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背景下小学语文智慧课堂的构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双减”背景下小学语文智慧课堂的构
建
摘要:随着经济时代的发展,教育形势也在不断改变,教育工作者要不断改
进教学方法啊,提升教学质量。
“双减”政策要求减轻学生的课内学业负担,给
予学生更多的时间和空间进行自我成长的探索。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应用
的领域越来越广泛,教育也是其中一个重点领域。
小学语文作为学生语文学习的
重点阶段,充分结合信息技术手段实现智慧课堂是语文教学的发展目标。
本文就“双减”背景下如何实现小学语文智慧课堂的构建进行探究。
关键词:双减背景;小学语文;智慧课堂
引言:提高教学效率是新课改的关键目标之一,是实现教育突破的重点。
智
慧课堂主要是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的结合,加强数字资源与传统教学资源的融合,实现传统教学模式的突破。
教师可从教学资源、教学活动、课堂互动和教学成果
反馈等几个方面实现智慧课堂的构建,提升教学水平,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
一、挖掘数字资源,丰富课程内容。
互联网的诞生实现了资源的共享,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缩小信息差。
小学语文是语文学习的基础阶段,在这个阶段,教师要重点培养学生对语文学习
的兴趣和热情,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自主探索的积极性和能力。
小学是学生好奇
心重,探索欲望十分强烈的年龄阶段,教师可以结合信息资源,丰富课程内容扩
充学生的知识面,激发学生的好奇心。
比如,当我们学习到《江南》这首诗歌时,作为教师可以很快地理解到诗歌中所描绘的江南景色和传达的人文情怀,但是学
生只从字面上理解,是很难受感受到其中的意境的。
因此,教师可以搜集网络上
相关的视频资源或者文字资源,在课堂中播放给学生们看,让学生对江南景色形
成一个立体的感受,能够更好的深入到文本中。
教师可以在视频播放完毕后,让
学生们一起分享自己的看法,说说自己理解中的“江南”以及所见的“江南”是
否一致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可以身临其境地去感受文字中所传达的情感,可以更好地理解文字所表达的意思。
挖掘更多的符合教学实际的数字资源,会极大地提高教师的教学效率,学生们也可以通过简单直接的方式去真切地感受文章的情感内涵,从而实现智慧课堂的搜检。
二、运用信息技术,变革教学手段。
信息化技术为教学发展创造了许多的可能性,更大程度上提高了教学效率,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里可以学习吸收到更多的知识。
在新时代的发展下,教师可以紧跟时代潮流,利用新工具实现教学质量的发展。
在传统教学模式种,教师一般会选择板书、口述等方式进行授课,
在课堂上耗费了许多精力和体力,因此教师要成功构建小学语文智慧课堂,必须要充分整合数字技术,变革教学手段,突破教学设置。
在小学语文古诗词的教学中,由于古诗词通常比较难懂,教师就需要逐字逐句进行讲解。
因此,教师可以将信息技术与古诗词相结合,教师可以运用基础办公软件进行教学内容的设计,可以使用Power Point来设计教案。
简洁直接的教案可以极大的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同时不断变化的PPT也会让学生们一直保持专注。
在电子教案的讲解中,教师可以顺着教学内容的深入,提出一些具有思考型的问题,并让同学们相互组队参加。
不仅如此,在古诗词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在课堂的正式教学前,可以给学生们录制一段诗词朗诵的视频,让同学们回家进行反复练习,增强自身语言表达能力,也可以记录自己的疑惑,在课堂上及时请教教师。
三、结合互联网+,增加课堂活动。
构建智慧课堂的重点之一就是实现课堂活动与信息技术的结合,让信息技术渗透到教学活动的方方面面。
课堂活动是师生互动的重点,是提升学生课堂学习体验的关键。
因此,教师可以将“互联网+”运用到课堂教学中来。
在学习《动物儿歌》这一课内容时,教师可以运用“互联网+个人展示”的模式,这一课主要是介绍了六种小动物的特点和生活习性,因此,教师可以将同学们分成几种不同类型的小动物,让同学们结合课堂所学习的内容,在课后搜集相关资料,在课
堂展示时,教师可以运用媒体设备,随机挑选特定的场景。
比如,教师可以播放
一段池塘的视频,扮演“蝌蚪”的小朋友就站起来,开始模仿蝌蚪的姿态或者行为,然后教师可以准备一个动态演示文稿,在文稿中设定情景,如在一片美丽的
池塘里——青蛙妈妈回来了——小蝌蚪游来游去——小蝌蚪变成了小青蛙,同学
们在情境的衔接中发挥自己的想象,可以通过动作表演,也可以通过语言表达来
展示自己的想法,最后获得最多掌声的同学就是最佳蝌蚪。
教师也可以将这个活
动设定为“互联网+小组合作”的模式,增强班级凝聚力。
这样的模式不仅充分
利用了互联网的优势,提高课堂效率,丰富课堂活动,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充分活动起来,加深对课本内容的理解。
四、加强数据分析,完善成果反馈。
教学成果反馈是构建智慧课堂的重点。
传统教学模式中,教师的教学成果和
学生的学习成果通常是通过作业、考试等形式进行呈现,教师判断学生是否掌握
了课程重点的方法比较单一,例如,教师会让学生排队背诵古诗词来检查学生对
重点内容的掌握,这样的模式会占用学生和教师很多的时间,不利于教学效率的
提升。
构建智慧课堂强调高效、及时的教学反馈。
因此,教师可以运用学习平台
进行智慧课堂的构建。
比如,在学习完《人之初》这一课内容后,教师要检查学
生的学习成果,可以让学生录制背诵视频上传到学习平台上,学生可以同时上传,避免了排队的情况。
教师也可以实现随时随地进行评阅的自由,在平台上对学生
的背诵进行纠正和评价,给予每一个学生及时积极的反馈。
同时,学习平台可以
搜集学生的作业完成信息,提醒学生及时完成作业,让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有
一个准确的把握。
教师还可以利用学习平台与家长进行学习情况的交流,缩进家
长与教师的距离,加强家校合作。
教师还可以通过学习平台的学习个人情况为学
生制定个性化的学习计划,及时调整教学进度,有针对性地进行辅导,可以极大
地提高教学效率,提升教学质量。
总结:小学语文是学生语文学习的基础阶段,是培养学生语文学习兴趣的关
键时期。
“双减”对教师的教学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小学语文教师要紧跟时
代潮流,创新教学理念和教学手段,充分发挥互联网在教育领域的优势,实现构
建智慧课堂的教育目标,推动基础教育的创新发展,
参考文献:
[1]张松霞.“双减”背景下构建高效小学语文课堂的路径探析[J].甘肃教育研究,2023(05):68-70.
[2]陈天仁.“双减”背景下小学语文高效课堂构建路径研究[J].教
师,2023(09):36-38.
[3]郑林. “双减”背景下小学语文高效课堂的构建[C]//中国陶行知研究会.2023年第一届生活教育学术论坛论文集.2023年第一届生活教育学术论坛论文集,2023:562-564.DOI:10.26914/kihy.2023.0053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