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扬州市江都区第三中学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含答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江都区第三中学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
八年级语文学科期中考试
一、积累运用(27分)
阅读,不仅是一项生活内容,还是一种生活方式。
有了书,你就不孤独,即有了全世界的旅行,即可领略全人类的精神地理和心灵风光:在zào()热的棚屋里,我们看到了居里夫妇的坚韧与淡泊;凝视着托尔斯泰的眼睛,看到了他犀()利与卓越的精神世界;看着鲁迅的讲义,仿佛听到藤野先生抑扬dùn()挫的声音;与现场观众一同b ǐng()息敛声,见证吕伟跳水瞬间……
在这个电子媒介时代,纸质阅读尤其值得推崇。
①这是个仪式,就像品茗,氤氲袅袅,灵魂游弋,②而浏览网页,不会有这种感觉,③书还未翻开,心早就静了,④你只想着快速地掠取信息,一切在急迫中进行,⑤抚摸一本好书,目光和手指从封面上滑过,这就不是饮茶了,是咕嘟嘟吞水。
1.根据拼音写出汉字或给加点字注音。
(4分)
zào 热犀利抑扬dùn 挫 bǐng 息敛声
2.对文中划线句重新排序,正确的一项是()(3分)
A.①④③②⑤ B.⑤①③②④ C.③②④⑤① D.⑤④③①②3.下列句子中画横线的成语运用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他靠着家族雄厚的资金,白手起家,凭借一己之力创办了这个教育科技公司。
B.这部武侠小说情节跌宕起伏、抑扬顿挫,深深地吸引了广大读者。
C.家庭条件不好,他为了供孩子上大学,不得不节衣缩食。
D.对于大街上的乞讨者,我们也要做到为富不仁,以免上当受骗。
4.下列课文内容及文学常识,有一项不完全正确,请选出()(3分)
A.《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这篇新闻介绍了人民解放军横渡长江的情况,分析了敌败我胜的原因,赞扬了人民解放军所向披靡的气势以及勇往直前的大无畏精神。
B.人物传记是记述人物生平事迹的一种文学形式。
奥地利作家茨威格的《列夫·托尔斯泰》,法国作家艾芙·居里的《美丽的颜色》都属于这一类作品。
C.《与朱元思书》作者是吴均。
全文描绘了一幅充满生机与活力的富春山水图,抒发了对世俗官场、追求名利之徒的藐视和对友人的规劝,表达了爱慕美好的大自然,避世退隐的高洁志趣。
D.散文的线索是贯穿全文的脉络。
《藤野先生》中作者与藤野先生的交往是暗线,作者的爱国主义思想感情是明线。
5. 古诗文填空。
(9分)
(1)相顾无相识,。
(王绩《野望》)
(2)征蓬出汉塞,。
(王维《使至塞上》)
(3),云生结海楼。
(李白《渡荆门送别》)
(4),壮心不已。
(曹操《龟虽寿》)
(5)柴门何萧条,。
(曹植《梁甫行》)
(6)自非亭午夜分,。
(郦道元《三峡》)
(7)岂不罹凝寒?。
(刘桢《赠从弟》其二)
(8),路远莫致之。
(《古诗十九首》)
(9)夕日欲颓,。
(陶弘景《答谢中书书》)
6. 综合性学习(5分)
近日,我校开展了“人无信不立”的主题活动,你也参与其中,请根据要求完成以下任务。
(1)为此次活动名一个雅致名称。
(2分)
活动名称:
(2)刘莉同学讲了她的一次经历:一次,她看见摆西瓜摊的大叔有意克扣了顾客的斤两,但不知道该不该指出来。
如果是你,你会怎样劝说大叔诚信经营呢?(3分)
二、阅读理解(60分)
(一)名著阅读(10分)
7. 下列有关纪实作品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红星照耀中国》一书,斯诺通过采访红军将领、深入红军生活、对话农民、拍摄照片等方式,搜集到有关长征的第一手资料,向全世界报道了这一举世无双的军事壮举。
B.埃德加斯诺在《红星照耀中国》一书中深入分析和探究“红色中国”产生、发展的原因,对中国共产党和中国革命做出宣扬和评价,融入强烈的主观情感,从而瓦解种种歪曲、丑化共产党的谣言。
C.《长征》是王树增所写的长篇纪实文学,以长征时间推进和地域转换为基本架构,使用了全景式的写法,完整地展现了分散在不同地
域的红军历尽艰险转战大半个中国的历史。
D.《飞向太空港》这部优秀的报告文学作品,以实地采访获得的第一手资料为支撑,以历史的笔法勾勒概貌,以文学的手法讲述故事,刻画了一群默默耕耘的航天人形象。
8. (3分)【甲】
我记起A向我说过一句话,因为A所预测的许多事,现在已变成真实的历史,所以我把这句话再重述一遍。
他说:“红军,由于他自己的斗争,从军阀手里,争得自由,而成了一种不可征服的力量。
反日义勇军从日本侵略者的手里夺得行动自由,也同样地武装了自己。
中国人民如果加以训练,武装,组织,他们也会变成不可征服的伟大力量的。
”
【乙】
B和他的士兵们一样,只有两身军装,而且在军装上并没有等级的标志。
一件私人的衣服,这件衣服使他孩子气地高兴骄傲着,这是一件背心……我们在一起吃了很多次的饭。
他吃得很简单很节省,和他的士兵们一样,饭食通常是白菜、面条、豆子、羊肉、有时候也有馒头。
【丙】
“农民喜欢红军吗?”
“喜欢红军?他们当然喜欢。
红军分地给他们,赶走了地主、收税的和剥削者。
”(这些“红小鬼”都有他们的马克思主义词汇!)
“但是说实在的,你怎么知道他们喜欢红军呢?”
“他们亲手替我们做了一千双、一万双鞋子。
妇女给我们做军服,男
子侦察敌人。
每户人家都送子弟参加我们红军。
老百姓就是这样待我们的!”
不用问他是不是喜欢他的同志;十三岁的孩子是不会跟着他所痛恨的军队走上六千英里的。
(1)【甲】【乙】片段中所写的A、B这两位红军主要领导人分别是()()
(2)【丙】片段加横线的“走上六千英里”是指这个“红小鬼”参加了。
9.埃德加·斯诺在《红星照耀中国》一书中预言“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红色革命犹如一颗闪亮的红星,不仅照耀着中国的西北,而且必将照耀全中国”,请结合【甲】【乙】【丙】片段,探究斯诺提出这个预言的依据。
(4分)
(二)诗歌鉴赏(6分)
阅读下面诗歌,回答后面的问题。
钱塘湖春行春兴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杨柳阴阴①细雨晴,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残花落尽见流莺。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春风一夜吹乡梦,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又逐春风到洛城②
注:①阴阴:形容杨柳幽暗茂盛。
②洛城:洛阳。
本诗诗人武元衡的家乡在洛阳附近。
(1)这两首诗均写到了春天的“杨柳”,但却呈现出春天的不同阶段,
具体来说,《钱塘湖春行》描写的是初春的景色,《春兴》描写的是的景色。
因为《春兴》中的“杨柳”的特点是。
(2分)
(2)请结合这两首诗的最后两句,分别分析作者所表达的情感。
(4分)
(三)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14分)
(甲)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
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苏轼《记承天寺夜游》)
(乙)
己卯上元①,予在儋州②,有老书生数人来过,曰:“良月嘉夜,先生能一出乎?”予欣然从之。
步城西入僧舍历小巷,民夷③杂揉,屠沽④纷然。
归舍已三鼓矣。
舍中掩关熟睡,已再鼾矣。
放杖而笑,孰为得失?过⑤问先生何笑,盖自笑也。
然亦笑韩退之钓鱼⑥无得,更欲远去,不知走海者未必得大鱼也。
(苏轼《书上元夜游》)
[注释]①上元:农历正月十五。
②儋(dān)州:今海南,苏轼被贬之地。
③民夷:指汉族和当地少数民族。
④屠沽:卖肉、卖酒的人,泛指市井中做生意的人。
⑤过:苏过,苏轼幼子。
⑥韩退之钓鱼:出自韩愈《赠侯喜》,本句意指韩愈半世求官,终无所得。
1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字的含义。
(4分)
⑴鸢飞戾天者() (2)亲戚畔之()
(3)从流飘荡()⑷良月嘉夜()
13.给下面的句子划分停顿(停两处)。
(2分)
步城西入僧舍历小巷
1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4分)
①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②过问先生何笑,盖自笑也。
15.乙文中哪些内容体现了甲文所说的“闲人”心境?请加以概述。
(4分)
(四)实用类文本阅读(11分)
实用类文本阅读课,就“健康”话题展开探究,结合材料,请完成问题。
材料一:
近年来,一些年轻人年纪轻轻,但身体却脆弱到了“一碰就坏”的地步,成为所谓的“脆皮”年轻人。
对于年轻人而言,现代社会生活节奏越来越快,没有足够的时间保证充足的睡眠和规律的饮食。
长期的生活压力使得他们的身体无法得到充分休息和恢复,从而导致身体机能的下降和疾病的产生。
北京医院骨科主任医师纪泉说:“一些年轻人虽然深知健康的重要性,但在实际生活中却常常因为追求学业、事业的成功而牺牲自己的健康,让他们成为了‘脆皮’年轻人的主力军。
”(摘编自《北京日报》2023年10月13日)
材料二:
(摘编自《中国青年报》2023年7月20日)
材料三:
数字时代,借助数字技术改进体育教育方式,融合传统体育教育与数字技术,以运动伴生数据赋能体育参与、技能习得、运动保护,针对学生进行数字体育教学。
针对不同年龄段的学生,利用数字化体育设施,通过对训练过程数据的分析及评价,可以了解个体及整体学生的身体素质水平,制定出有针对性的体育教学计划。
利用数字技术对每个学生健康数据的把握和引导,兼顾考评的基础性、过程性和选择性,有助于实现育人和选拔内在统一的体育考试机制创新。
同时,通过体育大数据挖掘分析,更有利于探索数字体育教育新规律,精准发现更多有特长和天赋的学生,为体育后备人才培养提供依据。
(摘编自《光明日报》2023年10月18日)
16..根据材料,下列对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在实际生活中,年轻人对健康的重要性的忽视,导致“脆皮年轻人”的出现,凸显了当代年轻人的健康问题。
B.伴随长期的生活压力,人的身体机能下降从而引发疾病,说明对学业、事业的追求是“脆皮”问题出现的主要原因。
C.生活习惯中,45.5%的青少年都表示缺乏体育锻炼,所以只有加强体育锻炼才是解决“脆皮”问题的有效途径。
D.数字体育教学是一种借助数字技术,同时融合传统体育教育,以
运动伴生数据赋能体育运动的体育教育模式。
17.结合材料三,概括数字体育教学的好处。
(3分)
18.结合上述三则材料,谈谈如何改变青少年的“脆皮”现状。
(5分)
(五)文学类文本阅读(19分)
父亲的礼节课
高晓春
①父亲出生于民国初年,从小饱读诗书,长大教书育人,深谙礼节。
②一次三舅来我家做客,父亲忙着让座端茶,三舅笑着坐了下来,我也跟着坐下来,还跷着二郎腿。
父亲见状,推了推眼镜,瞪着眼对我说:“尊者坐,卑者立。
三舅坐着,你就应该站着,坐下情有可原,可你还跷二郎腿,实在大不敬!”我的脸一下红到耳根,吓得慌忙站起身。
“算了,算了,伢子还小呢?”尽管三舅打圆场,可父亲仍旧口气强硬:“不行,不行,从小听八十……”后来,跷二郎腿的习惯仍像“顽症”似的反复发作,但想到父亲从镜框边射出的冷峻目光,我便悄悄地将两腿放平行,双手放在膝盖上,正襟危坐起来。
③年近古稀,他痴迷柳公权的《玄秘塔碑》,乡兽医站的姚站长也酷爱柳体字,那天特意拜访父亲,两人见面寒暄后,他见到父亲临摹的《玄秘塔碑》书法,两眼放光,像拾到宝贝一样爱不释手,右手敲着桌子兴奋地说:“高老师,好字,继承了柳体的骨力健劲,可以以假乱真了。
”听罢,父亲收起笑靥,慌忙站起身,唯唯诺诺地说道:“岂能,岂能,承蒙姚站长垂青,拙作,祈求赐教!”随后,他们又谈了
习字的技巧和笔法。
姚站长起身告辞,跨上自行车的瞬间,父亲又向他鞠了一躬,目送他渐渐远去。
父亲的谦谦君子形象,我看在眼里,记在心上。
④一次,父亲带我到邻家吃酒,当亲朋好友坐上八仙桌,我茫然不知道自己座位在哪儿,父亲轻声地对我耳边说:“你就坐在西面,朝门方向最长,那是长者的座位。
”彼时庄稼人的栖居屋为清一色的大门朝南。
席间,父亲走下座位到长者的面前敬酒,谦逊地说:“鄙人……”其实,中国人聚餐座席有一条原则,叫“在朝序爵,在野序齿”,我年幼,父亲叫我坐西面,他是按礼节来的。
那天吃完酒,我闹脾气,父亲起身对长者打拱,面露愧色地说:“失陪,失陪,小孩要回家了……”
⑤小学三年级开学季,父亲将我带到马老师家中,师母告诉我们,马老师有事,临时外出了。
我红着脸拉着父亲的手要回家,父亲站在马老师门口,说:“还是等一会儿吧。
”这一等就是一个时辰,他搀着我,就这样恭恭敬敬地站立着,还给我讲“程门立雪”的典故,告诉我站立表示尊重对方。
后来,马老师回家见状,连忙把我们请到他家堂屋,执意留我俩吃饭。
席间,看见红烧肉,我连忙伸出筷子,父亲向我瞪眼,瞬间,我缩回了筷子。
马老师见状笑着搛了两块肉给我,说:“高老师,你对哲嗣太严格了。
”父亲笑了笑,回了句:“嘿嘿,还哲嗣?犬子还没懂事呢。
马老师,玉不琢,不成器啊。
”一席话,说得桌上宾客乐呵呵的。
⑥回家的路上,父亲和蔼地开导我说:“或饮食,或起居,长者先,幼者后,你是晚辈,长辈不动筷子,你怎么能先伸手呢?牢记起居饮
食应尊长在前,从今往后一定要注意!”我心里蓦然一凛,嘴里答应着,快步上前连忙抓着他那双温暖的大手。
⑦那年秋季,庄邻杨老汉突然去世,父亲知道后,饭都没吃,便带着我到他家吊唁。
步入孝堂,父亲在其家人陪同下,恭恭敬敬地在灵堂前双膝跪拜,拱手合一,神情肃穆,含泪念叨:“老哥,您一路走好!”然后,教我跟着下跪。
临别前,父亲掏出份子钱,对其儿子说:“令尊走了,请节哀顺变!”
⑧农村识文断字者少,父亲常常替人写信。
他在信中常用“自谦而敬人”的词语,对于写给尊长的,信中常常出现“钧鉴”“叩禀”“时绥”“顿首”等字眼,信写好后,他还念给其听,征求意见,适当修改直至写信人满意点头后,再誊写一遍,最后还要在信封上端端正正地写下“收信人地址”“某某敬启”或“某某俯收”的字样。
⑨“少年若天成,习惯成自然。
”虽说父亲走了多年,可他教我的那些礼节却深深地影响了我,教育我时刻不敢狂妄自大,谦卑而自省地生活。
19.父亲对“我”的教育体现于哪些事呢?请完成以下表格。
(3分)时间父亲的言传身教
三舅来我家做客时①
姚站长称赞父亲时谦虚回谢,鞠躬后目送他离去
我们到邻家吃酒时②
小学三年级开学时③
庄邻杨老汉去世时带“我”去吊唁,教“我”跟着下跪
20.结合文章内容,请从描写的角度赏析以下句子的表达效果。
(1)尽管三舅打圆场,可父亲仍旧口气强硬:“不行,不行,从小听八十……”(3分)
(2)父亲又向他鞠了一躬,目送他渐渐远去。
(3分)
21.结合上下文的情节,谈谈“我心里蓦然一凛,嘴里答应着,快步上前连忙抓着他那双温暖的大手”这句话的情感内涵。
(4分)22.朱自清《背影》中的父爱(甲)和本文的父爱(乙)都蕴含在细节中,请结合本文和下列链接材料,具体谈谈两者的父爱表现有何不同。
你更认同哪一种父爱?为什么?(6分)
【链接材料】
①他再三嘱咐茶房,甚是仔细。
但他终于不放心,怕茶房不妥帖……他踌躇了一会,终于决定还是自己送我去。
②我再向外看时,他已抱了朱红的橘子往回走了。
过铁道时,他先将橘子散放在地上,自己慢慢爬下,再抱起橘子走。
三.作文(60+3分)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材料一:握手是一种礼仪,一般说来,握手表示友好,是一种交流方式,可以沟通原本隔阂的情感,可以加深双方的理解、信任,可以表示一方对另一方的尊敬、景仰、祝贺、鼓励。
团体领袖、国家元首之间的握手则往往象征着合作、和解、和平。
材料二:纠纷后,握手吧,和好如初;相遇时,握手吧,温馨依旧。
握手可以改变你我:和大海握手,你便胸怀宽广;和高山握手,你便
追求不止……
握手,你有怎样的经历?联系上面的材料,你又有怎样的认识和感想?请以“握手”为题,写一篇作文,文体不限,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600字。
八年级语文期中参考答案
1.燥 xī顿屏(4分)
2.B (3分) 3.C (3分) 4. D (3分)
5.略(9分)
6.. 诚信筑基,立身之本诚信之花,绽放青春。
(2分)
示例:大叔,您好!做生意讲究的是诚信经营,这样才能赢得顾客的信任,生意也才会越做越好。
如果咱们都以诚信为本,这样才能长久经营下去呀。
您说对吗?(3分)
7.B(3分)
8.毛泽东彭德怀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3分)
9.共产党领导的中国军队、中国人民有着不可征服的伟大力量;红军主要领导高瞻远瞩,有远见,有智慧;红军领导与普通士兵同甘共苦,深受爱戴;红军帮穷人,救中国,得到广大人民的拥护(4分)10. 暮春;幽暗茂盛(茂盛、枝繁叶茂、苍翠浓郁)。
(2分)
11白诗所写的是早春景色,从早莺、新燕、浅草等可以看出,表达了作者对西湖美好景色的赞美和喜爱之情;武诗写的是暮春景色,从残花落尽、杨柳阴阴等可以看出,表达了作者由此引发的思乡之情。
(4分)
12. (1)至、到达(2)同“叛”,背叛(3)跟随(4)好的,美好的(4分)
13 步城西/入僧舍/历小巷(2分)
14.②苏过问我为什么笑/苏过问我笑什么,大概是自己笑自己吧!(4分)
15.第一,体现“闲人”的悠闲,乙文中“欣然从之”写出作者出游的随性、欣喜,或“步”“入”“历”三个动词写出作者从容赏景,或“归舍已三鼓矣”写出作者乐而忘返;
第二,体现“闲人”的自嘲、自慰,乙文中苏轼“自笑”是苦中作乐的自我慰藉之笑,用韩愈的典故,也有一生“钓鱼无得”的几分自嘲;第三,体现“闲人”的达观,乙文中苏轼发出“走海者未必得大鱼”的感慨,表明自己忘怀得失、达观的人生态度,或苏轼虽被贬,但仍有上元之夜出游赏景的雅趣,表现出作者自得其乐,更体现了达观的生活态度。
(4分)
(乙)
己卯年元宵节,我当时在儋州。
有几个老书生来拜访我,说:“这么好的月夜,先生能一起出去吗?”我便很高兴地跟随他们。
走到了城西,进入了和尚的住所,经过了小巷,只见汉人和少数民族住在一起,各种店铺商贩很多。
回到家中已经三更了。
家里的人闭门熟睡,鼾声响起,一觉醒来又睡去。
(我)放下拐杖,不禁笑了笑,什么是得,什么是失呢?苏过问我为什么笑,大概是自己笑自己吧。
然而也是笑韩愈钓鱼没有钓到,还想要到更远的地方钓鱼,却不知道在海边的人
也未必能钓到大鱼。
16. .D (3分)
17.可以了解个体及整体学生的身体素质水平,制定出有针对性的体育教学计划;有助于实现育人和选拔内在统一的体育考试机制创新;更有利于探索数字体育教育新规律,精准发现更多有特长和天赋的学生,为体育后备人才培养提供依据。
(3分)
18.要保证充足的睡眠和规律的饮食;保持平和的心态,适当减轻生活压力;需自觉抵制游戏等不良诱惑;需自觉抵制吸烟等不良嗜好;接受老师指导,科学锻炼。
(5分)
19.教导“我”尊者坐卑者立,不能跷二郎腿教导“我”座位安排的礼节以及饮食的礼节教导“我”站立表示尊重对方,给我讲“程门立雪”的典故(3分)
20.(1)运用语言描写,表现了父亲对礼节的严格要求,即使三舅打圆场,他也坚持让“我”遵守礼节,体现了父亲的固执和对“我”的严格教育。
(3分)
(2)运用动作描写,“鞠躬”“目送”两个动作表现了父亲对姚站长的尊重和感激之情,体现了父亲的谦谦君子形象。
(3分)21.“心里蓦然一凛”表现了“我”对父亲教导的敬畏之情,“嘴里答应着”表现了“我”对父亲教导的认同,“快步上前连忙抓着他那双温暖的大手”表现了“我”对父亲的依赖和亲近之情。
这句话体现了“我”在父亲的教导下,逐渐懂得了礼节,并且对父亲的教导充满感激和认同。
(4分)
22.《背影》中的父爱主要表现为父亲对儿子的关心和照顾,如送儿子上车、为儿子买橘子等;本文中的父爱主要表现为父亲对“我”的礼节教育,如教导“我”尊者坐卑者立、饮食的礼节等。
认同哪种父爱因人而异。
认同《背影》中的父爱,可以从父亲的关心和照顾体现了父爱的细腻和深沉等方面阐述;认同本文中的父爱,可以从父亲的礼节教育对“我”的成长和人生的重要影响等方面阐述。
(6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