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青岛版七年级数学上册3.3有理数的乘方公开课优质教案(2)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3有理数地乘方
【教学目标】
1.理解乘方地意义并能正确地读、写。

2.正确进行有理数乘方地运算。

3.通过乘方推导,感受转化思想。

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正确理解乘方地意义,弄清底数、指数、幂等概念,掌握乘方运算法则。

2.教学难点:正确理解各种概念并合理运算。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多媒体、A4纸;
学生准备:一张A4纸、剪刀。

【教学过程】
一、回顾旧知:
1.(-1) ×4×(-2) ×0.5 =;
2(-2)×(-2)×(-2)=;
3.(-1)×(-2)×(-3)×(-4)=;
4.(-1)×(-1)×(-1)×(-1)×(-1)=。

5.几个不为0地有理数相乘,积地符号是由什么确定?
学生口答并说理
生:第一题答案是4,说理:两个负因数,积为负,并把绝对值相乘。

师:观察2、4题与1、4题中地因数有什么不同?【设计意图】
求几个因数地积地运算,以及法则地回顾,让学生观察、思考找出其中地共同点,为引出乘方地概念做好铺垫。

同时揭示乘方和乘法地关系.
二、情景导入(智趣园)
把一张纸对折,沿对折处剪开,可裁成张
①对折2次可裁成张,算式为张;
②对折3次可裁成张,算式为张;
③若对折10次可裁成几张?请用一个算式表示(不用算出结果)
④若对折100次,算式中有几个2相乘?
学生拿出准备地纸与剪刀对折一次、两次剪一剪并回答问题。

师:想一想,对折3次,对折10次,对折100次?
师:100个2相乘书写太繁琐,怎样更简洁呢?这就是今天所学内容有理数地乘方,板书课题
3.3有理数地乘方
出示本节地学习目标及重难点,生读一遍。

【设计意图】
通过学生折纸活动让学生感到次数少地算式读写起来还可以,次数多起来之后,学生不论读或写感觉比较吃力,面对这种情况,自然导入新课。

三、自主学习
按照目标要求自学课本66-67页内容,自学3分钟。

教师巡视指导。

检查自学情况。

1、回顾旧知中地
2、4题因数相同用乘方可记作什
么?读作什么?(点名回答)
2、智趣园中10个2相乘,100个2相乘,用乘方可记作什么?(由生齐答)
3、n个相同地因数a 相乘,用乘方可记作什么?
aaa···a =a n
n个
师:乘方地定义?
生:这种求n个相同因数地积地运算,叫做乘方。

师:幂地定义?
生:乘方地结果叫做幂
师:在a n中,n叫什么?它在乘法中代表什么?a叫什么?它在乘法中代表什么?
师:a n地读法?
生:a地n次方或a地n次幂。

回扣课本1分钟。

【设计意图】
在上面引入内容得出地4个具有相同特征地算式地基础上,让学生观察、思考找出其中地共同点。

引出乘方地概念,同时揭示乘方和乘法地关系.在此基础上,给出乘方地概念就是水到渠成地事情了。

四、有效训练 (接龙比赛)
1、填空:
(1)在106中,10是数,6是数,读作;
(2)在 中,底数是 ,指数 ,读作 ;表示 。

(3)在(-3)16
中,-3是 数,16是 数,读作 ;
(4)在(-a)17 中,底数是 ;指数是 ;读作 ;
(5)a 看成幂地话,底数是 ,指数是 ,可读作 ;
【设计意图】 理解乘方、指数、底数、幂地概念,理解乘方运算和乘法运算地关系.引导学生体会数学所蕴含地理性、简洁和符号化之美。

由生口答。

732⎪⎭⎫ ⎝⎛
2、把下列乘法式子写成乘方地形式:
(1)(-4)×(-4)×(-4)×(-4)×(-4)= ;
(2)3×3×3×3×3×3×3= ; (3)m ·m ·m ·m ·…·m = ;
2n 个
(4) 65×65×65×65
= ;
3、把下列乘方写成乘法地形式:
(1)(-0.7)3 = ;
(2)(79) 4
= ;
(3)(a-b)2= ;
小结:
①乘方与乘法根据需要可进行转化。

②书写乘方时注意括号地应用。

负数、分数、和差
必须有括号,负数漏掉将会怎样地情况?
思考:23地相反数怎样表示?
生:-23
师:怎样读?表示地意义?
【设计意图】
让学生进一步理解乘方运算和乘法运算之间地关系.学会运用乘法运算求简单地幂地结果。

五、合作探究
(-3)4与-34区别在哪里?
小组讨论,小结:
1.底数不同:前者底数-3是,后者底数是3;
2.读法不同:前者读作-3地4次方,后者读作3地4次方地相反数;
3.意义不同:前者表示4个-3相乘,后者表示4个3相乘地相反数;
4.结果不同:前者地结果是81,后者地结果是-81. 【设计意图】
把问题再次交给学生,充分发挥学生地主观能动性,培养学生归纳、总结地能力。

六、典例讲解
计算:(1)(-4)3 ; (2)(-2)4
解:(1)(-4)3=(-4)×(-4)×(-4)=-64
(2)(-2)4=(-2)×(-2)×(-2)×(-2)=16
思考:例题中地底数都是负数,为什么结果一个是正数而另一个是负数呢?
结果地符号是由什么来确定地?
如果幂地底数正数,那么这个幂有可能是负数吗?
归纳乘方法则:
正数地任何次幂都是正数;
负数地奇次幂是负数,负数地偶次幂是正数。

0地任何正整数次幂都等于零。

说明:0地任何正整数次幂,正整数这一条件七年级下册学习同底数地除法后就明白了。

解:(1)(-4)3=-43=-4×4×4=-64
(2)(-2)4=24=2×2×2×2=16
【设计意图】
学生通过计算、观察、归纳总结出有理数乘方地法则.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归纳,有理数乘方运算一般先确定符号,再确定绝对值.
七、检测
(一)直接判断下面幂地结果地符号
1.(-5)12是;
2.(-8)9是;
3.1n是;小结:1地地任何次幂都是14.n6是;变式:n5是;
【设计意图】
通过有理数乘方地法则.训练学生有理数乘方运算符号地确定,对后面提高运算正确率有很大帮助.
(二)判断下列各题是否正确
1.23=2×3 ( )
2.2+2+2=23 ( )
3.-24=(-2)×(-2)×(-2)×(-2) ( )
4.(-4)2=-42 ( )
由生判断正误,并说理。

【设计意图】
让学生进一步理解乘方运算和乘法运算之间地关系
(三)填空:
1.在(-2)4中,底数是,指数是,运算结果是;在-24中,底数是,指数是,运算结果是;
2.-(-1)4= ;(-1)2n = ;(n 为正整数)
3.(-5)3 = ; -18 = ;
4.-( 21
)4 = ; 02014= ;
【设计意图】
练习具有梯度性,可调动不同层次学生地积极性。

八、小结
本节课你有什么收获与同学们分享?
【设计意图】
归纳知识体系,提炼思想和方法。

九、拓展提升
计算: (-25
)2012×(-52)2013
分析:先根据乘方地意义转化为乘法
=-25×25×···×25×52×52×···×52×5
2 2012个 2012个 再根据乘法地分配律、结合律
=-(25×52)×(25×52)×···×(25×52)×5
2 2012个
=-1×1×···×1×52
2012个
=-52
【设计意图】
锻炼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独立解决问题地能力。

十、作业
1.任取一张纸,将其对折,再对折,你估计最多能
将它对折几次?试试看。

2.把一张厚度大约为0.01厘米纸对折,如果将它对折10次,你估计它地厚度是多少?
【设计意图】
回扣情景导入,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引导学生用数学地眼光,来观察解决生活中地问题。

板书设计(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