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山名联录(四大道教名山)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名山名联录(四大道教名山)
名山名联录 (四大道教名山)
中国道教第一名山——湖北武当山
武当山又名太和山、玄岳山,我国道教名山之首。
相传道教信奉的“真武大帝”即在此修仙得道飞升,武当意为“非真武不足当之”。
这里还是武当拳术的发源地。
道步清虚,位登九五,金阙化身于九秋九;
德居太上,尘遍三千,皇宫毓秀于三月三。
佚名题磨针井祖师殿
旗幡北斗龙蛇动;
剑插南岩鬼神惊。
古遗玄天上帝宫
六七载木石同居,何意朝宗来四海;
八九重烟霞变态,方知俎豆播千秋。
佚名题太子洞,又名太子岩,
相传是真武太子修炼的地方
身居坎位,玉相凛凛威宇宙;
面向离宫,宝剑辉辉镇乾坤。
佚名题太子洞
扫荡妖氛,清平国土三界外;
阐扬正数,福利邦家万法尊。
佚名题太子洞
位镇北方,凛凛英风贯日月;
精分水性,腾腾杀气肃乾坤。
佚名题太子洞
金阙化身,真武九天扶日月;
玉虚师相,仁威万古镇乾坤。
佚名题太子洞
金阙化身,八十二同名同姓;
玉扈献寿,万六千为春为秋。
佚名题太子洞
赤足踏龟蛇,万法总归三尺剑;
披发炼乌兔,一灵摇动七星旗。
佚名题太子洞
旋转乾坤,天经地纬;
填离取坎,火降水升。
佚名题太子洞
以三十六修而成道德;
得七十二化以伏龟蛇。
佚名题太子洞
众妙无门,是为玄之主;
群魔尽荡,乃谓武之真。
佚名题太子洞
运壬癸炼庚申,乾坤未判;
伏龙虎降水火,天地才分。
佚名题太子洞
老子以道德为宗,四方日月;
圣祖与天地齐寿,万代乾坤。
佚名题太子洞
海宴河清,共祝玄天而有庆;
天长地久,同祈大帝以无疆。
佚名题太子洞
三洞临轩,天上积去生之乐;
八仙庆寿,云中献不老之图。
佚名题太子洞
金阙风清,九天阊阖开黄道;
丹庭云拥,万国衣冠拜紫宸。
佚名题太子洞
岿岿大道,无形无名,妙门万象归元化;
荡荡洪恩,有体有像,统揖四海朝宗岳。
佚名题太子洞
五老启图,彩霞映九光之元瑞;
群仙献颂,洞章演八会之灵文。
佚名题太子洞
月正三三,欣西母启瑶池之会;
岁呼万万,喜北极降金阙之尊。
佚名题太子洞
紫献极瑞,辉腾八方世界;
玄天著德,恩泽四大部洲。
佚名题太子洞
福地名山,无点真心难到此;
蓬莱胜迹,有些诚意自可游。
佚名题太子洞
三世有缘人,涉水登山朝玉像;
一声无量佛,惊天动地振乾坤。
佚名题太子洞
共礼三元,一岁合出九甲子;
精修五蜡,四时分定六庚申。
佚名题太子洞
武当修行,为三代福德之祖;
大岳证果,作九天灵应之师。
佚名题太子洞
出皇宫,舍内院,修成玉体;
入武当,辞父母,练就金身。
佚名题太子洞
功济辰门,旂影纷纷摇北斗;
道尊坎位,剑光炯炯映南山。
佚名题太子洞
峰峦峻拔,夺五岳之秀以尊大岳;
宫殿森罗,法九天之象而号玄天。
佚名题太子洞
剑吐虹霓,万里风云昭日月;
旗转斗罡,一天瑞气耀乾坤。
佚名题太子洞
位尊北极,虎踞龙盘,剪乾坤之魔怪;
权统中天,轰雷掣电,净宇宙之妖氛。
佚名题太子洞
瑞气绕玄天,忆当年龙捧虎巡,飞升荣耀;
祥光凝福地,睹此日龟游蛇舞,庆贺欢欣。
佚名题太子洞
辅正除邪,荡妖氛如电扫,率土之滨均沾利益;
逆凶顺吉,布号令若风驰,普天之下咸沐恩庥。
佚名题太子洞慧剑起乾坤,自十龄得已断万缘,保美圣人曰真武;
道心贯古今,由无量来如同一日,尊崇王德号玄天。
佚名题太子洞
四川青城山青城山位于四川省都江堰市西南。
全山林木青翠,四季常青,诸峰环峙,状若城廓,故名青城山。
丹梯千级,曲径通幽,以幽洁取胜,自古就有"青城天下幽"的美誉。
府以清虚,嫏環居福地;
天然城郭,龙虎拟仙山。
佚名题外山门
心清水浊;
山矮人高。
郑燮题前门亭榭
二千余载遗仙迹;
三十六峰皆白云。
天师洞前门亭榭
亭势翼然,占福地十分之一;
道心得了,把瑶琴再叠而三。
佚名题前门亭榭
小憩且登楼,万千顷雨笠烟蓑,遥瞻槛外;
清谈频入座,卅六峰云蒸霞蔚,细数心头。
艾彬如题前门亭榭。
云蒸霞蔚:云雾彩霞升腾聚集,形容灿烂绚丽的景象
眼底山灵齐护法;
座中花雨尽通神。
佚名题前门亭榭
福地拟崆峒,相传石室栖仙侣;
江源归节度,欲挽银河洗甲兵。
邓锡侯题正山门
胜地冠两川,放眼岷峨千派绕;
大名尊五岳,惊心风雨百灵朝。
李世瑛题正山门
青城道当千世守;
灵岩月与五洲同。
佚名题正山门
五岳寻仙不辞远;
万方多难此登临。
佚名题正山门。
彭玉麟有题泰山万仙楼联:我本楚狂人,五岳寻仙不辞远;地犹邹氏邑,万方多难此登临
老子非常道;
皇帝有高台。
佚名题正山门
碧落焕斗宿灵光,杓指煞俱藏,愿消尘海千千劫;
青城本神仙都会,我来秋正爽,快览名区六六峰。
佚名题正山门
频年感乡国兵戈,幸丹梯可蹑,青嶂重登,出世顿教尘境隔;
此地是神仙洞符,看灵瀑时飞,誓坛高矗,入门便觉道心生。
黄逸民题内山门
仰霞观云楼,岂让东瀛众仙岛;
瞻灵岩胜迹,是真西蜀大名山。
佚名题内山门
眺高台宝室仙都,真日月分精,蹑屐快寻三岛石;
读琳崖玉霄好句,信云霞难画,扪萝欲觅五符幢。
佚名题内山门。
高台:指青城山第一峰之所在,又名高台山。
三岛石:位于天师洞左侧,传为天师降魔时挥剑时劈成。
五符幢:碑铭:“延庆观灵宝真人五符幢,下有记铭,开元十一年立”
秘册侈仙都,鸣鹄穷源,九室傥存黄帝诏;
大宗尊柱史,犹龙别派,百灵应护赤城霞。
佚名题内山门。
鸣鹄:山名,在大邑县。
柱史:即柱下史,老聃曾为周代的柱下史
览青城三十六峰,也同神化无方,偶向嫏環留姓氏;
历红羊百千万劫,大好河山依旧,再从云水话因缘。
佚名题内山门
数汉唐仙隐,犹剩石头,宁封子不还,山若有知云亦笑;
收巴蜀风烟,都归眼底,杜宇声无恙,世方多难我重来。
佚名题内山门
开门溪绕先生宅;
渡壑云藏帝子家。
绍南山人题后门
此地收一百八景胜览;
诸峰应三十六帝外臣。
李景福题后门
飞腾电驭云车,合青城三十六峰,浩气灵光同照耀;
辅翊天枢帝座,悯人世百千万劫,救生渡死大慈悲。
佚名题灵祖楼。
天枢:星名,北斗第一星。
亦喻国家的权柄
黄帝问道越四千年,长留乳垂银杏,歧出銙棕,来游海国东西客;
青城聚仙遍八百里,喜看宝室晚霞,上清朝日,领袖巫峨大小峰。
佚名题灵祖楼。
黄帝问道:指轩辕黄帝为平息蚩尤之乱,曾到青城山向隐居北崖之上的宁封子学“龙蹻飞行之术”事。
乳垂银杏:指在古常道观三清大殿右前的银杏树,传为东汉时张陵手值。
杏乳低垂,枝叶如盖,是观中的一大景观
明月三更映绿水;
青天一色驾紫云。
佚名题灵祖楼
道通天地有形外;
山在虚无缥缈间。
李远吾题灵祖楼
两君子皆风月主人,号素券,饭青精,同仿留侯寻辟谷;
五洞天本神仙福地,去三尸,食六气,共偕范老学长生。
岳少棋等题灵祖楼。
青精:即青精饭。
采南烛枝叶,以其汁浸米,蒸饭曝干,色青碧。
道家谓久服可延年益颜。
唐杜甫《赠李白》诗:“岂无青精饭,使我颜色好”。
辟谷:亦称“断谷”、“绝俗”,即不吃五谷的意思。
据称中国古代的一种修养方法。
《史记·留侯世家》:“留侯性多病,即导引不食谷。
”三尸:道教谓在人体内有作祟的神,称为“三尸”或“三尸神”。
唐白居易《题石山人》诗:“存神不许三尸住,混俗无妨两鬓斑。
”六气:佛家用以治病的六种气息,指“一吹,二呼,三嘻,四呵,五嘘,六呬”
纠察三界神人,铁面无私临破胆;
赏罚九天善恶,赤心辅正对生寒。
佚名题灵祖楼
伏虎降魔,仙踪顿杳;
名山胜境,我辈登临。
张智乘题灵祖楼
洞天第五群仙窟;
太极含三众妙门。
颜楷题正殿,又名三皇殿,供伏羲、神农、轩辕三皇,石刻像各一尊,为唐开元十一年刻。
殿左有古银杏树,高六、七丈,粗五人围,据传为张天师所植
视不见,听不闻,妙哉希夷,合玉清、上清、太清之旨;
知其几,观其窥,湛然澄静,为天道、地道、人道之宗。
天师洞正殿。
希夷:无声曰希,无色曰夷。
玉清:道教三清之一,三清亦名三天,玉清是其中的“清微天”,为天帝所居的最高仙境。
上清:道教三清之一,是其中的“禹余天”,为灵宝君所治。
太清:道教三清之一,即最高天神之一“太清太上老君”或最高的仙境之一“太清圣境”
神仙都会周秦汉;
道德根源天地人。
罗骏声题正殿
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陈芝轩集句题正殿
道德经括人天治乱之大原,溯群仙统驭,万类生成,归于太极;
柱下史与乾坤悠久而为祖,合佛教慈悲,孔门忠恕,树厥先声。
刘咸荥题正殿
玄重为道德所宗,太上总三清,信有丈人尊五岳;
正一授明威之箓,宝仙题九室,别传真宰领诸天。
宋育仁题正殿。
玄:道家的哲学概念。
太上总三清:道家有太上老君“一炁化三清”之说。
正一:道教教派之一,为张陵所创。
开物神圣初,九室赤城黄帝箓;
无名天地始,三清金阙玉皇师。
颜楷题正殿。
九室:“第五大洞室仙九室”省称。
赤城:青城山别称。
黄帝箓:指轩辕黄帝敕封宁封子为“五岳丈人”事。
无名天地始:《老子》:“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
”三清:道教尊奉的三位神灵:玉清元始天尊、上清灵宝道君、太清太上老君。
金阙:道家谓天上有金阙、白玉京,为天帝所居
功德在人间,乾元资始,品物流形,柱下函关原一气;
虚无是道体,梵相有为,忝珠尽挹,降生说法见三清。
鲜子兴题正殿
道典通天,摈绝万缘归正觉;
山峰障日,尽收紫气人三清。
高辇白题正殿
何处觅长生,遐想仙踪,此地频来探胜迹;
前身惭玉局,同留佳话,一官犹许领名山。
杨钧寿题正殿侧
立马万山巅,望十六州燕云扫荡,敢忘惩宋世;
论才三代下,溯五千言道德渊源,终愧衍兵家。
陈光藻题正殿后
启草昧而兴,有四百兆儿孙,飞腾世界;
问龙蹻何道,是五千年文化,翊卫神州。
于右任题古黄帝祠,相传是黄帝受道的地方。
龙蹻:即《龙蹻经》,道家所传之书。
八百里青城,玉垒依然山色秀;
五千年华夏,金瓯永固帝恩深。
易麟征题古黄帝祠
帝封此五岳丈人,访道类崆峒,飞照泉漏岩辉,象罔玄殊来亦水;
我懒似八砖学士,朝真迟晷刻,大好云铺石枕,头蒙蜂帕拂丹经。
陶亮生题古黄帝祠
守山护道,岂是凡间百兽王;
唤雨呼风,原本天界七宿星。
佚名题白虎殿
法力通天善,兴云布雨;
神功盖地尊,除恶镇妖。
佚名题青龙殿
白鹤归来,崖畔千年银杏;
绿云深处,天下第五名山。
牛树梅题洞口牌楼
结习已全空,只难忘石上清泉,松间明月;
名山聊小憩,幸领略锦江春色,玉垒浮云。
周盛典题洞口牌楼
笔点犹新,此日磨崖增胜概;
剑痕尚在,当年劈石想仙踪。
赵瑄沐题洞口牌楼
洞府何奇,从来多古意;
明德不远,只在此山中。
张仁乙题洞口牌楼
云气生虚壁;
风威著靖魔。
佚名题天师殿
地据江原胜;
名从汉代传。
张嘉镕题天师殿
感应昭昭在方寸;
威灵赫赫震寰区。
佚名题天师殿
威威金色像,庄严宛若传今日;
郁郁宝华筵,雅度犹然点派时。
佚名题天师殿
还观记开元,蕃衍龙门宗派远;
移宫逢同治,遥临鹤驭赤城高。
高志元题三皇殿
指点中原,万里江山归眼底;
登临绝顶,频年风雨揽心头。
陈章中题三皇殿
综理备六时,佐卿留裔真不悔;
提倡周三岛,福生再世应无惭。
佚名题曲径通幽
生前早悟无生理;
死后长留不死名。
佚名题曲径通幽
白马秋风塞上;
杏花春雨江南。
佚句摘句题东大楼
一楼容我静;
大地任人忙。
佚名题西大楼
宁封仙隐,黄帝龙飞从绝壁,洒六时泉,花雨天香,令想当年问道处;
老子神行,青城象箸觇祖灯,彻三混顶,宗风日永,由来古观得春多。
佚名题客堂
乘兴而来,八百里青城齐开觉路;
登高以望,卅六峰翠霭共上吟鞭。
佚名题客堂
福地证因缘,萍水相逢,谁是主人谁是客;
名山推管领,蒲团静坐,半成隐士半成仙。
杨乃文题客堂。
萍水相逢:喻素不相识之人偶然相遇。
唐王勃《滕王阁序》:“萍水相逢,尽是他乡之客”
拜五岳丈人,始信青城不可唾;
烧十年香火,漫云霜鬓无由玄。
梁正麟题客堂
中有神房阿阙帝王录;
以为封禅玉检明堂基。
佚名题客堂
胜迹揽卅六峰烟云,辟地来游,仙都自有桃源记;
左庙罗数千季典物,撑天不朽,家学还推道德经。
李樵题客堂。
卅六峰:指青城山天仓等诸峰。
桃源记:指明代赵弼著《效颦集》之《青城隐者记》。
常无欲以观其妙;
天生民而作之师。
佚名题客堂
此曲只应天上有;
一生好入名山游。
佚名题客堂
溪上玉楼楼上月;
城外天林林外山。
佚名题客堂
瑶草琪花,长春不老;
交梨火枣,有客皆仙。
佚名题客堂
诗思竹间得;
道心尘外逢。
佚名题西客堂
至诚乃大道轩舟,非炉非鼎,何坎何离,毕竟他日功成,还证三清面目;
淡泊为群豪素志,自卷自舒,不挠不屈,养就平生气节,才算万古文章。
何止安题西客堂
山居深处无尘俗;
境遇幽时到客踪。
林云陔题西客堂
百卉横丛,轻烟葱翠;
群峰上下,佳气纷敷。
佚名题西客堂
万壑松风,一帘花雨;
三椽茅屋,半榻茶烟。
佚名题西客堂
圣人如碧梧翠竹;
斯文是仙露明珠。
佚名题西客堂
随友入青城,餐碧霞,聆白雪,辄生逸志,冀构奇缘,常道观逖矣人间,应是仙灵张乐地;
见师谈紫府,储赤水,藏玄珠,换厥凡胎,养成法相,玉华楼超然物外,何如名士读书台。
盛世英题西客堂。
逖:远。
《书·牧誓》:“逖矣!西土之久”
卅六峰天外飞来,宛然图画,绝顶处一横览,雪岭失其高,峨眉失其秀,剑阁失其雄。
咳唾落云霄,谁谓上清还在上;
二三日洞中小住,辜负烟霞,古名士半勾留,少陵曾此游,宾圣曾此居,放翁曾此憩。
栖迟尚城市,我亦山人愧不山。
贾思徽题西客堂。
卅六峰:青城山共有36峰。
雪岭:大雪山,在四川西部,海拨5000米左右。
剑阁:剑门山,在四川剑阁县,有“剑门天下雄”之誉。
少陵:杜甫,自称“少陵野老”。
宾圣:唐代杜光庭,字宾圣,曾居青城修道。
放翁:陆游
彭祖八百岁;
老子五千言。
佚名题西客堂
九十春光惊梦过;
八千里路看山来。
佚名题西客堂
小院回廊春寂寂;
碧桃红杏水潺潺。
佚名题西客堂
三尺蕉阴团石榻;
一支松尘拂烟香。
佚名题西客堂
天师祝正一;
法宝周大千。
吕超题西客堂
天逼星辰大;
城春草木深。
夏颜楷题西客堂
秀绝称闻,载琴书名流向往;
幽深见赏,寄风月衿佩熙来。
零道人题西客堂
欲求寡欲先无我;
为所当为不问他。
杨芳题西客堂
我从京国来游,绿树荫浓,夏日清和偏可爱;
洞被天师占却,青城春永,西方极乐更何求。
卢蔚九题西客堂
前身应是明月;
几生修到梅花。
李汝南题西客堂
灵槎果有仙家事;
紫箫来问玉华君。
佚名题西客堂。
玉华君:即玉华宗、法相宗。
此处胜蓬瀛,寻个中景物,须领略蕙谷清风,鉴湖明月;
今朝临绝顶,睹劫后河山,最难忘剑门烽火,巫峡波涛。
夏之时题西客堂
一帘花影交鸾尾;
满地香芝幻鹿胎。
张问陶题西客堂。
鹿胎:即鹿胎花,牡丹花的一种
满地风寒山欲雪;
千林日上谷飞云。
佚名题西客堂
山与五岳同尊,重以仙迹常留,代有修持资管领;
我亦三清过客,只为尘心未净,乘闲到此话因缘。
李次温题西客堂
溪上玉缕缕上月;
城外云林林外山。
袁易暖题西客堂
齐古今阴阳在握;
光风月和气盈空。
佚名题西客堂
宝露凝芳,霏烟泛彩;
仙钟簇韵,法教扬音。
章嘉题斋堂
室有山林乐;
人同天地春。
李汝南题斋堂
里为冠盖星辰近;
案有琴书雨露清。
何绍基题斋堂
扫来竹叶烹茶叶;
劈碎松根煮菜根。
郑燮题斋堂
或者林阴,暂于水次;
快哉竹趣,畅欲兰言。
佚名题斋堂。
兰言:谓乎论心意投合
水声长在耳;
云气欲生衣;佚名题斋堂
胜地好游仙,劳君赤手经营,点石多方,碧瓦朱甍留伟绩;
故人惊化鹤,此日青城缥缈,种桃何处,白云丹灶冷空山陈君儒、曾义甫题祖堂
煦物如春,永锡难老;
与道大适,复归于婴。
黄云鹄题祖堂
自是君身有仙骨;
向来涉世亦遗人。
佚名题祖堂
方丈蓬莱应不远;
绛阙云台总有名。
佚名题祖堂。
绛阙:宫殿的门阙
银杏千年征道性;
青城一洞试幽深。
沈钧儒题银杏阁
野寺多情留客住;
青山无语看人忙。
易瀚题银杏阁
烛剪西窗,梅开东阁;
尊飞北海,月满南搂。
佚名题银杏阁
青苍滴秀万千树;
突兀争奇卅六峰。
顾颉刚题迎曦楼
青山笑对大千世界;
黄冠隐居第五洞天。
鹤方旭题迎曦楼
万叠云山图画里;
一楼花月笑谈中。
佚名题迎曦楼
二三夜畅饮青城,酒醉月明山如画;
半晌间清谈丹室,情符心印岁同庚。
佚名题长啸楼
清风明月本无价;
近水远山皆有情。
卓益民集句题长啸楼。
上联:自欧阳修《沧浪亭》。
下联:自苏舜钦《过苏州》
涉趣皆流目;
到来生隐心。
佚名题长啸楼
只疑东海三神岛;
未若西川五洞天。
长啸楼
世上烟云任变幻;
山中甲子自春秋。
佚名题长啸楼
汲来江水煮新茗;
买尽青山当画屏。
郑燮题内山门接待室
椿树叶长荣,八千岁人称不老;
仙桃花正放,三两月我又重来。
佚名题内山门。
椿树《庄子·逍遥游》“上古有大椿者,以八千岁为春,以八千岁为秋”
要想着收咱失地;
别忘了还我河山。
冯玉祥题内山门接待室
子午生机三阳震;
庚甲神化一气和。
佚名题客堂
半岭天风闻剑啸;
一春梦雨茁芝芽。
谢无量题内山门接待室
老君阁
老君阁位于青城第一峰绝顶(即彭祖峰顶,或称高台山、老霄顶),海拔高1600多米。
老君阁阁基宽400平方米,共6层。
下方上圆,寓意天圆地方;层有八角,以示八卦;外观呈塔形,顶接三圆宝,以昭天地人三才之意。
万派随它去;
群山向我来。
佚名题老君阁
朝阳洞
朝阳洞位于青城第一峰南,混元顶北,是天师洞至上清宫必经之地。
有大、小朝阳洞,传为上古宁封栖真处。
清时,四川按察使成都知府黄云鹄,乐此清幽妙境,曾结第于洞中参易,题诗镌诸石壁,撰联:“天遥红日近,地仄绛宫宽。
”民国时,依岩傍洞,建有“瑯环仙馆”,蒋介石曾来此暂居,著名画家徐悲鸿先生为仙馆撰联并书:“古洞亲迎光照耀,苍岩时有凤来仪。
”
古洞亲迎光照耀;
苍岩时有凤来仪。
徐悲鸿题朝阳洞
既登福地仙宫,且放下从前俗虑;
尽有花笺茗碗,试拓开到此诗情。
佚名题朝阳洞
平林日射青如黛;
大野云铺白似绵。
黄云鹤题朝阳洞
胜地贯两川,放眼岷峨千派绕;
大名尊五岳,惊心风雨百灵朝。
佚名题朝阳洞
胜地拟蓬莱,毓秀钟灵,千里江山堪入画;
仙人居阆苑,涂丹饰碧,数重楼阁宛凌云。
佚名题朝阳洞。
蓬莱:古代传说中神仙居住的岛屿。
《史记·秦始皇本纪》:“海中有三仙山,名曰蓬莱、方丈、瀛洲,仙人居之。
”阆苑:阆风之苑,传说中仙人居住的地方。
天遥红日近;
地仄绛宫宽。
黄云鹄题小朝阳洞
三十年余亲面命;
九旬岁近忆心传。
佚名题小朝阳洞
安徽齐云山
齐云山位于安徽休宁县城西约15公里处,古称白岳,与黄山南北相望,风景绮丽,素有“黄山白岳甲江南”之誉,因最高峰廊崖“一
石插天,与云并齐”而得名。
齐云山是中国道教四大名山之一,供奉真武大帝。
齐云山与武当山均供奉真武大帝,故有“江南小武当”之美称。
天下无双胜境江南第一名山
草新南浦波涛静剑老西山铁影寒
天下名山僧占多,仅留一二处峰峦,栖吾道侣
世间好话儒说尽,幸剩五千言文字,媲彼圣经汪继之
心即佛佛即心须要认清脚跟
色是空空是色莫教妄起念头齐云山寺大雄宝殿
南南北北总须历此关头且望断铁门限备夏水冬汤应接过去现在未来三世诸佛上天下地
东东西西那许瞒了脚跟试竖起金刚拳击晨钟暮鼓唤醒眼手鼻舌心意六道众生吃饭穿衣
安徽休宁县茶亭联
江西龙虎山
诸恶莫作;
众善奉行。
——佚名题天师府玉皇殿
南国无双地;
西江第一家。
横额:相国仙府——佚名题天师府天师殿[殿门墙楹]
道高龙虎伏;
德重鬼神钦。
——佚名题天师府二门[门楹]
八卦涵宇宙;
双龙卫乾坤。
——佚名题天师府灵芝园八卦门[门楹]
上天奏善事;
下地降吉祥。
——佚名题天师府财神殿
麒麟殿上神仙客;
龙虎山中宰相家。
匾额:嗣汉天师府——明·董其昌题天师府大门[大门抱柱楹]
泮芹蔓衍芹期采;
丹桂花开桂可攀。
——佚名题天师府味腴书屋石门[石刻]
慧眼穿射尔肺腑;
孽徒莫怪我金鞭。
——佚名题天师府灵官殿[殿外廊柱楹]
世爵久膺,德绵汉代;
元纲永握,道阐名山。
——佚名题天师府西门[门楹]
有仪可象焉,管教妖魔丧胆;
无门不入也,谁知道法通天。
——佚名题天师府天师殿张道陵神像[神像侧楹]
莫笑我泥塑偶像,许个愿试试;
那怕你多财善贾,不烧香瞧瞧。
——佚名题天师府财神殿[门楹]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佚名题天师府三清殿
红云拥白鹤归来,即此地便是人间洞府;
瑶草并琪花生出,更何方别求海上蓬莱。
——佚名题天师府二门[门楹]
玉玺传家,龙虎山中真宰相;
金符报国,麒麟阁上活神仙。
——佚名题上清宫棂星门[门柱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