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流浪资源”有家可归——湖南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处置采访记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让“流浪资源”有家可归——湖南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处置采访记
作者:魏龙飞
来源:《农村工作通讯》 2020年第2期
魏龙飞
2017 年3 月起,湖南省开展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处置工作试点,让“流浪资源”有家可归。

两年多的时间过去了,这些“流浪资源”找到“家”了吗?让我们走进三湘大地,一探究竟。

农药作为农业生产的重要投入物品,是防治农作物重大生物灾害、保障农业丰收不可或缺
的生产资料,对我国农业增产和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作出了巨大贡献。

但是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
提高,农药作为一种特殊的农业生产资料,其包装废弃物愈发令人关注和重视。

农药包装废弃物涉及塑料、玻璃、金属等材质,如果散落在田间地头,很容易划破脚底,
进而危害人身健康。

包装废弃物中的残留农药会释放到环境中,特别是塑料和铝箔材质包装中
残留的农药量比例较大,如果进入土壤和水体中,将会对环境造成直接危害,影响农业生产,
并可能进入饮用水源地,危害人体健康。

2017 年3 月起,湖南省开展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处置工作试点,让“流浪资源”有家可归,让农药包装废弃物得到回收。

冬去春来,花开花落,转眼间这项活动已持续了两年多,这
项工作开展得如何?取得了怎样的成效?笔者近日赴潇湘大地探寻背后的故事。

农药包装废弃物是“流浪资源”
我国是农药生产和使用大国。

据有关专家测算,农药包装容量大多在数克到几百克之间,
如按每100克农药制剂一个包装物进行统计,每年生产的农药包装物可达100 亿个。

“这100 亿个农药包装废弃物应该去哪呢?”面对笔者的提问,湖南省农药检定所所长吕
运涛说:“要减少其造成的环境污染,无疑要对其进行回收处理。

有句话说得好,垃圾是放错
了地方的资源,农药包装废弃物就是‘流浪资源’,我们要帮他们找到‘家’,然后再回收利用。


利用的前提是回收,可回收谈何容易?
长久以来,千家万户的小生产基本国情,致使农药使用量大而分散。

由于农药包装废弃物
缺少经济价值,在没有鼓励政策的情况下,农户用药后主动收集交回农药包装的积极性并不高。

制度滞后、责任不明、认识和资金不足等一系列因素,导致我国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处置
工作迟迟未能有效开展。

2017 年3 月16 日,新修订的《农药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公布,将原由多
部门负责的农药生产管理职责统一划归农业农村部门。

“条例第37 条规定,国家鼓励农药使用者妥善收集农药包装物等废弃物;农药生产企业、农药经营者应当回收农药废弃物,防止农药污染环境和农药中毒事故的发生。

”说起这个条例,吕运涛倒背如流,“条例第58 条要求,农药经营者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
政府农业农村主管部门责令改正;拒不改正或者情节严重的,处2000 元以上 2 万元以下罚款,并由发证机关吊销农药经营许可证。

其中的一条就是不履行农药废弃物回收义务。


农药生产者和经营者是市场主体,没有他们的参与,单靠政府很难完成回收的艰巨任务。

近年来,一些开展回收处置试点的地方,多是财政资金来承担,尚未充分发挥农药生产者和经
营者的作用。

吕运涛认为,条例的规定和要求对生产企业、经营者是一个约束,从法律上明确
了他们应尽的责任和义务。

“但是对农药使用者和地方政府而言,分别应承担哪些责任?这些都要我们去尝试和探索。

”吕运涛认为,修订后的《农药管理条例》点燃了开展试点的火苗。

作为农业大省和农药
使用大省,根据条例要求,为减少农药包装废弃物对农村生态环境的破坏,湖南以此为契机,
试水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处置试点工作。

多措并举回收农药包装废弃物
2017 年3 月底,湖南分别在新化、君山、嘉禾3 个县(市、区)启动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处置试点工作,2018 年创建浏阳市、湘乡市、君山区、岳阳县、新化县、邵阳县、津市市和道县8 个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处置试点县(市、区),2019 年,试点调整为浏阳市、岳阳县、华容县、津市市、安乡县、赫山区、沅江市、道县8 个县(市、区),每个试点县(市、区)
至少选定1 个以上乡镇(街道办事处)、规模较大的专业生产合作社生产基地和专业化统防统
治区域,整体推进试点工作。

“省政府拿出400 万元的财政资金,每个试点县分配50 万元作为启动资金。

”湖南省农
药检定所体系建设科李拥兵介绍,农药包装废弃物量大面广,需要政府、市场和全社会共同参与,才能更为有效地实施完成。

为此,湖南省因地制宜,和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结合起来,
探索出多种方式回收农药包装废弃物。

在试点乡镇村村设点,推行专职回收。

以行政村组为单元,各村建立回收网点,安排若干
名回收员,签订有偿回收协议,在农药使用高峰季节,对遗弃在田间、池塘、沟渠边的农药包
装废弃物进行清理回收。

在沥沥细雨中,我们来到了益阳市赫山区的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处置试点——八字哨镇。

八字哨镇高粱坪村被一场初冬雨,洗过干净透亮。

“ 我今年63 岁了,2017 年起,被聘为保洁员,在村里打扫卫生,每个月1500 块。

2019 年3 月份,大队派人来我家,说每个月再加500块,让我把田间地头、沟坝渠塘的农药包装废
弃物收集起来,放到指定地方。

”农户周纯钦讲述了他的工作经历,“农药包装废弃物早该管
管了,村里得想个办法收拾好。

我们平时打扫卫生经常会碰到这些垃圾。

”村支委书记祝中良
插话,“像老周这样的保洁员,整个村里有6 个,村‘两委’还抽调6 个村干部分别对应6
个保洁员,分区划片负责整个村的回收工作。

平均算下来,每个保洁员的回收量大概在150 公
斤左右。


在农药经营门店设点,赫山区要求试点镇农药经营门店履行农药废弃物回收责任,建立回
收网点,采取有偿置换、现金支付、以物补贴等方式,主动回收农药包装废弃物。

告别周纯钦后,笔者沿着乡间小路来到赫山区农药经营示范点——八字哨支农店。

门店门口摆放了三个垃圾桶,从左至右,上面分别标有“玻璃瓶”“塑料袋”“塑料瓶”醒目字样。

店主热情地招呼我们进屋。

店主叫卜浩林,从事农药生意20 年了。

“您参与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了没有?”
“那必须的啊,群众积极性很高。

”卜浩林指着门口的垃圾箱说,8~10 斤的塑料瓶或塑料袋可以兑换价值15~20 元的除草剂。

有了这个兑换,不愁没人来兑换。

随后,卜浩林带我们到他的地下仓库,指着三个袋子说:“你们看,这些都是我的‘战利品’。

”三个袋子里,摆满了不同型号和品种的农药包装废弃物。

卜浩林告诉我们,这些仅仅
是冰山一角,到现在为止,他已经回收2 吨了。

据不完全统计,村民兑换走的除草剂有100 件了,每件里面20 瓶。

类似的门店,整个镇有13 家。

“还有两种模式。

一是在专业合作社生产基地设点,引导自觉回收。

在大型的农产品生产
基地建立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点,督促合作社(种植大户)及时自觉回收其所在区域的农药包
装废弃物。

二是在集市或垃圾分类站设台,开展兑换回收。

用抽纸、盐、肥皂、洗衣粉、牙刷、洗衣精、毛巾、牙膏等物品,兑换村民自觉收集上交的农药包装废弃物。

”赫山区农药管理站
站长徐洪补充。

废弃物基本消失了,居住环境更美了
说一千道一万,效果如何是关键。

经过两年多的试点,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工作硕果累累。

“ 我用三句话概括试点的效果——农药包装废弃物基本消失了,居住环境更美了,村民习惯变好了。

”李拥兵竖起了中指、无名指和小拇指。

农药包装废弃物基本消失了。

他给我们算了一笔账。

2018 年,8个试点县收集的农药包装
废弃物107.3 吨。

截至2019 年10 月31 日,8 个试点县(市、区)已回收农药包装废弃物82.55 吨,其中农药玻璃瓶38.90 吨、农药塑料瓶32.20 吨、农药铝箔袋11.45 吨。

试点区
域田间地头、河流沟渠等地方基本上没有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率均在80%以上。

“这些都是
实实在在统计出来的,是最客观、最明显的效果。

”李拥兵说。

居住环境更美了。

走在乡间的小路上,眼前的高粱坪村,道路两旁,垃圾分类箱像是保卫
庄稼的战士一样,五步一岗、十步一哨地矗立在两旁。

“以前可不是这样,田间地头到处是装
过农药的瓶和袋,风一吹,满鼻子都是农药味。

”站在旁边的八字哨镇农技站站长曾灿辉风趣
地插话。

村民习惯变好了。

“经过两年多的探索,我们总结出了理念自觉、企业自为、村组自治、农民自发的‘四自’风气,回收处置率大幅提升。

”吕运涛解释,理念自觉,就是农药包
装废弃物回收处置这个事要敲进老百姓的心坎。

“跟吃饭、睡觉、上厕所一样,每个人要形成
条件反射和生活习惯,自觉把废弃物分类放好。

”企业自为,就是要让生产企业和经营者自己
承担起主体责任,自己卖出去的产品,自己要负责把废弃物回收起来。

“我们有句老话叫做有
始有终,不能始乱终弃。

”村组自治,是说这个工作要依靠基层的村民自治组织来推动落实。

村“两委”分区划片到人,和保洁员一起,共同管理维护回收工作。

农民自发,就是采取多种
激励和奖励措施,调动老百姓的积极性,这样才能事半功倍。

在吕运涛看来,“四自”风气的
逐渐形成,是试点工作最大的成功和收获。

如何利用好废弃物还是一道难题,废弃物回收起来怎么处理?这是试点的“最后一公里”。

八字哨镇副镇长祝明把我们带到镇里的农药包装废弃物归集仓库。

所谓的“仓库”是一个
小院,院的南侧是四间彩钢房,房顶钢架支起的“垃圾分类中心”六个鲜红大字笔直地站着,
格外引人注目。

虽说是垃圾分类中心,院子里很干净,几乎是一尘不染。

塑料瓶、玻璃瓶、铝
箔袋等不同材质的废弃物盛放在蛇皮袋子里,摆放整齐,成堆卧在不同的屋子里。

环顾四周,我看到一位穿着橙色环卫服的大叔站在对面。

大叔自我介绍,“我叫吴阳贵,
是金家堤村的村民,离这儿很近。

2019 年3 月开始,镇里聘我来这儿干活,负责废弃物的登
记造册、整理摆放、材料领取等工作,每个月工资2800 元。


“我们镇有6 个村,这个地方就是我们镇的农药包装废弃物归集中心。

”祝明介绍。

各试点县利用专车及时将各村组回收点、生产基地和农药经营门店的农药包装废弃物及时
收集、转运到镇集中归集点。

采取政府购买服务方式,签订服务合同,委托有资质的环保企业
按照环保要求,对农药包装废弃物进行无害化集中处置。

目前,农药包装废弃物均按照危险废物进行处置,成本较高,有的地方一吨高达五六千元。

“我们整个湖南只有两家有资质的企业,企业的处置能力有限,导致农药包装废弃物收集后难
以按期处置。

如何利用好这些‘流浪资源’,还是一道难题。

”吕运涛露出忧虑。

2017 年底,原环境保护部和原农业部联合发布《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处理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征求意见稿对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贮存、运输和处置作了详细规定。

“这个管理办法前后征求过三次意见了,目前还没有正式出台,我们很期待。

要是将农药
包装废弃物纳入危险废物豁免管理清单,将会减少我们的危险废弃物处置压力,那样就更好。

”李拥兵补充。

“能不能变废为宝呢?”采访即将结束,笔者抛出这一问题。

“你这个问题好。

我们最近正在关注,巴西、德国等国家在这方面做得很好,他们把塑料
包装的废弃物重新打碎用作建筑材料,让我们深受启发。

我参加的农药包装废弃物管理国际研
讨会,就是去学习这方面的内容。

”谈到这里,吕运涛特别兴奋。

“把散落在田间地头的‘宝贝’好好收集起来,让‘流浪资源’有家可归。

”吕运涛说,
要通过积极探索、引进和研究农药包装废弃物资源变废为宝的技术手段,最终实现资源的再利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