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高中地理人教版高考模拟习题及解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3-2024学年人教版高中地理高考模拟
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考号:__________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计10小题,每题3分,共计30分)
1.(1)夏季,造成我国飞机航班延误的天气主要是()
1.(2)从天气角度考虑,为保证出行的正点率,夏季出行时航班一般选择在()
1.(3)低空风切变是指在近地面600米高度以下短距离内风向、风速发生突变的状况,是飞机安全飞行的无形杀手,但是在日常的天气预报中却几乎不播报,是因为其()
A. 雾霾和低云
B. 扬沙和浮尘
C. 雷暴和台风
D. 强风和冰雹
【答案】C
【解析】
【答案】A
【解析】
【答案】A
【解析】
2.不考虑海陆、地形、冰雪等条件,某人从极点附近(包括极点)某地出发,依次向正北走5千米,正东走35千米,正南走5千米,正好回到原地。
从极点上空看,向东走时不可能存在的情况是()
A. 顺时针走了一个完整的圆
B. 顺时针走了<360°的圆弧
C. 逆时针走了一个完整的圆
D. 顺时针走了>360°的圆弧
【答案】B
【解析】根据题意,由于从某地出发后,首先向北走5千米,并且此人在
极点附近,因此出发点只可能有以下三种情况(如下图所示):(1)北极点附近(距北极点距离>5千米);(2)南极点附近;(3)南极点。
对于第一种情况:最后要回到原地,因而只能走一个完整的圆。
由于是向
正东方向走,因此从北极上空看是呈逆时针方向运动,故C项可能。
对于第二种情况:也只能是走一个完整的圆,而从南极上空看却为顺时针
方向,故A项可能。
对于第三种情况:出发点为南极点。
因为先后向正北、正南走,如果不考
虑向东走的距离,那么不管走多少路,均能回到原地。
关键是向正东走35
千米时,所跨过圆弧是大于360°还是小于360°。
因为出发点为南极点,先向北走5千米,然后向东走,再向南走回到原地。
可见其向东走的距离,
就是以南极点为圆心、5千米为半径的圆弧的长短,这样只要算出圆周长的长短就知道答案的正确与否,其圆周长=2πr=10π千米,即小于35千米。
也就是说向东走35千米时超过了一个圆周。
故D项可能。
故选B。
3.中山站位于长城站的()
A. 东北方向
B. 西北方向
C. 东南方向
D. 西南方向
【答案】C
【解析】读图可知,从南极上空俯视,地球自转的方向为顺时针,长城站
位于极圈以外,中山站位于极圈内,中山站位于长城站的东南方向.
4.(1)图示四个城市功能区中表示工业区的是()
4.(2)该城市商业区的主导区位优势条件是()
4.(3)该城市港口区突出的自然区位优势条件是()
A. 甲
B. 乙
C. 丙
D. 丁
【答案】D
【解析】(1)工业区多位于城市的外围郊区,靠近铁路公路等重要交通线。
读图可知,甲在主城区中占地面积较广,应为住宅区;乙位于城市主城区的核心区,地处市内交通线的交会处,交通便利,应为商业区;丙位于沿海地带,海底等深线较为密集,适宜港口建设,应为港口区;丁位于城市西部,有铁路线和公路线穿过,交通便利,且与住宅区由河流隔离,应为工业区。
故D正确,ABC错误。
故选D。
【答案】C
【解析】(2)由分析可知,乙为商业区,该商业区位于市内交通线的交会处,交通通达度较高,消费人口流量大。
故C正确,ABD错误。
故选C。
【答案】C
【解析】(3)读图可知,该城市港口区(丙)地处由海洋深入陆地形成明显弯曲的海湾,且其附近海域的等深线较为密集,是个优良的深水海港。
故C正确,ABD错误。
故选C。
5.(1)小明和同学经过综合分析,一致认为表示该城镇工业区的图例是()
5.(2)若该城镇还要规划建设一处高级住宅区,应选址在()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答案】C
【解析】(1)工业区一般分布在城市的外围,并沿主要交通干线分布,因此③是工业区。
故选C。
【答案】D
【解析】(2)高级住宅区要求环境洁净优美,布局在盛行风向的上风向,位于河流的上游,靠近文化区,符合的是丁。
故选D。
6.(1)该日最可能为()
6.(2)图中实线所示街道为()
A. 春分日
B. 夏至日
C. 秋分日
D. 冬至日
【答案】D
【解析】(1)据图可知,实线在40°N处理论可日照时数为0,根据题干可知,街道高宽比为1:2,做图甲,tanH=1/2=0.5,由题干中所给数据,
H=26.5°。
H即40°N的正午太阳高度=90°-丨40°-α丨,α为直射点纬度。
解得
α1=23.5°S,此时为冬至日;α2不合题意。
故选D。
【答案】A
【解析】(2)据图在40°N处,冬至日实线所示街道的走向理论可照时数为0,其他走向的街道不为0,只有东西向街道会有这种情况。
因为西北-东南与东北-西南走向的街道是倾斜的,街道的倾斜会导致图甲中长的那条直角边变长,所以不会出现理论日照时数为0的情况。
正午时,40°N处太阳在正南方向,所以南北方向的街道理论日照时数也不为0。
故选A。
7.(1)下列避震方法,正确的是()
①在家中(楼房),要选择浴室、厕所等空间小、不易塌落的地方避震
②在教室里,可躲在书桌下或墙角处
③在行驶的汽车内,不要停车,也不要下车
④在野外,要赶紧往山上跑
7.(2)地震时,若不幸被压埋在废墟下,下列自救方法正确的是()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③④
【答案】A
【解析】在家中(楼房),要选择浴室、厕所等空间小、不易塌落的地方避
震,①正确;在教室里,可躲在书桌下或墙角处,②正确;在行驶的汽车内,要停车,快速离开汽车,③错误;在野外要尽量往平地跑,而不是去山上,④错误。
【答案】C
【解析】A、根据常识可知,不停的大声呼救,会加速体力消耗,A错误;
B、睡觉则可能导致体温迅速下降,或者错失外界的救援信号,B错误;
C、若不幸被压埋在废墟下,可以用毛巾、衣袖等捂住口鼻,谨防烟尘呛闷窒息,C正确;
D、不停地祷告没有作用,D错误。
8.(1)乙图中,倾斜的铁丝要与水平面成多少度的角()
8.(2)丙图中,将倾斜的铁丝穿过a、b,并用胶带把a、b裹几圈固定起来。
对铁丝a、b的说法正确的是()
A. 23.5°
B. 66.5°
C. 45°
D. 90°
【答案】B
【解析】(1)由图可知,乙图中,倾斜的铁丝要与水平面成66.5°的夹角,也就是相当于地轴与水平面的夹角。
故选B。
【答案】B
【解析】(2)由图可知,丙图中将倾斜的铁丝穿过a、b并用胶带把a、b
裹起来,铁丝并不是按真实地球缩小而成的,a点指向北极星方向,是地球上的正北方向,b是地球上最南点。
故选B。
9.(1)②地降水量与①地相比()
9.(2)夏季影响①地的大气环流是()
A. 春季较多
B. 夏季较多
C. 秋季较多
D. 冬季较多
【答案】
【解析】
【答案】
【解析】
10.该生产模式对社会经济发展产生的积极影响有()
①增加农民收入
②增加就业机会,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问题
③促进农业生产结构多元化
④优化农村能源消费结构,保护生态环境
A. ①②
B. ①③
C. ③④
D. ②④
【答案】B
【解析】
二、解答题(本大题共计7小题,每题10分,共计70分)
11.(1)简述赣州“中国稀金谷”吸引稀土深加工企业入驻的优势条件。
11.(2)分析2005年赣州培植稀土产业集群,控制开采整合资源深度加工、做大产业的原因。
【答案】(1)赣州具有丰富的稀土资源,原料充足;拥有较好的产业发展
基础;国家政策支持;劳动力资源丰富;高校众多,具有技术和人才优势;铁路、公路交通便利等。
【解析】(1)赣州“中国稀金谷”吸引稀土深加工企业入驻的优势条件主
要从原料、产业基础、政策、劳动力、交通等方面分析。
【答案】(2)产业集群可以减少中间产品运输成本;共用基础设施;增加
企业间信息交流和技术协作;控制开采可以规范矿山开采秩序,保护矿产
资源及生态环境;整合资源可以把资源优先配置给深加工企业;深度加工,可以延伸产业链条,促进产业升级;做大产业,可以大力引进资金。
【解析】(2)2005年赣州培植稀土产业集群,控制开采整合资源深度加工、做大产业的原因主要从减少中间产品运输成本、共用基础设施、增加企业
间信息交流和技术协作、保护矿产资源及生态环境、延伸产业链条、促进
产业升级等方面分析。
12.(1)指出造就中卫苹果品质上乘的气候条件。
12.(2)分析与乙区域相比甲区域苹果生产的地形优势。
12.(3)近年来,中卫市大力推行苹果园更新,加大果树行距,实行宽行种植。
简要说明加大果树行距的积极意义。
12.(4)说明浓缩苹果汁厂家选择在中卫市市区发展的原因。
【答案】(1)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
【解析】(1)中卫气候类型为温带大陆性气候,降水少,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有利于糖分积累。
【答案】(2)地形平坦,有利于实现机械化;地势较低,利于灌溉;不受山地阻挡,光照充足;地表起伏小,交通便利。
【解析】(2)甲区域地形平坦开阔,交通便利,有利于机械规模化种植,地势较低,利于灌溉;甲区域不受山地阻挡,光照条件好。
【答案】(3)增加光照量,改善通风条件,适应机械化作业(利于果园管理)。
【解析】(3)加大果树行距有利于改善光照条件,利于充分通风,利于机械化种植。
【答案】(4)靠近原料,交通便利,基础设施较完善,政策支持。
【解析】(4)浓缩苹果汁厂家选择在中卫市市区发展的原因主要从原料、交通、基础设施、政策等方面分析即可。
13.(1)简述20世纪60年代以来阿克苏河径流量明显增加的主要自然原因。
13.(2)推测20世纪60年代以来阿克苏河流域内洪水变化状况。
13.(3)近年来,分布在阿克苏河流域中部的森林植被呈现“上山下山”
的变化。
试说明其原因。
【答案】(1)全球气候变暖,导致流域内降水增加;同时气温升高,导致
冰川融雪量增加。
【解析】(1)20世纪60年代以来阿克苏河径流量明显增加的主要自然原因:全球气候变暖,导致流域内降水增加;同时气温升高,导致冰川融雪
量增加。
【答案】(2)气温升高,冰雪融水提前,春汛出现时间提前;气温升高,
冰雪融水时间延长,汛期延长;冰雪融水和山地降水增加,特大洪水出现
的频率加大。
【解析】(2)20世纪60年代以来阿克苏河流域内洪水变化状况:气温升高,冰雪融水提前,春汛出现时间提前;气温升高,冰雪融水时间延长,
汛期延长;冰雪融水和山地降水增加,特大洪水出现的频率加大。
【答案】(3)全球变暖,冰雪融水和山地降水增加,水热条件改善,森林
植被向上蔓延;随着人类环保意识的增强,下游部分地区退耕还林及植树
造林,提高了森林植被的面积。
【解析】(3)近年来,分布在阿克苏河流域中部的森林植被呈现“上山下山”的变化,原因是全球变暖,冰雪融水和山地降水增加,水热条件改善,森林植被向上蔓延;随着人类环保意识的增强,下游部分地区退耕还林及
植树造林,提高了森林植被的面积。
14.(1)分析五常市成为“中国优质大米之乡”的主要原因。
14.(2)推测开江鱼产量较小的原因。
14.(3)简析现代农业技术在a垦区农业生产中的主要作用。
14.(4)黑龙江省目前正处于农业发展的关键时期,请你为该省农业发展
提出合理化建议。
【答案】(1)纬度高,夏季白昼长,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水稻生长周
期长;灌溉水源丰富,水质优良;黑土肥沃,化肥使用量少;纬度高,冬
季温度低,病虫害少,农药施用量少。
【解析】(1)读图可知,五常市纬度高,夏季白昼长,光照充足;昼夜温
差大;水稻生长周期长;灌溉水源丰富,水质优良;黑土肥沃,化肥使用
量少;纬度高,冬季温度低,病虫害少,农药施用量少。
【答案】(2)纬度高,水温低,水生生物生长速度慢,食物短缺;鱼类生长、繁殖慢;结冰期长,鱼类存活率低;过度捕捞。
【解析】(2)东北地区纬度高,水温低,水生生物生长速度慢,食物短缺;鱼类生长、繁殖慢;结冰期长,鱼类存活率低;过度捕捞,导致开江鱼产
量较小。
【答案】(3)“良种—良法—良田”配套可以提高作物品质,提高粮食产量;“农艺—农机—农户”结合可以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
【解析】(3)现代农业技术在a垦区农业生产中的主要作用体现在两方面:一方面,“良种—良法—良田”配套可以提高作物品质,提高粮食产量;
另一方面,“农艺—农机—农户”结合可以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
【答案】(4)加大科技投入,培育良种,提高单产;优化农业产业结构,
转变农业生产方式,提高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依靠自身优势,发展特色
农业和绿色农业;以现代农业技术为基础,打造农业品牌;建立农业保障
体系和农业生态环境体系,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
【解析】(4)黑龙江省应加大科技投入,培育良种,提高单产;优化农业
产业结构,转变农业生产方式,提高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依靠自身优势,发展特色农业和绿色农业;以现代农业技术为基础,打造农业品牌;建立
农业保障体系和农业生态环境体系,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
15.(1)简述云南文山州种植田七有利自然条件。
15.(2)指出当地田七种植户实施的农业技术措施,并说明其优势。
15.(3)简述云南文山州发展田七经济时可能遇到的问题。
15.(4)你是否赞成文山大力发展田七种植,并说明原因。
【答案】(1)位于低纬度高原,夏长冬暖,热量比较丰富,年温差小;夏
季雨量集中,有适宜的太阳辐射和光照,温度及水分条件;冬季较高的地温,有利于幼苗根部养份的积累;有较多的适宜种植田七的高山坡地,利
于排水。
【解析】(1)根据材料,田七喜温暖,怕严寒酷热,云南文山州位于低纬
度高原,夏长冬暖,热量比较丰富,年温差小。
田七喜潮湿,怕积水,生
长过程宜接受漫射光而切忌阳光的直接照射,夏季温度不超过38℃,冬季10℃以上,适宜生长温度在18-25℃,该地夏季雨量集中,有适宜的太阳
辐射和光照,温度及水分条件。
冬季较高的地温,有利于幼苗根部养分的
积累。
在海拔1600米以上高山坡地为佳,该地有较多的适宜种植田七高山坡地有利于排水。
【答案】(2)农业技术措施:搭荫棚。
优势:田七喜温暖,怕严寒酷热,荫棚冬季保温,夏季遮阳;田七生长过
程宜接受漫射光而切忌阳光的直接照射,荫棚能起到遮荫的作用;田七喜
潮湿,荫棚可以防止水分过量蒸发,保持土壤的湿度。
【解析】(2)当地田七种植户实施的农业技术是搭荫棚。
因为田七喜温暖,怕严寒酷热,荫棚利于冬季保温,夏季遮阳。
田七生长过程宜接受漫射光,而切忌阳光的直接照射,荫棚能起到遮荫的作用;田七喜潮湿,荫棚可以
防止水分过量蒸发,保持土壤的湿度。
【答案】(3)产品科技含量低,产品质量不高;产业链短,产品附加值低;宣传力度不足,致使品牌价值较低;大面积种植易造成生态环境问题;受
自然条件的影响,产量不稳定。
【解析】(3)云南文山州经济、科技水平低,发展田七经济时,可能面临
产品科技含量低,产品质量不高等问题。
经济水平低,产业链短,产品附
加值低。
品牌意识差,宣传力度不足,致使品牌价值较低。
位于山区,大
面积发展种植业,易造成生态环境问题。
受自然条件的影响,产量不稳定。
【答案】(4)赞成。
增加人们的经济收入,促进当地经济发展;扩大就业;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为田七的下游深加工、精加工产业提供稳定的原料。
反对。
大面积的种植会造成植被破坏,易造成水土流失;长期种植会导致
土地退化等生态环境问题。
【解析】(4)从经济发展角度看,大力发展田七种植,有利于增加人们的
经济收入,促进当地经济发展;扩大就业,增加居民收入;带动相关产业
的发展,为田七的下游深加工、精加工产业提供稳定的原料,所以赞成。
从生态环境保护角度看,大面积的种植会造成植被破坏,易造成水土流失,长期种植会导致土地退化等生态问题,所以反对。
16.(1)推测滕州市传统种植马铃薯的季节,并说明理由。
16.(2)分别说明滕州市采用机械化、塑料薄膜种植马铃薯的原因。
16.(3)简述滕州市马铃薯远销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的原因。
【答案】(1)季节:春季(秋季)。
理由:马铃薯属于喜冷凉的作物,温度过高或过低都不利于其生长;滕州
市位于温带季风气候区,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不适宜马铃薯的
生长。
【解析】(1)根据材料中马铃薯的生长习性结合滕州的气候类型分析即可。
马铃薯属于喜冷凉的作物,温度过高或过低都不利于其生长;滕州市位于
温带季风气候区,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不适宜马铃薯的生长,
故滕州市传统种植马铃薯的季节为春秋季。
【答案】(2)大规模机械化生产,节省劳动力,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
效率;采用塑料薄膜种植,马铃薯上市时间早,价格高,可提高经济收入。
【解析】(2)滕州市采用机械化、塑料薄膜种植马铃薯的原因主要从劳动力、成本、效率、收入等方面分析,机械化种植马铃薯可以节省劳动力,
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采用塑料薄膜种植,马铃薯上市时间早,
价格高,可提高经济收入。
【答案】(3)滕州市马铃薯种植面积大,产量高,品质优;现代化运输条
件的改善和冷藏保鲜技术的发展;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人口众多,对马铃
薯需求量大。
【解析】(3)滕州市马铃薯远销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的原因可从产量、质量、交通条件、冷藏技术、市场需求等方面分析。
17.(1)试说明图中甲、乙两个不同时期,副热带高压脊的移动与我国锋
面雨带的位置关系。
17.(2)当高压脊线位于甲位置时,请说出武汉的天气特征及与其相关的
天气系统。
17.(3)长江中下游地区受洪涝灾害威胁较大,分析其原因。
17.(4)2020年夏秋季节南方地区降雨量偏多,试从大气环流角度分析其形成原因。
【答案】(1)春末,副热带高压脊位置大约在北纬15°—20°,雨带常位于华南;夏初,副热带高压脊北进到北纬20°—25°左右,雨带也北移到长江中下游地区。
【解析】(1)分析可知,春末(5月份)副热带高压脊位置大约在北纬15°—20°之间,由”锋面雨带通常位于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脊线以北5—8个纬度距离“可得,锋面雨带在华南地区;夏初(6月份),副热带高压脊
北进到北纬20°—25°之间,雨带推进到长江中下游(或江淮地区)一带。
【答案】(2)天气特征:阴雨连绵。
天气系统:江淮准静止锋。
【解析】(2)读图可得,当高压脊线位于甲位置时,即副热带高压脊北进
到北纬20°—25°之间时,此时雨带推进到长江中下游(或江淮地区)一带。
武汉受准静止锋控制,其控制下的天气特征是阴雨连绵。
【答案】(3)夏季降水集中,加上流域面积大,支流多,汇水量大;地势
平坦,流速缓慢,不利于泄洪。
【解析】(3)由所学知识可知,长江中下游地区河段地势平缓、河段弯曲、排水不畅;夏季降水集中,多暴雨;有的年份南北支流同时来水,流域泄
洪能力不足;流域面积广,水系发达、流量大,故长江中下游地区河段受
洪涝灾害威胁较大。
【答案】(4)东南季风偏弱,雨带北移的速度慢,在南方滞留时间长,导致南方降水量偏多。
【解析】(4)由所学知识可知,我国东部降水的时空分布特点受夏季风的进退和强弱影响。
夏季风弱的年份,我国南方出现涝灾,北方出现旱灾;而夏季风强的年份,南方出现旱灾,北方出现涝灾。
由此可得,2020年夏秋季节南方地区降雨量偏多,是由于东南季风偏弱,雨带北移的速度慢,在南方滞留的时间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