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八年级物理上册课时提升作业三运动的快慢含解析新版新人教版
部编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课时提升作业三运动的快慢含解析新版新人教版

【解析】选B。
本题考查平均速度的计算。
平均速度等于该段路程与时间的比值,所以晓燕百米赛跑中平均速度为v===6.25 m/s,与中间和终点的速度无关,故B选项正确。
5.(2014·黄冈浠水期末)课外活动时,小明和小华均在操场上沿直线进行跑步训练。
在某次训练中,他们通过的路程和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两人都做匀速直线运动B.两人都不是做匀速直线运动C.前2 s内,小明跑得较快D.全程中,两人跑步的平均速度相同【解析】选D。
本题考查s-t图像的分析。
由图像可知小明的路程与时间成正比,只有小明做匀速直线运动,选项A、B错误;前2 s内,由图像可知s小华>s小明,故小华跑得较快,选项C错误;40 m全程中,t小华=t小明=8 s,故全程中,两人跑步的平均速度相同,选项D正确。
故选D。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空2分,共6分)6.(2013·泰州中考)如图是苹果下落过程中拍摄的频闪照片,相机每隔0.1 s曝光一次,由此可判断苹果的运动是(选填“匀速”或“变速”)运动。
照片上A与B的间距,所对应的苹果的实际运动路程为57 cm,则苹果在这段路程上的平均速度是m/s。
【解析】本题考查运动及速度的计算。
观察图片,在相同时间内,相邻苹果的频闪照片的距离逐渐变大,所以苹果在做变速运动;苹果从A运动到B的时间是0.3 s,因此该段平均速度是v===1.9 m/s。
答案:变速 1.97.(2013·北京中考)甲、乙两辆车沿同一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其路程s随时间t变化的图像如图所示。
当t=3 s时,甲、乙两车的速度之差等于m/s。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路程—时间图像的分析。
由于两车都是匀速直线运动,因此两车的速度是固定的,根据图像和速度计算公式可知,两车的速度分别为v甲===30 m/s和v乙===10 m/s,因此二者速度之差为20 m/s。
答案:20三、作图题(3分)8.(2012·铜仁中考)一辆汽车在一平直的公路上以20m/s的速度匀速行驶,请你在图上画出汽车行驶过程中速度随时间变化关系的v -t图像。
八年级物理上册1.3运动的快慢学案设计(含解析)新人教版(2021年整理)

第3节运动的快慢学习目标1.学会用速度描述物体的运动.2。
学会用速度公式进行简单的计算.3。
知道匀速直线运动的概念。
4。
了解平均速度的概念.自主探究活动一:探究如何描述运动的快慢1.2。
活动二:探究用速度来描述物体的运动快慢(请同学们阅读课本P19~20,并回答下列问题) 1。
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有哪两种?2.物理学中采用表示物体运动的快慢.因为“1 s、1 min、1 h”都叫做单位时间,所以可以把速度理解为“单位时间内的路程”.3。
速度的定义:。
4.公式:.其中,路程用“”表示,时间用“"表示,速度用“”表示.5.速度单位国际单位制中,路程的单位是,时间的单位是,速度的单位就写成,其中“/”表示“除以"的意思,读作“",所以米/秒(m/s)就读作“”.换算关系:1米/秒=3.6千米/时; 1千米/时=米/秒72 km/h=72×m/s=20 m/s,30 m/s=30× km/h=108 km/h。
6。
物理意义:物体运动的速度是5米/秒,表示。
活动三:探究:匀速直线运动(请同学们阅读课本P20~21,并回答下列问题)1.阅读课本P21“想想议议"中的内容甲图中汽车行驶的特点:。
乙图中汽车行驶的特点:.结论:甲图中汽车在相同时间内运动的距离,所以甲图中汽车的运动速度是不变的;乙图中汽车的时间也相同,但相邻的距离,所以乙图中汽车的运动速度是变化的.我们把类似于甲图中汽车的运动叫匀速直线运动,乙图中汽车的运动叫变速直线运动。
2。
定义:叫匀速直线运动。
注意:在匀速直线运动中,速度v是一个定值,与s和t无关.(可用v=求速度)匀速直线运动是速度不变的直线运动,即物体在任何位置、任何时刻的速度都相同.也就是说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可以反映运动物体在任何位置、任何时刻运动的快慢程度.例:火车以60 km/h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那么它在任何时刻、任何位置的速度都是60 km/h.活动四:探究:变速直线运动(请同学们阅读课本P21~22,并回答下列问题)1。
2021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册1.3运动的快慢精选练习含解析人教版.docx

第3节运动的快慢一、夯实基础1.(2020新疆)冰壶运动是冬奥会比赛项目之一。
冰壶被运动员掷出后,在冰面上减速滑行到停下的过程中,冰壶的平均速度与冰壶被掷出时的速度成正比,冰壶的滑行时间也与冰壶被掷出时的速度成正比。
若冰壶以1.6m/s 的速度被掷出时,在冰面上滑行了8m ,则冰壶以3.2m/s 的速度被掷出,在冰面上滑行的距离为( )A. 8mB. 16mC. 24mD. 32m【答案】D 【解析】若冰壶以1.6m/s 的速度被掷出时,在冰面上滑行了8m ,假设平均速度为v ,滑行时间为t ,根据速度公式有:8m s vt ==当冰壶以3.2m/s 的速度被掷出时,为原来抛出速度的两倍;因为冰壶的平均速度与冰壶被掷出时的速度成正比,冰壶的滑行时间也与冰壶被掷出时的速度成正比,所以平均速度和滑行时间均变为原来的两倍,则有:22448m 32m s v t vt '=⨯==⨯=.故ABC 错误,D 正确。
故选D 。
2.(2020 绥化市)下列数据与事实最接近的是( )A. 初中物理课本的长度大约是50cmB. 一名中学生的质量大约是50kgC. 人体的脉搏每秒钟大约跳动60次D. 中学生步行的速度大约是5m/s【答案】B【解析】A .初中物理课本长度大约是26cm ,不符合题意;B .成年人质量在70kg 左右,中学生质量比成年人小一些,一般在50kg 左右,符合题意;C .人体的脉搏每分钟大约跳动60次,每秒钟大约跳动1次,不符合题意;D .中学生步行的速度大约是1m/s ,不符合题意。
故选B 。
3.(2020 株洲市)最新研制的磁悬浮列车以600km/h 的速度匀速行驶,一列高铁以300km/h 的速度匀速行驶。
与高铁相比,磁悬浮列车A.一定运动更快B.一定运动更远C .运动时间一定更短 D.可能运动更慢【答案】A【解析】A. 磁悬浮列车以600km/h 的速度匀速行驶,一定比高铁的高铁以300km/h 的速度匀速行驶大,运动更快。
运动的快慢 练习2021-2022学年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含答案)

2021-2022年八年级物理(上)优生辅导提升资料(人教版)课时1.3 运动的快慢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为了测定某辆轿车在平直公路上匀速行驶的速度,小宇同学拍摄了在同一底片上多次曝光的照片,图中所附的刻度是均匀的,如果每隔1秒拍摄1次,轿车本身总长4.5m,那么这辆轿车的速度约为()A.15m/s B.12 m/sC.6.75 m/s D.2.5 m/s2.成都市交管局为了监督司机是否遵守限速规定,在机场路上(一段平直的)安装了固定测速仪,此路段限速为100km/h.如图所示,汽车正在向放置在机场路上的测速仪水平匀速驶离,测速仪向汽车发出两次短促的超声波信号;第一次发出信号到测速仪接收到经汽车反射回来的信号用时0.2s,第二次发出信号到测速仪接收到经汽车反射回来的信号用时0.4s,若发出两次信号的时间间隔是0.7s,超声波的速度是340m/s,则A.汽车接收到第一次信号时,距测速仪68mB.汽车接收到第二次信号时,距测速仪34mC.该汽车已超速D.该汽车没有超速3.如图是甲、乙两小车的运动图象,由图象可知()A.甲车做匀速直线运动,乙车做变速运动B.甲车速度为10m/s,乙车速度为2m/sC.经过6s,两车相距12mD.甲车一直保持静止状态4.在《龟兔赛跑》的故事中,乌龟和兔子同时从起点出发,当兔子远远超过乌龟时,便骄傲地睡起了大觉,当它醒来后,发现乌龟已悄悄地爬到了终点.在龟兔赛跑的全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乌龟的速度始终大于兔子的速度B.兔子的速度始终大于乌龟的速度C.乌龟的平均速度大于兔子的平均速度D.乌龟的平均速度小于兔子的平均速度5.如图所示,甲、乙两个图象分别描述了做直线运动的两个物体A、B的运动情况,根据图象得出的信息错误的是()A.B物体作匀速直线运动B.A物体作变速运动C.v A>v BD.B物体运动1.5s通过的距离是3m6.甲、乙两个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甲的速度是乙的速度的1/3,则( )A.甲通过的路程是乙通过路程的1/3B.乙所用时间是甲所用时间的1/3C.通过相同的路程,乙所用的时间是甲所用时间的3倍D.在相同的时间内,乙通过的路程是甲通过路程的3倍7.甲车从M点,乙车从N点同时相向运动,它们的s/t图象分别如图(a//b)所示,当甲、乙相遇时,甲距N点12cm,若甲、乙的速度分别为v甲/v乙/MN间的距离为s,则(/A.v甲/v乙/s=28m B.v甲/v乙/s=21mC.v甲/v乙/s=28m D.v甲/v乙/s=21m8.在田径赛中,运动员可在10s内跑完100m的路程;城市马路上汽车的速度是30km/h;非洲羚羊的奔跑速度可达20m/s.这三者速度从大到小的顺序是()A.汽车、羚羊、运动员B.运动员、汽车、羚羊C.羚羊、运动员、汽车D.羚羊、汽车、运动员9.客车以20 m/s的速度向南行驶,迎面驶来一列长210 m的货车,以54 km/h的速度向北行驶,则在窗口的乘客看到货车从他眼前驶过的时间为()A.6 s B.10.5 s C.12 s D.14 s10.下列关于速度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通过的路程越长,物体的速度就越大B.相同时间内,通过路程越长,物体速度越大C.运动的时间越短,物体的速度就越大D.通过相同路程,所用时间越长,物体速度就大11.一个运动物体在前2s内的平均速度是3m/s,后3s内的平均速度是5m/s,则它在5s内的平均速度是A.等于4m/s B.小于5m/s而大于3m/sC.等于5m D.大于5m/s12.一个做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它在第1min内的平均速度是2m/s,在第2min内的平均速度是4m/s,则它在第3min内A.通过的路程一定是360m B.平均速度一定大于4m/sC.通过的路程一定大于120m D.通过的路程和平均速度都无法确定二、填空题(本大题共5小题)13.P、Q是同一直线上相距10米的两点,甲、乙两物体沿直线分别从P、Q点同时出发,已知甲的速度为1米/秒,则甲的s-t图线为如图中的_____图线(选填“A”或“B”),10秒钟甲通过的路程为_____米;若8秒时甲乙相遇,则乙的s-t图线在如图中的_____(选填“/”、“/”或“/”)区域.14.下表为往返于北京和上海之间的13次特快列车的运行时刻表.北京到上海铁路长1462km,根据列车运行时刻表回答下列问题.(1)13次列车由北京到上海的平均速度为________km/h.(2)中途13次列车以36km/h的速度,用了3min完全穿过长度为1600m的一个隧道,这列火车的长度是________m.15.汽车在出厂前要进行测试,某次测试中,先让汽车在模拟山路上以8m/s的速度行驶500s,紧接着在模拟公路上以20m/s的速度行驶100s.则该汽车在整个测试过程中行驶的路程为________.汽车在整个测试过程中的平均速度为________m/s.16.如图为小明用手机APP软件记录自己某一次跑步的数据截图.分析该图可知:他本次跑步时间为_______min,通过的路程为_______km,每跑一步的平均长度为_______m.17.甲乙两辆汽车在平直公路上同向匀速行驶,由两车的s-t图可知(如图),乙车速度为________km/h;t=0时,甲车在乙车前方200米,乙车追上甲车还需________s。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课时提升卷

八年级物理课时提升练习课时提升作业(一)长度和时间的测量.......................................... - 2 - 课时提升作业(二)运动的描述................................................ - 3 - 课时提升作业(三)运动的快慢................................................ - 4 - 课时提升作业(四)测量平均速度.............................................. - 5 - 课时提升作业(五)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 6 - 课时提升作业(六)声音的特性................................................ - 7 - 课时提升作业(七)声的利用.................................................. - 9 - 课时提升作业(八)噪声的危害和控制......................................... - 11 - 课时提升作业(九)温度................................................. - 13 - 课时提升作业(十)熔化和凝固............................................... - 15 - 课时提升作业(十一)汽化和液化............................................. - 17 - 课时提升作业(十二)升华和凝华............................................. - 19 - 课时提升作业(十三)光的直线传播........................................... - 21 - 课时提升作业(十四)光的反射............................................... - 23 - 课时提升作业(十五)平面镜成像............................................. - 25 - 课时提升作业(十六)光的折射............................................... - 28 - 课时提升作业(十七)光的色散............................................... - 31 - 课时提升作业(十八)透镜............................................... - 33 - 课时提升作业(十九)生活中的透镜........................................... - 35 - 课时提升作业(二十)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 36 - 课时提升作业(二十一)眼睛和眼镜........................................... - 38 - 课时提升作业(二十二)质量............................................. - 40 - 课时提升作业(二十三)密度............................................. - 42 - 课时提升作业(二十四)测量物质的密度....................................... - 44 - 课时提升作业(二十五)密度与社会生活....................................... - 47 -课时提升作业(一)长度和时间的测量(30分钟4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1.(龙岩中考)我国1元硬币的直径大约是( )A.2.5 mB.2.5 dmC.2.5 cmD.2.5 mm2.(郴州中考)小明同学对物理课本进行了测量,记录如下:长为25.91 cm,宽为18.35 cm。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试题-运动的快慢解析版

暑假作业03天第3节运动的快慢➢选择题1.关于速度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速度是表示物体通过路程长短的物理量B.速度是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C.速度是表示物体运动时间的物理量D.物体通过的路程越长,速度就越大【答案】 B【解析】速度是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速度越大,物体运动越快,速度越小,物体运动越慢;速度的大小取决于物体的路程与运动时间的比值,与物体的路程、与物体的运动时间无关.故答案为:B.本题考查了速度的物理意义及速度的决定因素,速度是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速度越大,物体运动越快,速度越小,物体运动越慢;速度的大小取决于物体的路程与运动时间的比值,与物体的路程、与物体的运动时间无关.2.中学生正常步行的速度约为()A.1.2 cm/sB.1.2 m/sC.12 cm/sD.12 m/s【答案】 B【解析】A、1.2 cm/s表示1s通过的路程只有1.2cm,太小了,不符合实际,A不符合题意;B、1.2 m/s表示1s通过的路程只有1.2m,符合实际,B符合题意;C、12 cm/s表示1s通过的路程只有12cm,太小了,不符合实际,C不符合题意;D、12 m/s表示1s通过的路程为12m,太大了,不符合实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3.图记录了甲、乙两辆汽车在平直的公路上行驶时,在相同的时间内通过的路程。
关于甲、乙两车的运动情况,说法正确的是( )A.甲车跑得越来越慢B.甲车比乙车跑得快C.乙车在做匀速直线运动D.乙车跑得越来越快【答案】D【解析】如图,甲车在相等时间内通过的路程都相等,所以做匀速直线运动,40s内的平均速度为:;如图,乙车在相等时间内通过的路程越来越长,所以做加速运动,40s内的平均速度为:;A、甲车做匀速直线运动,A不合题意;B、两车在40s内的平均速度相等,B不合题意;C、乙车在做加速运动,C不合题意;D、乙车做加速运动,所以跑得越来越快,D符合题意 .所以答案是:D .【考点精析】认真审题,首先需要了解运动快慢的比较(速度是描述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4.我们通常说“刘翔比你跑得快”,这句话的物理含义是()A.通过相同的路程,刘翔比你用的时间长B.通过相同的路程,刘翔比你用的时间短C.在相同的时间内,刘翔通过的路程比你的短D.刘翔运动的速度比你运动的速度小【答案】 B【解析】我们通常说“刘翔比你跑得快”,这句话的物理含义是刘翔的速度比你大。
部编物理八年级上册1.3运动的快慢(知识点+例题)(解析版)含答案

人教版 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1章 《机械运动》第3节 运动的快慢 讲义(知识点总结+例题讲解)架解一、速度:1.物体运动的快慢用 速度 表示;2.速度的符号:v3.速度的定义: 单位时间 内物体运动的 距离 ;4.速度的公式: ,公式变形得: , 。
5.单位:国际单位制中,速度的单位是米每秒,符号为m/s 或m·s -1;S :路程——米(m); t :时间——秒(s); v :速度——米/秒(m/s)6.速度的物理意义:表示物体的 运动快慢 ;【例题1】如图画中题有李白《早发白帝城》诗句,诗中能估算出速度大小的一句是( )A .朝辞白帝彩云间B .千里江陵一日还C .两岸猿声啼不住D .轻舟已过万重山【答案】B【解析】解:A 、云是由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与速度无关,故A 错误;B 、“千里江陵一日还”描述的是一天内通过的距离,可以估算速度的大小,故B 正确;C、不同物体发出声音的音色是不同的,两岸猿声啼不住,诗人是根据音色来辨别是猿的声音,与速度无关,故C错误;D、从“轻舟已过万重山”知,“山”相对于轻舟的位置不断变化,所以,以“轻舟”为参照物,“山”是运动的,通过了距离,但不知道时间,所以无法估算速度的大小,故D错误。
故选:B。
【变式1】关于速度,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物体运动的时间越短,它的运动速度越大B.速度与路程成正比,与时间成反比C.物体通过的路程越长,它的运动速度越大D.速度越大,物体运动得越快【答案】D【解析】解:可知,在物体运动的路程未知时,只根据时间无法判定速度的大小,A、根据v=st故A错误;B、当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时,速度大小保持不变,与路程和时间的大小无关,故B 错误;C、物体通过的路程越长,由于不知道时间,则根据v=s可知,无法比较速度的大t小,故C错误;D、速度是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速度越大,物体运动得越快,故D正确。
故选:D。
【例题2】如图所示,电瓶车正常行驶,速度表指示的数值是 m/s,以此速度行驶30min,通过的距离是 m。
2021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册1.3运动的快慢导学案含解析人教版.docx

第3节《运动的快慢》【学习目标】1.能用速度描述物体的运动. 2.能用速度公式进行简单的计算. 3.知道匀速直线运动和平均速度的概念 【学习重点】:速度的物理意义及速度公式. 【学习难点】1匀速直线运动的判断及速度单位的换算. 2.平均速度的计算和理解 【自主预习】阅读课本P19-22,完成以下问题:1.速度的物理意义: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2.在物理学中,把路程与时间之比叫做速度.公式:v =st.(v 表示速度,s 表示路程,t 表示时间) 3.单位:在国际单位制中,速度的基本单位是米每秒,符号是m/s 或 m·s -1. 常用单位是 km/h ,1m/s=3.6km/h4.物体做机械运动,按照运动路线可分为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按照速度是否变化,又分为匀速直线运动和变速直线运动。
5.物体沿着直线且速度不变的运动叫匀速直线运动.物体做直线运动时,快慢常常是变化的,这种运动叫做变速直线运动。
为了粗略描述物体运动的快慢,我们可以使用平均速度,其计算公式为v =s t。
【合作探究】 探究一:速度【想想议议】学校运动会,短跑比赛正在紧张地进行着。
1.在比赛过程中,你是如何判断谁跑得快的?2.运动员跑完全程后,裁判员是怎样计算成绩的?你与裁判员所用的方法一样吗?为什么?3.小明同学的100m 跑成绩为17s ,小亮同学的50m 跑成绩为8s ,要知道他俩谁跑得快,应该怎么办?比较运动员跑的快慢的两种方法: 百米赛跑(1)观众看谁跑得快慢得方法是:同时起跑的,谁跑在前面,谁跑得快; (2)裁判比较谁跑得快慢的方法是:跑的路程相同,看谁跑的时间短,谁跑得快。
小结: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1).相同时间,比较路程;路程越长,运动的越快;(观众)(2).相同路程,比较时间;时间越短,运动的越快. (裁判)问题:小明和小亮相比,跑的时间和路程都不一样呢,怎么比较快慢?物理学中,引入物理量“速度”来描述物体的运动快慢。
部编物理八年级上册1.3运动的快慢(解析版)含答案

运动的快慢】1法比较运动员运动的快慢。
请说明这两种方法是如何比较物体的运动快慢的。
;。
运动就越快。
这三个人跑的时间是相同的,在相同时间内跑在前面的,即跑的路程长的跑得快;跑得快。
少,运动就越快。
μm620m/s=20×3.6km/h=72km/h;m/s=30m/s;6μm6。
5超越旁边队伍时,以安居区龙舟队为参照物,旁边的队伍向北运动;v5m/s。
5宽的马路所需要的时间大约是 .303 s.t=10 m/s×3 s=30 m.人光在空中传播的速度是3×10位小数)8.3m/s.=v8.3。
7860【分析】电磁波从雷达到达飞机所用的时间为52.4μs÷2=26.2μs,s=7860m7860可以到达厦门。
1.5【分析】由图示速度计可知,汽车的速度v=80km/h,=就可以到达厦门。
0.25段的速度大;v0.25m/s。
0.259.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是()A.时间B.速度C.路程D.长度【答案】B【分析】速度是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因此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是速度。
故选∶ B10.(2021福建)如图画中题有李白《早发白帝城》诗句,诗中能估算出速度大小的一句是( )A.朝辞白帝彩云间B.千里江陵一日还C.两岸猿声啼不住D.轻舟已过万重山【答案】B【分析】A、云是由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与速度无关,故A错误;B、“千里江陵一日还”描述的是一天内通过的距离,可以估算速度的大小,故B正确;C、不同物体发出声音的音色是不同的,两岸猿声啼不住,诗人是根据音色来辨别是猿的声音,与速度无关,故C错误;D、从“轻舟已过万重山”知,“山”相对于轻舟的位置不断变化,所以,以“轻舟”为参照物,“山”是运动的,通过了距离,但不知道时间,所以无法估算速度的大小,故D错误。
故选B11.正常人平常步行的速度大约是( )A.1.2米/秒 B.12米/秒 C.1.2厘米/秒 D.1.2千米/秒【答案】A【分析】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正常人的步行速度为1.2m/s是最合理的,BCD不符题意故选A12.一辆摩托车做直线运动,1 s内走10 m,2 s内走20 m,3 s内走30 m……则此车的运动是( ) A.一定是匀速直线运动B.一定是变速直线运动C.可能是匀速直线运动D.以上答案都不正确【答案】C【分析】从表面上看,摩托车每1 s通过的路程都相等,但每0.1运动情况.可知,物体的( ).速度与时间成反比.路程与时间成反比C,在速度一定时,错误。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第3节运动的快慢(知识点与考点解析)新人教版(2021年整理)

甲图像是一条水平直线(平行于横轴),表示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如果不是水平直线,表示物体做变速运动,乙物体的速度越来越大(加速运动),丙物体的速度越来越小(减速运动).
A.小球从A点运
C.小球滚下的整个过程的平均速度为1。1m/s;
D.小球在BC段的平均速度大于AB段的平均速度
4。(2017•济宁)某物体从地面上某一点出发沿直线运动,其s—t图象如图所示。对物体的运动情况进行分析,得出结论不正确的是( )。
C:中学生的质量为50kg,人体的密度和水的密度差不多,
人的体积为 ,故C不符合实际情况。
D:人的正常体温为37℃,温暖舒适的气温为25℃,故D不符合实际。
【答案】B.
【考点】长度的估测、温度、速度与物体运动.
2.(2017•百色)运动会男子100m决赛,同学们测量了运动员跑到离起点20m、80m、100m处的时间,其中前三名的时间见下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5。考点分类:考点分类见下表
考点分类
考点内容
考点分析与常见题型
常考热点
平均速度
简单计算、分析物体运动情况,常见题型是选择题
运动图像
通过运动图像进行计算和分析,常见题型是选择题
一般考点
速度单位换算
出现概率较小,主要考查对运动速度及单位的理解
冷门考点
速度的估测
常出现在估测题中,和其他物理量的估测结合在一起
D.物体在0~5s时间内的速度比10~20s内的速度大
【解析】在路程-时间图象中,水平直线表示物体静止,而倾斜的直线表示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
运动的快慢 练习(解析版含2021中考真题)-2021-2022学年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

1.3 运动的快慢一.选择题(共6小题)1.(2021•宿迁)我们的生活已经步入高铁时代,长约200m的复兴号列车,若以288km/h 的速度匀速通过长约6000m的隧道,对此分析符合实际的有()①以隧道为参照物,列车是静止的②以列车为参照物,隧道是运动的③列车完全通过隧道的时间约为75s④列车全部在隧道内行驶的时间约为72.5sA.①③B.②③C.①④D.②④2.(2021•玉林)如图所示,是汽车通过某一平直公路时绘制的s﹣t图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0﹣t1时间内汽车做加速运动B.t1﹣t2时间内汽车做匀速运动C.t1﹣t2时间内汽车处于静止状态D.t2﹣t3时间内汽车做减速运动3.(2021•兰州)如图所示,能正确反映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的图像是()A.B.C.D.4.(2021•上海)P、Q是同一直线上相距10m的两点,甲乙两小车分别经过P点向Q点做直线运动。
它们的s﹣t图像分别如图(a)、(b)所示,甲比乙早3秒通过Q点,则()A.甲比乙早1秒经过P点B.乙比甲早1秒经过P点C.甲比乙早2秒经过P点D.乙比甲早2秒经过P点5.(2021•安徽)利用地震波中纵波和横波的传播速度不同可以监测震源的位置。
图示两条直线分别表示这两种波从震源开始传播的距离(s)与所用时间(t)的关系,若测得这两种波先后到达某监测站的时间间隔为10s,则震源到该监测站的距离为()A.25km B.50km C.75km D.100km 6.(2021•泸州)甲乙两位同学在同一考点参加800m体考,t=0时同时起跑,t4时刻同时到达终点,其速度﹣时间图像如图所示,下列描述正确的是()A.0~t1时间内甲乙两同学都在做匀速直线运动B.t1~t2时间内甲乙两同学保持相对静止C.0~t3时间内甲同学的路程小于乙同学的路程D.刚到达终点时,甲乙两同学速度相等二.填空题(共4小题)7.(2021•德阳)小明划着一条小船在平直的河流中逆水前行,经过桥下时,他的草帽落于水中顺流而下,0.5h后小明发现草帽落水,他立即调转船头追赶,结果在桥下游距桥6km 处追上草帽,不考虑小明调转船头的时间,且水流速度及划船速度大小恒定,则水流速度的大小为km/h。
2020-2021学年初中物理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同步课时作业(3)运动的快慢

t1 比 t2 ~ t3 运动的速度大,故 D 正确.
故选 D. 8.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运动图像。由图象知,
v甲
=
s甲 t甲
=
2.4m 6s
=
0.4m/s
,同样可以求得
v乙
等于
0.6m/s,所以 v甲<v乙 。开始的时候,甲乙相距 20 米,后来相距 10 米,所以 s乙+s甲 =20 米
-10 米=10 米,即 v乙t+v甲t = 10 米,解得 t=10 秒,答案选 A。
2020-2021 学年初中物理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同步课时作业(3)运
动的快慢
1.飞机在 0.5h 内飞行 900km,子弹在 2s 内飞行 1600m,比较它们的运动速度大小为( )
A.飞机运动较快
B.子弹运动较快
C.二者运动快慢相同
D.无法比较二者运动的快慢
2.—列运动的火车的速度为 288km/h ,这表示该火车的快慢程度是( )
3/7
4/7
答案以及解析
1.答案:B
解析:飞机飞行的速度为: v1
=
s1 t1
=
900km 0.5h
=1800km/h
.
子弹飞行的速度: v2
=
s2 t2
= 1600m =800m/s=2880km/h>1800km/h . 2s
2.答案:D
解析:一列火车的速度是 288km/h ,这表示的含义是:火车在 1 小时内通过的路程为 288km 。
A.甲的 s − t 图像一定为 a B.乙的 s − t 图像一定为 c C.甲的 s − t 图像可能为 b D.乙的 s − t 图像可能为 a 11.长沙地铁 2 号线从湘江和橘子洲的底下穿过,江下隧道全长约1.1 km ,车内的小陶看到 标有橘子洲站的站台飞驰而过,是以_____为参照物,若该地铁车长120 m ,则该车以 20 m / s 的速度完全通过隧道约需______ s 。 12.沿同一条直线向同一方向运动的物体 A、B.运动时相对同一参考点 O 的距离 s 随时间 t 变化的图象如图所示, 由此可知:物体 B 的运动速度为________m/s,当 t = 4s 时,物体 A、B 之 间的距离为_______s.
1.3运动的快慢2021-2022学年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答案版)

1.3运动的快慢课前回顾:1.在物理学中,我们把物体位置的变化叫做机械运动。
2.描述物体的运动,判断一个物体的运动情况(是运动还是静止),需要选定一个物体作为标准,这个被选作标准的物体就叫做参照物,参照物是我们假定为静止的物体(只要被选定了,那么这个物体就是静止的)。
如果物体相对于参照物的位置发生了变化,我们就说物体是运动的,物体相对于参照物的位置没有发生变化,我们就说物体是静止的。
3.宇宙中的一切物体都是运动的,没有绝对静止的物体。
(可以理解为即使是坐在这里的同学们也是在地球的带动下运动着,因此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课标要求:1.知道速度的物理意义,定义,单位和换算;2.知道匀速直线运动,变速运动,平均速度;3.能运用v=s/t进行速度计算。
知识点集锦:考点一:速度1.速度是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
①物理意义:速度是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物体运动越快速度越大;物体运动越慢,速度越小。
②比值定义(只能表示不能决定):把路程与时间之比叫做速度。
公式:v=s/t 其中s表示物体通过的路程,t表示物体通过相应路程所用的时间,v 表示物体运动的速度。
③速度的国际基本单位:米/秒(m/s);常用单位:千米/小时(km/h)换算关系为:1m/s=3.6km/h 可知1m/s > 1km/h.2.比较速度快慢的方法:①相同时间比较物体经过的路程,经过路程大的物体运动得快。
比如百米赛跑过程中谁跑在前面谁就快。
②经过相同路程比较他们所花的时间,所花的时间短的物体运动得快。
比如百米赛跑先到终点的用时间少,就更快。
例题1:小张骑电动车以28.8km/h的速度前进,小王以8m/s的速度跑步前进,小李骑自行车,每分钟通过的路程为0.48km,那么(C)A.小王的速度最快B.小李的速度最快C.小张的速度最快D.三人速度一样快例题2:甲与乙两位同学进行百米赛跑,两人同时出发,当甲达到终点时,乙只跑了90m;若让甲跑110m,乙跑100m,甲、乙两同学同时以原速度再进行比赛,那么结果是(A)A. 甲比乙先到达终点 B. 乙比甲先到达终点C. 甲和乙同时到达终点D. 上述判断都可能考点二:匀速直线运动和变速直线运动1.匀速直线运动的特点:在整个运动过程中,物体运动的方向和运动快慢(即速度大小)都不变①匀速直线运动是运动状态(包括运动方向和速度大小)不变的运动,是最简单的机械运动。
八年级物理上册1.3运动的快慢练习题新人教版(2021年整理)[1]
![八年级物理上册1.3运动的快慢练习题新人教版(2021年整理)[1]](https://img.taocdn.com/s3/m/025b7f2304a1b0717ed5dd90.png)
八年级物理上册1.3 运动的快慢同步练习题(新版)新人教版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八年级物理上册1.3 运动的快慢同步练习题(新版)新人教版)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八年级物理上册1.3 运动的快慢同步练习题(新版)新人教版的全部内容。
1。
3运动的快慢一、单选题1.一个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电动小车在某时刻的速度为5,则它在这一时刻的前内通过的路程是( )A。
B。
C.D. 无法确定2。
汽车的速度为72km/h,火车的速度为28m/s,则()A。
汽车的速度大B。
两者速度一样大 C. 火车的速度大 D. 无法确定3.某学习小组对一辆在平直公路上做直线运动的小车进行观测研究.他们记录了小车在某段时间内通过的路程与所用的时间,并根据记录的数据绘制了路程与时间的关系图象,如图所示.根据图象可以判断A. 0﹣﹣5s内,小车的平均速度是0。
4m/sB. 0﹣﹣7s内,小车的平均速度是1.5m/sC. 2s﹣﹣5s内,小车运动了2m D。
5s﹣﹣7s内,小车运动的平均速度是1 m/s4.日常生活中,为了让同学们养成关注生活的良好习惯,老师倡导同学们对身边一些常见的物理量进行估测的实践活动,以下是他们交流时的一些估测数据,你认为下列估测中接近实际的是( )A。
人脉搏跳动的频率约为12Hz B. 电动自行车正常行驶的速度约为4km/hC。
一本物理书对水平桌面的压强约为60pa D。
家用节能灯的额定功率约为300W5.甲、乙两人同时从同一起跑线出发,同向做匀速直线运动,某时刻他们的位置如图所示,图中能正确反映两人运动距离与时间关系的是()A。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运动的快慢课后习题详解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运动的快慢课后习题详解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运动的快慢课后习题详解,在认真学习课本基础知识的前提下,深刻理解课后习题,为今后的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答案:。
1.速度的定义是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公式为v=s
t
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越大,速度越大。
可以用单位路程所用的时间来表示运动的快慢,单位路程所用时间越短,运动越快。
2.对于利用里程碑估测自行车速度,我们可以通过记录经过两个里程碑之间的时间,然后用路程除以时间来计算速度。
先记录自行车经过两个里程碑的时刻,计算出通过这段路程所
用的时间,里程碑之间的距离为1km,则自行车的速度v=s。
t
3.前 50m 平均速度约为 8.33m/s,后 50m 平均速度约为7.14m/s,百米全程平均速度约为 7.69m/s。
4.
总结:(1)列车由北京南站驶往上海虹桥站全程的平均速度约是268.1km/h。
用总路程除以总时间。
(2)列车在济南西至南京南路段运行得最快,在南京南至上海虹桥路段运行得最慢。
以上就是本节课课后习题的详细解释,希望同学们认真研究,
争取完全掌握,为下面的学习做好准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1年八年级物理上册课时提升作业三运动的快慢含解析新版新人教版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1.(xx·淄博中考)下列描述物体运动快慢的成语中,与物理学中描述运动快慢的方法最相近的是( )
A.一日千里
B.大步流星
C.风驰电掣
D.迅雷不及掩耳
【解析】选A。
本题考查对速度的理解。
描述运动快慢的物理量是速度,速度的单位由距离和时间两个单位组成,A选项中的“一日千里”可以理解为千里/日,与速度的单位最为相近,“大步流星”和“风驰电掣”仅说明运动得快,“迅雷不及掩耳”仅说明时间短,都不及“一日千里”与运动快慢的描述更接近。
2.(xx·杭州中考)汽车后刹车灯的光源,若采用发光二极管(LED),则通电后亮起的时间会比采用白炽灯大约快0.5 s,故有助于后车驾驶员提前做出反应,即遇到紧急情况时可提前0.5 s刹车。
在限速为110 km/h 的高速公路上,行车安全距离约可以减少( )
A.3 m
B.7 m
C.15 m
D.25 m
【解析】选C。
本题考查速度公式和单位换算。
首先要统一单位。
110 km/h=m/s,则s=vt=m/s×0.5 s≈15 m。
3.(xx·宁夏四中期中)如图所示是汽车上的速度表,一辆小汽车以此速度从重庆驶向成都,若重庆至成都约为3.2×105m,则( )
A.该汽车的行驶速度是80 m/s
B.该汽车的行驶速度是80 m/h
C.该汽车的行驶速度是80 km/s
D.该汽车只要4 h就可到达成都
【解析】选D。
观察题图可知,汽车速度表的单位是km/h,指针指向80,说明该
汽车的行驶速度是80 km/h,故A、B、C均错;从重庆到成都的时间为t===
4 h,故选D。
4.(xx·滨州中考)晓燕在学校春季运动会百米赛跑中以16 s的成绩获得冠军,测得她在50 m处的速度是
6 m/s,到终点时的速度为7.5 m/s,则全程内的平均速度是( )
A.6 m/s
B.6.25 m/s
C.6.75 m/s
D.7.5 m/s
【解析】选B。
本题考查平均速度的计算。
平均速度等于该段路程与时间的比值,所以晓燕百米赛跑中平均速度为v===6.25 m/s,与中间和终点的速度无关,故B选项正确。
5.(xx·黄冈浠水期末)课外活动时,小明和小华均在操场上沿直线进行跑步训练。
在某次训练中,他们通过的路程和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两人都做匀速直线运动
B.两人都不是做匀速直线运动
C.前2 s内,小明跑得较快
D.全程中,两人跑步的平均速度相同
【解析】选D。
本题考查s-t图像的分析。
由图像可知小明的路程与时间成正比,只有小明做匀速直线运动,选项A、B错误;前2 s内,由图像可知s小华>s小明,故小华跑得较快,选项C错误;40 m全程中,t小华=t小明=8 s,故全程中,两人跑步的平均速度相同,选项D正确。
故选D。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空2分,共6分)
6.(xx·泰州中考)如图是苹果下落过程中拍摄的频闪照片,相机每隔0.1 s曝光一次,由此
可判断苹果的运动是(选填“匀速”或“变速”)运动。
照片上A与B的间距,所对
应的苹果的实际运动路程为57 cm,则苹果在这段路程上的平均速度是m/s。
【解析】本题考查运动及速度的计算。
观察图片,在相同时间内,相邻苹果的频闪照片的距
离逐渐变大,所以苹果在做变速运动;苹果从A运动到B的时间是0.3 s,因此该段平均速度
是v===1.9 m/s。
答案:变速 1.9
7.(xx·北京中考)甲、乙两辆车沿同一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其路程s随时间t变化的图像如图所示。
当t=3 s时,甲、乙两车的速度之差等于m/s。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路程—时间图像的分析。
由于两车都是匀速直线运动,因此两车的速度是固定的,根据图像和速度计算公式可知,两车的速度分别为v甲===30 m/s和v乙===10 m/s,
因此二者速度之差为20 m/s。
答案:20
三、作图题(3分)
8.(xx·铜仁中考)一辆汽车在一平直的公路上以20m/s的速度匀速行驶,请你在图上画出汽车行驶过程中速度随时间变化关系的v -t图像。
【解析】因为汽车做匀速直线运动,所以速度大小恒定不变,与时间长短无关,所以图像是一条与时间轴平行的线,同时要在画线前,给坐标轴标上刻度。
答案:如图所示
四、综合分析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6分)
9.(8分)(xx·哈尔滨香坊区期末)一辆小轿车在上午
9:00从哈尔滨出发进入京哈高速公路,中午11:12到
达距哈市230 km的长春市,求:
(1)此轿车从哈市到达长春市的平均速度。
(精确到整数
位)
(2)若此轿车基本保持匀速行驶,根据图中高速路上的限速牌判断,它从哈市
行驶到长春市这段路程中,是否符合限速要求。
分析并写出判断依据。
【解析】结合题图图标分析小轿车的速度范围确定是否符合限速要求。
(1)小轿车从哈市到达长春市所用时间
t=2.2 h
小轿车的平均速度v===105 km/h。
(2)从高速路的限速牌可知:此高速路段对小轿车限速是最高速度不允许超过120 km/h,最低速度不应低于60 km/h。
(或此高速路段对小轿车限速是60~
120 km/h)
因60 km/h<105 km/h<120 km/h,故符合限速要求。
答案:(1)105 km/h (2)见解析
10.(8分)(xx·泰安中考)甲、乙两地的距离是900 km,一列火车从甲地早上
7:30出发开往乙地,途中停靠了几个车站,在当日16:30到达乙地。
火车行驶途中以144 km/h的速度匀速通过长度为400 m的桥梁,火车全部通过桥梁的时间是25 s。
求:
(1)火车从甲地开往乙地的平均速度是多少千米每小时?
(2)火车的长度是多少米?
【解析】本题考查运动和速度的计算。
火车从甲地开往乙地的时间为16:30-
7:30=9 h,火车从甲地开往乙地的平均速度是v1===100 km/h。
火车通过桥梁的行驶速度v2=144 km/h=40 m/s,火车过桥时通过的路程为火车长度s1与桥梁长度s2之和,即s1+s2=v2t2,得火车的长度s1=v2t2-s2=40 m/s×25 s-400 m=600 m。
答案:(1)100 km/h (2)600 m
【方法归纳】
(1)全程的平均速度等于全部路程除以消耗在这段路程上的所有时间,包括运动过程中静止的时间。
(2)“车过桥”是指车头到达桥头到车尾离开桥尾,所以“车过桥”问题中的路程应该等于桥长加上车长。
【培优训练】
小明去上学,以v1的速度走过一半路程后,再以v2的速度跑过后一半路程,则他在全程的平均速度为( ) A. B.2(v2-v1)
C. D.
【解析】选C。
本题考查平均速度的计算。
假设全程的路程为s,则小明在前一半路程的运动时间t1==,
小明在后一半路程的运动时间t2==, 小明全程用的时间t=t1+t2=+=s
所以小明全程的平均速度v==。
故选C。
33882 845A 葚:26908 691C 検
23251 5AD3 嫓L 30310 7666 癦kG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