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背景下高中地理教学方法的创新_1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课程背景下高中地理教学方法的创新
发布时间:2021-10-22T08:00:43.974Z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1年6月16期作者:刘武墨[导读]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目前互联网已经进入2.0时代,也就是互联网不再单独存在
刘武墨
河北省围场县第一中学
摘要: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目前互联网已经进入2.0时代,也就是互联网不再单独存在,开始与各行各业形成联动,推动产业变革发展。

“互联网+”的出现,给各行各业带来了全新的发展契机,对于教育活动也不例外。

因此,地理教师需积极转变教学理念,对教学方法进行创新,这不仅有助于教学效率与质量的提高,而且还能促进教学的进一步改革。

基于此,教师可主要对新课程背景下的高中地理教学必要性进行阐述,并提出相应的教学方法。

关键词:新课改;高中;地理;教学
1导言
国家实行新课程改革以来,不断强调建设面向现代化、面向未来的教育。

为了满足这一要求,革新不符合时代发展潮流的陈旧的高中地理教学模式,探索出现代化教学模式下的新型教学方法,已经是一件急需着手的事情。

但是,面对新课程改革的大潮流,部分教师在运用新型教学法时,仍旧流于表面,本质上还是教师在课堂上滔滔不绝,学生还是埋头做笔记的灌输式教学。

基于此,想要确保新课程下地理教学方法的创新及教学有效性,就需要教师注重自身教学理念的明确与转变,并在此基础上,创新教学方法,从而使高中地理的教学效率得到有效提高。

2新课程背景下的地理教学价值
高中地理具体教学中,教师需注重丰富地理教学资源的开发,以此使学生对于地球现象与事物的了解、自然规律的探索、生活环境的认识、地理信息技术的学习等各种需求获得满足。

学生通过地理知识的学习,不仅能发现现实生活当中的地理知识,并对地理现象进行科学的理解,还能通过地理知识创新性的解决现实生活的地理问题。

因此,满足多元化地理知识的学习是学生得以综合发展的必要环节。

2.1问题探究具有重要地位
高中地理教材中,每个章节都有相应的“问题研究”部分,这充分表明新课改下,十分重视学生对地理问题的探究,因此在教材中会设置对应知识点的版面。

而地理教学中想要实现高效教学,就需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到课堂学习中[2]。

因此,以生为主的课堂教学,经过学生之间的合作与探究,不仅有助于学生参与性的提高,还能使学生通过合作互助、独立思考的形式解决相关问题后获得相应成就感。

2.2注重信息技术的应用
随着信息技术不断发展,其已经在课堂教学中得到广泛运用,尤其是与地理知识相关的,如谷歌地球、3S、多媒体技术等。

其通过图片、文字、视频等方式将抽象的地理知识通过形象的方式呈现出来,这对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以及抽象概念的理解及记忆都有着显著效果。

3新课程背景下高中地理教学方法的创新
3.1构建线上+线下混合式地理教学模式
从当前时代来讲,线上教学已经成为一个新趋势。

不过,对于高中教育来讲,传统的线下教学也不能完全舍弃。

因此,就应该将线上学习和线下教学结合起来,构建线上+线下混合式地理教学模式,提升学生素养。

具体来说,可以打造一个线上地理学习平台,将相关的学习资料上传到平台中。

在地理教学开始前,可以通过线上学习平台,给学生布置预习任务,让学生通过手机或是电脑,登录线上学习平台,完成预习任务。

通过线上预习,可以让学生对相关知识形成有效理解。

此外,也可以结合线上学习平台,上传地理复习资料和课后练习,指导学生在课后展开线上练习和复习,巩固学习效果。

对于线下课堂教学,则要和线上学习结合,构成统一的整体。

3.2注重知识体系的构建
地理教材的内容不仅包罗万象,而且知识点也包含着较宽的范围。

想要准确记忆大量的地理知识通常不是件易事。

创建满足学生认知规律与心理发展的知识联系,不仅有助于学生明确教材各章节的联系,知识点的相关性及其难点,还能使学生的思维得到升华,能力得到提高。

且在新课改下,地理教材不只是注重知识的完整性与系统性,其知识间还存在较大的跨度。

基于此,地理教师就需引导学生对相关知识点进行分门别类,形成将地理概念作为基点,经过地理规律的延伸与交错,由知识脉络所构成的知识体系,以深化学生对教材各章节知识内在联系的理解。

同时,地理教师在具体教学时,需具有基本的一个线索,引导学生根据该线索开展学习。

教师还需引导学生按照自身的差异绘制相应的思维导图,或者是帮助学生对相应的知识网络进行归纳,并在宏观角度对地理知识体系实施感知,这不仅有助于学生对知识的内化与理解,还能使学生对高中地理知识形成整体认识,从而使学生通过提取相关知识线索使书本知识变薄,并具备自身的知识网络。

3.3开展信息化课外地理实践活动
在课堂上学习到的知识终归是有限的,很多知识是必须通过亲身实践才能得到的。

而且课堂上学习到的知识是书本知识,理论性的知识,也需要开展信息化课外地理实践活动,通过实践之“术”将其转化为能具体掌握且应用的知识。

具体而言,就是教师在开展信息化课外地理实践活动的过程中,让学生通过信息技术实践进行自我考核、自我探究来检验自身的学习效果以及存在的不足,然后于实践过程中请教老师或同学不足自身的知识漏洞。

这样一来也深深地拓宽了高中地理教学模块内容,让学生对于地理学习积极行动、自我鞭策,强化学生的知识实际使用的能力,利用课外实践反馈环节弥补课堂教学时可能存在的缺陷与不足。

结束语
综上所述,面对新课程教学标准,地理教师需注重在课堂上的探索,并与时俱进,注重先进教学方法的引入,以调动学生学习地理知识的兴趣,提高学生学习地理的能力,对此,就需要认识到问题所在,创新教学模式,通过互联网渠道拓展教学内容,打造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构建趣味化教学,全面提升地理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杨文义.新课程背景下高中地理教学方法的创新[J].学周刊,2021(28):103-104.
[2]李娜.新课程下高中地理教学策略的创新[J].读写算,2021(15):3-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