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高二高中语文期末考试带答案解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黑龙江高二高中语文期末考试
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_
一、选择题
1.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公平分享发展成果,改革的动力就能充分释放,改革的活力就能极大迸发,共同富裕就能计日程功。
B.近年来相继发生“毒奶粉”“瘦肉精”“地沟油”“染色馒头”等恶性食品安全事件,一些单位或个人在食品安全方面,屡屡将社会大众的生命置之度外,唯利是图。
C.中国京沪高速铁路6月30日正式通车,吸引了全球的目光,海外许多媒体给予了高度评价,然而日本《产经新闻》却不赞一词,反而说是“盗版新干线”,真是大言不惭。
D.国庆60周年,天安门广场上,八万余名青少年用花束组成了巨大的“国庆”字样。
曾几何时,为了这一天,多少志士仁人奔走呼号,殚精竭虑。
2.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刚刚过去的2014年,除四川、湖南发生伏旱外,我国大部分地区____________,与往年相比是难得的好年景。
②老王和老李二十多年前产生了误会,一直互不理睬。
退休后,一件偶然的事情让他们____________,消除了隔阂,大家也高兴。
③现在有一部分学生学习态度不端正,平时不用功,一到考试的时候就___________,出分数的时候为时已晚,
悔不当初。
④经过艰苦的努力,他果然__________,挽救了这家濒临倒闭的企业,并因此获得了“市劳动模范”的称号。
A.风调雨顺白头如新无可厚非不孚众望
B.冬温夏清萍水相逢无所事事不负众望
C.五风十雨冰释前嫌无可奈何深孚众望
D.冬暖夏凉破镜重圆无所不为深负众望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中国电影历经百余年的沧桑历史,不断地走向辉煌,它记录了百年以来民族命运的起伏变迁,展示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
B.第23届香山红叶文化节开幕,全园红叶变色率与往年同期相比,提前5天左右进入25%以上,随着昼夜温差加大,红叶变色加速。
C.全球已有6家航空公司投入运营了56架空客A380,运营基地都是大型国际航空枢纽,通航点也大都是全球主要的大型城市和金融中心。
D.记者从国家海洋局获悉,我国自主研发的首台“南极巡天望远镜”将被运送到南极,执行对太阳系外行星、超新星等天体的天文观测任务。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要消除百姓消费的后顾之忧,关键是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加快医疗、社保、教育、住房等方面的改革进程。
B.实验中学文学社自从发出建设校园文化的呼吁以后,各种形式的文艺活动就在校园红红火火地开展起来了。
C.越南儒学和韩国儒学一样,都是东亚儒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今天学术界却出现韩国儒学研究繁荣红火,而越南儒学研究几乎难觅踪迹。
D.他们在遇到困难的时候,并没有消沉,而是在大家的信赖和关怀中得到了力量,树立了克服困难的信心。
5.把下列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一段文字,排序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这样的世界,显然不适合于人类居住
②它不能帮助人解决人生问题,它的存在,只是“一个梦、一则幻想”而已
③诚如台湾作家张大春所说,文学带给人的往往是“一片非常轻盈的迷惑”
④一个语言无味的世界,必定是一个坚硬、僵死的世界
⑤因为人心所需要的温暖、柔软和美好,并不会从这个世界里生产出来
⑥这个时候,就不由得让人想念起文学来了——文学的重要功能之一正是软化人心、创造梦想
A.④①⑤⑥③②B.④⑤①②③⑥
C.③②①④⑤⑥D.③④①⑥⑤②
6.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太阳刚下山了,,,。
,,。
这时候蜜蜂和蝴蝶都不见了,只是听得见水边青蛙的叫声,像是
在歌颂月夜下菜园的美景。
①待到月亮升起的时候
②把那些开花的不开花的植物全都镀上一层银光
③菜园完全是另外的景致了
④菜园中还散发着阳光留下的余温
⑤只是见月光像泉水一样倾泻下来
⑥分不清哪里是花,哪里是菜
A.④①②⑥⑤③B.③④①⑤②⑥
C.④①③⑥⑤②D.①④②⑤③⑥
7.解释下列加点字的意思(每空1分,共10分)
(1)与江山相发挥()(2)信造化之尤物也()
(3)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4)善刀而藏之()
(5)骑能属者百余人耳()(6)顾见汉骑司马吕马童()
(7)辞楼下殿,辇来于秦()(8)金块珠砾()
(9)洎牧以谗诛()
(10)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
二、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题。
尹师鲁墓志铭
师鲁,河南人,姓尹氏,讳洙。
然天下之士识与不识皆称之曰师鲁,盖其名重当世。
而世之知师鲁者,或推其文学,或高其议论,或多其材能。
至其忠义之节,处穷达,临祸福,无愧于古君子,则天下之称师鲁者未必尽知之。
师鲁为文章,简而有法。
博学强记,通知今古,长于《春秋》。
其与人言,是是非非,务穷尽道理乃已,不为苟止而妄随,而人亦罕能过也。
遇事无难易,而勇于敢为,其所以见称于世者,亦所以取嫉于人,故其卒穷以死。
师鲁少举进士及第,为绛州正平县主簿、河南府户曹参军、邵武军判官。
迁山南东道掌书记、知伊阳县。
王文康公荐其才,召试,充馆阁校勘,迁太子中允。
天章阁待制范公贬饶州谏官御史不肯言师鲁上书言仲淹臣之师友愿得俱贬。
贬监郢州酒税,又徙唐州。
遭父丧,服除,复得太子中允、知河南县。
赵元昊反,陕西用兵,大将葛怀敏奏起为经略判官。
其后诸将败于好水,韩公降知秦州,师鲁亦徙通判濠州。
久之,韩公奏,得通判秦州。
迁知泾州,又知渭州,兼泾原路经略部署。
又知潞州,为政有惠爱,潞州人至今思之。
累迁官至起居舍人,直龙图阁。
师鲁当天下无事时独喜论兵,为《叙燕》、《息戍》二篇行于世。
其为兵制之说,述战守胜败之要,尽当今之利害。
又欲训土兵代戍卒,以减边用,为御戎长久之策,皆未及施为。
而元昊臣,西兵解严,师鲁亦去而得罪矣。
然则天下之称师鲁者,于其材能,亦未必尽知之也。
初,师鲁在渭州,将吏有违其节度者,欲按军法斩之而不果。
其后吏至京师,上书讼师鲁以公使钱贷部将,贬崇信军节度副使,徙监均州酒税。
得疾,无医药,舁至南阳求医。
疾革,隐几而坐,顾稚子在前,无甚怜之色,与宾客言,终不及其私。
享年四十有六以卒。
(节选自《欧阳修集•居士集卷二十七》)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或高其议论,或多其材能多:赞美。
B.处穷达,临祸福穷:困境。
C.上书讼师鲁以公使钱贷部将贷:宽恕。
D.舁至南阳求医舁:抬着。
【2】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天章阁待制范公/贬饶州/谏官/御史不肯/言师鲁上书言/仲淹/臣之师友/愿得俱贬。
B.天章阁待制范公/贬饶州谏官/御史不肯言/师鲁上书/言仲淹/臣之师友/愿得俱贬。
C.天章阁待制/范公/贬饶州谏官/御史不肯言/师鲁上书/言仲淹臣之师友/愿得俱贬。
D.天章阁待制范公贬饶州/谏官/御史不肯言/师鲁上书/言仲淹臣之师友/愿得俱贬。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天下的士人认识他的和不认识他的都称呼他师鲁,可见他的名声被当时人看重。
这不单是因为他有才能,也由于他的“忠义之节”。
B.师鲁考中进士后为官许多年,仕途不很顺利,多次被调动官职、贬官,有时还不得已辞去官职,其原因有他仗义执言,敢作敢为,也有“遭父丧”。
C.师鲁在潞州任职,可谓勤政爱民,百姓都拥戴他;在渭州任职时的所作所为,堪称秉公执法,后被人借事中伤,遭贬官。
D.本文还附带提到了师鲁军事方面的才能,他在著作中表述了作战、守卫成功失败的要义和抵御外敌的长久之策,可惜未能全部施行。
【4】把文言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
(1)其与人言,是是非非,务穷尽道理乃已,不为苟止而妄随,而人亦罕能过也。
(5分)
(2)其所以见称于世者,亦所以取嫉于人,故其卒穷以死。
(5分)
三、诗歌鉴赏
阅读下面一首唐歌,完成后面题。
赠内人①
张祜
禁门②宫树月痕过,媚眼唯看宿鹭窠。
斜拔玉钗灯影畔,剔开红焰③救飞蛾。
【注】①内人:大内(皇宫)中人,指宫女。
她们一入深宫内院,就与外界隔绝,被剥夺了自由和人生幸福。
②禁门:宫门。
③红焰:指灯芯。
【1】诗歌塑造了一个怎样的宫女形象?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6分)
【2】细读第一句,说说诗人是怎样借景抒情的。
(5分)
四、默写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心非木石岂无感?。
(2),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
(3),。
惟觉时之枕席,失向来之烟霞。
(4)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
(5)人人尽说江南好,。
(6),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
五、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
“孤傲”俞平伯
①俞平伯1900年生于浙江湖州,原名俞铭衡,字平伯。
现代诗人、作家、红学家。
他出身名门,早年以新诗人、散文家的身份享誉文坛。
历任上海大学、燕京大学、北京大学、清华大学教授,精研中国古典文学,“新红学”的开拓者之一。
②俞平伯一生爱好昆曲,而这爱好又与他的爱情相关。
1917年,俞先生与许宝驯结成秦晋之好。
许家都是昆曲爱
好者,许宝驯之父许引之是业余昆曲家,许宝驯的姐姐弟弟也喜爱昆曲。
尤其是许宝驯,扮相漂亮,嗓音又好,唱起来字正腔圆,并且能填词谱曲。
③20世纪50年代中期,醉心于《红楼梦》研究的俞平伯先生遭受非学术的政治批判,遂淡泊了政治,对昆曲的兴致愈来愈浓。
每逢星期四上午,夫妇俩便专门请来笛师伴唱。
来了客人,也要坚持一曲唱罢才接待。
俞平伯与许宝驯每年夏天都要坐公共汽车或三轮车去颐和园。
这给幼小的外孙韦柰留下童话般的印象:“外公租了人工摇的乌篷船,带着笛师,带了吃喝的东西,把船漂在后湖上唱曲子。
一群游客围着听,都觉得很惊奇。
”
④1956年8月,在当时的文化部副部长丁西林和北京市副市长王昆仑等人的帮助下,俞平伯第二次发起昆曲结社,这就是“北京昆曲研习社”。
研习社成立大会在俞平伯的家——老君堂召开,他亲自拟订了《章程》和《同期公约》。
研习社最有影响的是对《牡丹亭》的改编与排演——俞平伯与弟子精心整理校订,全体社员通力合作把《牡丹亭》推上舞台,1958年10月2日在北京试演了一场,周恩来总理亲临观看了演出。
俞平伯生性耿介孤傲,不善应酬。
演出结束后周总理上台与大家合影,却找不到俞平伯,后来发现他是上台了,可是他取了自家的三弦又下去了,总理笑他书呆子。
1959年10月,《牡丹亭》在长安戏院演出了两场,北京昆曲研习社作为当年唯一参加国庆献礼
演出的业余社团,是昆曲演出史上的一件盛事。
演出结束,文化部的一位高官来看望俞平伯,俞先生不说话,只抽烟。
高官问:“身体好吗?”答:“嗯。
”高官说:“我们走了。
”答:“嗯。
”既不客套,也不送客。
⑤“文革”开始后,一些乌合之众冲击俞平伯的家,从老君堂抄走了大量书籍和研究资料。
后来又将其集中到学部的“牛棚”办学习班,把他的书挂在墙上批判。
俞平伯在“牛棚”里依然从容,每天给夫人写一封信。
造反派给他戴上纸
糊的高帽子,让他敲着锣走在游街队伍的第一个,他也淡然处之。
⑥从“牛棚”放出来后,俞平伯全家被赶到一个小房子里居住,工资也被扣发,只给少许生活费。
1971年1月,作
为特殊照顾的老知识分子,俞平伯夫妇从五七干校回到北京。
⑦1972年,在周总理的亲自过问下,有关部门不得不给俞平伯调整住房、补发工资。
一天,几个人提着皮包来到
俞平伯家。
俞先生点完钱后不慌不忙地问:“这只是本钱,利息在哪里?”来人都很惊愕,说:“没有利息。
”俞先生说:“工资是国家给我的,扣这么多年是错误的。
今天你们来送钱就是很好的证明。
还本付息是常识。
”来人面面相觑,无言以对。
俞先生说:“其实我并不在乎几个钱,我是对有些人信不过,他们什么事情都干得出来。
我担心他
们从中贪污。
”说得几个人面红耳赤,狼狈不堪。
(选自《名人传记》2012年1期)
【1】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4分)
A.俞平伯出身名门,早年以新诗人、散文家的身份享誉文坛。
历任上海大学、燕京大学、北京大学、清华大学教授,精研中国古典文学,是开拓者之一。
B.“北京昆曲研习社”成立于1956年8月,这是俞平伯第二次发起昆曲结社。
研习社成立大会在俞平伯的家召
开,他亲自拟订了《章程》和《同期公约》。
C.俞先生说:“其实我并不在乎几个钱,我是对有些人信不过,他们什么事情都干得出来。
我担心他们从中贪污。
”这体现了他憎恶贪腐、憎恶黑暗一面。
D.20世纪50年代中期,俞平伯先生遭受非学术的政治批判,是由于研究《红楼梦》的事情。
此后,他对昆曲的兴致愈来愈浓了。
E.“文革”开始后,俞平伯的家也受到一些乌合之众冲击,大量书籍和研究资料被从老君堂抄走了。
后来又被集中
到学部的“牛棚”学习班。
【2】俞平伯先生一生爱好昆曲,这种爱好由哪些因素促成?请结合全文简要概括。
(6分)
【3】文章第三自然段写了俞平伯先生的几件小事,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其作用。
(6分)
【4】有人认为俞平伯是我国有风骨的知识精英,也有人认为俞平伯木讷、不善应酬,你的看法呢?联系全文请陈
述你的观点并说明理由。
(6分)
六、语言表达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
每处不超过20个字。
(6分)
材料:华中师大教授晓苏炮轰《人再囧途之泰囧》是典型的“低俗、庸俗、媚俗”电影,如此电影却能赢得高票房反
映了国民欣赏水平偏低,对于国民素质提高毫无意义。
此言一出,立即遭到网友普遍吐槽:老百姓劳累一天,看个
电影就是娱乐放松自己的,又不是找教育的,凭什么要被羞辱?现在国内的电影市场里又有多少好电影可看?
网友的吐槽其实想说明:电影不是教科书,不是百家讲坛,不是新闻联播,它①。
阳春白雪固然高雅,但它和寡;
②。
不能单方面要求观众去提高欣赏水平,业界也不该只停留在对它票房的嫉妒上,而③。
七、作文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60分)
在同一地方出生并奔跑在条件恶劣的同一原野上的狼和驯鹿,它们在同一个地方活动,虽然大多数时候“相安无事”,但有时狼会突然向驯鹿群发起攻击。
驯鹿惊愕而迅速聚集以确保安全。
一只狼突然窜出,以闪电般的速度抓破一只驯鹿的腿。
结果,没有牺牲一只驯鹿。
这之后,上面的“游戏”依然上演:一只狼依然突然窜出,依然抓伤那只受伤的驯鹿。
那只旧伤又添新伤的驯鹿不仅
血气渐失,而且渐丧反抗意识。
当它虚弱到对狼不会构成威胁时,它已成了狼的口中餐。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黑龙江高二高中语文期末考试答案及解析
一、选择题
1.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公平分享发展成果,改革的动力就能充分释放,改革的活力就能极大迸发,共同富裕就能计日程功。
B.近年来相继发生“毒奶粉”“瘦肉精”“地沟油”“染色馒头”等恶性食品安全事件,一些单位或个人在食品安全方面,屡屡将社会大众的生命置之度外,唯利是图。
C.中国京沪高速铁路6月30日正式通车,吸引了全球的目光,海外许多媒体给予了高度评价,然而日本《产经新闻》却不赞一词,反而说是“盗版新干线”,真是大言不惭。
D.国庆60周年,天安门广场上,八万余名青少年用花束组成了巨大的“国庆”字样。
曾几何时,为了这一天,多少志士仁人奔走呼号,殚精竭虑。
【答案】A
【解析】此类题要在理解句意的基础上,结合具体语境及词语的意思从三个方面综合考虑分析即成语的基本义、感情色彩和语境。
需要注意色彩不明,断词取义,对象误用,谦敬错位,功能混乱,不合语境,望文生义等错误使用类型。
A计日程功:工作进度或成效可以按日计算。
形容进展快,有把握按时完成。
B放在考虑之外。
指不把个人
的生死利害等放在心上。
褒义词误用。
C不赞一词:原指文章写得好,别人不能再添一句话。
现也指一言不发。
D
不合语境。
曾几何时:指没过多久。
所以选A。
【考点】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
2.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刚刚过去的2014年,除四川、湖南发生伏旱外,我国大部分地区____________,与往年相比是难得的好年景。
②老王和老李二十多年前产生了误会,一直互不理睬。
退休后,一件偶然的事情让他们____________,消除了隔阂,大家也高兴。
③现在有一部分学生学习态度不端正,平时不用功,一到考试的时候就___________,出分数的时候为时已晚,
悔不当初。
④经过艰苦的努力,他果然__________,挽救了这家濒临倒闭的企业,并因此获得了“市劳动模范”的称号。
A.风调雨顺白头如新无可厚非不孚众望
B.冬温夏清萍水相逢无所事事不负众望
C.五风十雨冰释前嫌无可奈何深孚众望
D.冬暖夏凉破镜重圆无所不为深负众望
【答案】C
【解析】此题考查近义词的辨析能力。
解答此题,可根据词义及具体语境分析,五风十雨:五天刮一次风,十天下一场雨。
形容风调雨顺。
冬温夏清:意思是冬天使父母温暖,夏天使父母凉爽。
本指人子孝道。
白头如新:白头:头发白了;新:新交。
指交朋友彼此不能了解,时间虽久,仍跟刚认识一样。
深孚众望:意思是在群众中享有威望,使大家信服。
指深得众人信服。
不孚众望:孚:信服、使信任。
不能使大家信服,未符合大家的期望。
所以选C。
【考点】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
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中国电影历经百余年的沧桑历史,不断地走向辉煌,它记录了百年以来民族命运的起伏变迁,展示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
B.第23届香山红叶文化节开幕,全园红叶变色率与往年同期相比,提前5天左右进入25%以上,随着昼夜温差加大,红叶变色加速。
C.全球已有6家航空公司投入运营了56架空客A380,运营基地都是大型国际航空枢纽,通航点也大都是全球主要的大型城市和金融中心。
D.记者从国家海洋局获悉,我国自主研发的首台“南极巡天望远镜”将被运送到南极,执行对太阳系外行星、超新星等天体的天文观测任务。
【答案】D
【解析】此题考查修改语病的能力。
解答此类题,要在理解句意的基础上,仔细分析病句的类型,如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表意不明、不合逻辑等。
A项,“历经”是多次经历的意思,此处与“历史”语
义重复,造成赘余。
B项,“进入”是到达某个时期、某个状态或某个范围,“进入25%以上”搭配不当。
应该改为“达到”。
C项,搭配不当,“运营”不能带宾语,修改时可调整语序,改为“全球已有6家航空公司56架空客A380投入
了运营”。
“大型城市”和“金融中心”存在包容关系,概念交叉,不能并列。
所以选D。
【考点】辨析并修改病句。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要消除百姓消费的后顾之忧,关键是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加快医疗、社保、教育、住房等方面的改革进程。
B.实验中学文学社自从发出建设校园文化的呼吁以后,各种形式的文艺活动就在校园红红火火地开展起来了。
C.越南儒学和韩国儒学一样,都是东亚儒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今天学术界却出现韩国儒学研究繁荣红火,而越南儒学研究几乎难觅踪迹。
D.他们在遇到困难的时候,并没有消沉,而是在大家的信赖和关怀中得到了力量,树立了克服困难的信心。
【答案】A
【解析】此类题目要在理解句意的基础上,仔细分析病句的类型,如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表意不明、不合逻辑等。
B语序不当或者叫中途易辙。
把“自从”调至句首,否则前后主语不一致。
C项成分
残缺,在句末加“的情形”。
D搭配不当“在”改为“从”。
所以选A。
【考点】辨析并修改病句。
5.把下列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一段文字,排序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这样的世界,显然不适合于人类居住
②它不能帮助人解决人生问题,它的存在,只是“一个梦、一则幻想”而已
③诚如台湾作家张大春所说,文学带给人的往往是“一片非常轻盈的迷惑”
④一个语言无味的世界,必定是一个坚硬、僵死的世界
⑤因为人心所需要的温暖、柔软和美好,并不会从这个世界里生产出来
⑥这个时候,就不由得让人想念起文学来了——文学的重要功能之一正是软化人心、创造梦想
A.④①⑤⑥③②B.④⑤①②③⑥
C.③②①④⑤⑥D.③④①⑥⑤②
【答案】A
【解析】此类题要在初步感知大体内容的基础上,结合上下文具体语境,根据时空语序、逻辑语序、陈述对象一致、句子结构对称等来分析推理、判断,可以用排除法。
本题可根据话题的一致性和代词的提示作用分析,①④⑤都以“世界”为话题,应放在一起;②③⑥以都“文学”为话题,应放在一起。
所以选A。
【考点】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
6.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太阳刚下山了,,,。
,,。
这时候蜜蜂和蝴蝶都不见了,只是听得见水边青蛙的叫声,像是
在歌颂月夜下菜园的美景。
①待到月亮升起的时候
②把那些开花的不开花的植物全都镀上一层银光
③菜园完全是另外的景致了
④菜园中还散发着阳光留下的余温
⑤只是见月光像泉水一样倾泻下来
⑥分不清哪里是花,哪里是菜
A.④①②⑥⑤③B.③④①⑤②⑥
C.④①③⑥⑤②D.①④②⑤③⑥
【答案】C
【解析】此类题要在初步感知大体内容的基础上,结合上下文具体语境,根据时空语序、逻辑语序、陈述对象一致、句子结构对称等来分析推理、判断,可以用排除法。
由“太阳刚下山了”可知④必为首句;然后写月光下菜园的景象,①交代月亮升起,③为菜园景象的总领句;再按照逻辑关系不难推出⑥⑤②的顺序。
所以选C。
【考点】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
7.解释下列加点字的意思(每空1分,共10分)
(1)与江山相发挥()(2)信造化之尤物也()
(3)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4)善刀而藏之()
(5)骑能属者百余人耳()(6)顾见汉骑司马吕马童()
(7)辞楼下殿,辇来于秦()(8)金块珠砾()
(9)洎牧以谗诛()
(10)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
【答案】(1)辉映(2)确实、诚然(3)宽广(4)“善”通“缮”。
修治。
文中指拭擦。
(5)骑马的人(6)回头看(7)辇(车子),名词作状语,修饰动词“来”。
“辇来”,就是乘车来到……的意思。
(8)珠,名词作状语(9)及,等到(10)分明,清楚.
【解析】此题考查文言实词在文中含义的理解能力。
解答此类题要靠平时对课文知识的积累,在课外文言文阅读当中,辨析重要词语的含义正确与否,有时就需要结合具体的语境,根据上下文推断出其词义。
本题中,要注意“辇”“珠”等词语的活用情况。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