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主练习7萧艳慧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请分析这首诗所表达的诗人的情感。
答:①诗人对月影、溪声的喜爱之情; 2. 对悠闲闲适生活的向往之情; 3. 对年华消逝的伤感之情; 4. 归隐村野、终老乡间的愿望(或抒发诗人淡泊名利、归隐田园 的情怀)。
高科பைடு நூலகம்灾难与科学传播
蒋劲松
01
请简要概括本文的论证 思路。(6分)
02
文章认为造成专家科普 信誉扫地的原因有哪些? (6分)
“潜规则”:是相对于“元规则” 、“明规则”而言的。是指看不 见的、明文没有规定的、约定俗成的、但是却又是广泛认同、实际 起作用的、人们必须“遵循”的一种规则。
国人把“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传统经学思维,用在科学形象 的维护上,不敢正视科学在实际运作过程中的局限性和缺点,为 科学讳,把科学打造成无人格的现代神。如梁启超被协和医院的 大夫错割了肾脏,却不敢坚持科学精神,如实向公众告知,而隐 瞒这一事实。此类做法,后来成为专家向民众发言的潜规则。
①专家科普受到自身知识的限制; 专家没有正确地理解科学传播的真正宗旨; 有些专家的科普包含了利益的诉求。
磨刀不误砍柴工,审清题目才能找准区间
请简要概括本文的论证思路。(6分)
01
文章认为造成专家科普信誉扫地的原因有哪些?(6分)
02
联系上下文,说说第四段提到的“潜规则”具体指什么?作者运
03
用这个词有什么样的意味?(6分)
04
D项:“于”, 分别为介词“到” 和介词“从”
C
A项:“明年”, 文中义指(那一年的) 第二年,今义指今 年的(下一年),古 今异义;
B项:“适当”, 文中义指刚好挡住, 今义是形容词“合 适”、“恰当”的 意思,古今异义;
D中“南面”,文 中义指面朝南方, 今义是方位名词南 方之意,古今异义
03
联系上下文,说说第四 段提到的“潜规则”具 体指什么?作者运用这 个词有什么样的意味? (6分)
(是什么?)首先指出专家科普缺乏公信力的现状及其导致的严 重后果;
(为什么?)接着分析造成这种现状的原因;
(怎么办?)最后提出解决之道,要恢复科学传播应具有的品 格。
论述类文本思路一般情况下分三步走,分点答题不能忘,步骤提 示语不可丢。
耳濡
容易造成词义重复的成语
1.忍俊不禁地笑起来 2.小东独自孑然一身地匆匆穿过小巷 3.没想到却受到了不虞之誉 4.全身被打得遍体鳞伤 5.只能让人贻笑大方 6.至今还记忆犹新 7.更加变本加厉地予以摧残 9.有难言之隐的苦衷 10.侵华战争使我国人民生灵涂炭. 11.我们不能妄自菲薄自己的成绩 12.军阀混战连年不止,劳苦大众民不聊生。
02 张耒
诗歌鉴赏炼字题:
解释该字以及带入该 句的含义
01
02
体现的作者的情感 03
运用的技巧和效果
0 1
请赏析第三联中“邀”、“纳”二 字的妙处。
0 2
答:(1)“邀”,即邀请,是拟 人手法,把月光写得很有情味,晃 动的月影好像是疏帘请来的一样; “纳”,即纳入,想象,化虚为实, 溪声好像可以用虚枕装起来一样 (把无形的声音想象成可以收纳的 有形之物)。
0 3
这两个动词都表现了作者对月影、 溪声的喜爱之情,对闲适的乡间生 活的向往。
指出手法
手法题0 1:.
举例 01.
效果 01.
情感 01.
具体说明这首诗是如何表现环境的“清”的?
答:(1)反衬 2. 幼雀雏燕在檐前飞舞,反衬村居环境的清幽;
蝴蝶飞舞,蜘蛛织网,反衬白天的清静;
风吹帘动,溪声嘈嘈,反衬夜晚的清静。 3. 环境的“清”正是作者安宁、清闲心境的真实写照
CLICK TO ADD TITLE
自主练习七
单/击/此/处/添/加/副/标/题 汇报人姓名
CONTENTS
A 01
单击此处添加文本 具体内容
C项“供”读gōng ; 03
单击此处添加文本 具体内容
B 项 “ 讣 ” 应 读 f ù; 02
单击此处添加文本 具体内容
D项“剽”读piāo 04
单击此处添加文本 具体内容
B
A.“芸芸众生”与“所有”重复。
慷慨解囊:毫不吝啬地拿出钱来帮助别人,是针对别人 而不是自己。在句中使用对象有误。
求全责备:苛责别人要求完善无缺,此处误用在后面直 接接宾语。
不带宾语成语
01.
02.
04.
03.
视而不见; 见惯;
妄自菲薄; 自艾;
司空
自怨
漠不关心; 责备;
求全
出奇制胜; 目染;
请简要概括本文的论证思路。(6分) 01
文章认为造成专家科普信誉扫地的原
02
因有哪些?(6分)
联系上下文,说说第四段提到的“潜
03
规则”具体指什么?作者运用这个词
有什么样的意味?(6分)
仔细审题:
专家:指在学术、技艺等方面有专门研究或特长的人。 专家科普:是指专家采用公众易于理解、接受和参与的方式,普及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知识, 传播科学思想,弘扬科学精神,倡导科学方法,推广科学技术应用的活动。
1
潜规则是指:无论如何都要维护 科学的光辉形象,不向民众告知 或警示科技发展可能的后果和潜 在的风险,不让民众对科学产生 疑虑。
2
运用这个词隐含了作者对此的否 定和批判的态度。
感谢您的欣赏
回到原文,找上下文,分类、概括
提示:
01 在这个亭子里喝酒并以此为乐。 02 凭借这保全他们的真性,并闻名后世。 03 饮酒于斯亭而乐之。 04 以此全其真而名后世。
(3)南面之君,虽清远闲放如鹤者,犹不得好,好之则亡其国。
朝南坐的君主,即使是清高、深沉、安静、 悠闲象鹤那样的,还不能爱好;如果爱好 它,就会丧失自己的国家。
01 夏日三首(其一)
放鹤亭记 • 苏轼
B(“和”读hè,应和,跟着唱。可根据 语法结构分析明确,“和”后面是代词宾 语“之”,“和”应释为谓语动词,而不 能理解为形容词,故B错)
01
A两个“以”字 都是介词用、拿 的意思。
02
B项:“其”, 分别是代词(指 鹤)、表反问的 语气副词;
03
C项:“而”, 分别表并列、修 饰的连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