荒漠化的防治课件(人教版必修)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解析 P 处为晋、陕、内蒙古交界处,煤矿遍布,故随工矿开
发、居民点和道路建设,地表植被破坏严重,导致荒漠化发
展迅速。
整理ppt
28
5.下图为“世界某区域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图中甲处,在发展生产过程中产生的主要生态问题是________,
受盛行风影响该现象最有可能朝________方向扩展。
5
世界荒漠的分布
整理ppt
6
第1讲 荒漠化的防治
一、荒漠化的概念与表现
1.概念:发生在干旱、半干旱地区及一些半湿润地区的一种土 地退化,它是气候变异等自然因素与 人类过度的经济活动 相
互作用的产物。
2.表现:耕地退化、草地退化、林地退化而引起的土地沙漠化、
石质荒漠化和
次生盐渍化 。
整理ppt
7
土地沙漠化
整理ppt
化问题!
整理ppt
12
二、书本基础案例:西北地区的荒漠化
最突出的环境问 题:干旱!!!
由于深居内陆,周围被高大山脉阻挡,导致水汽无法进入。
整理ppt
13
(一)西北地区荒漠化产生的条件
1、自然条气件:候干旱(基本条件)
植被稀少,平 地多疏松的沙 质沉积物
1.荒漠化的危害:土地自然生产力日渐丧失,不仅影响西北地
区 经济和社会 的持续发展,而且严重威胁到当地甚至其他
地区人们的生存环境。
2.荒漠化防治的内容
(1)预防潜在荒漠化的威胁。 (2)扭转 正在发展中的荒漠化土地
的退化。
(3)恢复荒漠化土地的生产力。
整理ppt
19
3.防治原则:坚持维护 生态平衡 与提高经济效益相结合,治
(2)图中乙处的主要生态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1963 年,图中湖泊的面积有 2.5 万平方千米,但到了 2007 年,
面积不到 2 000 平方千米。专家预测,如果不采取切实有效的拯救
东 北 地 区
黑土侵蚀、 湿地萎缩、 森林破坏
衡遭到破坏,引起土壤冲 刷;②沼泽开垦导致湿地 萎缩;③林木超采,毁林 开荒,居民烧柴等导致森
土壤的培肥;②停 止对沼泽地的开 垦;③合理采伐, 营造人工林,木材
林资源减少
的综合利用,建设
自然保护区

春季干旱且蒸发旺盛;地
淮 海 平
土地盐碱化
势低洼处地下水位距地 表近;不合理的灌溉方 式,大水漫灌导致地下水
①控制人口增长,合理利用 水资源;②合理调整农业结 构,解决农牧区的能源问 题;③构筑防护林体系
黄 土 高 原
水 土 流 失
①土质疏松、垂直节理发 育;②夏季降水集中且多暴 雨;③不合理的耕作制度和 开矿导致植被破坏
采用工程措施、生物措施、 农业技术措施对小流域进 行综合治理
整理ppt
4
整理ppt
整理ppt
26
不 同 区 域 荒 漠 化 的 分 布、 特 点、 措 施
整理ppt
27
重点难点突破
考点一 我国西北地区荒漠化的成因
[典例导入] 1.近年来,右图中 P 区域荒漠化发展迅速,荒漠
化土地呈点状、线状分布,其形成的最主要原因是 ( D)
A.过度放牧 B.过度樵采和过度开垦 C.水资源利用不当 D.工矿开发、居民点和道路建设
物质基础
大风日数多, 且集中在冬春 干旱季节
动力因素
气候异常:持 续干旱加速荒 漠化进程。
重要影响因素
包含着漠荒化
的潜在整威理ppt胁
14
2、人为原因 (90%) 决定性因素
(1) 人口激增 对生态环境压力加大。 (2)人类活动不当。
整理ppt
15
整理ppt
16
整理ppt
17
整理ppt
18
(二)荒漠化防治的对策和措施
案例—沙坡头 沙障固沙
整理ppt
21
整理ppt
22
今日沙坡头
整理ppt
23
[典例] 2011 年 6 月 17 日是第 17个“世界防治荒漠化和干旱日”, 主题是“林木维系荒漠生机”。土地荒漠化已对人类的生存构成严 重威胁。结合“我国西北地区荒漠化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整理ppt
24
(1)将下列正确的代号填入下图中相应的空白框中。 a.陡坡开垦 b.过度放牧 c.生态环境脆弱 d.大风季节开垦
整理ppt
8
石质荒漠化
整理ppt
9
次生盐渍化
整理ppt
10
[思维拓展] 盐渍荒漠化 盐渍荒漠化主要是指土壤普遍积盐,形成大面积盐渍化土地 的过程。在某些干旱和半干旱地区,土壤惟有依靠地表水灌 溉才能发展农业。而如果人类采取的灌溉措施不合理,再加 上蒸发强烈,这些地区就极易出现地表盐分的积累,从而形 成土壤次生盐渍化。 世界上如埃及的尼罗河流域、西亚的两河流域、中亚的锡尔 河和阿姆河流域等灌溉农业发达的区域都易产生该现象。 在我国比较集中地连片分布在河套平原、华北平原及黄河三 角洲,在青藏高原海拔较高的地方也有大面积分布。
山、治水、治碱(盐碱)、治沙相结合。
4.防治措施
(1)合理利用水资源。
(2)利用 生物措施 和工程措施构筑防护体系。
(3)调节农、林、牧用地之间的关系。
(4)采取综合措施,多途径解决农牧区的 能源问题 。
(5)控制 人口增长 。
整理ppt
20
我国荒漠化的治理
生物固沙: 选育优良耐旱固沙树种
治理经验措施:沙地飞播造林种草: 恢复植被.
第二章 区域生态环境建设
整理ppt
1
环境问题:
环境污染、生态破坏、资源短缺
生态破坏:
水土流失、荒漠化、森林破坏、湿地 萎缩、草场退化、生物多样性减少等
不同区域,主要的生态问题是不同的
整理ppt
2
我国其他地区的生态问题
生态问题
形成原因
整治措施
①对坡面、沟壑的
①黑土被开垦后,自然平 治理,植树造林,
调节、控制水盐运 动

位上升
整理ppt
3

方水
①发展立体农业;②发展沼
丘 土 能源短缺,农村薪柴匮乏, 气,发展节能炉灶,营造薪
陵 流 乱砍滥伐
炭林,推广生活用煤,解决
山失
生活用能问题

西 北 地 区
土 地 荒 漠 化
①干旱多大风的气候;②丰 富的沙源;③过度樵采、过 度放牧、过度农垦;④水资 源利用不当等不合理的人 类活动
c
b a
d
整理ppt
25
(2)①地区荒漠化严重的自然原因是_气___候_ 干旱,风力_作__用___强___。
(3)②地区荒漠化严重的人为原因是过__度_放__牧__、_不合理垦殖、水_资_源__不_合__理_。利用 为防止这些地区土地荒漠化,我国正在这些荒漠化严重地区进行的 大规模生态工程是_“_三__北_”__防_。护林工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