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江初一语文期中考试卷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
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 沉默(mò)深邃(suì)沧桑(cāng)
B. 奔腾(bēn)舒适(shū)惊悚(sǒng)
C. 悬崖(yuán)梦魇(yǎn)贪婪(lán)
D. 装饰(shì)端庄(duān)潇洒(xiāo)
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 这本书深受广大读者喜爱,因为它的内容丰富,语言生动。

B. 他不仅学习成绩优秀,而且擅长各种体育活动。

C. 经过老师耐心讲解,我终于明白了这个问题的答案。

D. 我很佩服他,因为他总是能从失败中吸取教训。

3. 下列诗句中,与“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意境相同的一项是:
A.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B.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C. 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

D.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4. 下列文学常识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A. 《红楼梦》的作者是曹雪芹。

B. 《西游记》的作者是吴承恩。

C. 《水浒传》的作者是施耐庵。

D. 《三国演义》的作者是罗贯中。

5. 下列关于古诗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出自王之涣的《登鹳雀楼》。

B.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出自孟浩然的《春晓》。

C.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出自李白的《静夜思》。

D.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出自张继的《枫桥夜泊》。

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10分)
6. 《论语》中,“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这句话告诉我们()。

7. 《背影》一文中,作者用()的手法描写了父亲的背影。

8. 《卖火柴的小女孩》一文中,小女孩在寒冷的夜晚()。

9. 《荷塘月色》一文中,作者用()的手法描绘了荷塘月色的美丽。

10. 《三国演义》中,诸葛亮用()的智慧,成功地策划了()。

三、阅读题(每题10分,共20分)
11.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题目。

《荷叶母亲》
荷塘里,一片荷叶铺满了水面。

微风吹过,荷叶轻轻摇曳,仿佛在向世人展示着生命的活力。

母亲,就像这片荷叶。

她默默无闻,却始终守护着孩子。

当我们还是婴儿的时候,母亲用温暖的怀抱呵护我们;当我们长大成人,母亲用关爱和牵挂陪伴我们。

她就像荷叶,为我们遮风挡雨,为我们提供庇护。

(1)请简要概括文章的主题。

(2)请结合文章内容,分析“荷叶母亲”这一比喻的意义。

(3)请从修辞手法的角度,分析作者在文章中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

12.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题目。

《论语·学而》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1)请翻译下列句子。

①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②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2)请简要概括本文的主旨。

四、作文题(40分)
13. 请以“成长”为话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立意自定,题目自拟,文体不限,不少于500字。

考试说明: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请将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