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化工业设备及管道绝热管理规定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企业制度-执行类
1 基本要求
本规定所称绝热管理范围包括公司的设备及管道、建构筑物等绝热;
对设备、管线、建构筑物等的绝热进行有效的管理,减少能量损失,保证装置的节能降耗及正常运行;
对绝热实行全过程管理是指绝热工程从规划、设计、选材、安装、使用、监测、维护、修理、改
造、更新直至报废的整个过程管理;
2 职责
机动部
2.1.1 贯彻执行国家的法律、法规和总部的设备管理制度、规程和标准,负责公司的设备及管道绝热
日常管理,组织制修订本公司的绝热管理规定,并依照茂名石化经济责任制考核办法检查、监督执行情况;
2.1.2 参与新、改、扩建公司关键设备绝热技术协议的签订、设计图纸审查及竣工验收;
2.1.3 参与公司关键设备绝热的改造方案、检修方案的审查、施工管理及竣工验收;
2.1.4 推广应用新技术、新材料、新经验、新成果技术;
生产设备监测中心
负责进厂的绝热材料检测;
物资供应中心
2.3.1 负责组织绝热材料采购技术协议的签订;
2.3.2 负责绝热材料的采购和到货验收、发放、保管;
二级单位
2.4.1 贯彻执行国家的法律、法规和总部、公司的设备管理制度、规程和标准,负责本单位的设备及
管道绝热管理,制修订本单位的绝热管理规定,并检查、监督执行情况;
2.4.2 负责编制本单位年度设备与管道绝热计划;
2.4.3 负责本单位设备与管道的绝热材料选用,签订技术协议;
2.4.4 负责审批本单位设备、管线绝热的各类方案;
2.4.5 负责本单位设备、管线实施绝热工程的监督和质量验收;
2.4.6 建立位设备、管线的绝热档案、数据等基础资料;
2.4.7 组织本单位的设备、管道绝热效果测评;
工程管理部
贯彻执行国家和上级管理部门的有关标准、规范,监督施工单位严格按绝热设计的技术要求进行施工,并组织对施工质量进行验收,按规定向使用单位提供完整的竣工资料;
3 管理内容和方法
绝热方案设计
3.1.1 绝热方案应根据生产装置的工艺条件并按照国家和行业标准进行设计,主要执行石油化工设备和管道隔热技术规范SH 3010、设备及管道绝热技术通则GB/T 4272、设备及管道绝热设计导则GB/T 8175;
3.1.2 绝热方案完成后应征求所在车间的意见并经二级单位同意;
3.1.3 绝热设计选材应符合材料来源广、经济、施工方便的基本原则;
施工管理和质量验收
3.2.1 绝热工程施工单位应选择具有相应的施工资质并符合茂名石化承包商安全管理规定;
3.2.2 绝热工程施工方案由施工单位负责编写,经二级单位审批;
3.2.3 绝热工程施工必须严格执行国家和上级管理部门的有关标准、施工技术规范,符合石油化工隔热工程施工工艺标准SH/T 3522、工业设备及管道绝热工程施工规范GB 50126要求;
3.2.4 绝热工程施工过程中必须接受工程所在车间和二级单位管理人员的检查、监督;
3.2.5 绝热材料施工前必须进行抽查、检测;
3.2.6 施工现场的绝热材料必须妥善保管,在雷雨季节必须采取防雨措施;因保管不善而引起性能下降的绝热材料,禁止使用;
3.2.7 利旧的绝热材料应严格挑选且符合施工方案要求,使用超过7年的绝热材料不得利用;
3.2.8 必要时,绝热工程可组织中间验收;
3.2.9 绝热工程完工后,由二级单位组织工程所在车间和施工单位有关人员共同验收;
3.2.10 绝热工程正常投用后60天内应按用能设备能量测试导则GB /T 6422及设备及管道绝热效果的测试与评价GB/T 8174进行绝热性能的测评;测评合格的,测评费用从施工费用列支;测评不合格的,测评费用由施工单位承担;测评不合格的绝热工程必须返工至合格为止,所发生费用由施工单位承担;
日常管理
3.3.1 设备、管道的档案资料应有相应的绝热数据,各二级单位应不断完善相应的记录;
3.3.2 各单位应定期组织检查设备、管道绝热状况,发现破损、裸露或热冷损失异常部位应做记录,安排整改;
3.3.3 设备、管道绝热层因检修施工而损坏的,检修施工后应恢复原状;
3.3.4 加强设备、管道绝热效果测评管理;开展定期的绝热效果测评,设备、管道绝热效果测评每7年为一个周期,发现绝热性能下降的部位应安排整改;
3.3.5 各单位应开展技术培训、技术交流,推广绝热新材料、新结构;
4 检查与考核
二级单位须建立定期绝热检查制度和日常检查制度,绝热检查可与岗位经济责任制检查、“三基”工作检查或集团公司设备安全大检查等工作结合进行;检查结果与经济责任考核挂钩;
机动部根据总部中国石化炼化企业设备检查细则、茂名石化经济责任制考核办法及本规定对二级单位的执行情况进行检查和考核;
5 相关记录
无相关记录;
6 附加说明
本规定起草人:朱华平
本规定审核人:庄晓峰
本规定批准人:韩建宇
7 附件
附件1 公司绝热材料的性能检测指标
附件1
公司绝热材料的性能检测指标
1 绝热层材料的性能要求
绝热层材料应选择能提供具有随温度变化的导热系数方程式或图表的产品;对于松散或可压缩的绝热材料,应选择能提供在使用密度下的导热系数方程式或图表的产品;绝热层材料的性能应符合表2常用绝热材料性能规定的数据;
在运行中,保温材料的平均温度低于350℃时,其导热系数不得大于m.℃;保冷材料的平均温度低于27℃时,其导热系数不应大于m.℃;
保温的硬质材料密度不得大于300kg/m3;软质材料及半硬质制品密度不得大于200kg/m3;保冷材料的密度不得大于200kg/m3;
用于保温的硬质材料抗压强度不得小于;用于保冷的硬质材料抗压强度不得小于;
保温材料的含水率不得大于%重量比,下同;保冷材料的含水率不得大于1%.
绝热层材料应选择能提供具体允许使用温度和不燃性、难燃性性能检测证明的产品;对保冷材料,尚需提供吸水性、吸湿性、憎水性检测证明;对硬质绝热材料尚需提供材料的线膨胀或收缩率数据;
用于与奥氏体不锈钢表面接触的绝热材料应符合工业设备及管道绝热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J126有关氯离子含量的规定;
绝热材料及其制品的化学性能应稳定,对金属不得有腐蚀作用;当用在奥氏体不锈钢设备或管道上时,其氯离子含量指标应符合图1的允许范围,也可按下式进行验证:
lgy≤+
式中:y——测得的Cl-含量mg/kg;
x——测得的Na++SiO32- mg/kg;



,mg
/kg
Na++SiO32-含量,mg/kg
图1 绝热材料中Cl-含量允许范围
绝热层材料按被绝热的工艺设备和管道外表面温度不同,其燃烧性能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材料燃烧性能分级方法GB 8624标准规定的燃烧等级,并就符合下列规定:
1.8.1 被绝热的设备与管道外表面温度T0大于100℃时,绝热层材料应符合不燃类A级材料性能要求;
1.8.2 被绝热的设备与管道外表面温度T0小于或等于100℃时,绝热层材料不得低于难燃类B1级材料的性能要求;
1.8.3 被绝热的设备与管道外表面温度T0小于或等于50℃时,有保护层的泡沫塑料类绝热层材料不得低于一般可燃性B2级材料的性能要求;
表1 建筑材料燃烧性能级别和名称
用于充填结构的散装绝热材料,不得混有杂物及尘土;纤维类绝热材料中大于或等于0.5mm的渣球含量应为:矿渣棉小于10%,岩棉小于6%,玻璃棉小于%;直径小于0.3mm的多孔性颗粒类绝
热材料,不宜使用;
2 防潮层材料性能要求
防潮层材料应选择具有抗蒸汽渗透性能、防水性能和防潮性能,且其吸水率不大于1%的材料;
防潮层材料的燃烧性能应符合本规范第条的规定;
防潮层材料应选用化学性能稳定、无毒且耐腐蚀的材料,并不得对绝热层和保护层材料产生腐蚀或溶解作用;
防潮层材料应选择在夏季不软化、不起泡和不流淌的材料,且在低温使用时不脆化、不开裂、不脱落的材料;
涂抹型防潮层材料,其软化温度不应低于65℃, 粘接强度不应小于;挥发物不得大于30%;
3 保护层材料性能要求
保护层材料应选择强度高,在使用的环境温度下不得软化、不得脆裂,且应抗老化,其使用寿命不得小于设计使用年限,国家重点工程的保温保护层材料的设计使用年限应大于10年;保冷时应达到12~18年;
保护层材料应具有防水、防潮抗大气腐蚀、化学稳定性好等性能;并不得对防潮层或绝热层产生腐蚀或溶解作用;
保护层材料应采用不燃性材料或难燃性材料;但贮存或输送易燃、易爆物料的设备及管道,以及与其邻近的管道,其保护层必须彩不燃性材料;
4 粘接剂、密封剂和耐磨剂的主要性能要求
保冷采用的粘接剂应在使用的低温范围内保持粘接性能,粘接强度在常温时应大于,软化温度应大于65℃;泡沫玻璃采用的粘接剂在-196℃时的粘接强度应大于;
采用的粘接剂、密封剂和耐磨剂不应对金属壁产生腐蚀及引起保冷材料溶解;在伸缩、振动情况下,耐磨剂应能防止泡沫玻璃因自身或与金属相互磨擦而受损;
粘接剂、密封剂应选择固化时间短、具有密封性能,在设计使用年限内不得开裂的产品;
表2 绝热材料其他性能
注:a本技术数据必须是产品生产厂商必须达到的检测数据;
b各种绝热材料的物理化学性能及数据应符合各自的产品标准规定;
c导热系数参考方程中T m-70,T m-400等表示该方程的常数项:如λ0,λL等应对应代入T m为70℃,400℃时的数值;。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