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12:第6课 孔雀东南飞并序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结构图解
写法赏析
(1)全诗故事完整,双线推进,起兴开头,结 构严密,行文波澜起伏,矛盾冲突激烈。
(2)善于运用语言描写、动作描写来刻画物 形象,使得人物形象鲜明有个性。
主旨感悟
全诗通过对刘兰芝、焦仲卿婚姻悲剧的叙述, 揭露了封建家长制度和封建礼教摧残、破坏青 年男女幸福生活的罪恶,歌颂了兰芝、仲卿忠 贞不渝的爱情和对压迫者的反抗精神,反映了 人民群众对被压迫者的无限同情和追求婚姻自 由、珍惜爱情生活的强烈愿望。
精读探究
1.“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这两句运用了什 么手法?在全诗中起什么作用?
答案:汉代诗文常以飞鸟徘徊比喻夫妻离别,此 诗开头也有这个意思。在表现手法上,用了比兴 手法,古代民歌中常采用这种写法。这两句诗写 失偶孤鸟徘徊不前,营造了一种悲凉的气氛和情 调,为全诗的展开作了铺垫。
2.“鸡鸣外欲曙”至“精妙世无双”这段诗,你是 怎样理解女主人公的?
《孔雀东南飞》是保存下来的我国古代最早 的一首长篇叙事诗,也是古乐府民歌的代表作 之一,与北朝的《木兰辞》并称“乐府双璧”。
(2)关于“乐府”。
“乐府”本是汉武帝时设立的掌管音乐的机构。 它的职责是采集民间歌谣或文人的诗来配乐,以备 朝廷之用。它所搜集整理的诗歌,后世就叫“乐府 诗”或简称“乐府”。这些民歌闪耀着现实主义光 辉,广泛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生活,为后世留下了 一幅幅汉代生活的形象画卷。
第6课 孔雀东南飞并序
作者简介
本诗选自《玉台新咏》。《玉台新咏》为徐 陵所编。徐陵(507—583),南朝文学家,字孝穆, 东海剡(今山东郯城)人,历任尚书左仆射、丹阳 尹、中书监,其父徐摛是南朝时著名的宫廷文 人,宫体诗重要作家。
乐府诗
(1)关于《孔雀东南飞》。
《孔雀东南飞》是一首民间诗歌,作者的姓名已 经无从查考。在现存书籍中,《孔雀东南飞》最早 见于南朝徐陵编的《玉台新咏》,原题为《古诗为 焦仲卿妻作》。诗前的小序为徐陵所加。据小序所 记,这首诗写成于汉末建安年间(196—219)。后来宋 朝郭茂倩收进《乐府诗集》,题作《焦仲卿妻》。 后人又取诗歌的首句,题为《孔雀东南飞》。
3.“其日牛马嘶,新妇入青庐。奄奄黄昏后,寂 寂人定初。”这几句诗渲染了什么?表现了人 物什么情感? 答案: 这几句是景物描写,喧闹过后,日暮降 临,“奄奄”“寂寂”渲染了悲剧气氛,同时 也暗示了兰芝绝望赴死的心情。
4.我国一些民间文学,结尾常用浪漫主义手法, 例如“彩虹万里百花开,蝴蝶双双对对来,天荒 地老心不变,梁山伯与祝英台”,牛郎织女的 “七夕相会”等,都使人物形象闪现出无比灿烂 的理想光辉。本诗是以现实生活中的人和事来表 现现实生活本质的,主要用了现实主义创作手法, 为什么在尾声中又写了“化鸟”一节呢?
答案:这段文字写出了刘兰芝离开焦家时的矛盾 心情。欲曙即起,表示她不愿在焦家生活的决心。 严妆辞婆是她对焦母的抗议与示威。打扮时的事 事四五通,表达了她对焦仲卿的爱,欲去又不忍 遽去的微妙心理。写兰芝离家的打扮,由足至头、 至腰、至耳、至指、至口、至步,一连串铺陈, 旨在描写她的美,更表现了她的从容镇定。写兰 芝美丽,同时也为下文官宦之家两度求婚张本。
答案: 在刘、焦合葬的墓地,松柏、梧桐枝枝叶 叶覆盖相交,是为连理枝,象征了爱情的不朽。 “化鸟”这一情节,表现了人们对幸福生活的 向往、对封建制度的抗议和嘲讽,与全诗的主 旨——歌颂忠贞不渝的爱情及对专制压迫的反 抗精神是一致的。这一节充满浪漫主义的色彩。 在结构上,结尾的鸳鸯双飞则与开头孔雀失偶 遥相呼应。
乐府诗的艺术特色:①叙事性强,出现了第三 者叙述的故事,出现了有性格的人物和比较完整 的情节。②能调动各种艺术手段来描写人物,如 个性化的对话、人物行动和细节描写等。③形式 多样,有四言、五言、杂言。少数承继四言,大 多数采用杂言和五言。杂言体句式自由,长短不 拘;五言则是乐府民歌的创新。④不少作品有丰 富奇特的幻想,具有浪漫主义的色彩。
@YourName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