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企业成为创新主体的外围制度困境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李发 福
( 国科 学院 青海盐湖研究所 ,青海 西宁 8 0 0 ) 中 10 8
摘 要 :我 国 众 多企 业 正 在 遭 受 缺 乏 自主 核 心 技 术 和 创 新 能 力 的 困扰 。 对 于 企 业 来 说 , 创 新 只是 其 众 多发
展 路 径 选择 之 一 。 企 业 对 于 发 展 路 径 的 选 择 ,很 大 程 度 上 取 决 于 外 部 各 种 环 境 的 刺 激 , 因 此 要 使 企 业 走 创 新 之 路 , 就 需 要 相 应 的 制 度 环 境 ,虽 然 企 业 也 有 自 己的 制 度 和 动 力 机 制 ,但 它们 是 受 外 部 宏 观 制 度 环 境 制
因此 除非有合适 的相关制 度安排 ,企业没有 义务 、也没有
动力追求 技术创 新 ,它 完全可 以通过 其它途径实 现收益最 大化 。唯一的例外 是某个或 某些企业 家可能天生 就拥 有追 求 创新 的偏 好 ,因而对于创新 乐此不疲 ,并 领导其企业致 力 于技术创新 。但是这 种例外 由于受我 国长 期以来人文传
附加 值产品主要依 赖进 口”。关于如何 促使企业 提升 自主
创新 能力 的学术研 究也愈来 愈受到重视 ,研究领 域覆盖 了
从造成 我 国企业创 新能力低 下的制度性 弊端到企业 内在创
统 和教育 、文化 、政 治及经济 等环境 的影 响 ,不具有代表
收 稿 日期 :2 0 — 60 0 9 0- 4
益 ,但 由于投入高 、风险大 、周 期长 ,而且 对于制度环境 要求很高 ,因而并 不必然成为企业生产活 动中的唯一选 择。
术大会上指 出 ,我 国 “ 关键技术 自给率低 ,自主创新 能力 不强 ,特别是 企业核心 竞争力不 强… …产业 技术 的一 些关 键领域存在着较 大 的对外 技术依赖 ,不少高 技术含量 和高
作者简介 :李f l Z ̄(9 9 ) 16 一 ,男,青海湟 中人 ,中国科 学院青海 盐湖研 究所副研究 员,研 究方向为科研 管理 与政 策。
约的 。合 理的外部 制度环境 可 以转 化为有 效的 引导和驱使 企业选择 创新 的不竭动 力和正 向压 力 ,而这 些正 是我们所 缺乏的 。探 讨 了我 国企 业 目前所 面临 的产权制度 、 劳动 用工 、职 称评定 、退休待遇 、资 源环 境 以
及金 融等 外围制度 困境。之 所 以称 其为外 围制 度 ,是 因为它们并不 直接 规 定和指 导企业创新 活动 ,也 不参 与创 新要素 的直接分 配 ,而只是影 响创 新 的环 境和 氛围 ,进 而影响各 种创新 主体和创 新要素参 与的 态度 和
如何 尽快提 高企业 的 自主创新 能力和竞争 能力 ,进 而 推 动我国经济增长 方式 的转变 已成为政 界 、学界 、商界 和
大 众 普 遍 关 心 的焦 点 。胡 锦 涛 总 书记 在 2 0 0 6年全 国 科 学 技
创新 作 为其 中一 条 路径 虽 然能 给企 业 带来 很 高 的预期 收
围制 度环境 。之 所 以称其 为外 围制度 ,是因为它们并 不直 接规定 或指导企业 创新活 动 ,也不参 与创新生产要 素的直
接分 配 ,而 只是影 响企业创新 的环境 和氛围 ,进而影 响各
种 创 新 主 体 和 创 新 要 素 参 与 的 态 度 和成 本 ,并 转 化 为 引 导
和驱使企业不 断创新 的动力和压力 。 对于企业 来说 ,它们的 目标是 通过 向社 会提供产 品和 服务 实现收益 最大化 ,在 这个过程 中有许多路径 可供选择 ( 图 1。企业可 以通过 自主创新 ,也可以通过其它途径实 见 ) 现其 目标 。企业 对于创新 路径 的选择 不是一种 随意和偶然 的行 动 ,它是企业 在一整 套制度安排 下理性 的追求 和行为 选择 ,是 企业对外 部环境刺激 作出 的一种 反应 。有怎样 的 发展环境 , 大多数企 业就会选择与其相适应 的发 展模 式 … 。
人 和 的 国 内市 场 上 ,面 对 跨 国 企 业 的 二 三 流 技 术 和 产 品 的 围剿而节节败退。
新 动力机制 缺陷 ,从创 新理论 的研 究到创新实 践经验和知 识 总结等方 面。本文拟探 讨我 国 目前存在 的一些 突出的不 利 于企业从事创 新活动也 不影响企业 创新行为或选 择的外
第 2卷 第8 7 期
2 1 年 4月 00
科
技
进
步
与
对
策
Sce c in e& T c来自n o yPr g e sa l y e h olg o r s ndPoi c
V_ .7NO8 0 2 . 1 AD . 01 r2 0
我国企业成 为创新主体 的外围制度 困境
成本 。 关 键 词 :制 度 ; 困境 ;企 业 ; 自主 创 新
中图 分 类 号 : 4 36 F 0.
文献标 识码 : A
文 章 编 号 : 0 1 74 (0 00 — 0 6 0 10 — 3 82 1 )8 0 4 — 5
0 引 言
自主创 新能力和研 发实力 的缺失 已成 为我 国企业 普遍 的切肤之痛 。我国经济在经历 了 3 O年高速增长之后 ,突然 发现 自己正陷入 由资 源 、能源 、环境 、健康 等众多 问题 错 综交织的困境 , 作为制造这种后果 的直接责任者的企业 , 而 长期以来受被扭 曲的市场 信号和行 政命令驱使 和激励 ,通 过掠夺资源 、破 坏环境实 现快速增 长之后 ,并 没有理所 当 然获得 自我发展 的核心能力 和与 国外 企业竞争 的实力 ,反 而处 于一 种前所未有 的尴尬境地 。一方 面是极少数 具有创 新能力但 羽翼 尚未 丰满的企业 在 国际市 场上与拥有 一流技 术和产 品的跨国企业赤 膊竞争 中艰难行进 ;另一方 面 ,大 多数 的国内企业却在苦 心经营 多年 、 自认 为拥有天 时地 利
( 国科 学院 青海盐湖研究所 ,青海 西宁 8 0 0 ) 中 10 8
摘 要 :我 国 众 多企 业 正 在 遭 受 缺 乏 自主 核 心 技 术 和 创 新 能 力 的 困扰 。 对 于 企 业 来 说 , 创 新 只是 其 众 多发
展 路 径 选择 之 一 。 企 业 对 于 发 展 路 径 的 选 择 ,很 大 程 度 上 取 决 于 外 部 各 种 环 境 的 刺 激 , 因 此 要 使 企 业 走 创 新 之 路 , 就 需 要 相 应 的 制 度 环 境 ,虽 然 企 业 也 有 自 己的 制 度 和 动 力 机 制 ,但 它们 是 受 外 部 宏 观 制 度 环 境 制
因此 除非有合适 的相关制 度安排 ,企业没有 义务 、也没有
动力追求 技术创 新 ,它 完全可 以通过 其它途径实 现收益最 大化 。唯一的例外 是某个或 某些企业 家可能天生 就拥 有追 求 创新 的偏 好 ,因而对于创新 乐此不疲 ,并 领导其企业致 力 于技术创新 。但是这 种例外 由于受我 国长 期以来人文传
附加 值产品主要依 赖进 口”。关于如何 促使企业 提升 自主
创新 能力 的学术研 究也愈来 愈受到重视 ,研究领 域覆盖 了
从造成 我 国企业创 新能力低 下的制度性 弊端到企业 内在创
统 和教育 、文化 、政 治及经济 等环境 的影 响 ,不具有代表
收 稿 日期 :2 0 — 60 0 9 0- 4
益 ,但 由于投入高 、风险大 、周 期长 ,而且 对于制度环境 要求很高 ,因而并 不必然成为企业生产活 动中的唯一选 择。
术大会上指 出 ,我 国 “ 关键技术 自给率低 ,自主创新 能力 不强 ,特别是 企业核心 竞争力不 强… …产业 技术 的一 些关 键领域存在着较 大 的对外 技术依赖 ,不少高 技术含量 和高
作者简介 :李f l Z ̄(9 9 ) 16 一 ,男,青海湟 中人 ,中国科 学院青海 盐湖研 究所副研究 员,研 究方向为科研 管理 与政 策。
约的 。合 理的外部 制度环境 可 以转 化为有 效的 引导和驱使 企业选择 创新 的不竭动 力和正 向压 力 ,而这 些正 是我们所 缺乏的 。探 讨 了我 国企 业 目前所 面临 的产权制度 、 劳动 用工 、职 称评定 、退休待遇 、资 源环 境 以
及金 融等 外围制度 困境。之 所 以称 其为外 围制 度 ,是 因为它们并不 直接 规 定和指 导企业创新 活动 ,也 不参 与创 新要素 的直接分 配 ,而只是影 响创 新 的环 境和 氛围 ,进 而影响各 种创新 主体和创 新要素参 与的 态度 和
如何 尽快提 高企业 的 自主创新 能力和竞争 能力 ,进 而 推 动我国经济增长 方式 的转变 已成为政 界 、学界 、商界 和
大 众 普 遍 关 心 的焦 点 。胡 锦 涛 总 书记 在 2 0 0 6年全 国 科 学 技
创新 作 为其 中一 条 路径 虽 然能 给企 业 带来 很 高 的预期 收
围制 度环境 。之 所 以称其 为外 围制度 ,是因为它们并 不直 接规定 或指导企业 创新活 动 ,也不参 与创新生产要 素的直
接分 配 ,而 只是影 响企业创新 的环境 和氛围 ,进而影 响各
种 创 新 主 体 和 创 新 要 素 参 与 的 态 度 和成 本 ,并 转 化 为 引 导
和驱使企业不 断创新 的动力和压力 。 对于企业 来说 ,它们的 目标是 通过 向社 会提供产 品和 服务 实现收益 最大化 ,在 这个过程 中有许多路径 可供选择 ( 图 1。企业可 以通过 自主创新 ,也可以通过其它途径实 见 ) 现其 目标 。企业 对于创新 路径 的选择 不是一种 随意和偶然 的行 动 ,它是企业 在一整 套制度安排 下理性 的追求 和行为 选择 ,是 企业对外 部环境刺激 作出 的一种 反应 。有怎样 的 发展环境 , 大多数企 业就会选择与其相适应 的发 展模 式 … 。
人 和 的 国 内市 场 上 ,面 对 跨 国 企 业 的 二 三 流 技 术 和 产 品 的 围剿而节节败退。
新 动力机制 缺陷 ,从创 新理论 的研 究到创新实 践经验和知 识 总结等方 面。本文拟探 讨我 国 目前存在 的一些 突出的不 利 于企业从事创 新活动也 不影响企业 创新行为或选 择的外
第 2卷 第8 7 期
2 1 年 4月 00
科
技
进
步
与
对
策
Sce c in e& T c来自n o yPr g e sa l y e h olg o r s ndPoi c
V_ .7NO8 0 2 . 1 AD . 01 r2 0
我国企业成 为创新主体 的外围制度 困境
成本 。 关 键 词 :制 度 ; 困境 ;企 业 ; 自主 创 新
中图 分 类 号 : 4 36 F 0.
文献标 识码 : A
文 章 编 号 : 0 1 74 (0 00 — 0 6 0 10 — 3 82 1 )8 0 4 — 5
0 引 言
自主创 新能力和研 发实力 的缺失 已成 为我 国企业 普遍 的切肤之痛 。我国经济在经历 了 3 O年高速增长之后 ,突然 发现 自己正陷入 由资 源 、能源 、环境 、健康 等众多 问题 错 综交织的困境 , 作为制造这种后果 的直接责任者的企业 , 而 长期以来受被扭 曲的市场 信号和行 政命令驱使 和激励 ,通 过掠夺资源 、破 坏环境实 现快速增 长之后 ,并 没有理所 当 然获得 自我发展 的核心能力 和与 国外 企业竞争 的实力 ,反 而处 于一 种前所未有 的尴尬境地 。一方 面是极少数 具有创 新能力但 羽翼 尚未 丰满的企业 在 国际市 场上与拥有 一流技 术和产 品的跨国企业赤 膊竞争 中艰难行进 ;另一方 面 ,大 多数 的国内企业却在苦 心经营 多年 、 自认 为拥有天 时地 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