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高考历史二轮练习试题:23.2宗教改革和启蒙运动课后限时功课(三十七)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高考历史二轮练习试题:23.2宗教改革和启蒙运动课后限
时功课(三十七)
【一】选择题〔每题4分,共56分〕
1.下面两图中,左图为新教改革后的欧洲社会结构,可见,当时的欧洲教皇、国王、新教、社会力量等势力形成多极并存的局面。

由此推断,右图“中世纪欧洲社会结构示意”的含义是()
A.教皇高高在上,国王与贵族屈居其下
B.国王与贵族共同支撑起了教皇的至高无上地位
C.国王与贵族相互联合以共同对付教皇
D.教皇、国王与贵族是社会权力的主要构成势力
【答案】D
2.“既然已经认识上帝的意思,就不需要问别人。

”这反映了马丁·路德的主要思想是()
A.极力反对教会神学
B.信仰即可得救
C.主张简化宗教仪式
D.主张因行称义
【解析】“既然已经认识上帝的意思,就不需要问别人”反映的是马丁·路德的“因信称义”,即信仰即可得救,B正确,D错误;马丁·路德反对封建神学,但是不反对教会神学,A错误;简化宗教仪式是马丁·路德的主张,但与材料无关,C错误。

【答案】B
3.法国巴黎先贤祠中一棺木上写着“他拓展了人类精神,他使人类懂得,精神应该是自由的”。

在它的对面一棺木中伸出一只手,握着一支火焰浓烈的火把,象征着它的主人所点燃的一场惊天动地的革命。

这两具棺木中所安息的很可能是()
①伏尔泰②孟德斯鸠③狄德罗④卢梭
A、①②B.③④C.①④D、②③
【答案】C
4.康德的去世使哥尼斯堡全市居民陷入巨大的悲痛中,人们连续十六天自发前往吊唁。

直到现在,加里宁格勒的年轻人结婚时,也不忘带上一束花放到康德的墓前。

以下属于康德的主要贡献有()
①崇尚思想自由②提出人生而自由③抨击愚民政策④认为人类最终会走向永久的世界和平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解析】此题通过创设新情境,考查对康德思想的记忆能力。

②是卢梭的思想,排除。

【答案】B
5.近代西方有一位思想家主张:“要寻求一种结合的形式,使他能够以全部共同的力量来防御和保护每个结合者的人身和财富;而同时又使每一个与全体相联合的个人只不过是在服从自己本人,并且仍然像以往一样自由。

”这一主张属于()
A.天赋人权说
B.人民主权论
C.三权分立说
D.社会契约论
【答案】D
6.17、l8世纪,欧洲文艺复兴向启蒙运动转变的实质是()
A.人文主义到理性主义的转变
B.文学艺术到哲学科学的转变
C.农耕经济到工业经济的转变
D.人文精神复兴到定型的演变
【解析】文艺复兴实质上是人文精神的复兴,在中世纪神学压制下,由于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不充分,资产阶级力量弱小,只能借古希腊、罗马文化来弘扬人性。

到17、18世纪启蒙运动时期,资产阶级明确提出了追求自由、平等、博爱等天赋人权,建立资产阶级理性王国,这是资产阶级人文精神的定型。

【答案】D
7.雕塑家罗丹参观博物馆时,面对一些人物塑像,曾有感而发说:“瞧!伏尔泰对面的卢梭,目光中含有无限精微的气息,那是18世纪诸人物的共同性格。

”依你的判断,罗丹所谓的“18世纪诸人物的共同性格”主要是指()
A.以理性的方法,思考人类社会的现象
B.提倡摆脱宗教的束缚
C.尊崇人文主义,否定天主教的教规
D.主张自由、平等,反对君主政体
【答案】A
8.伏尔泰关于中国有这样一段评价:“几乎没存丝毫地虚构和奇谈怪论,绝无埃及人和希腊人那种自称是受到神的启示的上帝的代言人。

中国人的历史从一开始便写得合乎理性。

”伏尔泰这段话的主要意图是()
A.倡导君主立宪制
B.理性地反对封建神权
C.反对君主专制
D.贬低古希腊和古埃及文化
【答案】B
9.“没有一个人富得能够购买他人,没有一个人穷得被迫出卖自己。

”上述言论说明卢梭()
A、强烈反对财产私有制
B、主张废除资产阶级私有制
C.向往小农经济社会
D.反对贫富悬殊而不反对私有制
【答案】D
10.孟德斯鸠、伏尔泰、卢梭主张的相同之处()
A.都批判封建统治和天主教会
B.都主张建立君主立宪制国家
C.都认为国家的最高权力属于人民
D.都赞同三权分立的国家政治体制
【答案】A
11.对以下启蒙思想家的评述,错误的选项是()
A.图①中人物的学说使人类的理性迅速发展,教导人们走向自由
B.图②中人物的学说奠定了资产阶级有关国家和法的理论基础
C.图③中人物认为人类不平等的根源是财产私有,所以他反对私有制
D.图④中人物主张天赋人权,其主要著作是《纯粹理性批判》
【解析】伏尔泰是法国启蒙运动的领袖,他号召人们追求民主和自由;孟德斯鸠的三权分立学说为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制的建立提供了理论依据;卢梭认为人类的不平等源于财产的不平等,但是他不反对私有制,而是主张财产平等和建立民主共和国,C符合题意;
康德主张主权属于人民,其主要著作是《纯粹理性批判》。

【答案】C
12.与中国明末清初产生的早期反封建色彩的民主启蒙思想相比,欧洲启蒙运动时期的突出
特征包括()
①代表早期资产阶级利益和要求②从法律角度论证社会变革的合理性③反对君主专制④
强调“公民意识”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解析】③是两者的共同点,其余三项都是欧洲启蒙运动时期的突出特征。

【答案】B
13.启蒙思想家们用“人权”反对“王权”,用“人道”对抗“神道”,用“人类理性”否定
宗教愚昧,用“自由”“平等”代替封建等级专制,这主要是为了()
A.打破教会的思想控制
B.宣扬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合理性
C.清除近代自然科学发展的思想障碍
D.启迪人们的反封建意识
【答案】D
14.14~18世纪的欧洲出现了三次思想解放运动,其中第三次思想解放运动和前两次相比,
最突出的特点是()
A.以人文主义为核心
B.以批判的态度来观察社会现状
C.提出了建立资本主义社会的政治构想
D.披着宗教的合法外衣
【解析】首先断定第三次思想解放运动指的是启蒙运动。

启蒙运动所反对的是封建专制制度,所追求的是符合人的“理性”的新思想、新制度,它不仅为资本主义战胜封建主义作了舆论准备,而且为新制度的建立谋划了蓝图。

【答案】C
【二】非选择题〔每题22分,共44分〕
15.阅读以下材料,回答以下问题。

材料一苏格拉底主张首先要培养人的美德,教人学会做人,成为有德行的人。

其次要教人学习广博而实用的知识。

……人们只有获得概念的知识,才会有智慧、勇敢、节制和正义等美德。

他强调人们应该认识社会生活的普遍法那么和“认识自己”。

〔1〕有人说苏格拉底是18世纪启蒙的先驱和战友,结合材料一加以说明。

〔6分〕
材料二下图是宗教改革时期的一幅画。

注:中间是天平,天平的右端向下倾斜,里面装着《圣经》,旁边站着信士,而天平的左端站着的是教皇、红衣主教等,他们被翘起。

(2)根据材料二概括其反映的宗教思想,并指出其实质。

〔4分〕
材料三以下是启蒙运动时期一些思想家的言论
孟德斯鸠:这个禁欲的职业(神职)摧残了许多人,即使瘟疫与最惨烈的战争也从来不至如此。

伏尔泰:难道农民的儿子生来颈上带着项圈,而贵族的儿子生来在腿上带着踢马刺吗?
卢梭:人是生而自由的,但却无处不在枷锁之中,自以为是其他一切的主人,反而比其他一切更是奴隶。

康德:启蒙运动就是人类脱离自己所加之于自己的不成熟状态。

不成熟状态就是不经别人的引导,就对运用自己的理智无能为力。

(3)据材料三概括启蒙运动时期人文主义的基本内涵。

〔6分〕
(4)概括近代以来西方人文主义不断发展的原因和影响。

〔6分〕
【答案】(1)依据:苏格拉底主张认识人自己,关注人的发展;崇尚知识和自由探索。

(2)思想:信仰得救。

实质:反对封建神学,肯定人的价值。

(3)内涵:独立思考,理性判断;反对封建专制、天主教会和贵族特权;提倡自由平
等、天赋人权。

(4)原因: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资产阶级力量不断壮大;自然科学不断进步。

影响:
沉重打击了封建势力;推动了人们思想解放。

16.17、18世纪,欧洲启蒙运动方兴未艾;与此同时,中国的民主思想却稍纵即逝,未能汇
成推动社会变革的洪流。

阅读以下材料,回答以下问题。

材料一黄宗羲投身政治洪流,抨击专制政治,倡导民主思想。

……在政治上,处理君臣关系与君民关系时,以天下为主,以人民为主;在学术上,提倡学术自由,“是非决于学校”,提倡百家争鸣,“殊途百虑”,反对依样画葫芦。

——樊树志《国史精讲》材料二启蒙思想家对封建专制制度进行了大胆的否定,提出了天赋人权和自然权利学说,对剥夺人权的暴君政体进行激烈的抨击。

孟德斯鸠建议实行立法、行政及司法三权分立制,同时还强调了三种权力互相牵制的重要性。

……卢梭的思想更为激进,他在呼吁实行民主制的同时,提倡起义或革命的权利。

——冯国超主编《世界通史》材料三17世纪时期法国的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比较充分和成熟,产生了较为强大的资产阶级,资产阶级与封建统治者和教会之间的矛盾异常尖锐,所以法国启蒙思想从一开始就流行起来,并迅速波及欧美。

……同时期的中国,资本主义萌芽发展非常缓慢,还没有出现资产阶级,李贽等只是封建知识分子中的“异端”。

中国长期以来,受儒家思想的统治,尤其是明清时期的文化高压政策,新思想很难传播,更何况这种思想是反封建的呢!
再者,清初统治者通过采取一系列强化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和稳定小农经济的措施,使封建统治相对而言比较稳固。

——邓建文《明清时期的民主思想与法国启蒙思想之比较》
〔1〕依据材料【一】二,概括黄宗羲和法国启蒙思想家主张的相似之处。

〔4分〕〔2〕材料【一】二思想兴起的时代背景有何相同之处?〔4分〕
〔3〕相较于材料一,法国启蒙思想形成了比较完整的理论体系,结合材料二予以简要说明。

〔6分〕
〔4〕法国启蒙思想不仅为法国大革命做了充分的思想动员,而且具有广泛深远的国际影响,明清时期新思想却未能促成中国社会的转型。

依据材料三,从政治、经济和文化三方面对比分析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

〔8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