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开展整本书阅读教学探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语文开展整本书阅读教学探究
摘要:小学语文教材选编中大多属于单篇阅读文章,而整本书阅读依旧属于
课外读物行列。

阅读能力是由认读能力、理解能力、鉴赏能力、评价能力等要素
组成。

整本书阅读能全方位地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

让学生能在阅读童话、文学
故事等整本书中初步认知故事的大致情节,继而对故事中的人物和情节有自己的
看法与理解。

怎样让学生在阅读中不断感受到阅读带来的乐趣;教师又要怎样引
导学生养成热爱阅读的习惯,继而提升阅读能力的这一探索过程就很重要,深入
探讨如何让学生从中获得一定的认读与理解能力,为培养学生独立思考与阅读探
索能力打下基础。

关键词:小学语文;整本书;阅读教学;探究
引言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越来越多的学生喜欢碎片化阅读,严重影响学生阅
读能力的提升。

小学生的理解力和自制力尚未发展成熟,阅读能力较弱,如果任
由学生自由阅读,阅读效果自然不尽如人意,甚至是无效阅读,导致出现阅读误区。

因此,探索规范、科学、有效的阅读模式,系统地指导学生开展整本书阅读,是当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需要解决的问题,更是小学语文教师的职责所在。

笔者
就小学语文整本书阅读教学谈谈自己的一些思考。

一、整本书阅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意义
在目前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主要以课内阅读为主,且需要小学生回答问题、书写读后感等,在任务驱动下,小学生的阅读兴趣被忽略了,应付的心理占
据主导地位,导致阅读效率较低。

而整本书阅读主要以课外素材为主,小学生的
阅读时间也多在课外,他们可以自主安排阅读内容和进度,在阅读中表现出了更
多的积极性,这能激发和维持小学生的阅读兴趣,促使他们在身心放松的状态下,掌握更多阅读知识与内容。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普及,微博、微信等信息传播方
式使得知识的碎片化程度逐渐加重,小学生在阅读中,浮躁心理较为严重,无法
静下心来思考和探究,最终使得阅读浮于表面,收获较少。

而整本书阅读,能使
小学生感受作者的创作背景、思维、情感等,接受知识的沐浴,进而可帮助他们
树立起正确的是非观念,能在拓展他们阅读面的同时,促使小学生树立正确的世
界观、价值观、人生观等。

二、小学语文整本书阅读教学现状
在语文阅读教学进程中,多数教师未能深刻领会整本书阅读所含有的教育价
值以及对于语文教学的积极意义。

部分教师在带领学生参与阅读教学实践活动时,过度依赖教材,这就使得小学生始终在狭窄的领域进行学习,不利于扩充学生的
阅读面,也难以有效拓宽学生视野,无法将大量的阅读知识传授给学生,使得学
生养成了不良的阅读习惯。

与此同时,在传统教学模式的惯性影响下,教师始终
未能抓住整本书的阅读关键点,依然采取相对单一的方式开展整本书的阅读教学
活动,未能切实增强小学生的阅读水准与阅读素养。

部分教师未能结合班内学生
的实际情况,制定明确的阅读目标,使得整本书阅读逐步流于形式,未能切实有
效地增强学生的核心素养。

三、小学语文整本书阅读指导的策略
(一)营造良好的阅读氛围
班级共读是保障整本书阅读教学有效推进的重要方式。

教师参与到学生的阅
读活动中去,及时了解学生的阅读进度、对书的兴趣点,并及时梳理学生在阅读
中遇到的问题,指导学生阅读的方法,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学生组成
阅读小组,按阅读计划阅读,在自主阅读的基础上,共同探讨有关阅读的问题,
互相提醒、督促按时完成阅读任务,还可以在研讨交流中,从别人的阅读中学到
阅读的方法,从别人的见解中受到启迪,拓宽阅读的广度和深度。

(二)将读写结合融入整本书阅读活动中。

在语文教学体系中写作与阅读不但是重要组成部分,二者相辅相成。

在整本
书阅读教学进程中,教师应结合小学语文教材内容,将阅读与写作相融合并渗透
进整本书阅读活动中。

教师应将文本阅读作为媒介,调动学生的写作欲望,强化
其写作素养,督促其积极主动地参与创作。

将写作技巧灵活融入阅读教学,有助
于学生掌握文章内涵与情感。

相应地,教师还可借助写作教学,不断强化小学生
的阅读素养,使其能够在整本书阅读进程中逐步形成正确的自主探索与独立思考
的习惯。

教师应鼓励学生在完成整本书的阅读任务后,记录自己的所思、所想、
所感,不断优化创作方式,增强自身的写作素养与阅读素养,进而从不同维度强
化阅读教学效果。

(三)借助阅读任务单引导学生主动阅读
整本书所包含的内容丰富,阅读时间较长,要求学生能持续性的阅读。

在整
本书阅读的推进过程中,为学生搭建阅读支架,借助各种形式的阅读任务单开展
有目的地阅读。

如,阅读《鼹鼠的月亮河》时,可以设计这样的阅读任务单:
“我眼中的米加是怎样的?请概括一下,填到方框中。

概括完特点,请在书中把
能够体现他特点的相应情节找出来。

”学生自主填写阅读任务单的过程也是主动
阅读、自主思考的过程,有利于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

阅读任务单的设计要由浅
入深,对低年级的学生只要求填写图书的简单信息,如书名、作者、主要人物等;随着年级的升高,再适当增加一些内容,如主要人物特点、感受、体会、情节变
化等。

教师利用阅读任务单让学生的阅读行为“留痕”,这些课下阅读痕迹又可
以成为课上交流讨论的基础。

(四)比较阅读
在整本书阅读的过程中,小学生常常存在如下疑惑:有的书虽然题材、表现
手法不同,但它们所表达的主题是一样的;有的书虽然故事类似、表达手法也雷同,但所表达的情感却千差万别,这到底是为什么呢?这样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就可借助比较阅读法,帮助小学生扫清阅读中的障碍,使他们在熟悉的地方发现
新奇之处,进而深化他们的个人感受,促使他们做到学以致用。

例如在阅读《城
南旧事》时,文章讲述了英子童年时期的故事,表达了作者对童年的无限怀念之情。

建国前的20年代,英子居住在北京城南的一个胡同里,她有了自己的第一
个好朋友秀贞……在阅读的过程中,小学生能被其中的情感所打动。

而在阅读
《草房子》时,故事发生在建国后,少年桑桑跟着自己的父母来到油麻地小学读书,童年的他脑海中总是有各种奇怪的想法,他把家里的碗柜改成了鸽舍,用家
里的蚊帐制成渔网捕鱼……虽说两本书讲述的是不同时代背景下不同地域孩子童年的故事,但是读来都给人一种淳朴自然的感觉,唤起了小学生对于自己正在经历的以及回忆中的关于自己童年的故事,让人浮想联翩。

在整个比较阅读的过程中,小学生的思维较为发散,内心想要倾诉的欲望也较为强烈,能将课堂教学推向最高潮。

总之,在比较阅读的过程中,小学生可对不同书的语言、内容等进行比较,也可对同一作者的不同作品进行比较,从而可丰富他们现有的知识体系,有助于他们语文综合素养与水平的提升。

结束语
总之,整本书阅读是当下较为流行的一种阅读教学模式。

教师引导得当,学生阅读到位,才有可能突破传统阅读教学模式的限制,真正为培养学生的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奠定良好的基础。

我们相信:在所有语文教师的共同努力下,深度落实整本书阅读理念,整本书阅读教学一定会结出累累硕果。

参考文献
[1]曹静.基于整本书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探究[J].科学咨询(教育科
研),2021(03):282-283.
[2]林小琴.基于整本书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探究[J].考试周
刊,2020(03):40-41.
[3]钟芷君.基于整本书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探究[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9(12):231.
[4]凌琳.基于整本书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探究[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19(12):240.
[5]杨春梅.核心素养下的小学语文整本书阅读教学探究[J].语文世界(教师之窗),2018(12):7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