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长春市外国语学校2019年化学九上期末检测试题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吉林省长春市外国语学校2019年化学九上期末检测试题
一、选择题
1.如图是小凡的OK手势,竖直手指上标识的物质燃烧可生成水(如图中的CH4、H2),则物质X是
A.CO B.C2H5OH C.H2CO3D.C
2.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

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A.碱性物质的溶液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所以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的物质一定是碱的溶液
B.碳酸盐与盐酸反应放出气体,所以与盐酸反应放出气体的物质一定是碳酸盐
C.酸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通入二氧化碳后的紫色石蕊试液变红,所以二氧化碳是酸
D.中和反应一定生成盐和水,但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不一定是中和反应
3.小明同学对探究分子性质的实验(图1)进行了改进,如图2所示,在T形三通管的粗玻璃管里,固定一根湿润的酚酞纱布条,将浓氨水滴入T形三通管的细弯管处,然后用橡皮帽封闭管口,一会儿就观察到ba段纱布条变成红色。

以下有关实验的说法错误的是()
图1 图2
A.图2比图1的实验更环保、更节约
B.图2中bc段纱布也会慢慢变红
C.图1和图2的实验均能证明分子在不断的运动
D.若将图2中装有浓氨水的细弯管处浸入冰水中,纱布就不会变红
4.根据化学方程式:2H2O2H2↑+O2↑,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水分子是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②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
③反应前后氢元素的化合价没有发生变化④水是由氧气单质和氢气单质组成
⑤反应前后氧原子和氢原子的数目没变⑥反应前后氧原子的质子数不变
⑦生成的氢气和氧气的微粒数目之比是2:1 ⑧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不变
A.①④⑤⑦⑧B.②④⑤⑥⑦C.①③④⑥⑧D.②⑤⑥⑦⑧
5.下图所表示的实验基本操作正确的是
A.B.C.D.
6.下列除杂设计(括号内为杂质)中正确的是()
7.下列古代发明及应用中,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A.陶瓷烧制 B.火药使用
C.粮食酿酒 D.甲骨刻字
8.在“宏观一微观”之间建立联系,是学习化学必备的思维方式。

下图是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反应不遵守质量守恒定律
B.参加反应的甲、乙的质量比为15:56
C.反应生成丙、丁分子个数比为1:1
D.该反应中甲、乙、丙、丁都属于化合物
9.成语是中华民族语言的瑰宝,下列成语中蕴含着化学变化的是()
A.木已成舟B.火上浇油C.量体裁衣D.滴水成冰
10.据《易经》记载:“泽中有火,上火下泽”。

“泽”是指湖泊池沼,“泽中有火”描述的是某气体在湖泊池沼表面起火的现象。

该气体是指()
A.CO B.H2C.CH4D.在氧气中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11.在H2SO3中硫元素的化合价是()
A.+3 B.+4 C.+5 D.+6
12.向 AgNO3、Cu(NO3)2、Mg(NO3)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铁粉,充分反应后过滤,滤液呈蓝色。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滤液中可能有 Fe(NO3)2、Mg(NO3)2和 Cu(NO3)2
B.向滤渣中加入稀盐酸,可能有气泡产生
C.与原溶液相比,滤液的质量可能增大
D.向滤液中滴入稀盐酸,可能会有白色沉淀出现
13.目前,许多烧烤店都改用机制炭作燃料,引燃机制炭可以使用固体酒精,盖灭机制炭可以使用炭
灰,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用炭灰灭火的原理是隔绝空气
B.酒精的燃烧是为了提供热量,升高温度
C.固体酒精着火点比机制炭高
D.机制炭做成空心可以增大燃料与空气的接触面积
14.下列关于金属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铜有良好的导电性,常用于制作导线
B.所有的金属都能与稀盐酸反应
C.铁制品在干燥的空气中不易生锈
D.不能用铁桶盛放硫酸铜溶液
15.有关分子和原子说法错误的是
A.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
B.电解水过程中最小的粒子是氢原子和氧原子
C.H2O和H2O2的化学性质不同是因为它们的分子构成不同
D.变瘪的乒乓球放入热水中能鼓起来,是因为分子受热膨胀变大
二、多选题
16.下列分析判断正确的是
A.因为“质量守恒”,所以煤燃烧后产生的煤渣的质量一定和所用煤的质量相等
B.铁、铜都是金属单质,都能够置换出盐酸、稀硫酸中的氢
C.氧化物中含有氧元素,但是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不一定是氧化物
D.点燃的木条伸入某无色气体中会熄灭,证明该无色气体不一定是二氧化碳
17.除去下列物质中的少量杂质(括号中为杂质),下列实验方案能达到目的的是
A.氮气(氧气) 通过足量灼热的碳粉
B.氯化钙溶液(盐酸) 加入足量碳酸钙粉末,过滤
C.铁粉(铜粉) 加入足量稀盐酸,过滤,洗涤,干燥
D.氧化铜(木炭粉) 在空气中充分灼烧
三、推断题
18.A~K是初中化学常见物质,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反应条件已略去).其中B是红棕色固体,G 为红色固体,A、E为气体: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请写出以下物质的化学式:F________;G__________.
(2)化合物H中所含金属元素呈现的化合价为_________。

(3)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反应④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流程题
19.21世纪是钛的世纪。

下面是利用钛白粉(TiO2)生产海绵钛(Ti)的一种工艺流程:
(1)将化石燃料中的煤隔绝空气加强热可以得到上述流程中的哪种物质_______(填编号)。

A.焦炭 B.镁 C.氯气 D.四氯化钛
(2)反应Ⅱ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

(3)镁是一种很活泼的金属,能在氮气、二氧化碳中燃烧。

镁和氮气反应生成氮化镁,已知氮化镁中氮的化合价为-3价,则氮化镁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_。

(4)该工艺流程可以循环使用的物质有_______。

五、实验题
20.如图所示为实验室中常见气体制备、净化、干燥、收集和进行实验探究的部分仪器,某化学小组的同学欲利用其进行下列各化学实验。

根据题目要求,请回答下列问题:
(1)在实验室中制备并收集干燥的二氧化碳气体。

①所选仪器的连接顺序为:A→_____→_____(填写仪器序号字母)。

②仪器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③下列关于二氧化碳的叙述正确的是_____(填A、B、C、D之一)。

A 二氧化碳是一种有毒的气体,属于大气污染物
B 二氧化碳通入紫色石蕊试液中,会观察到紫色石蕊试液变蓝
C 二氧化碳的固体俗名“干冰”,干冰易升华,可用于人工降雨
D 二氧化碳能灭火的根本原因是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
(2)欲用一氧化碳气体测定某不纯氧化铁样品的纯度(杂质不反应),并验证反应中气体生成物的性质。

所选仪器的连接顺序为:CO气体→D→B→C。

①仪器B中看到的现象是_____。

②仪器C的作用是_____。

③写出D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

④反应前D中固体的总质量_____(填“大于”“小于”“等于”之一)反应后D中固体的总质量。

六、计算题
21.人体缺乏维生素C(简写“Vc”化学式C6H8O6)就会患坏血病。

(1)“Vc”中含有_____ 种元素;““Vc”中C、H、O元素的质量比为_____。

176mg“Vc”中含氧元素_____ mg
(2)若正常成人每天对“Vc”的最低需要量为60mg,如图所示为某种“维生素C”说明书的一部分,当这些“Vc”完全来自如图的“维生素C”片时,则每次服用“维生素C”至少_____片。

七、科学探究题
22.化学兴趣小组为验证质量守恒定律,做了镁条在空气中燃烧的实验如图。

同学们观察到镁条在空气中剧烈燃烧,发出耀眼的强光,产生的大量白烟弥漫到空气中,最后在石棉网上得到一些白色固体。

(1)请写出镁条燃烧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该反应属于____反应(写基本反应类型)。

(2)同学们通过称量发现:在石棉网上收集到产物的质量小于镁条的质量。

有人认为这个反应不遵循质量守恒定律。

你认为出现这样实验结果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

(3)小红按图装置改进实验,验证了质量守恒定律,还发现产物中有少量黄色固体。

(提出问题)黄色固体是什么?
(查阅资料)
①氧化镁为白色固体;
②镁能与氮气剧烈反应生成黄色的氮化镁(Mg3N2)固体;
③氮化镁可与水剧烈反应产生氨气,该气体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

(做出猜想)黄色固体是Mg3N2
(实验探究)请设计实验,验证猜想
空气中N2的含量远大于O2的含量,可是镁条在空气中燃烧产物MgO却远多于Mg3N2,合理的解释是:
____;
同学们又联想到氢气在氯气中能够燃烧,于是对燃烧条件又有了新的认识: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8.Ca(OH)2 Cu +2 Fe2O3+3CO2Fe+3CO2 CaCO3CaO+CO2↑
四、流程题
19.A )2Mg+TiCl4 Ti+ 2MgCl2 Mg3N2 Mg、Cl2
五、实验题
20.E F; CaCO3+2HCl=CaCl2+H2O+CO2↑; C;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尾气处理,防止污染空气 3CO+Fe2O32Fe+3CO2;大于。

六、计算题
21.三 9∶1∶12; 96 2
七、科学探究题
22.化合反应生成的氧化镁小颗粒(白烟)扩散到空气中去了,使得生成物收集不全取少量黄色固体于试管中,加入适量的水,并将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放在试管口试管中有气体产生,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得出结论:黄色固体是Mg3N2氮气化学性质不如氧气活泼燃烧不一定需要氧气参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