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延军2012年语文教学讲座2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说写训练
言之有序
有顺序地表达很重要。言之有序就是给材料安排一定的顺序。
今天天气很冷…… 1.下大雪了。 2.小河里结了厚厚的冰。 3.西北风呼呼地刮着。 4.同学们穿上了厚棉衣。 5.窗上结满了冰花。 ……
天气冷 人被冻
御 寒
今天,天气很冷。北风呼啸,大雪纷飞,河里结了厚 厚的冰。校园里的小树被西风刮得吱吱地响。同学们穿上 了厚棉衣,有的围上毛围巾,有的戴上大皮帽。小弟弟穿 上厚棉鞋。小红穿上皮外衣。教室里生上了大火炉。小妹 妹冻得牙齿咯咯地响。小明冻得直发抖。小兵脸蛋冻得像 个红苹果。同学们大步奔向教室,一进教室,深深地出一 口气,说:“教室里真暖和啊!”
慧识性问题 1、为什么小露珠在荷叶上 滚来滚去做操?
2、为什么小鸟儿在树枝上
跳来跳去做操? 3、为什么小蜜蜂飞来飞去
在花朵上做操?(需开
动脑筋)
智识性问题:谁,在哪儿,怎样做操?(不动脑就会)
儿童诗
火车开啦! 妈妈说:“快看哪, 窗外有一幅流动的话!” 我连忙打开画板, 边吃橘子边画。 正要把橘皮扔出窗外, 我忽然看见—— “哦,妈妈,我知道啦!
教师要引导学生实实在在地读书,接触文本,带领学生分 分秒秒地和课文连在一起,跟作者的心连在一起,跟老师保持 一致。读书要做到老老实实,全心全意。因为语文课是非常纯 净的,是非常饱满的,不去把课文弄懂,搞一些庞杂的远离文 本的东西是解决不了学生语文素养提高的。
三尺讲台紧连着学生对生命价值的理解和创造。做教师的 不能有丝毫的疏忽和闪失。课不能只讲在课堂上,那样的课只 会随着声波的消逝而销声匿迹;课要教到学生心中,成为他们 良好素质的有机部分。
生答:可以换“扯、拉”。
师问:为什么不用“扯”和“拉”? 生答:用“揪”更能表现老汉的生气、又气又急。
……
老汉突然冲上前,从队伍里揪出一个小伙子, 吼道:“你还算个党员吗?排到后面去!”老汉 凶得像只豹子。
师问:从老汉的语言看出什么是党员呢?
生答:排到后面去!
师问:党员的品格是什么? 生答:吃亏在前,把群众利益放在前面,把生的希望给别人,把危险留给自己。
关于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读教学
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阅读教学应引导学生钻研文本,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 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要珍 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教师应加强对学生阅读的指导、引领和点拨,但不应以教师 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不应以模式化的解读来代替学生的体验和思考;要善于通过合 作学习解决阅读中的问题,但也要防止用集体讨论来代替个人阅读。 阅读教学应注重培养学生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这种综合能力的培养,各学段 可以有所侧重,但不应把它们机械地割裂开来。 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提倡多角度、有创意的阅读,利用阅读期待、阅读反思和批判等环 节,拓展思维空间,提高阅读质量。但要防止逐字逐句的过深分析和远离文本的过度发挥。 各个学段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和默读。各学段关于朗读的目标中都要求‘有感情地朗 读’,这是指,要让学生在朗读中通过品味语言,体会作者及其作品中的情感态度,学习用恰 当的语气语调朗读,表现自己对作者及其作品情感态度的理解。朗读要提倡自然,要摒弃矫情 做作的腔调。 应加强对阅读方法的指导,让学生逐步学会精读、略读和浏览。有些诗文应要求学生诵读, 以利于丰富积累,增强体验,培养语感。 在阅读教学中,为了帮助理解课文,可以引导学生随文学习必要的语文知识,但不能脱离 语文运用的实际去进行“系统”的讲授和操练,更不应要求学生死记硬背概念、定义。 要重视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高阅读品位。提倡少做题, 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关注学生通过多种媒介的阅读,鼓励学生自主选择优 秀的阅读材料。加强对课外阅读的指导,开展各种课外阅读活动,创造展示与交流的机会,营 造人人爱读书的良好氛围。
有一定教学经验教师(进一步做法):以读为本, 多用以读代讲的方法和启发式的方法,激发学生的阅读 兴趣。要在理解全篇内容的基础上,重点进行段的教学, 要读懂段的主要意思,还要兼顾学习表达特点。 例如:《一只小鸟》的第一部分 1、整体读段,粗知大意。问题:这部分内容是围 绕哪一句的意思写的?(它们都觉得非常的快乐。) 2、细致入文,品词品句。从哪些词句读出来的? 同时积累优美词语。 3、感悟表达,哪些词句表达更为生动?(“抖刷 抖刷”、“探”、2个“自然”、) 4、质疑问难,答疑解难。
老汉清瘦的脸上淌着雨水。他不说话,盯 着乱哄哄的人们。他像一座山。
师问:他什么像一座山? 生答:表情像一座山。 更有语文味的设问 师进一步问:变换句子说什么像一座山? 生答:清瘦的脸上淌着雨水的、不说话并盯
着乱哄哄人们的老人,像一座山。
师问:我们一起来感受老汉的凶。从哪些词语看出?
生答:从“冲、揪、吼,以及像只豹子”可以看出。 师问:我们给“揪”换一个词语,能换什么?
慧识性问题 1.这些动物朋友是画家吗?
2.为什么作者说他们是画家?
3.画家为什么不用颜料和笔? 4.学完后,你认为他们画的内
容又是什么呢?
第二学段
以段的教学为主要切入口,抓好语文听 说读写基本功。
第二学段侧重考察通过重要词句帮助理解文章, 体会其表情达意的作用,以及对文章大意的把握。
第二学段教学现状
第三学段
语文是比较纯净的课程,阅读课更是纯而又纯的课 程。但是现在的阅读教学语文味道淡薄,远离灵动的语 言文字,上成了索然无味的说教课、分析内容课,难怪 有的课让人听了觉得不是语文老师上的课。
第三学段侧重考察对文章表达顺序和基本表达方法的了解领悟。
第三、第四学段,可通过考察学生对形象、情感、语言的领悟程 度,以及自己的体验,来评价学生初步鉴赏文学作品的水平。
我讲冰心的《一只小鸟》一课,过去我们很可能都会设 计:学了这篇课文,你有怎样的感想?孩子海阔天空地空洞 说教一番。现在看,思想品德味浓了。说教多了。学生考听 讲。是解决不了问题的。我看了国家阅读素养的测试题,我 一下子明白了。他们的题目很少这样出题。他们的题目是让 学生在文中游泳。所以我设计:“假如你是在场的一个小朋 友,看到那两个孩子射鸟,你也会射杀小鸟吗?为什么?用 读懂的内容试着回答。”这样的设计,在文中游泳,避免了 跳出来随意感想,要好得多。以书本之情育学生之心,效果 一定很佳。同时用学到的本领解决实际问题。
经验较丰富的教师(发展性做法):经验较丰富的教师掌握课堂和文本的 能力较强,建议在教学中以引导为主,着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可以采 取自学、讨论或感悟、探究或导读式的教学策略等,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良 好的阅读习惯。 例如:《翠鸟》一课,以学生为主体的阅读探究法,其主要步骤是:导 读——自读——深读——仿写 导读——学习1自然段。先引导学生观察翠鸟图,说一说翠鸟的外形特点, 初步感受翠鸟的外形美。然后图文对照,阅读课文第一自然段,说一说作者是 怎样写出翠鸟的外形美丽的,指导朗读,练习背诵。最后通过比较,感悟文本 中的一些用得好的词句,欣赏比喻和拟人的手法,并了解先总起在分述的方法 好在哪里。 自读——学习2–3自然段。阅读提示:翠鸟捕鱼时给你留下深刻印象的是什 么?采取个体阅读与合作交流相结合的方式,通过品味重点词句理解翠鸟目光 敏锐、捕鱼动作敏捷,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和生动。思考:作者写鱼儿、苇秆、 水波的作用是什么?有感情朗读2–3自然段。 比较读——把最后一个自然段改成“沿着小溪上去,在哪陡峭的石壁上, 有一个个翠鸟的家,洞口很小,里面又很深,随处可见翠鸟飞来飞去的身影。” 与原文对比读,体会表达的精妙,学习作者把翠鸟的生活习性特点写得更富有 特色。) 仿写——(略)
教师要通过思考和真理握手!
打破模式,寻求自我 少有模仿,多些创新 不断思考,勤于实践 颠覆自己,日日新颖 学会学习,勤动手笔 日积月累,修成正果
我愿和你用心做精致的教育!
谢谢大家!
进 一 步 设 计
师问:这句话哪个字集中了老汉的特点?
生答:“凶”。 师问:哪些字词是在生动地刻画老汉的“凶”?
生答:冲、揪、吼、像只豹子。
师问:哪个字更有力地表现了老汉的“凶”?你就是这位老汉,体 会 这个“揪”字的巧妙。 生答:用力、咬牙切齿、愤恨……
老汉突然冲上前,从队伍里揪出一个小伙子, 吼道:“你还算个党员吗?排到后面去!”老汉 凶得像只豹子。
5年内教学年限的教师(基本做法):应以读为本,知道每个自 然段的基本意思,理清脉络,重视朗读,读中感悟,体会情感, 领悟道理。 例如:《惊弓之鸟》 1、读课文,了解内容。课文写到哪几个人物?主要写谁?发 生了一件什么事?结果怎样? 2、读对话,突出重点。更羸是怎样使那只大雁掉下来的? 3、读原因,学会观察。更羸怎么知道不用箭,只要拉一下弓, 就能使那只大雁掉下来?(1)认真观察“一只大雁从远处慢慢地飞 来,边飞边鸣。”(2)逻辑推理:①大雁一般是成群地飞翔,这里 却是“一只”,说明什么?②“慢慢地飞”又说明什么?为什么 用“鸣”而不用“叫”? 4、读情节,练习复述。理清叙述的顺序。课文先写更羸向魏 王提出不用箭,只拉弓,大雁就能掉下来;接着试了一下,只拉 弓,不用箭,大雁果然从半空里直掉下来;最后更羸介绍他是怎 样知道只要拉一下弓,大雁就能掉下来的。
1. 夸大整体,段落不足 2.无序训练,漫无重点 3.工具不力,人文无限 4.听说不顾,读写不关 5.设计过高,目中无生 6.界限不明,导向不清
修改前后案例比较
5年内教学年限的教师 应以读为本,了解每一自然段的内容,把握内容之间的层次,重视朗读,读中感悟, 体会情感,领悟道理。 例如:《春天的雨点》 1、一读。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二读。课文的体裁是什么?有什么特点?内容是什么? 3、三读。理清关系。自然段与自然段之间是什么关系?文章的结构是怎样的?以 什么作为线索? 4、四读。文章的主旨是什么。作者是通过哪些方式方法来表达这一主旨的呢? 5、五读。初步感悟作者的写法,体会作者的情感,与作者进行心灵的交流。继而 通过朗读,读出自己对这篇散文的理解。 1.一读。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二读。读出人物、地点。故事中有哪些人物?故事发生在什么地方?讲了什么 事? 3.三读。理清关系。课文具体讲述了哪几件事?发生在什么时间、什么地方?谁 是主要人物? 4.四读。读出人物特点。乌罕娜老师是怎样的一位老师? 达丽玛是怎样的孩子? 5.五读。初步感悟作者的表达顺序和表达特点。文章是怎样把两件具体事联系在 一起的?(绵绵春雨一直下着。第二天……)
啊,真的!
小河弯弯曲曲, 山腰飘着白云。 汽车往来穿梭, 路边开满野花。
千万不能弄脏它!”
妈妈听了点头, 微笑浮上脸颊: “祖国的画中, 还有个懂事的娃娃!”
水库好似明镜,
山坡点点人家……
《雪地里的小画家》
下雪啦!下雪啦! 雪地里来了一群小画家。 小鸡画竹叶, 小狗画梅花, 小鸭画枫叶, 小马画月牙。 不用颜料不用笔, 几步就成一幅画。 咦,青蛙为什么没参加? 哦,他在洞里睡觉哪。
我有一个幸福的家, 爸爸爱我, 妈妈爱我, 我也爱爸爸妈妈, 在温暖的家中,
慧性思考 1、哪些词语是在表现幸福的家? 2、你有一个幸福的家,爸爸、妈 妈怎样爱我你的? 3、你怎样爱爸爸、妈妈的?
4、你怎样理解温暖、幸福和快乐
的关系? ——《我的家》
我快乐地长大。
《早操》
小露珠,起得早, 滚来滚去, 在绿叶上做操。 小蜜蜂,起得早, 飞来飞去, 在花朵上做操。 小鸟儿,起得早, 跳来跳去, 在树枝上做操。 小学生,起得早, 跑来跑去, 在阳光下做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