解析:此题考查的是工业革命的积极影响。
②项错误,因为科学和技术的紧密结合开始于第二次工业革命;④项错误,因为欧洲列强的侵略方式转为以资本输出为主也是开始于第二次工业革命,正确答案为B项。
9.B 解析: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是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之一,图中a处所对应的历史时期为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③项错误10.C 解析: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最终确立,而不是“初步确立”。
11.D 解析: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是建立在欧美发达工业国对落后国家的剥夺和压迫的基础上的,是一种不公平、不合理的世界经济体系.
12.A 解析:根据图中传统农业所占比重日益减少,工业、知识产业不断增加,说明科学技术在生产部门中的作用越来越大.图一应是在工业革命前的结构图。
图二中出现了工业,说明工业革命带来了巨大变革。
图三中出现了知识产业、服务业这些属于第三产业,是当今时代的产物。
总之形成以上变化的原因是生产力的提高。
13.(1)说明了第一次工业革命期间,科学和技术尚未真正结合;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自然科学的新发明同工业生产紧密结合,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迅猛发展。
(2)材料二反映了工业革命后,英国进口以原材料为主,出口以工业制成品为主;材料四反映了中国的落后。
原因:工业革命后,英国成为世界霸主,在世界范围内倾销商品、掠夺原料。
(3)趋势:世界逐渐成为一个统一的市场,科技对人们生产、
生活的影响越来越大。
14.(1)A:两河流域文明或美索不达米亚文明;B:美洲印第安文明或玛雅文明。
(2)①15世纪到16世纪,西欧国家开辟了新航路,进行早期海外殖民扩张,人类社会开始从分散的古代世界走向整体的现代世界。
②17世纪到19世纪初,英、法、美等国相继爆发政治革命;工业革命标志着工业社会的来临。
政治革命与经济革命巩固并发展了资本主义制度,促进了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扩大。
③19世纪,资本主义工业化浪潮从西欧推向其他地区;第二次工业革命推动了资本主义从自由竞争向垄断过渡;列强掀起了瓜分世界的狂潮。
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最终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