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语文第二学期期中教学质量调查问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中语文试卷
马鸣风萧萧
佛科院附属学校2014—2015年第二学期期中教学质量调查问卷
八年级语文
说明:1.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
2.本试卷设有附加题10分,你可答可不答。
该试题得分计入总分,但全卷最后得分不超过100分。
一、积累与运用(共20分)
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正确的一项是()(2分)
A、褪.尽(tuì)滞.留(dài)小心翼翼.(yì)
B、迁徙.(tú)朔.方(shuò)海誓山盟.(mén )
C、禁锢.(gù)不逊.(xùn )美味佳肴.(yáo )
D、凛.冽(lǐng)真谛.( dì) 千山万壑.(hè)
2.选出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2分)
A、父亲看着我拿来的所谓小学一年级的国语第一册,愣了半天,翻来复去地看。
B、有的从图拉驾车赶来,在客厅里正襟危坐地等待这位大师的接见。
C、把这些大块的霏翠摔成尘雾和碎沫。
D、是某种令人惊骇而不知名的杰作,在不可明状的晨曦中依稀可见。
3、下面句子中的空缺处填上最恰当的一组词语是()(2分)
①海鸥在暴风雨来临之前呻吟着,──呻吟着,它们在大海上飞窜,想把自己对暴风
雨的恐惧,_____到大海深处。
②这位收买专利权的商人按照合同_____了自己的诺言。
③回想此前和此后_____不同的生活,我不能不感慨万分。
A、躲藏履行决然
B、躲藏实行截然
C、掩藏履行截然
D、掩藏实行决然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2分)
A、我们在心里由衷地感谢老师多年来的默默付出。
B、由于整日整夜地上网,他的视力已成倍地下降了。
C、谁又能否认“天宫一号”的成功发射不是中国航天技术飞跃发展的成果?
D、最近全国各地加大了对醉酒驾车的惩处力度,为的是避免那些骇人听闻的交通事故
再次发生。
5、将下列五句话填在横线上,顺序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
在北京宽阔的马路上,。
要没有这些小色块点缀,北京的深秋或许就索然无味了。
①气氛显得安谧而有生气。
②行道树是由各种树木组成的。
③街道被美丽的各种形状的小色块点缀着。
④落叶飘摇而下。
⑤首都浓浓的秋意就蓦然显现出来。
A、⑤②④③①
B、②④③⑤①
C、②④③①⑤
D、⑤①②④③
6.按要求默写。
(6分,每题2分)
(3)在《过零丁洋》中感召志士仁人为正义事业而英勇献身且点明诗歌主旨的诗句是:
, 。
7、名著积累。
(4分)
(1)《海底两万里》是国作家凡尔纳的三部曲之二,其余两部是:第一部《格兰特船长的儿女》,第三部是。
(2)人们常说苦难是最好的锻炼。
请以《名人传》中的贝多芬为例,说说他是如何体现这几句话的。
(80字内)(2分)
二、现代文阅读(28分)
(一)(8分)
我母亲管束我最严,她是慈母兼任严父。
但她从来不在别人面前骂我一句,打我一下。
我做错了事,她只对我一望,我爬山凶她的严厉眼光,就吓住了。
犯的事小,她等到第二天早晨我睡醒时才教训我。
犯的事大,她等到晚上人静时,关了房门,先责备我,然后行罚,或罚跑,或拧我的肉,无论怎样惩罚,总不许我哭出声音来。
她教训儿子不是借此出气叫人听的。
有一个初秋的傍晚,我吃了晚饭,在门口玩,身上只穿着一件单背心。
这时候我母亲的妹子玉英姨母在我家住,她怕我冷了,拿出了一条小衫出来叫我穿上。
我不肯穿,她说:“穿上吧,凉了。
”我随品回答:“娘(凉)什么!老子都不老子呀。
”我刚说了这句话,一抬头,看见母亲从家里走出,我赶快把小衫穿上。
但她已听见这句轻薄的话了。
晚上人静后,她罚我跪下,重重地责罚了一顿。
她说:“你没了老子,是多么得意的事!好用来说嘴!”她气得坐着发抖,也不许我上床去睡。
我跪着哭,用手擦眼泪,不知擦进了什么微菌,后来足足害了一年多的眼翳病。
医来医去,总医不好。
我母亲心里又悔又急,听说眼翳可以用舌头舔去,有一夜她把我叫醒,她真用舌头舔我的病眼。
这是我的严师,我的慈母。
8、文中画横线句子体现了母亲的什么心理?行罚时“不许我哭出声来”,为什么?(3分)
9、用自己的话概括选文的主要内容。
(2分)
10、你是怎样看作者母亲教子的方式的?谈谈你的看法。
(3分)
(二)屋檐下游走的光阴(12分)
①“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
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
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
”闲读宋词,陶醉于辛弃疾的《清平乐·村居》的美好乡村生活里,更勾起了我对屋檐的美好记忆。
②屋檐,是属于故乡、属于童年的。
③小时候,在故乡的小山村里,住的是泥墙瓦屋顶的老屋,老屋有大大的屋檐,像伞一般守护着我度过快乐的童年。
④每年的春讯是屋檐下的燕子告诉我的。
当屋檐下空寂了一冬的燕巢又响起唧唧喳喳的呢喃,当屋檐下露出几只憨憨的黑色小脑袋、当一个个黑色的剪尾划过屋檐,我便知道,春天来了。
小时候大人告诉我们燕子是益鸟,村里所有人都爱护着燕子,也以燕子在自家的屋檐下筑巢为荣。
那时候我们爱做的一件事就是,挨着各家房子的屋檐寻觅,寻找有没有燕巢。
长大后读诗书,读到唐代诗人皇甫冉的《赋得檐燕》:“拂水竞何忙,傍檐如有意。
翻风去每远,带雨归偏驶。
令君裁杏梁,更欲年年去。
”以及南朝吴均《山中杂诗》中:“鸟向檐上飞,云从窗里出。
”这些诗句,总能勾起我对屋檐与燕子的阵阵怀想。
⑤小时候炎热的夏天,我与外祖母在屋檐下纳凉。
白晃晃的阳光透过屋檐投射到斑驳的泥墙上,光影灵动。
外祖母躺在一张凉椅上,我趴在她旁边睡觉,她紧紧地握一把葵扇,轻轻地摇扇,摇下凉快和无数童年的故事,摇下缓慢流淌的时光。
锄头、铲子、铁耙子,铁叉子静静地靠在泥墙旁,以标点符号的姿势,记录着农家人的农耕岁月。
骄傲的大公鸡在屋檐下昂首挺胸地踱着步,发出动人的声音,谦虚的小花猫在墙根旁安静地睡觉……一切如此安详宁静,仿佛一幅静物工笔画。
⑥屋檐下看雨听雨又是另一番景致。
下雨的时候,屋外是潮湿的世界,大雨顺着屋檐开始流淌,起先是雨珠子,滴滴答答,一声,两声……雨点像多情女子的巧手,屋檐是古琴,轻轻地弹奏出美妙的琴音;慢慢地,变成了雨线,一条,两条……然后变成了雨帘。
每每那时,总会看见老母鸡带着一队小鸡在屋檐下躲雨,
后来读到唐代诗人王建的《听雨》:“半夜思家睡里愁,雨声落落屋檐头。
照泥星出依前黑,淹烂庭花不肯休。
”我总会想起童年时在屋檐下看雨听雨的情景,也更氤氲起我想家的情怀。
⑦长大后,我离开了家乡,离开了那些年住的老屋,我就越发思念老屋的屋檐。
在异乡的城市里,林立的高楼大厦是没有屋檐的,“屋檐”变成了我埋藏在记忆深处的一个梦。
于是,每次回老家,我都像在寻找我那快乐的童年,那美好的光阴。
⑧再回首,我童年美好的光阴,在屋檐下静静地游走。
11. 文章围绕“屋檐”,写了哪些童年往事?(3分)
12. 赏析下列句子的表达效果。
(3分)
雨点像多情女子的巧手,屋檐是古琴,轻轻地弹奏出美妙的琴音。
13.分析文章结尾第⑦⑧段的表达作用。
(3分)
14. 借助你生活中的观察,或者展开联想和想象,为第⑥段横线处补写句子,描绘“老母鸡带着一队小鸡在屋檐下躲雨”的情景。
(写在下面的方格内,60字左右)(3分)
(三)“微信控”们请抬抬头(8分)
①不管是亲戚吃饭还是朋友聚会,常常是几个人围坐在一张桌子旁,但彼此之间都不说话,只自顾自低着头摆弄手机,不停地微信,语音,自拍,刷屏。
越来越多的人使用微信与其他人进行沟通交流,微信像一块吸引力巨大的免费蛋糕,吸引了众多的勤劳的“低头族”。
控,出自日语“コン(kon)”,取complex(情结)的前头音,指极度喜欢某样东西的人。
“微信控”,就是有微信情结的人。
②微信作为一种网络社交工具,刚一问世就得到了广泛应用。
人们利用手机上安装的微信,可以做到及时沟通、聊天、随时发布自己的状态。
每天到“朋友圈”里逛一逛,不仅能了解亲朋好友的资讯,还能看到各种信息,给生活带来了便利。
它更满足了人们深层次的心理需求——关注与被关注。
按照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当生存的需要获得满足时,就需要满足更高层次的要求。
而归属感、认同和自我实现都是较高层次的需求。
“微信控”正是通过“晒”来让朋友们找到谈资、了解近况,得到朋友认同和关注来满足这些高层次需求。
③但是,任何事物都有其两面性。
过度依赖微信,每天沉迷于“刷朋友圈”、“狂点赞”,熬夜玩微信,甚至一天不玩微信就会出现烦躁、空虚等反应。
这样,在一定程度上会削弱人们在现实生活中的人际交往能力,成为网络中的社交高手,现实社交的“低能儿”。
④另外,经常长时间盯着手机屏幕,对视力也会造成伤害。
据调查显示,青少年出现近视的原因中85%到90%是因为用眼过度。
近视的患者,绝大部分天天接触电子产品,而且每天玩半个小时以上。
眼睛的泪膜层遭到破坏,导致泪液分泌减少,从而出现干眼症。
长时间低头玩手机还会出现颈椎椎间盘突出、后颈部肌筋膜炎等病症,导致颈后部肌肉和韧带牵拉劳损。
⑤如何才能降低对微信的依赖度呢?首先,要认识到这些网络工具之所以被研发出来,是为了更好服务人类,而不是用来控制人类;其次,应强制自己合理有度地使用网络工具,将更多的时间用在与周围人的面对面交流上;另外,加强体育锻炼也可帮助减弱
“微信控”。
..
15.分析第①段是如何引出“微信控”的。
(3分)
16.第⑤段加点的“减弱”能否换成“消除”?为什么?(3分)
17.近期,姐姐成了“微信控”,“晒”、“刷”不断。
她说:“手头工作不忙的时候就会拿出手机浏览一下微信,如果不看一眼,总觉得少点什么。
”请你运用上文中的知识,分析导致姐姐如此现状的心理原因,并向其列出“微信控”的主要危害。
(2分)
三、文言文阅读(12分)
A、《送东阳马生序》节选
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
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
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勝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
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
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B、东坡诗文
东坡诗文,落笔辄为人所传诵。
每一篇到,欧阳公为终日喜,前后类如此。
一日
与棐①论文及坡,公叹曰:“汝记吾言,三十年后,世上人更不道著我也!”崇宁、
大观间,海外诗②盛行,后生不复有言欧公者。
是时朝廷虽尝禁止,赏钱增至八十万,
禁愈严而传愈多,往往以多相夸。
士大夫不能诵坡诗,便自觉气索,而人或谓之不韵③。
【注释】①棐:欧阳修的儿子欧阳棐。
②海外诗:指东坡被贬海南时所作的诗。
③不韵:不雅。
18、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4分)
(1)勝人持汤.沃灌()(2) 落笔辄.为人所传诵()
(3)朝廷虽尝.禁止( ) (4) 腰.白玉之环()
19、解释加点的文言虚词(2分)
(1)当余之.从师也()(2)足肤皲裂而.不知()
20、翻译下面句子。
(4分)
(1)欧阳公为终日喜,前后类如此。
(2)士大夫不能诵坡诗,便自觉气索。
21、从“每一篇到,欧阳公为终日喜,前后类如此。
”这句话中你感受到欧阳修怎样的品
格?(2分)
四、作文(40分)
22.题目:那天,阳光好暖
要求:(1)写一篇记叙文,中心明确、内容具体。
(2)在记叙中适当穿插议论和抒情。
(3)字迹工整,卷面整洁,600字左右。
(4)不得出现真实姓名、校名,否则扣分。
五、附加题(10分)
23、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回答问题。
(1)仿照下面的例句,再写两个含有哲理的句子。
(4分)蜡烛:正因为站得不端正,必然泪多命短。
①风筝:
②月亮:
24、阅读下面的诗歌,然后回答问题。
(6分)
四时田园杂兴(其一)
范成大
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
童孙未解供(gòng)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2)诗作一、二两句描绘了一幅怎样的景象?(3分)
(3)诗中流露出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3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